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戴维斯王朝--五十年华尔街成功投资历程
内容
编辑推荐

戴维斯王朝,其建立源于“滚利机器”(可使投资成倍增长的公司)的信条和长期投资即一生投资的理念,经历了两度漫长牛市、两度猛烈、七度轻微熊市、一次市场崩溃,以及25次大大小小的股价回落。本书将戴维斯家族及其投资哲学,和对手华尔街置于历史性和文学性的舞台之上,为你展开了一段美国最成功投资家族的华尔街旅程。

内容推荐

关于戴维斯王朝的故事在很大程序上可以说成是华尔街在过去半个世纪里的真实写照。约翰·罗斯查得所讲述的这一详尽的传奇故事,记载了伴随着华尔街的阴晴变化,美国史无前例且最为成功的投资家族之金融把戏。

戴维斯家族的祖孙三代——父亲斯尔必·库洛姆·戴维斯、儿子斯尔必、孙子克里斯和安德鲁——将会带你领略他们屡试不爽的价值成长投资战略和那份对投资的执著,带你跨越华尔街的悬崖峭壁。

斯尔必·库洛姆·戴维斯出生在美国伊利诺伊州皮若亚市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和金融相比,他似乎更钟爱历史。1947年,38岁的他辞掉了纽约州财政部保险司的官职,拿妻子的五万美元用于投资,成为他人生的转折。20世纪40年代末,道琼斯指数在达到l 80点后不停地兜圈子,华尔街将保险股票抛在脑后,此时的戴维斯用尽浑身解数,运用最基本的保险股票投资组合,一步一步创建了戴氏王朝。

凭借千锤百炼的策略和勤俭节约的风尚,从20世纪50年代的战后牛市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的出彩行情,戴维斯积聚了一笔财富。他将成功经验传给晚辈,但还是把近九亿美元的资产置于信托银行,实为谨慎的作风使然。于是,他的晚辈只得凭自己的能耐来续写王朝的辉煌。

儿子斯尔必·戴维斯是在20世纪60年代的高投机行情下挑战华尔街的,他先是创办了一家小型投资公司,又接管了当时羽翼未丰的纽约风险基金,正是这一基金,在他经营的28年中,有22年维持了击败市场的表现。对抗20世纪70年代的通货膨胀可谓棘手之至,但他却毫发未伤。孙子安德鲁和克里斯在20世纪90年代成为王朝第三代掌门人,将会护驾王朝走入新世纪。他们运用戴维斯家族之精华投资策略迎战华尔街,同时经营戴维斯可转换证券及房地产基金。

目录

序言 /001

戴维斯家族简史 /001

致谢

导言 /001

第1章 戴维斯遇上资助者 /013

第2章 从大萧条到希特勒独裁危机 /023

第3章 后视镜之外 /039

第4章 债券黄金时代的结束 /047

第5章 学好保险这一课 /059

第6章 从官员到投资家 /071

第7章 牛气冲天的50年代 /085

第8章 戴维斯海外投资 /099

第9章 狂野投机的华尔街 /109

第10章 斯尔必迈向华尔街 /123

第11章 继承风波 /143

第12章 玩转热钱的绝妙三人组 /153

第13章 1929年后最严重的萧条 /165

第14章 戴维斯重返华尔街 /181

第15章 斯尔必购买银行——戴维斯购买一切 /191

第16章 第三代掌门人 /213

第17章 全家出动 /227

第18章 克里斯接管风险基金 /249

第19章 戴维斯式投资 /265

试读章节

戴维斯的叔祖父并不是为了赚钱而从政。事实上,他将对抗控制铁路运输的“巨头”作为他的政治使命。他对哈里曼、范德比尔特等一些铁路大亨与一夫多妻制持同样强烈的反对态度。推行一夫一妻制连同索要农场货物的公平价格,是19世纪美国农场区政治运动的主题。

巨头们以买通或驱逐的方式排除竞争者,一旦掌控铁路干线,他们就开出天价,在运输牲畜、小麦、玉米和其他食物的过程中渔利。钻进钱眼里的各界大亨们也如法炮制,从烤面包到做火柴无一例外,垄断现象泛滥成灾。百姓们连连叫苦:“无商不奸啊!”首都华盛顿做出了回应。法庭推行由国会通过的新法案.必须实行严格管制以确保企业自由竞争的恢复。这一大快人心的政策也有戴维斯叔祖父的功劳,尽管是一些讽刺性的解决办法。他力荐美国州际商务委员会的设立,这一委员会成立于1887年,以遏制铁路集团的势力。1912年,尽管身为议员的库洛姆已有82岁,但还是被推选为第六届也是最后一届议员。他在自己的办公室里与世长辞,5岁的戴维斯参加了他的葬礼。

