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足球史
内容
编辑推荐

这部由英国著名球迷兼作家写就的足球史,既是对足球这一“世界第一运动”一个半世纪发展历程的总结,也是一部无与伦比而又妙趣横生的足球人文史。它呈现的是自19世纪中叶起至今与足球息息相关的鲜活的故事。作者站在社会、文化和经济层面之上,抽丝剥茧,将包罗万象的足球及社会生活条分缕析,娓娓道来。

序言

今天我去看了一场比赛,由热刺队主场对阵利兹联队。由于两支队伍之前已经多次交手,互有胜负,而且这场比赛的结果不会对他们的联赛排名有太大的影响,因此比分也就不太重要了。但是,今天是2002年的l 1月24日,这个日子却很重要:在独具魅力的足球运动发展到今天这个特定阶段的时候,我记录下了自己现场看球的经历和感受。

比赛在星期天进行,这确实令人不悦。我一直认为,足球比赛在星期六下午举行是最合理的安排。自从有了联赛,我就一直伴随着它长大,其他的球迷也一样。但在近来的10年中,原本已经固定的赛程开始被胡乱安排——一些比赛甚至被放在正午举行,原因很简单:从中午l 2点到晚上8点,英超联赛可以为全球各地的电视台连续提供三四场直播:而当英超球员顶着炎炎烈日带球狂奔时,从东南亚的泰国、马来西亚到东亚的中国、日本电视观众,正可以在他们晚上的收视黄金时间里为这些球员的激情演出而欢呼。现在,比赛几乎可以在任何日子的任何时候开始。

这是2002-2003赛季的一场超级联赛。此时,利兹联队的主教练是特里·维纳布尔斯,而此前他是热刺队的教练,这使比赛有了别样的味道。但他接管利兹联队仅仅几个月,工作看起来并不那么出色。

我还记得20世纪70年代唐·雷维当主教练时利兹联队在白鹿巷球场的比赛,他们的球技和传球水准历历在目,当时打的是令人赞叹不已的整体足球。只是比赛场次和比分已经记不得了。

到现在为止,我看过的足球比赛也差不多有1000场了,但是随着场次的积累,以前看过的赛事也就逐渐忘却了,剩下的只是那些身姿、激情和表情罢了。我仿佛看见吉米·里维夫在禁区附近飘忽不定的跑位,戴夫·麦凯的挺胸救球,霍德尔那过短的短裤,加扎那永远轻晃着的脑袋,“金色轰炸机”克林斯曼的张臂鱼跃,站立的吉诺拉老爱把手臂放在屁股上,罗比·基恩像个装有发条的玩具一样喋喋不休……不管今天的这些球员是什么样子,我还是可以如此清晰地认出他们。

1960年,当我们初抵伦敦的时候,就决定作热刺队的球迷了。这种情况并不多见。球迷选择自己喜爱的球队往往跟家人有关,或者与住的地方有关。一离开家乡卡莱尔到了伦敦,我就想支持伦敦的一家足球俱乐部。尽管阿森纳队和热刺队离我住的地方都并不远,但是当时的热刺队却更令人心驰神往。事实上,我无法放弃我所热爱的任何一支球队,因 此这些年来,我也会经常去看枪手阿森纳队的比赛。但是,在我儿子看来,去观看伦敦仇家的比赛,这是件很丢人的事,完全是用心不专。对此,我的解释是!我首先喜欢的是足球,最想看的是精彩的比赛,其次才是热刺队赢球。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热刺队曾经可以跟阿森纳队平起平坐。不过,当阿森纳队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卷土重来时,托特纳姆热刺队却连遭重创:主席下台、教练被炒、球员叛变、设备落后等一连串硬伤重重挫伤了俱乐部的元气。算起来,热刺队已近l0年没胜过同城的这个老对手了。

双方第255次较量,在上一轮上演的又一场阿森纳队同热刺队之间的伦敦德比大战中,热刺队依然没能打破宿命,净吞三弹。当海布里球场响彻《要夺冠,站起来》的歌声时,热刺队球迷只能黯然离开了。从这场比赛看得出,两家俱乐部间仇怨在加深,实力差距也在拉大。热刺队的杀伤力似乎仍停留在遥远的五六十年代,而枪手的威胁却越来越明显。

