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西州月/王跃文精品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诗人秉赋的关隐达因为当了领导秘书而仕途顺利,但瞬息万变的权力结构和人脉关系很快让他陷入困厄。曾经使他显得卓尔不群的书生本色,恰恰成了他厕身官场的最大障碍。他本已前程黯淡,却阴差阳错地当了县长,又糊里糊涂地做了县委书记,最后莫名其妙地成了西州市市长。蓦然回首,不管他如何想恪守读书人的本分,他身上可贵的文人情怀正慢慢地被淘洗掉了。小说叙写的是令人叹惋的官场人生和官场生态,笔触直逼更为幽秘的人性深处。人格嬗变无声无息,宦海沉浮不由自主,读来感慨百端却无从言说。又由于作品刻画了人物的迷惘与挣扎,选择与坚持,全书始终显示了良知的在场。本书笔法从容蕴藉,冷峻深微,具有醇厚的艺术魅力。

内容推荐

这是王跃文诸多作品中艺术韵味最为醇厚的一部官场小说,故事围绕着主人翁关隐达的宦海沉浮而展开叙述了关隐达这样一位秘书出身,拥有独特背景的中国官员的官场沉浮,秘书出身在中国官员中有“很大的市场”……关隐达原本是地委书记陶凡的秘书,自从娶了陶凡的独生女儿后便官运亨通,可是老岳父退休后仕途却每况愈下,可见其兴衰面改并不取决于他个人的能力。可谓之成也陶凡,败也陶凡。《西州月》演绎了官场的政治生态,着力揭示左右官员命运的潜规则,叙事结构看似松散,实则一气呵成。

试读章节

关隐达从地委大院里走过,忽听身后有人议论:“秘书是最容易学坏的。”

他顿时两耳发热,不敢回头。不知这话是谁说的?最近陶凡刚出任西州地委书记,关隐达走出去就显眼多了。他跟陶凡当秘书已快三年了,原先认识他的人却并不多。

六年前,大学毕业临分配,系主任王教授告诉关隐达,省委组织部来选人,看中他了。 关隐达问是去干什么?王教授说上面要笔杆子。王教授并没有替自己卖人情的意思,只是告诉他进了官场,该如何如何。王教授说最要紧的,是要去掉你身上的诗人气质。上面看中你,就因为你发表过作品。但人家是要你去写官样文章,不是要你去写诗。关隐达虽是懵懂,却也知道进官场只怕是他最好的去向。只是不太明白,诗与官场那么不相融。古时的官员们可都会吟诗作赋,风雅得很啊。

六年间,关隐达见识了不少。他眼看着地委秘书长张兆林三七开的小分头慢慢梳成了大背头,就成了地委副书记。副秘书长吴明贤的头发越来越稀疏,最后秃了顶,就熬成了地委秘书长。而原任地委书记伍子全,本是腰板挺直,红光满面,退下来没多久,就腰躬背驼,鸡皮鹤发了。关隐达自己呢?先几年不怎么走运,有人背地里叫他书呆子。自从跟了陶凡当秘书,什么都顺畅了。但是,他再也做不了诗人了。如果不是同学们聚会时偶然说起,没谁会想到这位过分老成的年轻人曾经是个诗人。

秘书的确是最容易学坏的!关隐达听谁在背后议论秘书,并不生气,只是没来由地脸红。似乎人家透过他的背膛,看出他身上的某些坏来。尽管他并不觉得自己哪里坏。他后来老琢磨那句话,越想越有道理。当了秘书,身边围着转的人就多起来。有下面部门和县市的头头,有企业老板,三教九流,应有尽有。这些人贴着你,哄着你,给你些小便宜,心里不一定就把你当回事。你自己一不小心,就忘乎所以起来,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还有个意思,他只能闷在心里想想,万万不可说出来。他想当秘书的假如跟随的领导是个混蛋,见到的就尽是些蝇营狗苟的事,要保证不学坏就更难了。据说美国民间流行一句话:总统是靠不住的。关隐达套用这句话,暗自交待自己:领导是靠不住的。

不过这话最多只是关隐达私下里的幽默。别人并不这么看。有种奇怪的病毒,叫做个人崇拜,无时无刻不在空气中弥漫。官场的人们很容易感染上这种病毒,他们眼睛就开始发花,产生种种奇异的幻像,误认上司为神人。陶凡任地委书记后第三天,就在县处以上干部大会上作了个报告。题目听上去很大气,有毛泽东风格,叫《形势与展望》。他没叫秘书班子起草讲稿,自己随口讲来。整整讲了一个半小时,下面掌声不断。事后地委办又把陶凡的讲话录音整理了,发表在地委《内参》上。陶凡做报告的功夫了得,干部直说他是西州迄今最有水平的地委书记。 不知不觉间,上面说到的那种奇怪病毒便在西州官场悄悄漫延开了。只是谁也没有察觉,陶凡自己更不在意。