库洛姆所在的时代,美国增长最为迅速的工业是铁路建设。这一行业的经营者,戴维斯后来描写到,“就像是一支庞大军队的将军。”这些用钢铁和煤渣建成的高速公路一当今互联网信息高速公路的先驱——让人浮想联翩,跃跃欲试,比历史上任何枣筑施工工程都更具吸引力。自19世纪中叶起,公众集资铺设由大西洋岸至太平洋岸的铁轨,以现金兑换铺天盖地的股票和贷券。股市失宠,铁路公司宁愿利用债券来融资以满足规模的扩犬。理论上,这些公司的借据比股票更为保险,因为发行债券的公司必须承担退还债券持有者本金和利息的义务,而发行股票的公司则对于股东则没有这种义务。然而事实上,这些“更为保险”的选择对于至少两代铁路投资者来说却是危险万分。选择发行债券,建成的铁路便欠下了不计其数的支付利息,根本无力偿还。在经济萧条期和其他危机来临之时,现金流动问题的解决便通过拖欠和临时破产来解决。

这只“庞大军队”中的投资者们领教了一个昂贵的教训:即便是迅速增长、有着广阔前景的行业也不能保证自始至终地回报其经济资助者。铁路业曾获国家最可靠的蓝筹行业之殊荣,但在偿清债务方面已是很不可靠。股东们眼睁睁地看着他们“保守的”铁路股票在频繁的经济恐慌和熊市中一跌再跌;而债券持有者则稍为幸运,最终还能把本捞回,金盆洗手。

外国投资者是美国铁路工程最亏的冤大头。尤其是英国人的大量投资。他们抵挡不住19世纪中叶美国新兴市场的诱惑,就如同美国人抵挡不住20世纪末亚洲市场的增长势头一样。大量英国投资血本无归,成为一笔庞大的无意如此的公益捐款,支持了美国公路铁路的修建。小心点吧,资本家们!新生事物的快速增长对外国投资狂并不一定意味着丰厚的利润。美国铁路业就是证明。

年龄尚小的戴维斯无力顾及什么铁路融资,他的父母(父亲乔治,母亲朱莉娅·库洛姆)也与股票债券毫无干系。他们靠着拥有一家街角店面赚来的钱便可在皮若亚过着舒适的生活。也正是这种舒舒服服的收入,泯灭了乔治·戴维斯在金钱方面的野心。

P14-15

序言

约翰·罗斯查得备受启发,将这一著名的选股家族在投资领域内外的故事描写得栩栩如生。从华尔街的上上下下,到戴维斯家的里里外外,市场的最新动态和这一家族对经济衰退、通货膨胀、股票涨落所采取的应对措施之间总是相互影响着。此外,放长线钓大鱼的策略也成为当代只看重短期获利的一剂解药:牛市和熊市都已成为一种长期现象。

在人与人的沟通这一层面,我们可以看到斯尔必·戴维斯是如何言传身教,让儿子小斯尔必·戴维斯懂得节俭朴素和运用股票积累财富的道理(正是运用了父亲传授的一些技巧,儿子成功地经营了共同基金)。而在与经济交互这一层面,对于长期投资者来说,在应对未来的挑战时,戴维斯家族可谓是前车之鉴。无论买卖大小,每一位家庭证券投资的经营者都会从此书中获益。

在就任富达麦哲伦基金(Fidelity Magellan Fund)经理人期间,我同斯尔必·戴维斯会了几次面。我们在会议上、电话中、办公室里交谈,话题正是保险和金融股票。

非常欣喜地注意到,斯尔必·戴维斯也采用了我在自己的著作中推行的许多准则,即便如是,我也不能居功自傲。因为早在20年前他就已经将这些理论条目运用于实际操作了。他的儿孙沿袭了一些选股技巧,恰与我在麦哲伦基金时所运用的技巧相同,而关于投资的总体理念,我们又不谋而合了。

