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人生的误区
内容
编辑推荐

人生的误区,是人们身上那些消极、负面、失败因子的具体表现,人生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受其左右。本书概括了一些人生中常见的误区,共分为11个方面,涉及心理、性格、价值观、生活态度、自我认识和定位等内容,必定能帮你挑战人性的弱点,走出人生的误区。

目录

第一篇 陷人人生的误区,必然阻挡我们成功的脚步

生活总是公平的 /3

用非黑即白的观点看世界 /7

成功与善良无关 /11

成功可以一蹴而就 /14

成功需要高起点 /17

通往成功的道路只有一条 /20

机遇在远方 /24

无所谓目标,只要努力就行 /28

被昨天的成败荣辱所囿 /31

不理解放弃的智慧 /34

我不可以犯错误 /38

第二篇 成功的关键因素是我们自己

渴望得到每个人的赞许 /45

我没有任何机会 /49

至今尚未成功是因为运气不好 /53

因为别人的否定而放弃 /56

时时处处依赖别人而活 /60

最大的挑战是对手 /64

把自己的命运交与别人 /67

第三篇 给自己贴上失败的标签,我们就会真的失败

没有好牌,就放弃赢的努力 /73

沉浸于失败之中不自拔 /76

我不可能获得如此成就 /79

我不能完成这项任务 /82

止步于想像中的困难 /86

没有高学历,怎么能成功 /89

我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93

第四篇 有问题的性格决定失败的命运

一味追求完美 /99

我能够做好一切事情 /103

缺乏必要的边界感 /106

拒绝改变自己 /109

一失足成千古恨 /113

羞于说出自己的优点 /116

率性而为,我行我素 /120

万事不求人 /123

争强好胜,过分自负 /126

绝不模仿他人 /129

寻找借口,推脱责任 /132

拒绝有风险的机遇 /136

逃避自己的缺憾 /140

第五篇 态度决定一切,校正心态快乐成功

缺乏积极的生活态度 /145

对工作与生活缺少热情 /148

时时苟且,事事知足 /152

只想出头,不愿埋头 /156

墨守成规,排拒创新 /159

三思而不行 /163

在机遇面前犹豫不决 /166

第六篇 陷人工作和事业的误区将有碍我们的发展

为金钱不是为志趣工作 /173

拒绝平凡的任务 /177

工作总是令人厌倦 /181

我可以独立做好每一项工作 /185

做事全凭经验 /189

挖人墙脚,夺人地盘 /192

不敢面对错误 /196

不能涉足未知的领域 /200

做事不考虑对未来的影响 /204

别人不努力工作,我为什么要努力 /206

对上司敬而远之 /209

第七篇 不懂交际的人难以成就大事业

不惜代价避免一切冲突 /215

不尊重比自己地位低的人 /219

期待别人会保守秘密 /222

忽视信用的力量 /226

小看微笑的力量 /230

对他人不感兴趣 /233

吝啬赞美的言辞 /237

没有耐心倾听别人 /241

与不如自己的人交往 /245

与具有消极思想的人为友 /249

耻于说"对不起" /253

能力总是比人际关系更重要 /256

羞于说"不",不会说"不" /260

把自己的意见硬塞给别人 /264

不站在对方的立场上看问题 /268

拒绝接受批评 /271

第八篇 学习是终身大事,别陷入狭隘的学习观中

离开学校就等于学习结束 /277

读书是件苦差事 /281

只要苦读就能学有所成 /284

勤学而不苦思 /288

勤学不辍,有劳无逸 /291

读书无用,不读也罢 /294

不读"无字之书" /298

第九篇 时间对于每个人都是相同的,不同的是如何运用

将时间浪费在琐事上 /303

