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追寻生活的作文
内容
编辑推荐

《追寻生活的作文》一书,帮助教师走出作文教学的困境,引领学生轻松地迈进作文的门槛;帮助家长营创文好的写作环境,携手孩子在作文的天宇翱翔;帮助学生找回作文的灵魂,点燃写作的灵感,在作文的诗意中成长。

内容推荐

《追寻生话的作文》一书里所记录的事例是程善峰和他的学生共同参与、共同剑造的,其中有程老师倾往的心血,也有学生对程老师的感情回报。该书理念新颖、案例鲜话、示范生动、语言通俗,有凌云的豪情,有弄潮的勇毅,有深沉的思考,有执著的追求。

目录

理念篇

1.用作文来捍卫生命/001

2.作文教学的困境/006

3.是谁的魔手夺走了学生作文的个性?/011

4.找回学生作文的灵魂/020

5.还原儿童作文的“本色”/024

6.“师生对话”让我走进学生的心灵/028

7.自我心境的自由释放/030

8.描画心灵的轨迹/034

9.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038

10.学会在写作中欣赏自己/041

11.悟中有情,一吐为快/044

12.让孩子在诗意中成长/048

13.作文训练应有四个转变/052

训练篇

14.教作文需动“真格的”/058

15.引领学生轻松地迈进作文的门槛/062

16.让班里出现更多的“小演说家”/067

17.让学生“磨快”自己的笔/071

18.多为学生制造作文的突破口 /079

19.练就作文硬功/082

20.练就一双慧眼/084

21.身入不如心入/086

22.寻求作文训练的多样式/089

23.让学生活起来让文章亮起来/093

24.情真意切写家庭/098

25.动人春色不需多/102

26.学会抄近路/104

27.横看成岭侧成峰/107

28.令人心动的“美脸”/108

29.彩线穿珠显主旨/112

30.让你的语言黏住读者/116

31.变化叙说角度强化练笔活动/120

32.写那想的 想那新的/128

33.放飞创造的小乌 唱出自主的欢歌/132

34.在心灵中移植创造智慧之光/135

35.转轴拨弦三两声/143

36.邀游于现实与梦幻之间/146

评论篇

37.作文评价要让学生领会成功的“诀窍”/151

38.一枝一叶总关情/156

39.心有灵犀一点通/159

40.让学生主持评改/162

实录篇

41.有声有色“演”作文/168

42.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171

43.着意原资妙选材/174

44.如沐春风教有法 天性浪漫学亦乐/179

45.于细微处见精神/181

46.兴趣和想象为学生习作插上美丽的翅膀/192

附录一 作文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探究报告/198

附录二 作文表达生活美/210

后记/213

试读章节

前不久,《扬子晚报》刊发了有关小学生作文的文章。文章说,小学生描写老师关爱自己的文章时,全都成了“小病号”:有的写自己把鼻子撞破了,老师知道后赶紧帮助自己清理血迹:有的则说自己跑步时被同学绊倒受了伤,老师带着自己到医务室包扎伤口,先是很紧张,一直要等到医务室说没事了,老师这才松了一口气……几乎成了三部曲:学生受伤、老师出现、圆满结束。而且学生在写这些帮助过自己的老师时候,一般都不会写现在的老师,不是幼儿园的就是低年级的,有的还是外校的,这些老师到底是否存在都无从查起。有的孩子作文里则明显有虚构的成分:一个孩子在写自己的老师时说,自己课间玩抓人游戏的时候一不小心撞到了柱子上,顿时痛得直捂头,把手拿到眼前一看,手上全是血。“我咬着牙、忍着痛,坐在那里,不一会儿,张老师到了……”而另一个孩子写幼儿园搞联欢时从台阶上摔下来,老师背着自己到医务室,腿上流的血把老师的白裤子都染红了。孩子就对老师说:“老师,快把我放下来,你的新裤子被血染红了,快放我下来,去看节目吧。”为了写老师好,这个孩子都快把自己渲染成一个“英雄了”。试想,一个幼儿园的孩子摔破了腿怎么可能还“大义凛然”地让老师去看节目呢?

另一篇是写某地小学升初中考试,有道试题是写读后感,给出的文章大意如下:寒冬的一天,公交车上,一位战士上车后一直站在车门那儿。一连好几站过去了,战士仍然站在车门那儿,既不动,也没下。最后,战士终于下车了。大家也终于明白了——车门上有一个窟窿,为了不让寒风吹进车里,战士是在用自己的身体挡住车外的严寒。试题就这个故事向考生提问: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办?结果参加考试的八千多个考生,答案几乎全是:“我要向战士学习,也要用自己的身体挡住那个洞,冻了自己,温暖别人。”这八千多个孩子信誓旦旦地要向那名战士学习。现实生活中,恐怕那些孩子中的许多人压根儿就不会去理会那件事。原因是,如果不是出于特殊缘故,现实生活中很少会发生用自己身体去堵车门上的窟窿那样的事。事情实在简单得很,拿个东西把那窟窿堵上就行了。而且,这是公交公司早就应该做好的事。因此,倒是极个别考生的“例外”答案,比较实际:向公交公司提个意见,让他们尽快把窟窿补上……

孩子的作文里空空无物,然而孩子们这种熟练的“套路”不得不让我们深思:我们的孩子怎么学会了说一套做一套?而且对这一套玩得是那样熟练?原因在哪里?困境又在哪里?