过去我常常站在搭起的支架和露天阶梯看台上看球。后来,当我和儿子都成了会员,可以订到会员票的时候,连续几年我俩都是一起坐在白鹿巷球场看球。现在,我有了一张在西看台的季票,那是4号区的第l7排99座。这可是最好的位置,也就是阶梯座位的上排,刚好在球员们入场的中场线的上方。因为坐得过于靠上,除非是通过大屏幕,否则我看不到球员入场,但是我能够看到教练席,而且总是能寻找到斯文·戈兰·埃里克松这位英格兰足球队主教练的身影——至少那天下午他还身担此任。他一般会提前退场的。

我那张2002—2003赛季的票花了950英镑,外加4.50英镑的管理费。我认为这个价格有些荒唐,太贵了,要知道,不但座位太窄小,而且假如有足总杯比赛的话,在头两场结束之后,还要额外交费,这样算起来最多也不过是能看2l场球。当然,话说回来,如果热刺队在过去的两年里战绩斐然,能在联赛中称雄,又能打上欧洲冠军杯的话,这950英镑还算值得。

我是和我的邻居德里克、苏一起去的,这些日子我们总是一起看球。德里克是个建筑师,我们过去曾在同一个球队踢过球;苏则是热刺队的狂热球迷,总喜欢为猜第一个进球而下1英镑的赌注。这个赛季最多的一次她赚了32英镑。大约五年前的一天,她一觉醒来,就拿钱买了两张热刺队的季票,一张归自己,另一张给了丈夫——这不知是不是他的幸运。越来越多的妇女和足球扯上关系,这成了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标志。

鉴于伦敦北部地区的公共交通差得无药可救,我们只好轮流驾车前往。今天轮到我开车了。20世纪60年代,我可以把车停在离球场只有几百米的一条街上。在那里,我还经常玩一个游戏,那就是从停车的数目推测观众的多少。但今天,我几经努力,才把车挪行至离球场近2000米的地方,颇为自己没有早到一些而懊恼。但是,实际上,比赛还有40分钟才开始。

我们穿过布鲁斯城堡公园朝球场方向走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气势恢宏的体育馆,泛光灯高高在上,大路上人头攒动。瞧那种兴奋和狂热劲吧!大家都如潮水般朝赛场涌去。上次去温布利球场可算得上是一次不大不小的奇妙经历:脚下踩着奥林匹亚路,看看那些高高的塔楼,即便是那座新的体育馆已经竣工了,它能给大家带来这样的心灵震撼吗?

由于苏和德里克的座位是在东看台,所以我们走到公园街的拐角处就分了手。然后,他们会径直走向他们的座位,而我则不喜欢在球场还有一半人没有入座的时候就坐下,宁愿尽可能多地享受一下场外的气氛,于是,我在一家出售旧赛程手册的摊位前停了下来。多年以来,就是在这个摊位上,我买了很多份有关热刺队赛程安排的宣传手册。那时每份只需8英镑左右。而现在,赛程手册炙手可热,每份至少要30英镑。

然后,我来到热刺队的专卖店,那是位于拐角处的一家大商店。我喜欢来此逛逛,看看热刺队又有什么新的织物上市——哦,对不起,应该说最近有什么纪念品在出售,但是,只看不买。球迷版的成人长袖休闲衬衫要35英镑:儿童的全套休闲服饰,包括袜子,要30英镑。其他的新玩意儿还包括:10英镑的羊毛帽,10英镑的棒球帽,18英镑的毛巾,50英镑的雨衣,配有羊毛线条的夹克要65英镑,女式灯笼裤8英镑两条,女式皮带8英镑两件,挂钟18英镑,耳环16英镑,半瓶香槟25英镑,汽车空气清新剂2英镑。当然,所有物品上无一例外地,都有热刺队的标志。这些商品目录林林总总地占满72页,据我估计,至少有上千个不同的品种。

随后,我奋力分开人群,又围着体育场转了一圈。街道上的摊位空前地多了起来,大多在出售一些未经官方许可的物品,上面全是针对阿森纳队的粗鲁标语,比如“我的替补就可以对付这:帮小屁孩们”、“支持这帮废物,还不如回家调教一下狗儿”等等。