让交际占用过多的时间 /307

做事一味拖延 /310

我的时间还很多 /313

我哪里有时间 /316

太晚了,我还能做什么 /319

一小时能成什么大业 /322

第十篇 金钱是重要的,但不是万能的

赚钱比获取信息更重要 /329

不屑于赚小钱 /333

有钱就有快乐和幸福 /337

想做生意,但我没有资金 /340

富翁比穷人更高贵 /344

随便浪费一元钱 /347

第十一篇 幸福要靠自己把握,别让幸福擦肩而过

自寻烦恼,放大痛苦 /353

幸福奢望别人给 /357

逆境会堵死通向幸福的道路 /360

幸福是有终点的 /364

幸福是有标准的 /367

幸福离我们很遥远 /370

试读章节

成功与善良无关

许多人将成功的因素聚焦到了很多方面,却惟独忽略了善良。也许有人会以为这是借着成功的幌子向他灌输道德观。如果真的这么想,那他真的忽略了善良的力量,也让自己的人生陷入了一个误区。

在总结成功的因素时,人们更多地把目光投向了能力、机遇、关系等等,很少人在品德的领域注目,当然也就不会把善良看成成功的因素,甚至相反,认为成功可以不择手段,不择手段的人更多成功。实际情形并非如此,这种观点真可谓大错特错了。

很多成功人士都是抱着一种善良的愿望去开创事业、最终获得成功。如福特是为了普及汽车,比尔·盖茨希望电脑与软件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抱有善良的愿望,你才能真正关心人们的需求与愿望;而只有那些能满足人们愿望与需求的人,才能获得卓越的成功。

爱迪生发明电灯的目的是要让"家家户户都点上电灯"。所以,从一开始他便对自己提出:发明的电灯必须简便、适用、便宜、耐用、无臭、无烟、无毒。他用1600多种材料做试验,发现白金灯丝效果较好。但是,他想黄金就够贵了,白金更贵,普通老百姓是绝对用不起的,于是放弃了白金灯丝,继续寻找更合适的灯丝。

成为一个善良的、关心别人的人,往往能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与回报,因为人们总是更愿意把机会让给一个关心别人的人。

在一个多雨的午后,一位老妇人走进费城的一家百货公司。大多数的柜台人员都不理她,但有一位年轻人却问她是否能为她做些什么。当她回答说只是在等雨停时,这位年轻人并没有推销给她不需要的东西,也没有转身离去,而是拿给她一把椅子。

雨停之后,这位老妇人向这位年轻人说了声谢谢,并向他要了一张名片。几个月之后,这家店主收到一封信,信中要求派这位年轻人前往苏格兰收取装潢一整座城堡的订单。这封信就是那位老妇人写的,而她正是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的母亲。当这位年轻人打点行装准备去苏格兰时,他已升格为这家百货公司的合伙人了。

这个年轻人的成功,就在于他禀赋善良的品性,比别人付出了更多的关心和礼貌。

《圣经》上说,有个人招待了一群衣衫破烂且长相丑陋的客人,等客人离去,才发现他们原来是上帝派来的使者。从此,做父母的就教导孩子们说:碰到衣衫破烂或长相丑陋的人,切不可怠慢,而要帮助他。因为他可能是天上的仙人。

这是一个带有宗教色彩的故事,但现实生活中却确实有类似的现象发生。尽管这些看似普通的人并不是仙人,但却是对人的一生都有着重要影响的人。

善意的力量也是无穷的,它能够带人进入崇高的境界。我们好心帮助那些求助于我们的陌生人,可能也正是帮助我们自己。善良是一剂良药。从善意出发,你的表现将会更加精彩,生命将会更加有意义。

乔瑟夫·哥勒特·巴卡博士是维生素c的发明者,c是他的名字的第一个字母。巴卡出生并成长于纽约东区的犹太人街,他的家一直被不断降临的疾病与死亡的恐怖包围着。他的父母开着一家杂货店,他们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了聪明的长子--巴卡身上,期待他做个出人头地的人。

