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成名
内容
编辑推荐

郭敬明、韩寒、蔡骏、张悦然、路内、霍艳、春树……谁是未来文坛的领军人物?当代年轻作家的心灵访谈,剖析他们的成名之路,访谈对象包括郭敬明、韩寒、张悦然、蔡骏等。全书语言辛辣、幽默发人深省。

写作依托的是文字还是个性,是责任还是幸福?

这是一群非常有才华也非常努力的青年作家,这些年来,他们和他们的作品越来越多地受到读者的关注。他们所取得的成绩不仅仅体现在商业价值上,在文坛也提供了许多引发思考的问题。对他们的评价一直有很多种声音,但在他们的内心,始终对“成名”这种现象、对文学、对自己的人生规划有独到的见解。

内容推荐

这是一个极易盛开又极易凋谢的时代,“一夜成名”不是一种结果而是一种姿态。这是一本云集22位当红青年作家深度心灵访谈的书,郭敬明、韩寒、蔡骏、张悦然、路内等都以自己的方式一往无前地行走在文学的道路上,他们语出惊人,他们个性独特,他们对自己的人生有着精准的规划。郭敬明说:“我现在对自己有个要求,就是一定要拿到第一名。”韩寒说:“想太多人们后期加上去的文化、文明这种东西,自然容易崩溃。”张悦然说:“我希望自己写得骄傲一点,让笔下的小说更自由和猛烈一些。”从这本书里我们能看到一个个有别于他们作品人物的真实的他们,看看他们玩的到底是文字还是个性。

目录

序:你说是为了让它存在/小饭

无人争论才让我悲哀/郭敬明

喜欢玩着春秋笔法的精英宠儿/韩寒

命运是可以被发现的/蔡骏

真正伤害才华的事,是没有把才华发展下去/张悦然

我就想想看一部滑稽的小说到底能写到什么样的高度/路内

一部兔八七的成长史/霍艳

我觉得能一直写是一件幸福的事/春树

做个感情充沛的作家/周嘉宁

有另一种力量游离于传统的科学理论之外/那多

爱吃火锅的摩羯座/项斯微

我不神秘/苏德

我怀念过去的每一天/小饭

我的理想主义超出了一般的中产范畴/孙未

归根结底,我是一个艺术家/桃之Ⅱ

不是怕老,是怕没有借口再去犯错/朱婧

你不做,我不做,就会越来越糟糕/夜X

坚硬的飞翔/畀愚

小说的原料早已潜藏我内心/乔叶

一个悲观的理想主义者/徐则臣

自信的人才敢于一针见血地说破一些事情/田耳

小说更像一件有生命的东西/任晓霞

意象之美/马牛

试读章节

他稳坐中国作家富豪榜冠军宝座,他的公司用流水线制造着“文学超男超女”,他正在向影视界进军,文学理想似乎本来就不在他的追求目标之内——他说他希望成为一个聪明的生意人,很有可能不再写作。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今年备大富豪榜的富豪身家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缩水,而“二○○八年中国作家富豪榜”上,八。后作家,二十五岁的郭敬明仍然以一千三百万元的版税收入蝉联中国作家富豪榜冠军,比去年的一千一百万整整多出两百万。作家的收入悬殊,无关年龄,无关资历,跌出十名之外的上榜作家们则连“郭首富”版税的零头都不到。

据报道,除了版税收入之外,身兼上海柯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作家、《最小说》杂志主编、长江出版集团北京图书中心副总编等头衔的郭敬明每月都有超过百万元的收入,在如今全球大企业高层都被迫减薪之际,愈加引人注目。早在二○○三年,郭敬明已经入选“《福布斯》中国财富名人榜”,被称为“商业天才”。对于此次蝉联中国作家富豪榜冠军,他只淡然地说:“我也不知道自己挣了多少钱。排名第一我觉得差不多啦!但别人的收入我也不清楚,今年新书只出了一本,杂志的版税每月都有,占我收入的主要部分。”

得知要采访这个多少已被“妖魔化”的八。后富豪,心理准备工作重于案头。不停有友人告诫:“要小心!”有人说,郭敬明很狂;也有人说,郭敬明很傲。事实上郭敬明并没有表现得多大牌,接受采访如同家常便饭的他说话语速很快,听完问题想也不想,总能不费吹灰之力地“自圆其说”,口才一流。但看着身穿西装的他对待下属的样子,已是一副不折不扣的“老板腔”。

他的助理告诉记者,在采访前,郭敬明正在和别人谈“生意上的事情”,因此迟到了一个多小时。后来的采访过程中郭敬明提到自己当天早上六点才睡。生活昼夜颠倒加上连轴转的应酬交际,他承认自己是个要强的工作狂。在采访中他反复申明,接受采访是为了宣传新小说,也是工作之一。虽忙于公司事务的他没有多少休闲娱乐的时间,但他对此“很享受”。言行举止都越来越像个职业商人。而且已经习惯性地把“郭敬明”描述为一个品牌。谈及公司的未来,他雄心勃勃,称不仅会跨越文化行业,也有上市的计划,“我希望不久的将来,别人提到郭敬明三个字,不仅仅联想到一个写东西的小孩,而且是一个在很多领域都游刃有余的人”。

