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罗素的智慧(罗素道德哲学解读)/大家智慧系列文丛
内容
编辑推荐

罗素以“哲学家”名世,但真正纯哲学的著述,尚不及其全部作品的三分之一。他之所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正如那篇嘉奖辞所说:“他拥护人道主义的理想及自由的思想,写下了多姿多彩而意义深远的著作。他的作品对人类道德文化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本书正是这一贡献的总结,其内容包括:道德的准则、自由之路、不幸之源、幸福之路、爱情与婚娴。

内容推荐

罗素的道德哲学给我们许多启示,罗素的思想使我们受益无穷。爱因斯坦说:“阅读罗素的作品,是我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本书是罗素著作的精选译本,囊括了其道德哲学的思想精华。书中内容深入浅出,明白晓畅,妙语连珠。本书可以说是人类获得幸福的“指南”与“向导”,人类心灵避免致命伤害的“盔甲”与“保障”,人类有史以来最佳的图书之一,久经历史考验所沉淀下来的经典名著。

目录

第一章 道德的准则

美好的人生/2

道德的准则/7

金钱的崇拜/13

人的无穷的欲望/18

某种程度的活跃的坏心/22

行为的改良/27

科学与幸福/29

正派的人/34

第二章 自由之路

自由的定义/40

社会中的自由/43

思想的自由/50

自由人的礼赞/55

生活本不该这样/61

理想的世界/66

第三章 不幸之源

什么使人不幸/74

拜伦式的不幸/86

生存竞争的压力/97

厌烦与兴奋/103

过度疲劳/111

嫉妒/121

犯罪感/128

第四章 幸福之路

你可以获得幸福/136

生活的热情/147

爱的给予/157

工作中的快乐/166

闲情逸致/173

努力与放弃/179

幸福的人/187

第五章 爱情与婚姻

浪漫的爱情/194

爱情在人生中的地位/199

婚姻/205

试婚/212

家庭生活/217

优生学/225

离婚/230

性和个人幸福/235

试读章节

美好的人生

按语:何谓美好的人生?罗素告诉我们,美好的人生是由爱所唤起,并为知识所引导。爱是一个含有多种情感的字眼,我们的爱总是游移于纯粹的欢喜和纯粹的仁慈之间;知识并不是指道德的知识,而是指科学的知识以及特定事实的知识。对于美好的人生而言,爱与知识都是必要的。

  

关于美好人生的见解,对于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而言各不相同。有人认为监狱是遏制犯罪的良策,还有人则坚持认为教育效果更佳。

对美好人生的看法,罗素并不打算说明谁对谁错,也不想证明自己的观点是如何的正确,他只是想说出自己的观点,并希望得到尽可能多的赞同。罗素的观点如下:

美好的人生是由爱所唤起,并为知识所引导。

无论是有爱而没有知识,还是有知识而没有爱,都不可能产生美好的人生。在中世纪,当一个国家出现了瘟疫时,教士便会带领人们聚集在教堂里祈祷,结果是在如此拥挤的环境里,瘟疫得以更迅速地传播。这便是有爱而没有知识的例子。而战争则是有知识而没有爱的例子。在这两个例子中,结果都是大规模的死亡,而不可能产生美好的人生。

爱与知识都是必要的,但在某种程度上,爱则更为必要,因为爱将引导明智之士去寻求知识,以清楚地知道如何使所爱的人获益。相反,如果人们没有知识,他们将迷信于道听途说,往往会好心而办了坏事情。例如,对于病人而言,一位能干的医生要比最忠诚的朋友更为有用;对于民众的健康而言,医学知识的进步要比孤陋寡闻的慈善更有贡献。

爱是一个含有多种情感的字眼。作为一种情感的爱,总是游移于两端之间:

爱的一端是纯粹的欢喜。对于无生命的物体,如一幅风景画,一支奏鸣曲等,我们只会产生欢喜。通常,这种欢喜在儿童之中比在成年人中更为强烈,因为成年人看待事物往往带有功利主义的色彩。对于我们人类的情感而言,欢喜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当我们仅仅从审美的角度来观察事物时,有一些人颇具魅力,而另一些人则恰恰相反。

爱的另一端是纯粹的仁慈。例如,有人为帮助麻风病人而牺牲了生命,在这种情况下,他人所感受到的爱不可能带有任何审美欢喜的成分;父母爱自己的孩子,有时是出于审美的欢喜,但当这种成分不存在时,父母的爱心依然强烈。P2-3

序言

伯特兰·罗素,英国著名哲学家、政治家、散文家和社会活动家。1872年出生于英国威尔士茅斯郡特里莱克一个贵族家庭。他的祖父约翰·罗素,在维多利亚女王时代曾两任首相。罗素幼年时父母双亡,是祖母将他抚养成人。1890年考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攻读数学,三年后转攻哲学。1908年被选为皇家学会会员。1910年成为剑桥大学讲师。1911年当选为亚里士多德学会会长。1918年因反战被监禁。1920年至1921年,曾到中国讲学一年,任北京大学客座教授。1949年成为英国皇家学会荣誉研究员。1950年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1960年荣获丹麦索宁奖。1964年创立罗素和平基金会。1970年逝世于威尔士的普拉斯彭林。

罗素被誉为“世纪智者”,20世纪最声誉卓著、影响深远的思想家之一。他一生著书多达七八十本,论文数千篇,门类广泛,涉及哲学、数学、科学、伦理学、社会学、政治、教育、历史、宗教学等诸多方面,享有“百科全书”式思想家之称。

罗素以“哲学家”名世,但真正纯哲学的著述,尚不及其全部作品的三分之一。他之所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正如那篇嘉奖辞所说:“他拥护人道主义的理想及自由的思想,写下了多姿多彩而意义深远的著作。他的作品对人类道德文化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本书正是这一贡献的总结,其内容包括:

道德的准则

罗素认为,其所处时代的道德是功利主义和迷信的奇特的混合物,而迷信的部分则在其中占有较大的比例。迷信是道德准则的起源。

自由之路

自由永远是人类生命中象征美好的花朵。罗素指出,任何一种对他人不造成危害的快乐,都应得到珍视。

不幸之源

不健康的心理,是人类不幸福的一大原因。罗素告诉我们,要认清不健康心理的危害,以及它是如何产生、形成的,从而培养健康的心理,安度幸福的一生。

幸福之路

幸福这东西不像成熟的果子那样,仅仅依靠幸运环境的作用便会掉进你的嘴里。幸福必须是一种努力。

爱情与婚姻

从浪漫的爱情到实在的婚姻生活,有许许多多的问题需要我们面对。爱情与婚姻,需要我们用心灵的甘露去浇灌,用生活的激情去燃烧。

罗素的道德哲学给我们许多启示,罗素的思想使我们受益无穷。爱因斯坦说:“阅读罗素的作品,是我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本书是罗素著作的精选译本,囊括了其道德哲学的思想精华。书中内容深入浅出,明白晓畅,妙语连珠。本书可以说是人类获得幸福的“指南”与“向导”,人类心灵避免致命伤害的“盔甲”与“保障”,人类有史以来最佳的图书之一,久经历史考验所沉淀下来的经典名著。

刘 烨

2005年夏于北京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罗素的智慧(罗素道德哲学解读)/大家智慧系列文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国)罗素
译者 刘烨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电影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06023577
开本 32开
页数 24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05-10-01
首版时间 2005-10-01
印刷时间 2005-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5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2
丛书名
印张 9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1
146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3:4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