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银河系公民/世界科幻大师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世界科幻泰斗罗伯特·海因莱因最受欢迎的十大佳作之一。描述了一个孩子和老乞丐在星际中遇到的种种奇事以及阴谋和背叛的惩罚,向读者淋漓尽致地展现现实的原生态和人性的善恶。

内容推荐

索比,站在朱布尔波拍卖台上的孩子。没有人要他,除了一位老乞丐。在神秘的老乞丐抚育下,他逐渐成长,但他没有过去,没有前途,没有自由。这时的他,是一个奴隶。  老乞丐的秘密身份暴露以后,索比带着一份珍贵的口信,要逃躲警察追捕,逃上飞船。这时的他,是一个逃犯。  索比成了往来星际的自由贸易船员,成为西苏号贸易家族中的一员。 他拥有一切,除了自由。这时的他,是一个囚徒。  索比返回故乡,与自己的家人重聚。阴谋和背叛等待着他,但他无所畏惧。因为,这时的他已经成为一名“银河系公民”。

试读章节

第一章

“第97批是——”拍卖商大声地宣布,“一个男孩。”

因为刚才晕船了,所以那个小孩现在还是有点儿头昏脑胀的,身体仍然不太舒服。他乘坐的那艘奴隶贩运船长途飞行了四十多光年,船舱里充满所有奴隶贩运船上都有的那种难以忍受的气味和氛围:从挨肩擦背没有洗过澡的身体上散发出来的臭气,加上呕吐物的恶臭,还有舱内那种恐惧感,以及古已有之的悲伤。所以,这时他脑子里还是晕晕乎乎的。不过在贩运船里,他只是那群人中大家都认识的一个孩子。每天可以吃饭,能相安无事地争到饭吃。他甚至在船里交上了几个朋友。

现在到了地面上,这个男孩又是一无所有了:没有什么自己的东西,也没有什么朋友,又要被卖给别人了。

拍卖台上,刚才一批“货物”——里面有两个据说是双胞胎的金发女孩——一槌落定被卖出去了。当时竞争非常激烈,价格卖得很高。这笔生意敲定之后,拍卖商带着满意的笑容转过身来,指着那个男孩说:“第97批——把他推上来。”

那个孩子挨了一巴掌,跌跌撞撞地被搡到拍卖台上。他紧张地站在那里,怒气冲冲地向四周扫了一眼,把那些自己被围在小围栏里看不到的东西统统看了一遍。眼前这个奴隶市场位于著名的自由广场航天港一侧,正好面对由萨尔贡执行委员会命名、九个星球共商大事的赫赫有名的国会大厦。但是那个孩子对这一切一无所知,连自己现在到底在什么星球上都不知道。他只是愣怔地看着前面的人群。

离这个奴隶拍卖台最近的地方站着一群乞丐,已经做好了向买主们乞讨财物的准备。围成半圆形的乞丐群后面是富人和权贵们的座位。那些头面人物两侧站着他们的奴隶、搬运工、保镖和驾驶员。有的随行人员在富人的汽车和豪富们的轿子旁边转悠。尊贵的先生和女士们背后是一些平民百姓,游手好闲者、好奇者、自由民、扒手、卖冷饮的小贩,还有一个过路的普通商人。那个普通商人没有资格入座,只想为妻妾们买一个勤杂工、办事员、机修工,哪怕买个仆人也好。

“第97批——”拍卖商重又喊了一遍,“是一个健康的好小伙,可以作听差或者解闷使唤。先生们,女士们,你们可以把他当作家仆来用。瞧——”话音未落,只听拍卖场后面的航天港里传来一声尖啸,又有一艘飞船着陆了。

绰号叫做“跛子”的老乞丐巴斯利姆光着膀子,眯着眼睛,东张西望地看了看拍卖台四周。在巴斯利姆看来,那个孩子不像是个温顺听话的家仆,倒像是一头被人追杀的野兽。他又脏又瘦,满身都是紫斑,污垢下面的脊梁上露出白色伤痕和从前主人们留下的转让签名。

