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铁血风流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为伟大的抗日战争作注,是一部力求真实全面诠释60年前那场神圣的抗日战争的小说。全书以其传奇性,曲折跌宕几乎是近于离奇的情节,环环相扣,惊心动魄,引起阅读的快感。作者以浓墨重彩真实再现战争的惨烈,人物性格,有血有肉,令人信服,并通过一系列复杂多变的连环角斗,刻画出主人公袁飞的英雄形象。读完小说,掩卷沉思,我们必须牢记:落后就要挨打。

目录

一 铁骑突现/1

二 遇险/6

三 绝处逢生/1l

四 混成纵队/18

五 首出大碱洼/22

六 夜进李家寨/27

七 惶惑/37

八 惊愕/41

九 意外回环/45

十 “打劫”/53

十一 碱洼怪客/60

十二 穆民情/67

十三 月夜巧遇/80

十四 闪身一击/87

十五 瞎驴撞槽/93

十六 肝胆相照/102

十七 运筹大碱洼/109

十八 血溅白沙河/114

十九 野狼回头的那一天/126

二十 遇险金牛河/132

二十一 情结情断长恨天/142

二十二 小弟/151

二十三 跌跤的“八爷”/160

二十四 贴近堵截/167

二十五 中国回回/173

二十六 夜半枪声/181

二十七 蛟龙甩尾/192

二十八 魔域天堂/203

二十九 喋血碱洼村/208

三十 沙丘雄杰/217

三十一 人间真情/227

三十二 夕阳下的大鹏庄/231

三十三 枭雄的谋划/241

三十四 大鹏鏖战/249

三十五 紧急驰援/265

三十六 西过金牛河/275

三十七 重逢沙丘下/283

三十八 “复生”/292

三十九 马陵之初/298

四十 你智我谋/305

四十一 血恨碱洼村/313

四十二 一切都在意料之外/316

尾声/32l

试读章节

半小时后,四骑又出现在枣林的西南边缘。与此同时,他们两边的矮土墩上,也分别架起了两挺机枪。土墩隐在林边,依傍的枣树,正是天然的掩体。每棵枣树的旁侧,差不多就有一支黑黑的枪口,一动不动地冲着白沙河堤。此时,堤上寂静无声。除偶尔有人露露头外,只晃荡着一面丧幡似的膏药旗。从大堤东头射来的阳光,灿然绚丽,这堤上堤下的景物,倒也显现出几分怪异,几分清奇。

林中的最高统帅,是位挽着袖子的八路军连长。连长此刻挺紧张,因为他知道,那条看上去很安静的河堤后,有整整一个联队的日军,这些狼崽子夜间曾几次向枣林进攻,只是由于自己的部队占了有利地形,才将他们一次次的打退。日本人报复性极强也很“鬼”,不会白吃亏,别看眼下惮于天光不再进攻,那隐在堤上的机枪筒子,却肯定正指向这里。他身边的这四骑,是执行特殊任务的小分队,每个人的身上,都揣着件极为重要的东西。军分区司令员江震为此专门给他写了亲笔信,告诉——实际上就是命令他,无论如何,也要掩护这些骑兵冲过西南的白沙河斜堤。

难呵!

连长用短枪把军帽顶到脑后,粗黑的眉毛打了个结。他蹲在林边树旁,边观察边琢磨。前边,出树林二百米有条一人多深的顺水沟,顺水沟直通西南上的河口。只要集中火力,暂时压住堤上的敌人,战马在一分钟内能够冲进沟里,两分钟能够奔到河口,跃出河口处向西一百几十米,就可以冲上斜坡,插入早已选择好的敌结合部空档,然后拐进西去的河湾,就算大半成功了。

这是险棋,但又非走不可。连长立起身,扭脸问那领头的骑兵:“准备好了?”

领头战士扬扬下巴,脸绷得像块铁。然后以命令的口气对连长说:“敌人不动,你们别开火!”

连长横他一眼,没说话。

领头战士吸了口气,朝林外看了看,忽然喝声“走!”双足一踹马肚。战马原地蹭了蹭蹄子,“咴儿”地窜出去了。像是影随人行,另外三骑也猛地跃出,呈三角形跟在后边,箭一般奔向了顺水沟。霎时间,枣林外搅起一片黄尘。

树林边上,连长不看骑兵,却咬紧嘴唇,攥着望远镜紧张地盯住远处的河堤。骑兵刚刚跑出百多米,他突然嘶哑着嗓子喊了声“打”。打字未落,两挺机枪分别从左右“哗”地响了。原来,连长从望远镜里看到膏药旗下跪起两个日本兵,一个向着骑兵瞄准,另一个朝堤下招手比划。也多亏他及时下令,枪声响处,两个日本兵刚刚倒地,一大群日本鬼子就从堤下窜上来了。但他们被这突如其来的火力盖住,只能死死地伏在堤上,被动还击。这一刹那间,四骑马已经跃进沟里。连长放下望远镜,长长地松了口气。