转完一周之后,我来到西看台的丰入口处,沿着今天所称的比尔·尼科尔森路走下去,这条路是以1961年带领热刺队夺取双冠王的教练比尔·尼科尔森的名字来命名的,今天他还和我们在一起。几周之前,我还和他打过招呼。在专供球员和贵宾使用的停车场里,停放的是常见的各类名车,有法拉利、奔驰、宝马和本特利。

我把季票拿出来,开始翻寻这场比赛需要的那一张,然后把它撕了下来。每场比赛所要的球票都不一样,但比赛前谁也不清楚该用哪张,这样做主要是为了对付票贩子。不管怎么样,票贩子如今的确几乎已经绝迹了。当天买票是不可能的,提前买都不一定能买到。因此,绝大多数人,包括那些原本坐在票价比较便宜、位置不佳的座位上的人们,都和我一样,早在半年前就买了季票。

要走到阶梯座位的上排需要爬四级水泥台阶,常常让人筋疲力尽。我先去了一趟洗手间,看到墙上贴着几张无聊的宣传海报,介绍的是某家体育广播电台。然后,我买了一份日程安排表。它现在要3英镑——比阿森纳队的还要贵50便士,因此我不是经常买它。当然,制作得倒是不错,有60页厚,全彩印刷,封面光滑,还配有精美的照片,只是文章太少,并且我并不认可那些为汤姆森和巴克利所做的宣传图片——前者是热刺目前的赞助商,而后者则是英超联赛的赞助商。最让我感到气愤的是,那些主要赞助公司的名单竟然占了整整两页。

然后,我花1.2英镑要了一杯咖啡,杯子是塑料做的,这个价格简直是敲诈——可是自己又禁不住诱惑。出售食品的摊位倒是比以前干净了,可买的东西也多了不少,花2.5英镑就能买到一份烟熏的鲑鱼百吉饼,但是,看起来还是脱不了脏脏的便宜货的印象。去年我曾去西班牙的皇家马洛卡队看过一场比赛,那里出售的食品非常诱人,但在这里根本找不到。

我和看球时认识的几位朋友随便谈了几句,随后,在离开赛还有5分钟的时候,我才往我的座位走去。大屏幕上,以往的精彩进球集锦即将结束。这时,扩音装置里音乐大作。在看惯了体育场单调的灰色和看台上的水泥荒原之后,每次第一眼瞅向那绿得不可思议的、纯洁的、修整一新的草坪,都会让我心旷神怡。

从建筑学的角度来说,现在的体育馆颇为对称,所有的一切都是新的,而且设计得有条不紊。我经常听到那些外来的支持者对这座体育场的溢美之词。当然,多数是那些来参加足总杯决赛的乙级队。球场看起来非常棒,其实决赛阶段的球场都是这个样子,球门内不能有露出地皮的地方,不能有泥坑。每年的这个时候都是这个样子。当天来观看比赛的人数达到357l 8人,是本赛季最为满座的一次。但是,按计划,人数还可以更多,因为20世纪70年代曾经达到5.5万人,而30年代则有7.5万人。  在听到“光荣啊,光荣,托特纳姆热刺”的声音响起时,我们站了起来:这预示着球员们要入场了,随后,会有欢迎大家到白鹿巷球场的呼喊激昂响起,”这是享有世界声誉的热刺队的主场!”然后我们坐下,但是又不得不为了给晚到的人让路而再次站起来,这些人多数来自某些社交活动场合,并不是一贯的铁杆球迷。他们身着漂亮的西装,这是说明身份的一点。此外,还带着某种特征——面色红润,这一定是饮食过度引起的。

有几年的时间,我坐的是另外一个座位,但是坐在我身后的那一家人让我厌烦不已。从其说话的音调我就能判断他们那几个儿子上的是私立学校,而那位爸爸听起来更像是在伦敦做生意的。儿子们会喋喋不休地说个不停,不时叫嚷“裁判太嫩”,而且乐此不疲。因此,我就换了个地方。

