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人类历史之旅--改变历史的101个关键(珍藏版)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精选了101个对人类历史有着深远影响的重大事件,所追求的并非事件本身的刺激好看,而是志在挖掘事件本身之后更为深远的意义。每个事件都有叙有议,时而妙趣横生,时而痛定思痛。全书有300多幅图片演绎历史,图文并茂,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让读者了解历史真相,开阔人生视野,体会宏大生活。

目录

1.新石器时期的农业起源——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伟大的革命/1

2.苏美尔城邦的出现——文明之光肇始美索不达米亚/5

3.刻在石柱上的汉谟拉比法典——世界上最早的法典/9

4.公元前两千纪游牧民族入侵——古代文明到古典文明的过渡/13

5.犹太教的形成——中东文明的集大成者/17

6.字母文字的发明——迈向一种开放的世界性的文化交流/21

7.轴心时代——人类精神之火的第一次集体迸发/25

8.希波战争——东西方文明的首次碰撞/29

9.柏拉图和他的“相”论——二元对立思维方式的奠基者/33

10.修昔底德和他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西方历史编撰学主流

11.亚历山大东征——中西文明的激烈碰撞/41

12.布匿战争——为罗马打开称霸世界之门/45

13.秦帝国的建立——中国走向统一的中央集权时代/49

14.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53

15.张骞“凿空”西域——连接东西方的一大壮举/57

16.造纸术——人类文化传播的突破性进展/61

17.君士坦丁颁布《米兰敕令》——基督教世界化的开端/65

18.《上帝之城》降临人间——西方基督教思想体系扛鼎之作/69

19.查士丁尼修纂《民法大全>——欧洲多国现代法律的蓝本/73

20.科举制的缘起、延续与终结——为世界贡献一种全新的选拔制度/77

21.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阿拉伯半岛走向统一/81

22.拜占廷历史的开端——公元610年希拉克略登基称帝/85

23.伊斯兰文明迎来巔峰时代——阿巴斯王朝的建立/89

24.火药的发明——墙里开花墙外香/93

25.迫寻印巴冲突的根源——马哈茂德吞并旁遮普/97

26.西欧第一次农业革命——世界力量对比的乾坤大转移/101

27.十字军东征——欧洲从此走向世界/105

28.《大宪章》——英国自由的奠基石/109

29.英法百年战争——英法君主专制王权的巩固/113

30.黑死病的蔓延——鼠疫差点毁了欧洲/117

31.文艺复兴——历史变革的序曲/121

32.地理大发现——西欧迈向对外扩张的开始/125

33.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拯救信仰/129

34.哥白尼和“日心说”——自然科学从神学中解放/133

35.奥斯曼帝国的扩张一大航海时代的到来/137

36.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成立——世界上第一家跨国公司/141

37.血液循环的发现——近代医学基础的建立/145

38.1688年“不流血的革命”——并未因不流血而平静/149

39.避孕套的发明——牲病传播与人口激增的安全阀门/153

40.彼得一世改革——把落后的俄国带进现代世界的门槛/157

41.启蒙运动——从人的理性到理性的万能/161

42.改变世界面貌的哲学家康德——星空下思索的老人/165

43.工业革命——现代化的起步/169

44.消灭天花——“文明杀手”成历史名词/173

45.亚当·斯密——在“利己”与“利他”之间/177

46.美国独立战争——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181

47.蒸汽机的发明——蒸汽时代的到来/185

48.攻占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拉开序幕/189

49.柏林大学的建立——现代新制大学之母/193

50.滑铁卢战役——拿破仑时代的终结/197

51.鸦片战争——赫然惊醒天朝上国的美梦/201

52.能量守恒定律的提出——科学殿堂里的医生:罗伯特·迈尔/205

53.近代麻醉术的产生——手术病人的福音/209

