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幽默的水墨
内容
编辑推荐

在历经了岁月的风风雨雨后,作者懂得生活的真谛。其性格中的乐观与豁达深深溶入其作品中。他的幽默来源于生活,非常平民化,以幽默、讽刺见长。多年来,他所创作的漫画为大家所喜闻乐见。本书将作者多年来的优秀漫画收录成集,供广大爱好者赏阅!

内容推荐

用我国传统人物画形式所作的漫画,称为“水墨漫画”。这种画法看来像国画,可也像漫画。方成的漫画以幽默、讽刺见长。他的幽默来源于生活,非常平民化。  方成是一个懂得生活真谛的人,性格中的乐观与豁达已经深深浸润到了他的漫画作品中,伴随着他度过了岁月的风风雨雨。他所创作的漫画《武大郎开店》、《苦读未悟图》、《不要叫我“老爷”,叫“公仆”》、《十年回忆》等等,为大众所喜闻乐见。

序言

爱画,那是人的一种天性。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画。人住在山洞里时,在洞里洞外画;住进房屋里后,有墙了,便在墙上画;学会制陶瓷工具了,就在陶瓷上画;会用蚕丝织东西了,便在丝织品上画;会冶炼金属了,就在青铜器上刻画;蔡伦发明造纸,人就在纸上画了。中国人最早利用蚕丝并且发明了造纸,所以中国画家都在绢上、纸上画。画的工具用毛笔和水墨、水彩。这和西方人不同,他们主要用油彩画。见什么喜欢画什么,画家都一样。

我国的水墨画,从古至今,两千年了,流传下来的画非常多,画的山水、人物、花乌虫鱼,插图,年画等等,无所不备。昕缺的有一样,就是幽默的画。

那是为什么呢9

对这个问题,鲁迅曾说:“幽默”在中国是不会有的。那是因为在封建社会里:“皇帝不肯笑,奴隶是不准笑的。他们会笑,就怕他们也会哭,会怒,会闹起来。”

其实,中国是有幽默的,可都藏着,在文章和绘画里平时见不着——人不敢写出,不敢画出。因为,在皇帝的统治下,人不敢随便说话。幽默是一种语言形式,如果写出来、画出来,就等于公开发表言论,而幽默言论是很容易“上纲”的。在1 957年,就时事作讽刺的漫画家全被划为“右派”,因为漫画是幽默的,最容易“上纲”。人们还记得,就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时,“四人帮”当政,那时谁都不敢幽默。连最幽默的相声大师马三立和侯宝林,一句幽默也没敢说。画幽默画的没一个敢画。那时候,也就是在那十年里,不就是没有幽默吗?但人都理解,实际上幽默是有的,马三立和侯宝林都在啊。笑话很幽默,也不少,但都不是公开说的。

古时幽默的画还是有的,我见过明代画家李士达画的《三驼图》,画三个驼背的人。画上题的是:“张驼提盒去探视,李驼遇见问缘因,赵驼拍手呵呵笑,世上原来无直人。”因是拿残疾开玩笑,不涉及官家和各方老爷们,没有积极分子拿去“上纲”,这画就传下来了。还有别的幽默的画吗?有也不会多。齐白石画过,那时皇帝刚被赶走。

现在没有皇帝了,改革开放又展开鼓舞人的新局面,我们的水墨画可以放手施展开来,进入幽默的领域,把人世生活描绘得更周到,更有趣,更激动人心。

在1979年第四次文代会(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上,受到中央领导的鼓励,我开始筹办自己的漫画展览,1980年在北京开幕。在展品之中,有试画的几幅幽默的水墨画,如《神仙也有缺残》、《苦读末悟图》和《娱亲图》。后来还重画过几次,受到朋友们的赞许。接着又画了许多。

这种幽默的水墨画,从画面形式看如我国的传统绘画,但又有特定的含义,这正是漫画的特性。作为漫画,它有传统国画的观赏性,可挂起来欣赏,可作为家庭艺术装饰,美化厅堂。作为传统水墨画,则在内容和画的技法上有所开拓,以新的面貌出现。我画漫画有60年了,没见有人向我要过一幅。后来有亲友向我要,要的全都是幽默水墨这一种,可见这种画是会受人喜爱的。所以我希望别人也来画。为此想出版这本画集。

2004年1 0月24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幽默的水墨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方成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旅游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3226120
开本 24开
页数 11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5-05-01
首版时间 2005-05-01
印刷时间 2005-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动漫绘本-儿童绘本
图书小类
重量 0.32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J228.2
丛书名
印张 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185
185
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4:0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