在今天热刺队的首发阵容当中,只有5位是英国籍的球员,他们是谢林汉姆、理查兹、金、佩里和安德顿。其他的队员分别来自德国、南斯拉夫、爱尔兰、乌拉圭和美国,其中还有3位是黑人。这可算得上是近来各国球员的典型组合。

比赛的前10分钟可谓波澜不惊,因此对面看台的人群开始唱起歌来:“如果痛恨阿森纳队,你就站起来。”于是我转身对我的朋友说:“我年纪太大站不起来了。”朋友笑笑:“我是年纪太大十艮不起来了。”在西看台上,我们算是老油子,也是有身份的人,因此不会口不择言,也不会连唱带喊什么的。我们会为巧妙的传接球而礼貌地鼓掌,当然在热刺队破门的时候也会跳将起来。

中场休息时分,我看了一会儿对面超大屏幕上的精彩回顾。然后,从带来的运动背包里拿出我的小暖水瓶。在这个只供看球时使用的专用背包里,还有两个柑橘,一包润喉片和一把小型折叠伞。我本来不吃汉堡包的,但是看比赛的时候,我会吃个不停。我会和那位坐在我身旁的当会计的朋友一起谈论比赛,预测最终的比分。这段时间里,在洗手间的过道上一定是站满了吸烟的人,烟雾缭绕。体育馆内不允许吸烟,所以他们只能在过道里“吞云吐雾”。

比赛结束前10分钟,我周围的人就开始退场了。这真是疯了——票价是如此地高,而在最后的l 0分钟里,场里场外什么奇迹都可能发生。也可能是最后的1 5分钟,因为加时可以加到5分钟之多。但一问起退场的原由,答案都是一致的——为了躲过交通拥挤。

在离比赛结束还有30秒的时候,我站了起来。但走到过道时,我又停了下来,两眼紧盯着电视屏幕,以防错过最后发生的事情,一直到终场哨声响起为止。

如果能及时赶回车里的话,我喜欢在周六收听《体育报道》的广播,但是赶上的次数还是极少。当然,主要是为了收听到那耳熟能详的标志性声音和詹姆斯·亚历山大·戈登首播的赛事结果。这一切能把我带回到童年,那时我总是和父亲一起收听赛事的结果。然后,卧床不起的父亲便会一笔一划地记下结果,跟所买的足球彩票相对照。

我还要等苏和德里克,因为他们退场的时间会比较长,而且苏始终坚持要目送球员退场。今天,因为在罗比·基恩身上押下了第一粒进球的赌注,她赚了1 0英镑。热刺队最终以2:0取胜。即便我什么也不说,我的妻子也总能猜到热刺队会不会赢球。因为自打我开门进屋,过门厅和进入厨房的样子已经说明了一切。

  每次一回到家,我都会想到:多幸运啊,我也是这样一个了不起的足球界的一员。那个周末,在英格兰有1 30多万人观看了联赛,这个数字比去教堂做礼拜的人还要多出约30万人,因此可以这样说:是足球让这个国家有了每周一次最盛大的聚会。我还喜欢联想,想像着自己会和那些喜欢看足球的先人们进行心灵的密谈,而他们,见证了英格兰足球过去的11 5年。我喜欢把自己想像为足球这个大家庭中的一部分,这个周末,我和遍布全球的千千万万球迷一起,观看了属于自己球队的比赛。相同的比赛,相同的规则,就连经历的情感变化都是那么的相似。

出于对足球的热爱,也为了所有喜欢足球的人——不管你年轻还是年长,是男的还是女的,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我才不惜艰苦地忙碌本书。我要说的是有关足球的故事,不是个人的比赛,而是足球这项运动本身。所有赛季的实际情况和数字、进球的数目、获胜的球队,就像现在的比赛情况记录一样,通通都在我的相关档案里保存着。尤其令我感兴趣的是足球的社会文化、流行趋势和金融运作,以及足球的发展和变化。因此,在本书中,我主要致力于说明我们是如何从足球的最初走到足球的今天的。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足球史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亨特·戴维斯
译者 李军花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希望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7934718
开本 16开
页数 22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40
出版时间 2005-05-01
首版时间 2005-05-01
印刷时间 2005-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体育运动-体育理论与规则
图书小类
重量 0.50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843.91
丛书名
印张 14
印次 1
出版地 山西
239
172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6: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