54.1848年欧洲革命——令欧洲颤抖的一年/213

55.《共产党宣言》的诞生——一个红色的故事/217

56.达尔文和他的“进化论”——人类真正祖先的发现/221

57.美国南北战争——为美利坚的腾飞扫除最后的障碍/225

58.发电机——电气时代的到来/229

59.明治维新——日本近代化的一个重要转折点/233

60.德意志统——一从四分五裂到帝国梦的实现/237

61.巴黎公社——无产阶级首次建立政权/241

62.电灯——黑暗里的夜明珠/245

63.X射线——透视肉体的“法眼”/249

64.心理分析运动的奠基者——弗洛伊德/253

65.诺贝尔奖的设立——科学家梦想的最高荣誉/257

66.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物理学的革命/261

67.辛亥革命——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的资产阶级民主

68.卢瑟福的原子理论——开启原子时代的钥匙/269

69.梦幻之都好莱坞——电影娱乐中的文化殖民/273

70.萨拉热窝事件——萨市枪声震惊世界/277

71.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历史新纪元的开端/281

72.印度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温和的抵抗/285

73.电视的发明——打开新世界的窗口/289

74.青霉素旋风——20世纪医学最伟大的发明/293

75.罗斯福新政——国家调节经济的第一次伟大尝试/297

76.希特勒在德国的上台——撒旦选中的恶魔/301

77.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终于决定参战/305

78.斯大林格勒大会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伟大转折/309

79.布雷顿森林体系——一个美元独霸天下的时代/313

80.原子弹横空出世——人类进入美丽而恐怖的核时代/317

81.美国对日本投原子弹——促使日本投降的关键几击/321

82.联合国的建立——地球村公民的集体智慧/325

83.电子计算机的发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开端/329

84.北约——现存最大的多国联盟军事集团/333

85.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东方的社会主义堡垒/338

86.万隆会议的召开——掀开了亚非谋求自强自立的新篇章/341

87.越南战争——没有真正赢家的战争/345

88.1968年巴黎五月风暴——没有改变的改变/349

89.美丽的广寒宫——人类首次登月/353

90.邓小平在中国的复出——中国真正崛起的开始/357

91.艾滋病的蔓延——当代社会的超级“癌症”/360

92.海湾战争——史无前例的高科技战争/364

93.苏联解体——超级社会主义大国的崩溃/368

94.欧洲联盟成立——欧洲融合为一体的标志/372

95.信息高速公路——让世界不再遥远/376

96.世贸组织的成立——全球贸易的指挥员/380

97.克隆震撼——新的生命从这里开始/384

98.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泡沫经济的崩溃/388

99.“9·11”事件——新世纪黎明的轰然巨响/392

100.伊拉克战争——美国霸权主义的再现/396

101.阿拉法特之死——中东和平之路,路在何方?/400

索引/404

后记/409

试读章节

3.刻在石柱上钓汉谟拉比法典

   ——世界上最早的法典

1901年12月,一支由法国人和伊朗人组成的考古队,在伊朗西南部一个名为苏撤的古城旧址上,发现了三块黑色玄武石,将它们拼合后恰好是一个椭圆柱形的石碑。这块石碑高2.25米,底部圆周1.9米,顶部圆周1.65米。石碑上半段是一副精致的浮雕,上面画有古巴比伦人崇拜的太阳神沙马什,端坐在宝座上,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恭敬地站在它的面前,沙马什正在将一把象征帝王权力标志的权标授予汉谟拉比。整个浮雕画面庄严而稳重,表现了“君权神授”的观念。石碑的下半段刻着汉谟拉比制定的一部法典,是用楔形文字书写的,其中有少数文字已被磨光。这个石碑就是著名的《汉谟拉比法典》——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比较系统的法典。它把我们带到了近4000年前的古巴比伦社会。古巴比伦的崛起