18岁的巴卡目睹周围人们的痛苦,立志要当医生,想尽力做点事帮助他们。他说服父亲,考进了医学院。在贝尔威医学院,他十分用功,以优秀成绩通过所有科目,却带着迷惘毕业了。因为,他在学习中了解到,医学上的未解之谜太多了。当个混饭吃的医生,赚钱自然不是难事,但他下决心要不断地研究那些尚无法救治的疾病的致病原因,发现新的治疗方法,以便救治那些为疾病所折磨的人们。  后来,巴卡进入美国公众卫生局,30多年安于每年1600美元的微薄薪俸,全身心地投入了"谜"一般的各种疾病的研究:黄热病、猩红热、伤寒、白喉以及意大利麻风病等等。为了救治病人,他甚至用自己的身体做试验,为此感染了热病,有两次几乎丧命。当纽约市新建保健所时,40岁的乔瑟夫被推荐为所长的第一个人选。如果他答应了,那么贫困的生活便可结束,可是他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他决不改变初衷:帮助染病的普通人。于是他到意大利麻风病流行的南部地区去了。

乔瑟夫就凭着这种精神,发现了意大利麻风病的病因和治疗方法,同时发现了维生素C。

巴卡的苦斗精神来自幼年时居住在犹太街所获得的体验。在他看来,帮助人类免除疾病的痛苦,是比金钱更高贵的事业。正是出于这种为人类解除痛苦的善良愿望,巴卡获得了崇高的成功,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如果他没有这种善良的愿望,只是为了获得更多的金钱而工作的话,显然,他不可能获得如此成就。

因此,我们一定要相信:成功与善良有关。P11-13

序言

每一个人都向往成功,每一个向往成功的人大都要研读有关成功的书籍,在那里寻找成功的秘诀和幸福的真谛,然而,遗憾的是,有时我们觉得一无所获。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成功要激活我们身上的那些成功因子,更要灭绝我们身上的那些失败因子。有时候,我们之所以没有成功,或者成就不那么显著,并不是因为我们缺乏正面的吸引,而是我们未能摆脱负面的羁绊。

说起来,在我们人类的身上,负面的东西有时候更有市场,更有生命力。中国古语有"从善如登"、"从恶如奔",是说向善学好,就像登山一样艰难;趋恶学坏,就像奔跑一样快捷。一句话:学坏容易学好难。这也就是说,要在成功的路上激活那些积极的因子并不困难,摆脱那些消极因子就并不那么容易了。因此,想要成功,更应该下功夫的是怎样摆脱那些消极的、负面的、失败的因子,也就是说:走出人生的误区。

人生的误区,是人们身上那些消极、负面、失败因子的具体体现,包括思想认识方面的,也包括言行举止方面的。人生的成败,其实更多的是根源于能否走出这些误区。

听起来也许有些耸人听闻:我们的人生之路上处处充斥着误区--当你认为社会总是公平的,你进入了追求绝对公平的误区;当你认为世界上的事情非白即黑,你进入了简单化的误区;当你不惜一切代价逃避冲突,你进入了"和事佬"、"和稀泥"的误区;当你太在乎别人的评价,你则进入了把命运交给别人的误区……

在本书里,我们概括了一些人生中常见的误区,并作了粗略的分类,分为11个方面。能够清楚地认识这些误区(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陷阱),必然能使我们的人生之路、成功之路少一些坎坷,多一些顺畅。

为了与书名相吻合,在安排篇章标题的时候,我们有意识地在章题上用了反面的表述,也就是把种种误区作为标题。如果读到这样的标题,能够很迅速地反映出来"这是错的",那说明我们对这一误区已经有了清醒的认识;如果觉得似是而非、模棱两可,我们多半陷入了这一误区,需要认真地读读这节文字。

可以肯定的是,本书并未穷尽所有的人生误区,这有待进一步补充和探讨。

书中征引了众多中外专家的例证、观点,在此深表谢忱。

作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人生的误区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孙婷//金波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发展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0878169
开本 32开
页数 37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11
出版时间 2005-09-01
首版时间 2005-09-01
印刷时间 2005-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21-49
丛书名
印张 12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6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20:5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