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儒家文献研究(孔子文化论苑)
内容
编辑推荐

随着中国在世界地位的提高,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作为其核心的孔子和儒家,也日益受到更多外国学者的关注,本书正是对儒家文献的一个研究,内容涉及儒家学派主要书籍的分析和鉴赏。

目录

序言一/李学勤

序言二/刘蔚华

001 关于“学而时习之”章的解释及其所反

 映的孔子精神/李启谦

011 《论语》首章与《孔子家语·屈节》篇

 ——孔子政治命运悲剧的两个诠释/杨朝明

027 《论语》源流及其注释版本初探/黄立振

045 新世纪儒学经典文献研究的

 任务及走向/黄怀信

060 新出竹书与《论语》成书问题再认识/杨朝明

078 《论语》郑义举隅/单承彬

092 释读《论语》之“和”/修建军

105 “贫而乐道,富而好礼”校证/单承彬

113 历代学者关于齐《论语》的探讨/陈东

132 《论语》中的道义主义快乐论/刘厚琴

139 关于黄侃《论语义疏》的整理与研究/陈东

158 《论语》的形上学研究/苗润田

172 《论语》校释举例/黄怀信

189 论《周易》中“时”的哲学/刘彬

200 读《尚书·虞夏书》札记/黄怀信

208 《逸周书·宝典》篇与儒家思想/杨朝明

221 《齐风》三诗《南山》《敝笱》《载驱》诗

  旨新说/杨朝明

240 《礼运》成篇与学派属性等问题/杨朝明

262 《中庸》成书问题新探/杨朝明

283 《曾子天圆》与曾子的自然观/周海生

295 《曾子》源流与《大戴礼记》“曾子十篇”/张磊

317 《孔丛子》的时代与作者/黄怀信

331 《孔丛子》与孔子世系/黄怀信

341 《孔丛子》与子思生年问题/孑L德立

354 《小尔雅》的源流/黄怀信

381 读《孔子家语》札记/杨朝明

403 《孔子家语》成书问题考辨/孙海辉

423 《孔子家语·执辔》篇易学象数发微/刘彬

445 定州汉墓竹简本《论语》版本性质考辨/单承彬

463 关于定州汉墓竹简《论语》的几个问题/陈东

479 上博竹书《诗论》与孔子删诗问题/杨朝明

486 从《诗论》看孔子是否“删诗”/黄怀信

498 上博竹书《从政》篇与《子思子》/杨朝明

510 也谈郭店楚简引《书》问题/刘义峰

520 后记

试读章节

在《论语》中“和”共出现过8次,涉及五章。按其意义划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要点,即:和为贵、和而不同、唱和之和。分别见于《论语》的《学而》、《述而》、《子路》、《季氏》、《子张》等章中。总的说来,尽管其中的某些言论是出自于孔门弟子之口,也可以看成是孔门弟子对于孔子的关于“和”的理论的正确阐发。

任何思想学说的形成都不可能是无源之水,孔子思想当然也不能例外。孔子生当春秋末年,伴随着社会的大变革,天下出现了宗法封建等级制度的瓦解和礼崩乐坏的局面。表现在政治上,则是“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礼乐征伐自大夫出”甚至是“陪臣执国命”等一系列“僭礼”现象,对此孔子称之为“天下无道”。如何以新的社会和谐与稳定来取代陈旧的濒临灭亡的旧制度,使社会秩序由“无道”而转向“有道”,自然就成了孔子所关注的核心问题。孔子虽然没有自觉地认识到这种新旧制度变革的历史必然性,却以极大的政治热情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投入到了挽救和建立一个有序社会的活动中去。也正是从孔子开始,奠定了儒家以强调秩序与稳定为核心的政治伦理思想。人类历史的发展证明,在一定的时期内,社会秩序的相对和谐与稳定,是一个社会获得发展的最为基本的保证。因而,人们普遍认可这样一个道理:就是人类只有在和平的环境下、和谐的社会氛围中,才能进行社会的物质与文明的建设,才能不断取得进步与发展。这也正是古今中外历史上许多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思想家特别关注社会环境的和平与和谐的根本原因所在。孔子在建构他的和平、和谐的社会理念之时,充分吸收和改造利用了西周以及春秋时期的和同之辨的思想成分。他“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提倡仁政、礼治与中庸之道等等。试图建立一个“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安定、和谐与统一的理想社会。

(一)“和为贵”

“和为贵”事实上是孔子的著名弟子有子说的,这是孔门弟子对孔子的和谐思想的最为精当的概括。据《论语·学而》记载:

有子日:“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如所周知,后世对于孔子的称谓和评价可以说是五花八门。从“老教书匠”到伟大的教育家,伟大的思想家,伟大的政治家,伟大哲学家,伟大的改革者,甚至伟大的音乐家,等等,不一而足。但是我们认为,从总体上来看,无论哪种称谓都不如将孔子称为一个伟大的政治思想家都来得更为准确、也更能概括孔子的思想特征。P092-093

序言

借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学院出版研究论文集的时机,我想向读者介绍这个在国内外著名的儒学基地,作为我的序言。

曲阜师范大学创办于1955年,那正是我国教育大发展的年代。经过专家论证,当时的山东省政府认为山东高等教育的布局,有必要在大教育家孔子的故乡曲阜创办一所新型师范院校。筚路蓝缕,曲阜师范学院在第一年便建立起来。我是在1957年8月从东北师范大学毕业后分配到这所新学校任教的。一提到孔子和儒学研究,我便情不自禁地想起在这所大学建设儒学基地的艰难历程。

曲阜师院的第一任院长是高赞非先生。当时省政府请他出任设立在孔子家乡的师范学院的院长,意图很明显,就是要在这里建设起山东省的儒学研究基地。因为他是梁漱溟和熊十力的早期弟子,素来重视儒学研究。在1962年出台“以阶级斗争为纲”以前,儒学研究的学术环境是相当宽松的。建院之初,他逢会必讲在曲阜设学的宗旨之一就是要担负起在国内推动儒学研究的使命。当时的措施之一,就是把儒学的研究课题分配给社会科学各系来承担,并开始对曲阜儒家文化资源的系统调查,大量搜购和搜集儒家文献是图书馆和各资料室的基本任务。还组织大学生全面抄录广布于曲阜的碑刻,参与孔府档案的研究与整理。日积月累,所集儒家文化资料十分可观。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努力,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里已经成为全国儒学资料中心之一。

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学院的前身是1979年成立的孔子研究室。早在建校之初,曲阜师范大学就成立了孔子研究会,组合力量,从事研究。“文革”结束后,适应当时的大好形势,曲阜师大希望在孔子、儒学研究上做出更大贡献,于是整合力量,成立了孔子研究室。至今已经走过了二十五年的历程。

1983年,为了加强这里的儒学研究,当时的曲阜师院党委书记赵志浩同志又在孔子研究室的基础上正式建立了孔子研究所,我被任命为第一任所长,并拨款购置了两套文渊阁版的《四库全书》,将其中一套留给新建的孔子研究所使用。现在的曲阜师大孔子文化学院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成的。这里集中了一批专门从事儒学原理、中国儒学史和整理儒家文献以及研究“三孔”文物古迹的学者,形成了以专业研究人员为中心,全校文、史、哲、政、经、教、艺等专业共同协作研究儒家文化的新格局。现任学校党委书记宋焕新同志接手学校领导工作后,大大扩展了学校的规模,学校师生员工已经接近三万人,并在日照海滨建起规模宏大的现代化的分校,使国内外来此研究和进修儒学的学者能够得到曲阜与日照环境的古典美与现代美的双重陶冶。  

1985年,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我曾献出青春年华的曲阜师院,被调到省里做社科院院长,但我并没有和曲阜师院脱钩,依然带了两届硕士研究生,直到1990年后我改任省社科联专职主席时才辞去导师职务。在漫长的33年中,我有幸参与了这所大学儒学基地的建设,并深知其中的艰辛和坎坷。但是,它终于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使这个儒学基地逐步完备起来,在儒学得以放开手研究的今日,多多发挥些作用。

文化研究基地的建设,一般存在着“道(理)、器、用”三个层次的工作,这样才是一种立体的全方位的文化研究基地。所谓道或理的层次,是指从思想、理论方面研究儒学,包括思想史的研究,儒学研究者大多不会忽略这个层面的研究,主要是在开掘深、见解新上看水平。在这方面曲阜师大孔子文化学院一贯是很重视的。所谓器的层面,主要是指文化的载体方面,如文献典籍、文化古迹、礼仪形制、儒家文化设施及儒风民俗等,也需要精心研究,进行必要的具有现代价值的开发。这方面曲阜师大也做了部分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如整理孔府档案、阙里文献、地方名物和探讨祭祀孔子的礼仪、乐舞、形制等,对进一步研究儒学和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是有积极作用的。所谓用的层面,主要是指发挥儒学研究对培育人才、美政美俗、敦厚社会风气、加强内外文化交流和开发旅游产品等的作用。这方面曲阜师大也做了许多工作。如培养研究生、进修生,召开儒学学术研讨会,同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进行儒家文化的学术交流等等。当然这三个层面的研究和开发,曲阜师大还正在不断加强。

当前新出版的这三本论文集,只是他们近几年研究工作部分成果的集结,也是一次小小的检阅。我深信在这个已经比较完备的儒学研究基地上,像不久前问世而颇有影响的七卷本《中国儒学史》之类的大成果,将会源源不断地推出来!