然而,连长高兴过早。就在他拉下帽盖,准备转身时,跑进沟中的骑兵突然变得处境险恶了。因为堤上的日军不再理睬这里,而是集中火力向着四名骑兵射击。显然,日军指挥官已经明白了其中的什么,开始截击他们认为行动诡秘的骑兵了。而这一段的地势,越往南越低,顺水沟也越来越浅。距离近,角度好,别说机枪,就是用步枪拦截也相当容易。果然,说话间,已有两骑中弹,人从马上给甩到沟崖。趴在那里不动。而战马拖着肠子朝沟沿上爬,朝主人跟前挣扎。这时,河堤以南又隐隐传来战马的嘶叫,很明显,敌人的骑兵也开始出动了。连长急红了眼,捋下帽子,大吼一声:

“加强火力,短促出击!”

机枪刮风似地扫向河堤,冲锋号“嘀哒”吹响。战士们跃出枣林,在“冲呵杀呵”的喊声中向前扑去。这一招果然奏效,敌人以为他们也要突围,慌忙将火力转向这里。可是,战士们冲出不远,在机枪的掩护下又退回了树林。就在这举手投足间,那幸存的两骑已经冲出河口,上了斜坡,眨眼间越过堤顶隐没了。这里树林边上,连长攥着自己的帽子,不甚相信似地久久盯住斜坡堤顶。待到确信任务完成,这才一腚坐下,松了口气。

敌人明白上了当。日军指挥官恼羞成怒,竟然忘了危险,不顾小命地在堤上暴跳叫骂。他命令部下冲刚才倒在沟崖上的战马和八路战士的尸体扫射。枪弹像旋风般撩起片片黄土。刚刚坐下要吸烟的八路军连长又猛地跳起,拽过一挺机枪靠在林边的树上,嘴里骂着“×你小日本的缺德祖奶奶”,一个清脆响亮的单发点射,就见那日本军官在堤上蹦了两下,挺麻利地滚下去了。日本士兵也像接到了命令,马上停止射击,齐刷刷地退下了河堤。不一会儿,河堤上又出现了那面丧幡似的膏药旗。P.3-5

序言

《铁血风流》写的是一个激越慷慨威武悲壮的传奇故事,一场惊天地泣鬼神动人魂魄震撼心灵的战争,凸现一个为民族独立与尊严而骁勇善战的传奇英雄。这部小说为伟大的抗日战争作注,是一部力求真实全面诠释60年前那场神圣的抗日战争。在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前夕,读这本小说,不免回想起那场镂骨铭心的民族自卫战争英雄史。

这是一场长达14年的抗日战争,不能只说抗战8年。毛泽东说:“中国的(抗日)战争,不但进行了6年,也不但进行了8年。实在是进行了整整14年。”

这是一场规模空前的抗日战争。在长达5000公里的正面战场和幅员130余万平方公里的敌后战场,中国投入兵力,最多时近500万人,民兵200万人。国民党陆军正面战场对日进行过22次重大会战、1117次重要战斗、38931次小规模战斗。中共敌后战场对日军大小战斗更达到12,5万次。

这是一场真正的全民抗日战争。动员广泛,全世界华人,所有民族,纷纷投入抗日洪流一这是国共两党合作的胜利。国共两党,两个战场,同样重要,缺一不可。

这是一场正义战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国得到国际援助,洋八路陈纳德组建“飞虎队”。在“驼峰航线”坠毁飞机600多架,牺牲和失踪飞行员1500多位,还有苏联出兵,最后沉重一击。

