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打破神话(平型关战役遗址)/不朽的丰碑
内容
编辑推荐

孙有会、孟瑶编写的《打破神话(平型关战役遗址)》以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为平台,在深入叙述基地所蕴涵的厚重历史、人物情怀的同时,又对基地的展陈情况加以详细描述、介绍,穿越历史,讲述遗存背后的故事。《打破神话(平型关战役遗址)》是《不朽的丰碑》丛书之一。

内容推荐

孙有会、孟瑶编写的《打破神话(平型关战役遗址)》为了更好地展示中华民族优秀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让人们特别是青少年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培育民族精神而编写。《打破神话(平型关战役遗址)》配以数百张具有浓厚历史气息的图片,帮助读者了解历史、了解人物、了解文化风情。

目录

上兵伎谋

 失算大同

 再次合围

 知己知彼

浴血平型关

 一寸山河一寸血

 英雄不朽

英雄传奇

 林彪巧布阵

 南北夹击日顽

 喋血老爷庙

 秦二愣视死如归

 “猛子”连长奋战群敌

 驿马岭奋勇阻敌

古道雄关

 钟灵毓秀之地

 雄关险隘

雄关内外

抚今追昔

 缅怀功勋

 光影生色

 名彪千古

鉴往瞻前

试读章节

平型关战役,是抗日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1937年9月中旬至10月初为遏制日军侵略华北的攻势,由国共合作,共同组织领导的大规模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反抗日本法西斯主义的重要战役。战役历时一个多月,战场绵延数百里,双方投入巨大兵力,历经大小战斗数十次,中国军队付出了巨大牺牲。平型关大捷,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第一一五师进行的一次震惊中外、举世闻名的战斗,是整个平型关战役的一个插曲。

1937年9月中旬,沿平绥路西进的侵华日军占领大同后,攻向山西浑源、灵丘,其战略意图是突破平型关、茹越口,与察哈尔派遣兵团进行战役协同,歼灭中国第二战区主力,打通晋北,从右翼迂回,与华北方面军主力协同,击败平汉铁路沿线的中国第一战区主力。在时间上,平汉线北段与平绥线日军互相策应,图谋山西的心脏太原。

山西是华北的军事生命线,军事地位极为重要。为阻止日军南侵,保卫山西腹地,第二战区组织第六、第七两个集团军8万余人,部署在平型关、东跑池、团城口、茹越口至雁门关一线,阻止日军突破内长城防线。除此,第十八集团军一一五师编入阎锡山所属第二战区,急行军至晋北协同防守内长城一线。国军严阵以待,八路军机动部队伺机侧击敌后,形成对平绥线日军的战略部署。

曹操日:正者当敌,奇兵击不备。

在平型关战役过程中,国共双方统一战线,正奇结合,有力证明了中国红军“全民抗战”及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确性和先见性。八路军一一五师将兵法中“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发挥得淋漓尽致,出奇制胜,取得了震惊中外、意义非凡的平型关大捷。大捷体现了八路军指挥官对战局的宏观把握与军事上的高超谋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上的经典战例。

孙子兵法有云:“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

失算大同

山西地处华北西部的黄土高原东翼,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自古被称为“表里山河”。东有巍巍太行山作天然屏障,西、南以滔滔黄河为堑,北依绵绵内长城,山脉延绵起伏,沟壑纵横,雄险巍峨。山西地形复杂,四面环山,地势险要,素有“华北屋脊”之称,在军事上被兵家称之为“华北之锁钥”。日军欲统治华北,必先图晋绥;欲图晋绥,必先争太原;欲争太原,必先夺大同或平型关。

平型关位于山西省东北部,是晋东北的一个咽喉要道,两侧峰峦起伏,陡峭险峻,左侧有东跑池、老爷庙等制高点,右侧是白崖台等山岭。在关前,是一条由西南向东北延伸的狭窄沟道,是伏击歼敌的理想地点。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军大举攻入中国内地,正面战场虽然全力抵御,但不敌装备精良、作风彪悍的日军,屡屡后撤,士气受到严重打击。日军士气高涨,扬言“三月解决中国事变”。1937年8月,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提出了争取抗战胜利的全面抗战路线。8月25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命令,中央红军改编为八路军,任命朱德、彭德怀为正、副总指挥,开赴华北抗日前线。八路军同华北第二战区中国国民党军队形成抗日统一战线,共同抗击进犯华北之日军。其时,华北前线部队正遭受日军猛烈攻击,节节败退。