《萌芽》主编、“新概念之父”赵长天曾将郭敬明评价为一个“很精明、很懂得经营的好商人”,而郭敬明似乎用行动印证了“商业奇才”的名头。在访谈开始前,他正在聚精会神地阅读某周刊的财富专版,他说,因为母亲在银行工作的缘故,自己很小就对钱有概念,从小家里人就希望他能够经商。

虽然,郭敬明走上了畅销小说家的道路,但从如今的状态来看,倒像是“歪打正着”,并没有离父母的期望很远。郭敬明公司创立的“The Next文学之新”被称为文学界的“超男超女”,旨在打造无数的“小郭敬明”。“文学之新”效仿歌唱选秀活动,以海选的形式,用流水线制造文学偶像,据称已签下四十多个文学写手,并帮他们发行了十多部作品。对于公司增设“文学经纪”的业务,郭敬明显然有着更大的雄心,“这不仅为热爱文学的青少年们提供了一座成功的桥梁,也将逐渐成为公司的主导业务,目的是打通一条完整的文学产业链”。

不仅如此,郭敬明对整个娱乐文化产业都虎视眈眈,《小时代》系列小说的第一部还在宣传期中,与影视媒介的深度合作意向就已浮出水面。近日,郭敬明正式与打造“超女”、“快男”的天娱传媒签约,不仅有可能转型为影视偶像,更紧锣密鼓的动作是要将最新小说《小时代》拍成偶像剧。此外,他还担任该公司的文学总监和影视创作总监,不仅要作词,还任编剧。“提到词作者,香港地区会想到林夕,台湾地区会想到方文山,但是内地却没有一个标志性的人,可能就是我。”口气真的很狂,但谁敢说下一季,他写的歌词不会在街头传唱?

二○○八年五月,《纽约时报》以《中国流行小说家》为题报道郭敬明,文章的第一句是:“如今,中国最成功的作家是二十四岁的青春偶像作家郭敬明。”文章一经传出,国内媒体一时间沸沸扬扬,称之为“高帽门”事件。文章的作者,一九八六年出生的美国自由撰稿人Aventurina Kmg在事后接受采访时说:“虽然郭敬明很孩子气,好像做过手术改变了自己的相貌,而且用外表和身材宣传书,但他身上的确有令人欣赏之处,他办杂志、开公司,不顾别人的‘妖魔化’,走自己的路。”

谈及负面新闻,郭敬明同样能熟练应付,表示早已无所谓。经历了无数“抄袭门”、“浴照门”、“高帽门”之类新闻事件,他说:“对于目前的我来说,无论正面还是负面的新闻,都是好的,负面新闻也是一种关注度。可能有一天骂也不骂我了,喜欢也不喜欢我了,大家完全不讨论我了,那我才真正觉得惶恐和悲哀。像周杰伦、蔡依林,也有很多人骂,但是喜欢的人还是很喜欢。”郭敬明显然深谙“眼球经济”之道。

虽然名声上的“污点”越来越多,但作品销量却也节节高升。出版了几本个人散文集之后,郭敬明开始频繁挑战另类文学,从青春文学图书系列《岛》、音乐小说《迷藏》到在二○○八年尾创下了诸多销售奇迹的最新美剧式小说《小时代》,无不噱头十足,招人耳目。郭敬明说,《小时代》就是中国的《欲望都市》,采用美剧的形式每季推出一部,根据读者的反应中断或延长创作时间,目前预期写四部,并同期翻拍成偶像剧。

《三联生活周刊》甚至将《小时代》的热潮,部分归咎为“咒骂郭敬明这种生活方式”所引发的效应。对此,郭敬明认为自己是受害者。

他认为写书的意义就在于销量,而写作正类似于一种工业生产,当写作成为事业,就务必努力经营。

据郭敬明介绍,《小时代》是一部“献礼上海”之作,与张爱玲和王安忆不同的是,该作品更有时代性,主要反映当今上海这座城市里年轻人的生活状态。“有些人特别有钱,生下来家里就很有钱;有些人很平民,甚至经济条件不好。”关于自己更加贴近哪一类人,郭敬明说:“我正好是从外地到上海来的最普通的平凡人,一步一步变成可能别人眼中比较有钱或成功的人,这中间经历了一个过程,我是从低处一直走到高处,对这个过程里的每一个状态都比较了解。”

韩寒调侃这部小说道:“尽是LV、爱马仕的,我觉得就是给那些县级市的读者做品牌普及的吧。他(指郭敬明)说要写一整个时代,我想就是‘恒隆时代’吧。”郭敬明出生于四川自贡,在完成于高中时期的散文《桃成蹊里的双子座》里,就表现出了强烈的两面性:一方面探寻并向往作家丰富的精神世界,同时又对世俗的金钱、物质有着毫不掩饰的欲望。