起初总有那么些人,见着关隐达,就说他人好,不像张兆林的秘书孟维周,一天到晚不知道自己是谁。关隐达记住有句俗话:不是是非人,不听是非话。他就说小孟其实人也不错的。慢慢的就没有谁在他面前说孟维周的坏话了。关隐达不同别人说人是人非的,那样既有失厚道,又免不了会惹麻烦。再说了,在他面前说孟维周如何如何的人,背过头去会不会又说他关隐达呢?当秘书的,千百双眼睛盯着,总会让人盯出些毛病来。孟维周才从大学毕业,就车前马后地跟着张兆林跑,难免有些少年得志的意思。有人看不惯,孟维周就成了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轻人了。不过在关隐达面前,孟维周还是很有分寸,言必称关兄。毕竟关隐达是地委书记的秘书,而孟维周只是副书记的秘书。  西州的老百姓说,从去年冬上开始,就尽是些怪事儿。都腊月底了,天还冷不下来。年轻姑娘高兴,可以穿裙子。老年人看着摇头,说如今年轻人,什么都不懂,只顾着玩,眼看着灾年要来,还蒙在鼓里。黎南县修公路,黎阳山先天挖开了,一夜间又合上了。老百姓急了,说是修公路惊动了龙脉。上面派地质队的来看了,说是自然现象,没什么了不起的。但还是有人不信,硬说要天下大乱了。又老是打雷。雷打冬,牛栏空。冬雷是凶兆,明年不会好过的。

老百姓关心的事,官场却不会在意。官场对气候的变化越来越麻木,热有空调,冷有暖气。官人们甚至对季节的变化也很漠然,农民春种秋收,自己忙去,用不着官员们瞎操心。他们便放心落意想些大事儿。

今年开春以来,西州官场最大的事就是地委头头儿换了人。老百姓正关心着种种凶险的异兆,官场却在关心地委人事变动。各种神秘的小道消息如水之东逝,不舍昼夜。好多种人事方案在流言中渐渐形成了。喜欢议论官场人事的,满脑子只有官场,可他们的表情通常是毫不在乎。有点儿像人们谈论电视剧角色,谁演唐僧更合适,孙悟空可以尝试换换人。看上去似乎事不关己,其实他们眼睁睁盯着官场人脉,巴望着新上来的官儿同自己沾着点儿什么,同学也好,老乡也好,战友也好。哪怕新任领导只同自己同姓,或是偶然间同自己打过照面,他们也会莫名其妙地兴奋。P1-3

序言

我越来越怀疑自己的写作了。近二十年,我写过些小说和别的文字,可以收拢来出几本书,聊以安慰自己。所谓“精品”,只是出版由头,自己原本不同意这种说法,倒愿意称之为习作。也许我今生的全部写作,最终都只能算是习作。实在不敢料想我今后还能否写出更好的作品。我的不自信,缘于看到别人的自信。每年都见有人出版鸿篇巨制,然后向世人宣称自己的书如何的好。倘若有人说不好,他们就生气。别人底气那样的足,我就泄气了。

我只敢暗自交代自己:小心写作,不讲大话。作家写出来的文字,到底是什么货色,读者拿到手里捏捏就知道,何须自己另外说去!

作品结集出版,免不了回头看看。看自己旧作,实在是件叫人脸红的事情。我过去的习作,文字铺张,情绪恣意,识见庸常,格局拘束,如今读之简直惶恐。我本可借机修订,弥补些不足;但人是否越活越高明,都是说不准的。倘若今后还有再版机会,又有了新的想法怎么办呢?不敢相信自己到那时眼光真的就高远了。那么,最好是保留原貌。

我也不愿意把自己的旧作说得全无是处。我是喜怒哀乐全凭天性,仿佛无知痴童,一派天真烂漫。我也知道老成的好处,却不想叫自己世故起来。我的写作便没什么顾忌,不愿阿人,不肯曲世,明白现实的游戏规则却不愿遵从,知道所谓的金科玉律却并不认同,有时还冒天下之大不韪。艺术上想求精进却未能如愿,只好由着自己性子写去。好在天地良心大抵相通,我用心写了,也有人用心看。我的书总算有人愿意读,只怕就是这个道理。  

我却也有撒谎的时候,比方有人说你们作家很辛苦啊,我偏说自己写作相当轻松。其实写作怎么不辛苦呢?只因很多人得意自己活得优游自在又体面富足,往往在心里嘲笑辛勤劳作的人,我不愿意看他们忘形的嘴脸。这也是孩童心性吧。不管别人怎么看,我倒觉得作家是个不错的职业。只要心思纯粹,写作乐趣无穷。我喜欢像个农夫,面朝黄土,背负青天。

2006.8.8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西州月/王跃文精品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跃文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5433725
开本 16开
页数 31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6
出版时间 2006-11-01
首版时间 2006-11-01
印刷时间 2006-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2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9.87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46
174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0:3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