罗斯查得的这本书读来引人入胜,颇有教益,可以使忐忑不安的投资家庭平静下来,毕竟戴维斯一家已经将长期投资的时间跨度由一辈延至三辈。无论贫穷富足,他们都矢志不渝,同最终的富足相比,贫穷的经历已微不足道;同优化配置的资本相比,普通的薪水也已相形见绌。就炒保险股来说,斯尔必·戴维斯远胜于大多数甚至全部的此行业内人士。

书中驳斥了“股票是给年轻人炒的,债券是给老年人攥的”这一盛行但却误人子弟的说法:为了最大复利,可以无限期地攥着股票,而债券时而也会更胜一筹。都说投资赶早不赶晚,可戴维斯本人的例子证明,投资的成功与否和起步早晚无关。1947年他开始了自己的选股历程,那年他已经38岁,但还是积累了高达九位数的财富。

我赞成投资熟知领域,而这一策略通常被医生、工程师和其他专业及非专业人士所忽视。当众人发现各自先前的投资领域已是破败不堪时,又对网络公司股票投机买卖纷至沓来。而戴维斯则独辟蹊径,利用在纽约财政部保险司掌握的一技之长进行相应领域的投资。当琢磨出来如何解读公司报表时,他发现自己竞与“母脉”(书中如此描述)不期而遇。而当时,即20世纪40年代末,许多保险公司的股价并没有如实反映出他们的全部资产。面对这些物超所值的买卖,戴维斯并没有目瞪口呆,而是捷足先登了。辞掉一份可以给他安稳收入的工作后,戴维斯就这样经营起了自己超凡脱俗的保险投资。游说过后,他发现自己没能劝服别人来购买股票,于是自作主张,索性自己包干。成功的投资需要独立精神,更需要一种取他人所弃的勇气。往往正是他人的不屑,成就自己的物超所值。

在麦哲伦基金任职早期,曾有那么一小段时间我大胆地将基金资产的15%用于购买保险股票。半年后,基础条件开始恶化,我改变了主意,匆忙放弃了这些股票中的大多数。此后,我偶然也可以发现一两家投我所好的保险公司(如美国家庭生命保险公司,AF[AC),但也仅此而已,始终无法精于市场上的任一类企业或任一行业。我曾在形形色色的公司中发现商机:小型的,大型的,国内的,国外的,快速增长的,缓慢前行的,繁荣兴旺的,重振旗鼓的。在选择过程中,我与戴维斯一家运用了不同手法,但在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却不谋而合。在我回报最丰厚的投资中,有一部分出自那些公众期望值低、绩效平平的慢速增长行业。只要从一片暗淡无光中挑选出最令人欢欣鼓舞的几个,也就发现了那些股价定位居中却发展良好的企业(如玩具反斗城Toys“R”Us、昆特汽车旅馆La Quinta Motor Inns和塔科贝尔食品公司Taco Bell)。

同样地,在保险领域和后来的银行业领域,戴维斯和他的儿子购买了慢速增长行业中股价不高却发展良好的企业股票,所用投入远低于去购买那些最火爆的高科技行业中的优质企业股票,这些高科技行业往往竞争异常激烈,并面临投资不成反成“失资”的危险。

如今听不到很多大学生说他们的梦想是进军产物保险界,即便保险业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没有吸引力,这一行业中也出了几位杰出商人,汉克·格林伯格(Hank Greeberg)就是其中之一。自20世纪70年代起,他就将美国国际集团(AmericarlInternational Group)锻造成为股东眼中的摇钱树。戴维斯家族在美国国际集团和其他一些有着卓越领导人的公司中的地位为他的成功增添了砝码。

买一只新网球拍对于戴维斯来说轻而易举,但罗斯查得告诉我们他一直用着那些破旧不堪的网球拍。书中描写戴维斯极端节俭的例子还有很多,甚至一些读者会认为如此节俭简直是愚蠢、怪僻或者恼人的举动。但是这只铁公鸡却使他的儿孙们铭记,积聚财富的最可靠方法便是花的钱一定得比赚的钱少,并把余额投资在股票上。近代美国储蓄比率一直处于最低谷,因此花费少些而储蓄多些无疑于国于民都有好处。

不肯把财产留给后代的戴维斯赠与他的儿子(亦名斯尔必·戴维斯)一份可以世代相传的礼物,那便是对复利基本原理的认识和如何选股的入门技巧。此乃“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华尔街版本。戴维斯已决定将“鱼”运往他所支持的大学、基金会和智囊团,而教他的后代成为捕鱼者。