古巴比伦王国位于亚洲西南部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的两河流域,也就是今天的伊拉克一带地方,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两河流域气候温和、土地肥沃,又有两河可供灌溉,很适于农业生产,因此较早地进入阶级社会。公元前4000年末3000年初,这一地区氏族制度解体,逐渐形成许多以城市为中心的小的城邦国家。古巴比伦最初也不过是这一地区很不知名的小城市。公元前2200年左右,来自叙利亚草原的一支闪族阿摩利人攻占了古巴比伦这座小城,建立了国家。骁勇善战、争强尚武的阿摩利人以此为中心,南征北讨,四处征战,最终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古巴比伦帝国,历史上称之为“古巴比伦王国”。阿摩利人也因此被称为古巴比伦人。古巴比伦人继承了苏美尔人和阿卡德人的文明成果,并发扬光大,把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发展到了顶峰。后来的人们喜欢用“巴比伦”三个字来概括古代两河流域文明,这足以表明古巴比伦文明所创造的辉煌业绩和对世人所具有的魅力。

古巴比伦最杰出的国王是第六位国王汉谟拉比(约公元前1792年—公元前1750年在位),他统一了两河流域南北两部,缔造了古巴比伦帝国。在其在位时期,为了进一步巩固奴隶制度,加强国家的统一,以他的名义制定和颁布了适用于全国的统一法典,即《汉谟拉比法典》。第一部完整保留下来的奴隶制成文法典

两河流域地区,一向有指定法典的传统,不算苏美尔时代拉格什的国王乌鲁卡基那(公元前2378年—公元前2371年)的改革铭文,最早的法典当数乌尔第三王朝的建立者乌尔纳姆(公元前2113年—公元前2096年)制定的法典。该法典除序言外,共二十九条,这部法典是迄今所知的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典,无论是从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超过了两河流域以往各小国的立法水平,这些创新对《汉谟拉比法典》也产生了影响,但可惜的是它只留下了一些片断。

《汉谟拉比法典》制定的初衷首先是为了实现法律统一的需要。两河流域统一前,原先各国都已由自己确定的习惯法和不少以“法典”形式表现出来的成文法。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后,无论是从强化中央集权统治的角度,还是从国家政令统一实施的角度,都需要消除法律的不统一现象。二是汉谟拉比统治时期,巴比伦社会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活动都得到长足发展,新的雇佣关系、交换关系、租赁关系和土地所有制关系相继出现,这些新经济关系需要新的法律予以规范和调整。三是由于私有经济的发展和交换关系的频繁,社会各阶层之间的矛盾尖锐化,高利贷剥削和债务奴役制度猖獗一时。为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统治秩序,亟须制定一部统一的法典。因此汉谟拉比在即位的第二年就开始着手制定这部法典,并于公元前1762年,即在位的第30年下令刻雕在一块黑色玄武岩的石柱上,树立在马尔都克大神殿中。

《汉谟拉比法典》由前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共3500行,8000个左右的楔形文字。在前言里主要是宣扬君权神授说,汉谟拉比宣布自己是神的代理人,甚至是神的化身,“众王之神”、“巴比伦的太阳”等,是神授权他来统治巴比伦的。然后不厌其烦地给自己戴上许多桂冠,称颂自己的功德,诸如“强有力的合法之王”、“常胜之王”、“明哲的君主”、“众王之统治者”、“四方的庇护者”等等。在这部分还宣称,制定这部法典是为了使“公道和正义流传国境,并为民造福”。

正文共有282条,其中包括诉讼手续、盗窃处理、租佃、雇佣、商业高利贷和债务、婚姻、遗产继承、奴隶地位等条文。法典首先在正文的第一条明确规定:“倘自由民宣誓揭发自由民之罪,控其杀人,而不能证实,揭人之罪者应处死。”第三条又规定“自由民在诉讼案件中提供罪证,而所诉无从证实,倘案关生命问题,则应处死。”第五条又规定:“倘法官审理案件,做出判决,提出正式判决书,而后来又变更其判决,则应揭发其擅改判决之罪行,课之以相当于原案中之起诉金额的十二倍罚金,该法官之席位应从审判会议中撤销,不得再置身于法官之列,出席审判会议。” 这些规定制止了诬告,给了人们以人身自由,从根本上整肃了社会风气。

