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伏尔泰经典文存/经典启蒙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伏尔泰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启蒙巨人,他的成就几乎遍及人文学科的各个领域。本书选编的是伏尔泰具有代表性的哲理散文及哲理小说,这些作品以其短小精悍的篇幅和灵活自如的叙述,具有很深的寓意和恰到好处的艺术表现形式。它们作为文化宝库里的珍品,值得我们学习、鉴赏和典藏。

内容推荐

伏尔泰是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和导师,他博学精深,才华横溢,一生探索人生道路的真谛,坚决彻底地反对法国的封建专制统治,因而也遭受了封建专制统治者的不断迫害。 伏尔泰是一个多才多艺的启蒙巨人,他的成就几乎遍及人文学科的各个领域。本书选编的是他具有代表性的哲理散文及哲理小说,这些作品短小精悍,具有很深的寓意,给读者思考人生以极大的启发。它是世界文库的极品,具有永远的魅力。

目录

前言/1

性格/1

热情/5

偏见/7

欺骗/11

自爱/15

论奢侈/16

友谊/19

爱情/21

相信/25

吃人的人/28

论常识/32

论法律/34

论平等/42

德行/45

论思想的自由/47

论美/51

论宗教/55

论迷信/66

论宽容/70

感觉/77

梦/80

论先知/82

论亚伯拉罕/84

论大卫/88

论摩西/91

地球上发生的变化/96

无神论者/101

乡村教士/110

信仰自由/115

论灵魂/119

论命运/126

论宗教法庭/130

论迫害/134

论暴政/136

国家·政府/138

故乡·祖国/143

论中国/149

文学和作家/153

论哲学家/155

致卢梭/160

查第格/163

如此世界/213

老实人/226

伏尔泰生平和著作年表/291

试读章节

论 奢 侈

2000年来,人们在诗文中雄辩地攻击奢侈,但一直热爱奢侈。

最早的罗马人蹂躏并抢劫他们邻人的收获,毁灭沃尔西人和萨谟奈人贫穷的村庄以增加他们自己贫穷村庄的财富。有关这些强盗的事还有什么没人说过呢?他们是无私的、有道德的人!他们还没偷金银珠宝,因为在他们洗劫的地方还没有这些东西。他们的树林和沼泽地里没有鹧鸪和石鸡,他们的节制受到赞扬!

当他们渐渐地抢走了从亚德里亚海最远端到幼发拉底河这片地区的一切,并有足够的理智享受抢劫的果实达七八百年之后;当他们培养了各种艺术,品尝了各种快乐,甚至使得被征服的民族也品尝这些快乐时,据说这时他们就不再明智和正直了。

所有这些雄辩都想证明:一个贼不能吃他偷来的饭,穿他偷来的衣,或者戴上他抢来的戒指。据说,如果贼想做一个诚实的人,就应该把所有这些都扔进河里。这样还不如说不应该偷窃。当强盗们抢劫时可以给他们判罪,但是当他们在享受他们抢来的物品时却不能叫他们疯子。老实说,当大批英国水兵在攻克了本地治里和哈瓦那因而发财时,以及后来在伦敦享受他们在亚洲、非洲尽头历尽千辛万苦换来的欢乐时,他们有错吗?

夸夸其谈的人想让通过战争、农业、贸易和工业积累起来的财富埋藏起来吗?他们举了雷斯地蒙的例子。他们为什么不援引圣马力诺共和国的例子呢?斯巴达对希腊有什么用?斯巴达有过狄摩西尼、索福克勒斯、阿佩莱斯或菲迪亚斯吗?雅典的奢侈产生了各种各样的人。斯巴达有过一些军事家,但即使是军事家也比其他城邦少。就这样吧!让一个像雷斯地蒙这样的小共和国保留它的贫困。无论是一无所有,还是享受了生活中一切美妙的事物,反正我们都要死。加拿大的野蛮人也能像年收入为5万基尼(旧英国金币)的英国公民一样活到老年。但是谁会把易洛魁人的国家和英国相提并论呢?

就让拉古萨共和国和楚格县制定禁止奢侈、浪费的法律吧。他们是对的,穷人不能人不敷出,这是必要的,但我在某处看到这样的话:

“首先要明白奢侈会使一个大国富裕,虽然它会毁掉一个小国家。”

如果你认为奢侈是过分的,那么人人都知道任何过分的行为都是有害的,无论是过分节欲、过分贪食、过分节俭还是过分慷慨都有害。我不知道我的村庄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那里的土地是荒瘠的,赋税很重,禁止出口我们种的小麦的命令是令人难以容忍的,然而几乎没有一个农夫没有布做的好衣服和感觉吃得不好。如果农民在种地时涂脂抹粉、烫卷头发、穿着白亚麻布做的好衣服,这肯定是最大的也是最不恰当的奢侈。但是巴黎或伦敦的市民穿着像农民一样的衣服去看戏,那就是最粗野的、最荒谬的吝啬了。

“所有的事情都有分寸和限度。善德既不能超过,也不能达不到。”

剪刀肯定不是最古老的东西。当它被发明出来时,针对第一批剪指甲并把垂到鼻子上的头发剪去一部分的人,人们横加指责,什么话没有说过呢?他们无疑要被叫作花花公子和浪荡子,花高价买一个无益的工具去破坏造物者的劳动。去剪短上帝使它在我们指端生长的角质是多么大的罪过!这是对上帝的污辱。当衬衫和袜子被发明时,情况变得更糟。我们知道:从没穿过袜子和衬衫的年老的地方议员,是如何狂怒地叫嚣,并反对向这种致命奢侈品屈服的年轻的地方行政长官的。

(余兴立 吴萍 译)