(1)理论的荒原

我们的作文教学研究,多数受“静态研究”理论的影响,把研究的侧重点放在作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表达技能上。这种研究,以写作活动的作品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作品的构成因素及其价值规律,从而形成理论来指导人们的写作实践。当前,只要走进书店,就会看见书架上满满的都是作文书,其中数量最多的是这样两类:一类是应试作文技巧,一类是作文选评。前一类重视对应试作文技术上的指导和疏引,后一类重视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范围,所谓的评析几乎是人云亦云。这两类书有一个共同的毛病,即缺乏作文理论的建树。

不重视作文理论的建树,不重视对作文理论的研究,似乎也是一种“作文佳境”。只要认真翻检一下从古至今的国内学术著作,难得找出几本像样的作文理论书。即使偶尔在一些学术著作里发现一点或一段作文理论的文字,也只是感性认识的偏多。

(2)人性的泯灭

说起现在中小学生作文的毛病,我们大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酸文假情,真情实感不见了,退隐了,逃离了。教师无论出个什么题目,学生都能不假思索,一挥而就地“写出”一篇作文。这样的习作你看了以后,说不上哪儿好,也说不上哪儿不好,甚至要下个评语都颇感为难,就是让你觉得不对劲。细究起来,原来这样的习作都是胡编乱造出来的。作文是学生语文素质的综合体现,语文学科鲜明的人文性在作文教学中表现得尤为灿烂……然而,我们的作文教学恰恰在这个关键之处违背了规律,走入了歧途,陷入了迷乱。作文中不见了真实的人,不见了真实的感情,不见了人性的活动和表现。这也是当前作文教学的病根所在。

P6-8

序言

“让教学充满活力,使课堂时闻笑声。”这是我熟知的江苏省名师程喜峰老师给大家的课堂印象。可以说,我是看着善峰老师成长的,他1984年师范毕业走上小学讲台,接着就被一所有名望的初级中学“抢”了去,如今又被一家已具成名的高中高薪聘用。二十多年来,他敬业爱岗,勤奋进取,求精务实和大胆探索的精神,令人钦佩。

提起作文教学,就会想到善峰老师;提起善峰老师,人们也会自然地联想刭作文教学。他在作文教学改革上成果累累,令人瞩目,是江苏中小学作文教学改革的积极开拓者。他最有特色的是习作教学的生活、生命化研究。他始终把作文教学放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之上,和历史血脉相连,和社会息息相关,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相融,与学生的精神世界相通。让学生在课堂上读读、写写、想想、议议;将游戏、实验、表演、谈天等形式引入课堂;鼓励学生上街找错别宇,自己制卡片、办小报,甚至编书出版……他还探索了生活作文的多种教学形式,有命题作文式、感悟独白式、科学实验式、交际应用式、放飞想象式、游戏表演式、专题研究式、读写结合式……2002年他在连云港“省名师观摩会”上执教的《摔鸡蛋的学问》即是一例。课中每个学生带着好奇、疑感的心情,经历科技小实验过程,激活了想象力,变“要我写”为“我要写”,使每一个学生珍视各自的独特感受,大胆地进行个性化表达。课堂上有的学生想改变鸡蛋的位置;有的想改变“地面”,让鸡蛋跳水,安全不破;有的在空花篮下垫着海绵,鸡蛋装地小布袋里,把小布袋拴在花篮的提手上;或用两块海绵格鸡蛋包起来,用线相住,用油纸袋傲了一十降落伞,系地上面,让它增加阻力,防止摔破,等等。这种焕发学生生命活力的习作课,融科技教育、想象创新、思维训练、口语交际以及书面表达于一体的综合学习课,引发了学生由衷的笑声和流畅的表达,值得称道。

“十年磨一剑。”善峰老师是勤奋的,他在繁忙的教学与行政事务的间隙中坚持业余进修,认真钻研理论专著,孜孜不倦地开展研究,工工整整地做好教学记录。诸如《作文教学生活化的尝试》、《释放生命的活力》等5个研究专题先后9次获得省市教育科学战果奖;《是谁的魔手夺走了学生作文的十性?》、《让生命与生命对话》等数篇论文获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大赛一等奖;上百篇教学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他还多次在省市以及全国语文教学观摩会上执教示范课,深受师生们的喜爱。在新课程改革的第五十年头里,在国家“十一五”刚开始之际,欣闻善峰老师《追寻生活的作文》一书由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心中十分高兴,不由得对他的书稿一读再读。该书理念新颖、案例鲜话、示范生动、语言通俗,有凌云的豪情,有弄潮的勇毅,有深沉的思考,有执著的追求。可以说,教师读了,会视它为教学的借鉴;学生读了,愿把它作为习作的指南;家长读了,能把它当做教育的宝典。故欣然提笔成文,是为序。

(作者为张家港高级中学副校长、语文特级教师)

书评(媒体评论)

《追寻生话的作文》一书里所记录的事例是程善峰和他的学生共同参与、共同剑造的,其中有程老师倾往的心血,也有学生对程老师的感情回报。

——窦桂梅(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清华大学附小副校长)

程善峰老师《追寻生话的作文》为我们趟出了一条成功的作文教学之路。

——许元新(《江苏教育》编辑部主任)

程善峰老师最有特色的是写话与习作教学的生活化、生命化研究。作为江苏中小学作文教学改革的积极开拓者,他始终把作文教学放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之上,与历史血脉紧紧相联,与社会文化息息相关,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相融,与学生的精神世界相通。

——董永岁(江苏省著名特级教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追寻生活的作文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程善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天津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0947937
开本 32开
页数 21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06-10-01
首版时间 2006-10-01
印刷时间 2006-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教育考试-中小学教辅-初中语文
图书小类
重量 0.2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634.343
丛书名
印张 7
印次 1
出版地 天津
210
149
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4:0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