在刑法方面,法典则采用了严刑酷律:“侵入别人私宅而当场被抓,可就地杀之。”“在火灾现场扬言救火却趁火打劫者,将他投入熊熊火焰中烧成焦土。”“蓄意反叛、图谋不轨者在酒店聚会策划,主人知而不报者,处死。”“儿子忤逆、殴打父亲,必遭砍去双手之刑。”

法典在婚姻、家庭和继承法方面也做出了明确的规定。美索不达米亚实行的婚姻制度名义上是一夫一妻制,实际上丈夫也能纳妾。《汉谟拉比法典》规定,结婚双方必须缔结婚约,无婚约的婚姻在法律上是无效的。婚姻一般由父母安排,因此婚约的缔结不是由结婚者本人,而是由双方的父亲来完成的。男女双方都必须交换礼品,当然,男方应先下聘,女方则往往以高于聘礼的物品作为嫁妆。法律规定,如果男方违约另娶,则失其聘金;如果女方毁约另嫁,则要加倍退还聘金。

《汉谟拉比法典》是目前世界上保存下来最为完整的早期奴隶制的成文法典。它吸取了以前两河流域国家法律的精华,特别是苏美尔法对它有很大的影响。它对以后两河流域国家的立法也有不小的影响,如赫梯法典、亚述法典等的制定就程度不同地参照了《汉谟拉比法典》。可以说,《汉谟拉比法典》集两河流域法律之大成,是两河流域国家立法的代表作。

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巴比伦空中花园

被列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巴比伦“空中花园”,亦称“悬苑”,它依偎在幼发拉底河畔,新巴比伦王国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公元前604年—公元前562年)曾以兴建宏伟的城市和宫殿建筑闻名于世,他在位时主持建造了这座名园。相传,他娶波斯国公主塞米拉米斯为妃。公主日夜思念花木繁茂的故土,郁郁寡欢。国王为取悦爱妃,即下令在都城巴比伦兴建了高达25米的花园。此园采用立体叠园手法,在高高的平台上,分层重叠,层层遍植奇花异草,并埋设了灌溉用的水源和水管,花园由镶嵌着许多彩色狮子的高墙环绕。王妃见后大悦。因从远处望去,此园如悬空中,故又称“空中花园”。

         P9-P12

序言

是从什么时候起,人们对历史变得越来越淡漠?

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在读历史的时候不再持有一种好奇的亲切感?

然而人类的使命要求我们不能无视历史就这样沦为现代社会(或许已是后现代社会)的鸡肋,这不仅因为“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也不仅因为民族认同在当代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更因为,牢记过去的历史,乃是人类最重要的本能之一——记忆的本能。正是基于此,我们从复杂而漫长的历史时空中精心选择了这101件进程和事件,汇集成本书,以飨读者。

从最初使用简单语言和工具的直立人,到如今无论是征服自然的能力还是认识自我的能力都高度发达的现代人;从遥远、简陋而充满恐惧的远古时代,到如今复杂而立体的、方便的信息时代;从闭塞到开放、从隔膜到联合,经历了无数波折,人类终于一步步的走到了现在。因此我们选题的角度,便是力图从这一复杂而多层次的过程中,挑选出若干重要的影响因素,它可以是一个进程、一个事件,或者是一道法令,甚至一位学者和他的一本书,但却对人类历史的演变起了重要的或者关键性的作用。可以说,本书的基础和落脚点,乃是我们对现实世界的认识和看法。

正是基于对日常衣食住行的深切体会,我们选择了新石器时期的农业革命作为开篇;

正是基于对当今人们交流和传播媒介的关注,我们选择了世界上主流的文字形式——字母文字的发明;

“9·11”事件以来,曾在人类思维史上占统治地位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似乎正以一种“非友即敌”的方式卷土重来,基于此,我们选择了柏拉图的学说,正是他的理论为这种不利于和平的思维方式奠定了基础;

