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阐释了在艺术领域“多元的意义”以及“意义的多元”。且让人了解了绘画不是一项关于美化或丑化的事情,绘画只是在揭示人与人、人与事物间彼此的关系,而恰恰是在被我们所揭示的那些事物关系之中既包括丑,也包括美。
图书 | 我们的色彩和教学/高等美术院校名师特色课教学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阐释了在艺术领域“多元的意义”以及“意义的多元”。且让人了解了绘画不是一项关于美化或丑化的事情,绘画只是在揭示人与人、人与事物间彼此的关系,而恰恰是在被我们所揭示的那些事物关系之中既包括丑,也包括美。 序言 从事艺术教育工作好多年了,这其中的甜、酸、苦、辣恐怕连我自己都无法说清楚。我始终都无法搞清楚,为什么一件于人、于己、于社会都有益的事做起来就那么困难。做学生的时候常听老师们讲述从事艺术创作、艺术教育是多么的艰辛,多么的困难。现如今该轮到我来对学生们讲述了,我能对他们说些什么呢?他们希望我对他们说些什么呢?我想还是说说我们为什么而活着,为什么而艺术吧。 曾经记得电视中播放过一个陕北放羊娃的自述:“我放羊是为了挣钱,挣钱是为了娶媳妇,娶媳妇是为了生娃,生娃还是为了放羊。”这淳朴、单纯、耐人寻味的自白让我很自然地想到了我自己、学生、学校还有我们的艺术教育体制以及我们的生活;绘画、考试、上学、挣钱、成家、生儿育女,再绘画、再考试、再挣钱……。有什么不同吗,也许我们更虚伪一些罢了。好像我们所有的人都是这个大环节当中小的一环,无论这其中的哪一环出了麻烦都会导致整个大环节的脱落和崩溃,没有什么人能够摆脱这个环节,也没有什么人能够允许别人摆脱这个环节。生活在重复着、延续着、运动着,但是相对而言它又是静止的,因为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在它还没有开始之前就已经结束了。之所以我们还在享受、体验甚至试图改变生活,不只是由于我们具有生命,而是具有对生命价值、对生命无法承受的“时间之重”、无法承受的“空间之轻”的渴望和期待。空间的意义是无限,时间的意义是永恒,而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就是用有限的短暂去对抗无限的永恒。所以我们的生命中才会有追寻、才会有思索、才会有叛逆、才会感受到我们生命的存在。而感受生命存在的意愿和方式才能叫做艺术,感受到生命存在’价值和意义的生活才能叫做活着。我们为了活着而艺术,为了艺术而活着。这不仅是艺术教育,也是所有的教育、教师、学生都要面对的最大的事情。虽然我们最终都无法摆脱命运的轮回,但是我们还是要思想、判断和选择,因为这是生命的本能和需要,是一个纯粹、精彩、漂亮的人与其他人之间的区别,是一所出色、正规的学校与其他学校之间的区别。 艺术院校的教学尤其是基础教学承担着引导、启发、帮助受教育者思考、判断并最终做出自己选择的重大使命和责任。而受教育者不仅享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同时也具有要求教育者承担、行使他们使命和义务的权利。当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方都履行了各自的义务和权利时,教育的过程才是完整的,教与学的意义才是成立的。 从严格的意义上讲,这是一本属于学生们自己的书,因为它自始至终都贯穿着他们的怀疑、痛苦、思考、探求、振奋和抉择。他们在有限的时问、空间、范围内开始了对“无限”的追逐和跨越,并逐步揭示了或启发别人揭示了相同事物的不同方面,以及不同事物的相同方面。让他们自己和其他的人们都知道了绘画不仅仅是对事物的美化,更重要的是对事物的探索和研究。从不严格的意义上讲,这又是一本属于我自己的书,因为它从头到尾都倾注着我太多的担心、关注、期望、快乐、恐惧和信心。我在有限的时间、空问、范围外结束了对“有限”的屈从和固守,并彻底阐释了或帮助别人阐释了在艺术领域“多元的意义”以及“意义的多元”。让我自己也让其他人都了解了绘画不是一项关于美化或丑化的事情,绘画只是在揭示人与人、人与事物间彼此的关系,而恰恰是在被我们所揭示的那些事物关系之中既包括丑,也包括美。 作为任课教师,在短短几周的时间里,我与学生们一起思考、涉足、探求、解决和获得的内容,恐怕要比他们在此之前数年所面对的东西都要多,但是他们最终还是承受下来了、丰富起来了、精彩起来了。他们不但更加全面地理解世界,也更加全面地理解了他们自己,并且开始用自己的眼光去看待世界,看待他们自己,看待他们自己与这个世界的关系。他们已经做出了选择,他们还将继续做出选择,因为这个世界是他们的。 李木 2004年10月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我们的色彩和教学/高等美术院校名师特色课教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李木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书店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6783719 |
开本 | 其他 |
页数 | 7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05-05-01 |
首版时间 | 2005-05-01 |
印刷时间 | 2005-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艺术概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8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J063 |
丛书名 | |
印张 | 4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26 |
宽 | 215 |
高 | 7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3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