到上海后郭敬明似乎逐渐摆脱了那份迷惘,用他自己的话说,是越来越现实主义了:“小时候,我们都活在浪漫主义的调调或情趣里,但当你世界观完备、价值观完整了,真正有了职业的经验后,就明白那都是不可能的,除非你本人与这个世界完全脱离……”问及对音乐、电影的欣赏口味,郭敬明不像大多数文艺青年那般头头是道,显得兴趣缺缺。至于文学理想,这似乎本来就不在郭敬明的追求目标之内。对于将来的职业规划,他表示,即便以后完全放弃写作,成为职业商人,也是在情理之中。P1-5

序言

这个时代作家与读者的距离近了。首先,是知识层面上的,倒不是说作家正在堕落,相反,读者倒是有点拿消遣当王道。但大伙儿认知水平的提升已然是个事实。其次,更好的故事也许更多来源于出租车司机、新闻工作者以及殡仪馆、医院,甚至是一个中学老师。中学里谈恋爱的那些学生也往往能提供很好的故事。

几乎所有的写作者都从记日记开始写作。现在大家把写日记的习惯转换到网络上,公开写博客,就成了一个全民的写作时代。全民足球,全民炒股……一旦“全民”之后,它的问题缺陷就暴露出来了。写作便开始了“没有标准”的时代。谁都能写,能发表给其他的人看到,感觉大家都话语权在握。就不需要再听别人的意见,不需要再有它的“指导性的标准”。以我为主的写作虽说也是写作的发端和动因,但它曾经掩藏的标准还是有的,比如说出版;而没有标准的混乱会导致整个价值体系的混乱。归根到底,许多事情被高成本地保存下来,是古代人拿来提醒后人,现代人则学习后拿来自我警示。古典的说法是,那些能供“提取点经验”的东西才有资格编成书流传下去。

现在我们的需求也更“多元”,其实所谓多元也不确切,我感觉现在有点儿“娱乐独大”,有的人看书完全是一种娱乐心态,完全是打发时间。因为有的现代人觉得时间太多了,用看书来提升自己的想法已经变得少见。

当然啦。爱怎么活就怎么活啦,人有这个选择权也是时代的进步和好处。毕竟安居乐业。一点小随想: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出生的人。这一路走来都在抱怨——出生遇到了生育高峰,上学就显得竞争激烈,谈恋爱都一样,老有人跟你同时爱上一位女孩;对了,男女比例没有随着生育高峰而有所改变,至少我们这一代还是男的多。上了高中要考大学,也非常难。接着出来找工作也一样;买房碰到涨价,刚存了点钱想投资碰到金融危机……有人觉得金融危机好,因为所有金融危机的结果都是有钱人没钱了,没钱人还是没钱,有钱人和穷人的差距拉近……那么,请仔细再想想?

其实每个时代都会有这样的抱怨,像我们父辈那时还有上山下乡,天灾人祸的自然灾害;更上一辈就要抱怨残酷的战争岁月。这么抱怨没什么必要!要横向地比。如果你不能比身边的人,那些跟你一起出发、在同一条跑道上的人更出色,你就不该抱怨。

这本访谈录里,集结了一部分在写作上获得了些许成就的年轻人。他们未来的路怎样还很难判断。

一个写作同行曾经这样向我抱怨:因为写作,他不再关心其他能给他解决生计的训练机会,他被写作毁了。其实,怎样都是毁了,你经历了那些人物。经历了那些事情,无论是高兴的激动的,悲伤的痛苦的,都一样。原因是:它们消耗了你的光阴。

有人说写作是为了对抗遗忘,一件东西写下来了就变成了永恒。访谈录的重要性道理也是一样。你说了,那些词句,那些篇章就开始存在。

是为序。

小饭

二○○九年九月一日

PS:感谢风零、王姝、文文、唐朝晖、王晓光、蔡宸亦、柯南小妞、一一、易清华、文静为本书提供采访文字。

书评(媒体评论)

我现在对自己有个要求,就是一定要拿到第一名。因为已经习惯那么多年了,突然有天有人超过我了,我不会去想那个人做得有多好,而会觉得是我做得不够好。

——郭敬明

其实人生来就足这样的,想太多人们后期加上去的文化、文明这种东西,自然容易崩溃。

——韩寒

写的时候不痛苦,痛苦的是当你停下来的时候。这个过程很漫长,必然会被打断,会写不下去,或者去否定写过的东西。我想除了判断力和勇气之外,还需要等待。

——路内

也许因为还年轻,我希望自己写得骄傲一点,让笔下的小说更自由和猛烈一些,它们是野生的,可以跑到任何地方去,而不是被谁豢养起来的宠物。

——张悦然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成名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小饭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20078134
开本 32开
页数 18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09-12-01
首版时间 2009-12-01
印刷时间 2009-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21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5.6
丛书名
印张 6.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8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10:0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