华北抗日战争在第二战区范围的重要战役,最初是南口战役。1937年8月下旬,南口前线部队抗击着日本侵略军板垣师团的强烈攻击,等待会同北来支援的河北涿州卫立煌第十四军予以反攻。与此同时,日军东条英机的关东军察哈尔派遣兵团猛攻南口后方张家口。守军第二十九军刘汝明部作戗不力放弃了省会张家口,而晋绥军李服膺第六十一军反攻不力,来援的卫立煌军刚刚到达白洋河(永定河上游),鞭长莫及。前线南口守军陷入腹背受敌的险境,危在旦夕。  在前线作战部队面临敌方围歼、全军覆没的严峻形势下,在大同负责平绥线作战指挥的第七集团军总司令傅作义令前线总指挥汤恩伯指挥南口前线各部放弃阵地,向山西雁北地区转进,蒋介石亦下令汤恩伯率部退回平汉线。汤恩伯遂率领第十三军的王万龄第四师、王仲廉第八十九师和朱怀冰第九十四师,经小龙门向平汉线而去。而“准中央军”高桂滋第八十四师、李仙洲第二十一师和晋绥军陈长捷第七十二师、马延守独立第六旅等部仍留在第二战区。其时,阎锡山命马延守旅向大同转进,归属第三十五军:高桂滋、李仙洲两师向晋东北的灵丘转进。高、李两师名义上合编为第十七军,以高桂滋为军长,归入在浑源、灵丘地区集结的杨爱源第六集团军。陈长捷第七十二师向晋北应县转进,准备扩编为第一预备军,置于战区长官的直辖之下。

阎锡山判断侵犯华北西线的日军攻占南口、张家口后,为运送部队、军火,展开机械化部队,发挥其优势,必然把锋芒指向大同。他认为日军将循平绥线进犯大同,战场可能局限于雁门山以北的雁北地区。据此,他部署了大同会战计划。然而他没估计到日军从察南进犯平型关,直抄雁门山后方,致使其大同会战计划流产。P2-6

序言

历史的长河不知湮没了多少的民族和邦国,然能一直屹立于民族之林的必然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中华民族以优异的素质,坚毅、执著的品质,走过五千年的风雨历程,创造了辉煌的业绩,成为世界民族之林的一朵奇葩。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一直繁衍生息在中国这块肥沃的土地上。民族的融合,文化的碰撞、交融使各族成为一个整体,不可分割。中华民族儿女对自己的祖国产生了一种不可割舍的特殊感情——爱国主义。正如列宁所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下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就是从这朴素的感情开始的。这种感情经过千百年的凝聚,无数次的激发,最终被整个民族的社会心理所认同,升华为爱国意识,最终形成价值观。爱国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一种道德力量,对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爱国主义是一面旗帜,具有社会导向作用,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财富,同时也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巨大动力。爱国主义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的基础性工程,是引导人们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促进中华民族振兴的一项重要工作。

1994年,中宣部颁布了《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简称《纲要》)。《纲要》论述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极为重要的意义,提出了教育的基本原则、主要内容、重点对象以及一系列具体措施。从1997年开始,中宣部陆续颁布了四批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名单,以反映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反映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野蛮行径,反映中国人民反侵略的斗争,反映现代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反映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反映党的光辉历史为内容,来激发民众爱国热情,凝聚人民力量,培育民族精神。

这四批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集中华民族优秀的精神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于一身,极为珍贵,极具宣传推广价值。为了更好地展示中华民族优秀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让人们特别是青少年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培育民族精神,我们以这些爱国主义示范基地为基础,推出了这套《不朽的丰碑》。

《不朽的丰碑》以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为平台,在深入叙述基地所蕴涵的厚重历史、人物情怀的同时,又对基地的展陈情况加以详细描述、介绍,穿越历史,讲述遗存背后的故事。每个示范基地单独成册,配以数百张具有浓厚历史气息的图片,帮助读者了解历史、了解人物、了解文化风情。

这套丛书可谓是了解中华民族气质、民族精神的一部红色经典读物,同时也是一套普及性读物,既针对重点人群,也适宜在全民中推广。让读者了解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红色历史,传承民族精神,是我们编辑这套书的本意,我们也深信它将带着读者走过一段美好的文化之旅。

编者

2011年7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打破神话(平型关战役遗址)/不朽的丰碑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孙有会//孟瑶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46390314
开本 16开
页数 15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10
出版时间 2012-05-01
首版时间 2012-05-01
印刷时间 2012-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计算机-操作系统
图书小类
重量 0.21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269.261
丛书名
印张 10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26
155
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21:3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