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绘画的形式演绎文韬武略,权谋智慧的至真境界;昭示修身治性,立德立言的至善境界;流溢文情才思,骚人墨客的至美境界。这些传统文化典籍蕴藏着历史的真知和人生的智慧,描述世态人性、抒发个人情怀,演绎人生哲理。
图书 | 大画三十六计(精)/大画古典名著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以绘画的形式演绎文韬武略,权谋智慧的至真境界;昭示修身治性,立德立言的至善境界;流溢文情才思,骚人墨客的至美境界。这些传统文化典籍蕴藏着历史的真知和人生的智慧,描述世态人性、抒发个人情怀,演绎人生哲理。 目录 第一计 瞒天过海 2 第二计 围魏救赵 8 第三计 借刀杀人 14 第四计 以逸待劳 20 第五计 趁火打劫 26 第六计 声东击西 32 第七计 无中生有 38 第八计 暗渡陈仓 44 第九计 隔岸观火 50 第十计 笑里藏刀 56 第十一计 李代桃僵 62 第十二计 顺手牵羊 68 第十三计 打草惊蛇 76 第十四计 借尸还魂 82 第十五计 调虎离山 88 第十六计 欲擒故纵 94 第十七计 抛砖引玉 100 第十八计 擒贼擒王 106 第十九计 釜底抽薪 112 第二十计 浑水摸鱼 118 第二十一计 金蝉脱壳 124 第二十二计 关门捉贼 130 第二十三计 远交近攻 136 第二十四计 假道伐虢 142 第二十五计 偷梁换柱 148 第二十六计 指桑骂槐 154 第二十七计 假痴不颠 160 第二十八计 上屋抽梯 166 第二十九计 树上开花 172 第三十计 反客为主 178 第三十一计 空城计 186 第三十二计 反间计 192 第三十三计 连环计 200 第三十四计 定为上 210 第三十五计 美人计 218 第三十六计 苦肉计 227 试读章节 第四计 以逸待劳 战国末期,秦国少年将军李信率二十万军队攻打楚国。开始时,秦军连克数城,锐不可挡。不久,李信中了楚将项燕伏兵之计,丢盔弃甲,狼狈而逃,秦军损失数万。后来,秦王又起用已告老还乡的王翦。王翦率领六十万军队,驻扎在楚国边境上。楚军立即发重兵抗敌。老将王翦毫无进攻之意,只是专心修筑城池,摆出一派坚壁固守的姿态。楚军急于击退秦军,两军相持年余。王翦在军中鼓励将士养精蓄锐,吃饱喝足,休养生息。王翦每天让士兵休息、沐浴,吃得饱睡得好,并亲自与他们共同进餐。秦军将士人人身强力壮,精力充沛,平时操练,个个使足了劲,武艺提高很快,士气也十分高涨,王翦心中十分高兴。一年后,楚军绷紧的弦早已松懈,将士已无斗志,认为秦军只求防守自保,于是决定东撤。王翦见时机已到,下令追击正在撤退的楚军。秦军将士人人如猛虎下山,杀得楚军溃不成军。秦军乘胜追击,势不可挡,大败楚军,趁势夺取了楚国的一些城池。公元前223年,秦灭楚。在这场战争中,王翦暗中准备,在等待敌人疲劳的过程中,专心养精蓄锐,使自己的力量逐渐增强,从而赢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P20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大画三十六计(精)/大画古典名著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张勃冉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4634116 |
开本 | 24开 |
页数 | 239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05-08-01 |
首版时间 | 2005-08-01 |
印刷时间 | 2005-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小学生(5-10岁)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E892.2-49 |
丛书名 | |
印张 | 10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江苏 |
长 | 204 |
宽 | 218 |
高 | 1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