对于现代世界深刻的开放性的感慨,使我们选择了地理大发现和世界上第一家跨国公司——东印度公司的成立;

而基于当代宗教问题的热点性,我们选择了犹太教的形成和伊斯兰教的创立,而对于当今世界力量最为庞大的基督教,我们选择了象征基督教世界化起点的《米兰敕令》;

欧洲并非一直都是世界的先锋,我们选入了中世纪的西欧农业革命;力图说明,直到这时候,西欧才开始超越它的对手,并保持领先一直到现在;

现代社会,大学的地位和作用毋庸置疑,因此我们选择了作为现代大学制度鼻祖的柏林大学的建立;

当代风行全球的经济体制是由国家调控的市场经济,而主流的政治理想则是代议制民主政体,因此我们选择了亚当。斯密和他的《国富论》、罗斯福新政以及英国议会制的出现:

以美国文化为典型的大众文化席卷全球,出于对世界文化生态平衡的隐忧,我们选入了好莱坞,希望使读者保持必要的清醒;

不可否认,已经身处后现代社会的我们,无论是心境还是观念都与以往大不相同了,因此我们选入了以1968年五月风暴为代表的学生激进运动,对于长久以来的种种怀疑,那是一次爆发,也是一个转折;

作为本书的最后一篇,我们选择了阿拉法特的逝世,这不仅因为他是纠缠难解的中东问题的关键人物,更因为我们希望借此表达对世界和平的向往和呼吁……

本书最大的特点在于,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政治、军事、外交范畴,而更看重对人类的生活方式、思维习惯起塑造作用的一些重要的转折点。本书所追求的并非事件本身的刺激好看,而是一种于地面之下暗暗燃烧着的地火,却对人类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推动力。即使是传统的场面宏大的历史事件,我们也力图挖掘出事件本身之后更为深远的意义来。

历史并没有消逝,它随着时间的推移,缓慢地沉淀到我们的身上和心中,活在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里。历史决定了不同民族不同国家风格各异的习俗、行为方式和思维习惯。了解历史,正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我们自身,理解我们当下的鲜活的生活。

愿本书能为达到这个目的起到一份小小的作用,愿阅读本书,使读者得到一次愉快的记忆之旅。

            编者

           2005年9月

后记

写完本书的最后一篇,着实让人长舒了一口气。本书的编撰过程不可不谓之辛苦。体力上的付出其实是无足轻重的,但是那份沉沉的压力却的确让我们始终不敢懈怠。因为历史的性质太特殊了。它不仅建筑在人们追求真实的本能与渴望之上,很多时候它是先天地被人们视做真实,而毫无保留地接受。虽然很多历史问题始终存在着争论,且由于各种各样的局限性也难以达成统一,但是,人们仍然在寻求真实的道路上不断地前进,孜孜以求。正因如此,编辑此书的过程中,我们既兴奋、自信,又要时刻保持足够的清醒和谨慎。要在浩如烟海的历史事件中挑选出篇幅有限的一部分浓缩成本本,而它又可能对它的读者造成或多或少的影响,这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身上沉甸甸的责任。所幸本书终于顺利完成,而我们几位编者也可以安心地收拾好情绪,等待读者对它的检验。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我们得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历史学部多位同学的倾力相助,他们在立意、选题方面的许多新颖的创意使我们受惠良多。

最后要感谢石油工业出版社的编辑艾嘉女士,她总是热情地鼓励我们,而她的许多有价值的想法也都在本书中一一体现。作为一名出色的编辑,她得到了我们理所应当的感谢和钦佩。

        编者

      2005年9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人类历史之旅--改变历史的101个关键(珍藏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文小竹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石油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2151706
开本 16开
页数 40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500
出版时间 2005-09-01
首版时间 2005-09-01
印刷时间 2006-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62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105
丛书名
印张 27.25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229
171
2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8:1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