抚今忆昔说家常,展望未来寄希望——借以为序。

 2004年10月6日

后记

奥运会刚刚在雅典落下帷幕,北京接过了主办下届奥运会的旗帜。正是在欣赏奥运的日子里,我们选编了这三册的《孔子文化论苑》,我们经历着紧张和忙碌,也感受着兴奋与激动。有意思的是,百年奥运在回归故乡之后,似乎要向世人展示不同文明的熠熠风采,竟然从希腊接着来到中国!

比出现在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时间还要早一些,孑L子在春秋末期的中国创立了影响后世既深且远的儒家学说。孔子以后直到今天,世界上还很难找出第二个人,像中国的孔子这样,在两千五百多年的日子里,受到亿万人的关注,无论尊崇、膜拜,还是评论、指责,抑或谩骂、揶揄,竞从未中断过。时代发展到今天,人们仍然不能不关注孔子,不能不认真审视孔子文化这一世界文化史上的特殊景观。

我们由衷地感到自豪,因为我们在孔子故里专门从事孔子文化研究。而且,随着学术的发展,随着对孔子学说越来越准确、越来越全面、越来越深刻的认识,这种自豪感在与日俱增。我校幸得地利之便,多年来一直重视孔子文化研究。建校之初,学校就成立了孔子研究会,初步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和资料整理工作。1979年成立孔子研究室,以后扩建为孔子研究所,又成立了孔子文化学院。我们学科的前辈已经做出了很大的成绩,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他们严谨治学、勤奋工作,一直激励着我们。

经过几十年的积累,经过一批又一批学者的努力,我们以研究孔子、儒学与中国传统文化为特色的专门史(思想史)学科现在是“十五”强化建设的“山东省重点学科”,“山东省儒学研究基地”也设在我校,“山东孔子学会”亦挂靠我校孔子文化学院。目前,本学科与海内外有比较广泛的联系,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近年来,学校又加大了扶持力度,学校领导也重视该学科的发展,对我们这些人寄予了厚望。

我们僻处遐乡小邑,但我们决不能闭目塞听。其实,我们并不“孤独”,我们得到了许多学界友朋的支持和帮助,在学科的“十五规划论证”中,著名学者李学勤、晁福林、朱凤瀚、丁冠之、王晓毅、王钧林、郭沂、江林昌等先生欣然应允担任学科的学术委员,给我们提出了极好的指导性意见。校内外的“山东省儒学研究基地”学术带头人也都始终为学科的发展出力献计。此次选编学科《论苑》,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学院名誉院长、学术委员会主任李学勤先生,我们学科的前辈、孔子研究所首任所长、“山东省儒学研究基地”学术带头人刘蔚华先生都给予我们大力支持,并且不避烦冗,欣然应允为《论苑》撰写《序言》,这更是我们引为自豪的。

经商定,此次《论苑》选编,按照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分别编辑为《孔子与孔门弟子研究》、《儒家文献研究》、《中国儒学史研究》三册,主要收集学科成员(含少数学科前辈)、山东省儒学研究基地专家的文章。本来,按照研究成果,还应当编辑一册《孔子文化研究》,可以包括孔子文化各方面的研究成果,如对孔子文化现象的剖析、孔子文化与诸子文化的比较、孔子文化与中国社会、孔子文化与异域文化的比较、孔子文化的传播、孔子文化的现代转换等等,但由于经费、时间的原因,只好留待来日。

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学院是国内成立最早的研究孔子文化的专门机构,今年,她已经正式成立二十五周年。我们此次选编《论苑》,意在总结既往成果,更是对孔子文化学院建立二十五周年的纪念。

  编者

  2004年9月5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儒家文献研究(孔子文化论苑)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黄怀信//李景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齐鲁书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3314286
开本 32开
页数 52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70
出版时间 2004-12-01
首版时间 2004-12-01
印刷时间 2004-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9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222.05-53
丛书名
印张 16.625
印次 1
出版地 山东
203
140
2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8:4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