P16-18

序言

伏尔泰是法国启蒙运动公认的领袖和导师。他博学精深、才华横溢。维克多·雨果很好地概括了伏尔泰在18世纪法国的历史地位:“伏尔泰的名字所代表的不是一个人,而是整整一个时代。”但伏尔泰的作品以其独特的思想和艺术魅力,即使是在今天仍然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伏尔泰的本名是弗朗索瓦·马利·阿鲁埃(Francois—MarieArouet,1694—1778),1694年出生于巴黎一个富裕的资产阶级家庭。其父是一位法院公证人,后任审计院司务。伏尔泰天资聪慧,据说他3岁就能背诵封登的《寓言》,12岁时就会作诗。中学毕业后,进了一所法科学校。但他没有听从父亲的安排走做法官的道路,而是随着自己的志趣成为一个文人。

年轻的伏尔泰在人生道路的探索上,最初是以封建秩序的讥讽者姿态出现的。当时法国的封建专制制度正蕴育着深刻的危机。伏尔泰曾担任过一段驻外使馆的秘书和法庭的书记,出入于贵族圈中,他以诗人的敏感经常针砭时尚、议论朝政,以谈锋犀利和妙语连珠引人瞩目,也因此他遭到封建专制统治者不断的迫害。1715年,伏尔泰因写诗讽刺当时摄政王奥尔良公爵被流放到苏里。1717年,他又由于一首针对宫廷的讽刺诗被捕,被投入巴士底狱达十一个月。在狱中,伏尔泰创作了他的第一部悲剧《俄狄浦斯王》和一部史诗《亨利亚德》。1718年秋,《俄狄浦斯王》在巴黎上演引起轰动,伏尔泰赢得了“法兰西最优秀诗人”的桂冠。但1726年,伏尔泰又受到贵族德·洛昂的污辱并遭诬告,又一次被投入巴士底狱达一年。以后他被迫流亡英国。

在英国期间,是伏尔泰人生一个新时期。他在英国居住了3年,考察了那里的政治制度和社会习俗,研究了英国的唯物主义经验论和牛顿的物理学新成就,形成了他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政治主张和唯物主义的哲学观点。伏尔泰在思想上开始成熟和系统化。《哲学通信》就是他在英国的观感和心得的总结,也是他第一部哲学和政治的专著。1729年,因得到法国国王路易十五默许,伏尔泰回到法国。以后一些年他完成和发表了如悲剧《布鲁特》、《查伊尔》以及历史著作《查理十二史》等,但当1734年他的《哲学通信》法文版在里昂正式出版,立即被当局以“违反宗教,妨害淳良风俗,不敬权威,,的罪名下令查禁,巴黎最高法院发出对伏尔泰的逮捕令。这样,伏尔泰又一次出逃,在偏僻小城西雷、他女友夏德莱夫人家里一住就是15年。宁静的隐居生活,使伏尔泰的才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写下了许多史诗、悲剧以及历史、哲学著作,如哲学和科学著作《形而上学》、《牛顿哲学原理》;戏剧《恺撒之死》、《穆罕默德》、《放荡的儿子》、《海洛普》;哲理小说《查第格》等。这些作品的发表,使伏尔泰获得了巨大声誉。1743年他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746年成为法兰西学院院士,并一度也使他得到宫廷信任,被派往德国执行外交使命,被任命为法兰西史官,但这一切都因后来他得罪了路易十五而告吹。

伏尔泰人生发展的又一重要阶段是在凡尔那时期。1749年,夏德莱夫人逝世,伏尔泰在小城西雷的宁静生活随之结束。第二年他接受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二世邀请来到柏林。他在普鲁士逗留了4年多,《路易十四朝记事》就是这个时期重要作品。以后他因不满意普鲁士国王把他只是当作宫廷点缀品,毅然离开了柏林,在法国和瑞士边境上一个叫凡尔那的地方购置地产定居下来。定居凡尔那开始了伏尔泰崭新的生活篇章,他像冲锋陷阵的战士投身于火热的启蒙运动之中。一方面他用化名写作和印发了大量小册子,猛烈抨击天主教会和新教的宗教迫害,专制政府的草菅人命等罪行;另一方面他热情支持年轻一代启蒙思想家特别是百科全书派的斗争,积极为他们撰写条目,《哲学辞典》就是他为《百科全书》所写哲学条目汇编。同时,除继续创作戏剧作品之外,他还完成了《彼得大帝治下的的俄罗斯》、《议会史》等历史著作,《老实人》、《天真汉》等哲理小说。伏尔泰的不倦斗争,推动了启蒙运动的蓬勃发展,他本人也被人们尊称为“凡尔那教长”。因此,1778年2月10日,当84岁高龄的伏尔泰回到阔别29年的巴黎时,他受到了人民热烈的欢迎。当时的一位目击者这样描述这次盛况:伏尔泰来到巴黎,在当地人民中就好像什么神仙降临到了人间那般。这是伏尔泰人生发展最辉煌的顶点。不久,他便病倒,于同年与世长辞。

伏尔泰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启蒙巨人,他的成就几乎遍及人文学科的各个领域。本书选编的是伏尔泰具有代表性的哲理散文及哲理小说,这些作品以其短小精悍的篇幅和灵活自如的叙述,具有很深的寓意和恰到好处的艺术表现形式。它们作为文化宝库里的珍品,值得我们学习、鉴赏和典藏。

编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伏尔泰经典文存/经典启蒙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瑜青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10589116
开本 32开
页数 31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0
出版时间 2006-11-01
首版时间 2006-11-01
印刷时间 2008-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5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565.25-53
丛书名
印张 10
印次 2
出版地 上海
210
148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1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0:3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