小斯尔必最终成为一位基金经理人,并于1969年接管了纽约风险基金(New York Yenture),而当时的我还是富达公司的新职员。我们相互调侃,但从未出格。他给我的印象是气宇不凡、脚踏实地而又专心致志。和父亲不同的是,他对保险并无热情,而是将戴维斯策略运用到其他领域中。

这回,我们的方式又不尽相同了:我攥着一大把零售和饭店连锁企业的股票,这些企业能够使其年收入增长率保持在15%一20%,斯尔必却没有选择零售业,而是去勘探“丘陵地带”了,他选择了增长率在10%一15%的那些稳定却不十分引人注目的企业股票。从20世纪70年代早期的熊市阴霾中走出后,我们都不再青睐被打得落花流水的“顶尖五十”,而是另觅出路了,我们时不时还能选中一家企业的股票,如以购买、出售和组合抵押为主但一度处于困境的联合房屋贷款协会。我们选择困境企业股票并不仅仅考虑到它们低廉的价格。在发现了联合房屋贷款协会已经脱离困境的迹象之后,我们才去买这支股票。

20世纪80年代末的储蓄和贷款业界的倒闭风潮使我们在银行业中发现了商机。我投资于几家储蓄贷款机构——如果一家储蓄机构公开上市,很有可能就包含在我的投资组合之中。斯尔必购买了花旗银行的股票,而在当时很多权威人士都在争论花旗银行(Citicorp)是否能够死里逃生。对于金融机构运营方式的通晓再一次给了我们购买股票的信心,即便是被最令人沮丧的消息所包围。我们清楚所选的公司是具备清偿能力的,而且基础条件也在不断变好。

父亲斯尔必·库洛姆·戴维斯于1994年去世,儿子斯尔必也在三年后退出活跃的基金经营圈。如今轮到戴维斯家族的第三代(孙子克里斯和安德鲁)经受考验了,他们经营纽约风险基金和其他一些戴维斯基金。如果那些适用于祖父和父亲的方法对于他们来说并不见效的话,我会感到惊讶不已。他们对市场的估计不是太过乐观也不太过悲观,这种折衷的期望态度应该是有利于投资的。

我们都听过这样的说法,不能以史为鉴的人注定要重蹈覆辙。在华尔街,历史的重演可谓家常便饭,股价回落和熊市迟早都会被牛市取代。看不到这一规律的投资者并非注定失败,但却很有可能因为在不恰当的时候抛出股票而赔本。罗斯查得的这本书给人以观看戏剧的享受,而在字里行间,还有着明智的忠告。

              富达资产管理研究公司副总裁

                 彼得·S.林奇

书评(媒体评论)

“罗斯查得这本书无论对于不了解戴维斯家族的人,还是与戴维斯家族有过多年交往的人,都有着同样的意义。作者用细腻的笔锋将这一家族曾经的成功与坚忍跃然纸上。我相信很多读者都会发现此书乐趣无穷;即便是在今天,戴维斯立足长远的投资态度、沉稳老练的投资哲学和经营原则可谓历久弥新,因为那毕竟经过了商业历史上最重要时段的考验和磨练。”

     —— M.R.格林伯格 美国国际集团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两部经典著作合而为一了。之一是投资行业的奇葩:精英家族的理财本领经过了三代人的陶冶历练,终成正果;也是投资常识的推广:随着网络时代的成熟,此书将为梦想拥有财富、梦想成功创业的人们指点迷津。”

           ——拜伦·R.维恩 摩根·斯坦利首席美国投资策略家

“这是一部不同凡响的人物志,以独到的眼光描写了璀璨的华尔街上最为耀眼的明星。戴维斯家族以其投资哲学名留青史,《戴维斯王朝》则以其描写角度出类拔萃。”

                 ——巴顿·M·比格斯

        摩根·斯坦利资产管理公司主席 摩根-斯坦利添惠公司

“约翰-罗斯查得将历史:人物传记和投资理财三者合一,这一彼此制衡而又彼此添彩的‘金三角’实现了完美的结合,如同一杯醇美的鸡尾酒,读者在享受艺术的同时,不禁赞叹调酒师的造诣。”

  ——彼得·L·伯恩斯坦 《黄金的力量:充满迷惑的历史》之著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戴维斯王朝--五十年华尔街成功投资历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约翰·罗斯查得
译者 胡雍丰//傅晶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021500
开本 32开
页数 27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05-08-01
首版时间 2005-08-01
印刷时间 2005-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1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37.125.34
丛书名
印张 9.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1
145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22: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