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分析是以11位法美学者的8例个案研究为资料来源的。如:当代艺术的价值,什么是性骚扰,环境冲突中利益集团的合法性,不同种族是否在道德上平等,等等。它们大多数为热点话题,或引发激情,或招来非议。书中提出的许多观点,都是要通过作者实际观察,加以研究的结果,可资社会学研究人员参考。
图书 | 比较文化社会学的再思考(法国和美国的评价模式库)/剑桥学术前沿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的分析是以11位法美学者的8例个案研究为资料来源的。如:当代艺术的价值,什么是性骚扰,环境冲突中利益集团的合法性,不同种族是否在道德上平等,等等。它们大多数为热点话题,或引发激情,或招来非议。书中提出的许多观点,都是要通过作者实际观察,加以研究的结果,可资社会学研究人员参考。 内容推荐 本书为理解不同民族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提供了一个全新,有力的理论框架。本书以法国和美国为重点.分析了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怎样利用民族的和跨民族的评价模式库对政治、经济、道德伦理和审美问题作出自己的判断。本书分析利用了11名法国和美国研究人员的8件个案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人员花费了数年时间进行合作。研究对比了两国的体系。课题涉猎广泛,同时还比较了个人如何利用现有的文化工具来回答疑问.诸如种族是否平等?什么是性骚扰?当代艺术的价值何在?新闻工作者应当保持中立吗?环境保护如何与经济要求保持协调?怎样使私人利益有利于公共利益?这种比较方法超越了在刻画民族性格上的简单化的模式,它提供的真知灼见不仅使社会学家,而且使政治学家和人类学家受益匪浅。 目录 1.导言:致力于重构的比较文化社会学 第一部分 种族、性别和多元文化主义 2.法美两国种族主义与反种族主义辩辞 3.性骚扰在美法两国——活动家和公众人物对其定义的辩护 4.文学评估:法美两国文学研究中的思想界线 第二部分 文化领域:出版,新闻和艺术 5.文化还是商业7法美图书出版业的文学象征标准 6.法国与美国记者的中立与介入:做不做”真正”职业工作者 7.从拒绝当代艺术到文化战争 第三部分 政治文化与实践 8.社区和公民文化:美法两国的扶轮社 9.评价自然的形式:法美环境冲突中的理据模式和论据 10.法美两国环境冲突中策略、利益及公共利益之比较 11.结束语探讨法美两国政体 |
标签 | |
缩略图 | |
书名 | 比较文化社会学的再思考(法国和美国的评价模式库)/剑桥学术前沿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美)米歇尔·拉蒙//(法)劳伦·泰弗诺 |
译者 | 邓红风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华书局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1043464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50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53 |
出版时间 | 2005-01-01 |
首版时间 | 2005-01-01 |
印刷时间 | 2005-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理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0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G05 |
丛书名 | |
印张 | 16.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0 |
宽 | 146 |
高 | 29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5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