从孩子眼神和耳廓上看,巴斯利姆猜测他一定保持着尚未变异的地球人血统。身材矮小、惶恐不安、充满敌意、男性,除此以外,巴斯利姆再也得不出什么结论了。那个孩子看见有个乞丐盯着自己,也瞅了他一眼。

喧闹声停止以后,坐在前排的一个纨绔子弟懒洋洋地向拍卖商挥了挥手帕:“别浪费我们的时间了,你这个混蛋。把像上一批一样棒的货物拿出来给我们看看。”

“请稍微等一等,尊贵的先生。我必须按照目录顺序出售所有货物。”P1-2

序言

文学的幻想传统 《科幻世界》杂志社总编 阿来

前些日子,有报纸记者采访,谈科幻出版问题。出版界的人有兴趣谈,媒体也有兴趣推波助澜,这说明,科幻作为一种出版资源,至少已经开始引起了业界的关注,这是好事情。其间.记者转述一个观点:中国科幻出版的不景气是因为中国文学中向来缺少幻想的传统。

这说法让人吃惊不小。一种以武断与无知让人吃惊的说法。

关于中国文学,我们要讨论的不是有没有幻想传统,而是我们为何丢掉了这一传统,今天又该如何来接续并光大这个传统。从任何一本简明至极的文学史中,都会出现富于幻想性的作品的名字:《山海经》、《西游记》、《聊斋志异》和《镜花缘》等。甚至“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鲁迅的《故事新编》,也是一部充满了奇丽幻想的伟大作品。只是,在刚刚过去的那个世纪中期,中国文学宽阔河床上浩荡的水流一下被紧紧收束进高高的堤坝之中,众多的支流消失了,这条人工收束的河道以被曲解的“现实主义”来命名。

从此,我们有整整两三代人的双眼中,再难从文学中看到幻想炫目的光芒,我们的两耳再也听不到想像力优美的吟唱。所以,现在才会有人站在正在重新开阔、重新恢复想像力的文学之河的岸边说:中国文学没有幻想的传统。这妄自菲薄时的大胆确实令人非常吃惊。而事实夜仅是,我们只是在短短的几十年中丢掉了优美的幻想传统。而新时期文学开始的二十多年来,文学与出版界最有意义的努力之一就是:在与我们整个文化传统接续上中断的联系,同时,恢复与整个世界的对话与交流能力。而科幻这个舶来的文学品种,之所以在这些年内获得长足进展,就是因为这不但符合科技时代的审美潮流,更暗合了人们对接续幻想文学传统的一种渴望。科幻是幻想文学在现代的变身。只不过,时代前进了,幻想重新上路时,除了渴望超越现实的心灵需求依旧之外,更重要的是站在了坚实的科学知识与科学眼光的基石之上。  常常有这样一种现象,当讨论到世界文化的绝大多数成就时,我们都能从本国古人的成就中找到佐证,证明吾国的创造与发明远比洋人们要早很多很多。这固然有一定的事实基础,就比如幻想性吧,《庄子》就以丰沛无边的想像来说明哲理,后起的希腊哲人则不是这样的方式。

霍金的新书叫《果壳中的宇宙》,指出了宇宙在一个巨大尺度上的封闭性,历史在这封闭的宇宙中转了一个圈,拥有光荣历史的我们却开始忘记智慧的祖先创下的伟大遗产。

“记忆中的形象一旦被词语固定住,就给抹掉了。”在富于幻想的卡尔维诺笔下,马可·波罗对天朝上国的可汗这样说。因为这样一个原因,他不愿意向可汗讲述记忆中的威尼斯,怕因此 “一下子失去了她”。我想,那种认为中国没有幻想文学传统的说法,并不是要像马可·波罗一样,要把这伟大的遗产珍藏起来,任其尘封,在世界面前做出一副从未受过幻想恩赐的僵死的表情。其实,文学幻想传统的中断,只是文学被暂时工具化的结果。这样的结果是,文学以单一的面目,细菌一样快速自我复制,还有一些更加聪明的则学会了相互仿造,最后,以庄严现实的名义扼杀了幻想。恍惚记得塞利纳的小说《茫茫黑夜漫游》中,写非洲大河两岸的丛林中有一种带菌的蚊子,浪游河上的主人公被叮咬感染后,眼前便出现种种可怕的幻象。看来,在文学上也是一样,一旦被某种病毒感染,也会出现幻视:使局部的放大遮蔽了整体面貌。