这是世界战争史上最残暴最凶残最野蛮最无耻的侵略战争,拥有全国人口80%地区,均遭日军蹂躏,烧杀淫掠,无恶不做,他们是疯狂暴虐。凶狠野蛮,残忍无情,十恶不赦的恶魔。几乎每一寸土地上,都有战争创伤,累累白骨,深深创伤,滔滔泪水,殷殷血污,留下日本鬼子的恶行、暴行、兽行。南京大屠杀,举世震惊。屠杀30万无辜生命。每天至少有1000名妇女惨遭强奸、轮奸和奸杀,连老人和少女也不能逃脱它的魔掌。遭受此种凌辱妇女不下8万之多。平项山惨案,全村3000多名男女老少,倒在血泊里。这是在万千罪恶中的一例。战祸遍及1246个县市,各种惨案不可计数,数不胜数,书不胜书。日本鬼子屠杀中国平民手段残忍,割妇女乳房,孕妇被剖开肚子,婴儿被双腿撕成两半,挖去双眼、心肝,浇上煤油烧,用狼狗咬,当作射击靶子,活埋,杀人取乐,杀人竞赛,残忍手段多达200余种,惨绝人寰,令人发指。这场战争,中国损失惨重。死伤3500万军民,直接经济损失100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亿美元。日本鬼子罪恶,确实是“罄南山之竹,书最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这是一场弱国打败强国的典范,贫弱的中国最终打败在经济、军事都优于自己的日本,让战争狂人企图速胜的狂想化作泡影。全民动员,共同御侮,全民奋起,决死抗争,他们以血肉之躯组成钢铁长城,形成救亡图存的强大精神力量,这是决定中国必胜的根本原因。白山黑水燃起抗日烽火,到处是“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的激越军歌,一系列英雄名字,书写千秋青史,展现民族浩然正气。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万山丛中、青纱帐里,到处有雁翎队、敌后武工队、铁道游击队,让日本鬼子惊心胆颤。无数著名战役昭示,中国不可侮。平型关大战、百团大战,打出中华民族的士气。忻口战役,歼敌逾万,是国共合作典范。淞沪会战中的八百壮士,誓死抗敌,惊天地,泣鬼神。血战台儿庄,使骄狂的日本鬼子闻风丧胆。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鼓舞中国人坚定必胜信心。捍卫民族尊严,中华儿女冒着敌人炮火前进,宁肯玉碎,不为瓦全,抛头颅,洒热血,在所不惜。我们看到:八女投江、狼牙山五壮士、二小放牛郎,这就是抗日军民不畏牺牲、血战到底的缩影。

这是一场正义与邪恶、光明与黑暗、进步与反动的搏斗。万众一心,同仇敌忾,为人类文明而战,为中华民族而战,最终打败日本侵略者,也为夺取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全面胜利作出历史性贡献。

这是一场完胜。在1840年后的105年间,第一次打败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的不再是李鸿章,而是马关条约签订时,只准李鸿章说“允,不允两句话而已”的伊藤博文的后代。这是一个伟大历史转折,掀开中国历史新篇。

这场空前惨烈影响重大的抗日战争,也成为文学创作的不竭源泉,抗日战争进程以及胜利后的60年,众多作家不断开掘和深化这个主题,出现大量优秀作品,再现反抗侵略、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与自由的伟大精神,鼓舞着当年全国军民浴血奋战,而且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华民族的子孙们,为反对邪恶黑暗势力,追求美好的光明未来而英勇斗争。“抗战文学”成为我们文学殿堂里的瑰宝,在现代文学史上具有崇高地位。

《铁血风流》就是抗战文学的新收获。小说以其传奇性,曲折跌宕几乎是近于离奇的情节,环环相扣,惊心动魄,引起阅读的快感。

这部小说,以浓墨重彩真实再现战争的惨烈,人物性格,有血有肉,令人信服。描写敌人,极力避免漫画式,真实再现战争扭曲人性,人变成狼和狐狸杂交的怪物。

小说的主人公袁飞,是回族武林世家子弟,依然加入抗日队伍。在一个非常机遇里,他面对正在等待领袖人物出现的四百余名被打散的八路军战士,误会与巧合,他被拥戴为领导者,为大局,为抗战,他义不容辞肩负起领导重任。于是,一个“混成纵队”出现在敌强我弱的大碱洼里。他和战友们在回族群众支持下,数天之内,大进大撤,转战数百里,巧妙与鬼子周旋,出其不意,夺军火,杀顽敌,扰得鬼子神魂不定。无数次战斗,出奇制胜,化险为夷,把两千日军拖散了,拖垮了,拖怕了,拖糊涂了。日本少将旅团长藤野付出惨重代价,最后不得不被迫转移。作者通过一系列复杂多变的连环角斗,刻画袁飞的指挥才干,作战智慧,忠诚无畏品格。正是无数袁飞这样人物,构成抗日战争的脊梁。

巴尔扎克谈到创作时说:“获得全世界闻名的不朽成功的秘密在于真实。”这也许就是这部小说作者的追求,或许是他写出这部小说的出发点和归宿。

小说描写的虽然只是抗日战争的一个小小的局部,一次遭遇战,范围有限,时间不过几天,却让读者小中见大,见微知著,洞察全局,从而认识那场战争中国必胜日本必败,乃是历史的必然。高尚气节,浩然正气,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打不垮、拖不败的动力之源。

读完小说,掩卷沉思,这场战争过去60年,我们希望不再有战争,盼望永久和平。但是,我们必须记住:落后就要挨打,制止战争再发生,惟有祖国富强,全民团结。

江南尘

2005年8月2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铁血风流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杨英国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方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1705666
开本 32开
页数 33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75
出版时间 2005-08-01
首版时间 2005-08-01
印刷时间 2005-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5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0.625
印次 1
出版地 黑龙江
215
146
2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20:5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