今天,文学生态的多样性正在恢复,在主流文学中,想像力复活了,像汹涌的春水冲破了堤坝。遗憾的是,科幻文学却只是在文学主流视野之外悄然崛起,文学界还没有意识到,科幻文学的兴起,正是另一种意义上,对幻想文学传统的有力接续。所以如此的原因,是因为,在幻想前面有了一个限制词:科学。也正由于此,我在前面袭用了一个大概是来自佛经的词:变身。也就是说,当幻想在文学中重新出现时,如果说在主流文学中,大致还能看到原来的模样的话,那么,当幻想出现在科幻文学当中时,完全是一副很当代很时尚的样子了。特别是因为,科幻文学这一特别的样式,首先是从欧美兴起,转而进入中国,我们因而难以确认科幻文学与中国文学中的幻想传统有无一种传承的关系。现在,大批的青少年刚开始文学阅读,便把兴趣投向了科幻文学;更多想在文学上一试身手的青少年一开始便从科幻小说创作起步,而且进步神速,这样一种现象,很难完全归功于欧风美雨的吹沐。在我更愿意看成是,幻想传统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以一种新的姿态在复苏与重建。所以,这种“变身”是值得学界重视的。也是值得我们为之欢呼的。

为一套域外的科幻小说丛书中文版写序,却谈的是中国文学中幻想传统的复苏与重建,也许,读者,甚至丛书的编辑会责我文不对题。但我想,我们所以译介这些作品,并计划把这样一项现在推进得还比较艰难的工作长期进行下去,其目的,是想了解幻想性的文学在另外一些文化中,是怎样j种面貌,达到了怎样的标高。恢复并重建我们的幻想传统,不可能只是一个简单的接续,而是具有全新时代特征的大幅进步。特别是考虑到,这个传统曾经有过相当长时期的中断与遗忘,那么,引进这样的他山之石,以资借鉴,以资开阔我们的视野,就是一件有特别意义的事情了。文学之河上束缚自由想像的堤坝有时实在是太坚固了,要冲决这样顽固的存在,有时需要引进另外一股有活力的水流,与堤坝之内渴望自由的力量一起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

因此,这套丛书的出版,有着一种特别的意义。它提醒我们,中国文学幻想传统的重建,除了纵向的接续,还有大量的横向的比较,只有站在与世界对话的意义上,这种重建才是一种真正的重建。

书评(媒体评论)

海因莱因不仅仅是美国科幻小说家中的翘楚,更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作家直至今日,他依然是美国科幻小说界的一块金字招牌。  ——美国恐怖小说大师斯蒂芬·金  雄辩、充满激情、对科技的描绘富于创见性他重新塑造了科幻小说,为以后的每一个科幻作家指明了方向……他是H·G·威尔斯之后最伟大的科幻作家。  ——美国著名科幻作家罗伯特.西尔弗伯格  从发表第一篇科幻小说起,惊叹不已的科幻小说界便把海因莱因奉为当代最优秀的科幻小说家他终生保持了这一荣耀。  ——美国著名科幻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  《银河系公民》取得了罕见的成功……它有抓住读者的魔力,且能够给人以启迪。  ——海因莱因研究协会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银河系公民/世界科幻大师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罗伯特·海因莱因
译者 王泰祥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6457584
开本 32开
页数 29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0
出版时间 2005-06-01
首版时间 2005-06-01
印刷时间 2005-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9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712.45
丛书名
印张 9.5
印次 1
出版地 四川
203
140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21:2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