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为止,没有任何一场战役能像斯大林格勒战役那样受到世人的广泛瞩目。本书对有关这场战役的大量文学作品进行概括、总结与鉴评,全面评述了斯大林格勒战役及其历史意义。这场荡气回肠、史无前例、规模宏大的戏剧性大决战,使本书具有永恒的魅力!
图书 | 斯大林格勒的胜利--一场改写历史的战役(附光盘)/第二次世界大战重大战役 |
内容 | 编辑推荐 迄今为止,没有任何一场战役能像斯大林格勒战役那样受到世人的广泛瞩目。本书对有关这场战役的大量文学作品进行概括、总结与鉴评,全面评述了斯大林格勒战役及其历史意义。这场荡气回肠、史无前例、规模宏大的戏剧性大决战,使本书具有永恒的魅力! 目录 1 导言 世纪之战001 2 灭绝战 德军对苏战役(1941--1942年)017 3 希特勒的石油梦 通往斯大林格勒之路(1942年4--8月)045 4 围攻态势 斯大林格勒(1942年9一lo月)073 5 红色战神 苏军获胜,德军战败(1942年11月一1943 g-2月) 111 6 后果 通向柏林的复仇之路(1943--1945年) 143 7 斯大林格勒传奇 改变历史的战役(1945--2000年) 165 8 结论 改写历史的战役? 187 附录 203 文件1 苏军最高统帅部第270号命令 203 文件2斯大林第227号命令(“绝不许后退一步”) 206 军事术语 211 人物介绍 213 其他读物指南 217 参考书目 227 试读章节 希特勒的打算与斯大林的想法不谋而合,斯大林担心,保护波兰有可能把苏联卷入战争.而英、法两国则作壁上观,待苏德两败俱伤后从中渔利。另一方面,希特勒也提出要与苏联分享战争果实,包括给予苏联占领波兰东部和控制波罗的海诸国的权利。1939年8月23日,苏德两国签署互不侵犯条约,其中就包括这个秘密交易。条约规定,苏联对德国保持中立,作为回报,苏联将获得对东欧政治上和领土上的控制权。 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从而引发了一场最终席卷了几乎整个世界的战争。当时,苏联根据承诺保持中立,但9月17日,苏联也加入对波兰的进攻并占领了白俄罗斯西部和乌克兰西部--前沙皇帝国的土地,20世纪20年代以来,莫斯科一直宣称对其拥有主权。随后,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也被相继并入苏联在波罗的海的势力范围之内。在苏联实施对外扩张计划的过程中,遭到的惟一抵抗来自芬兰。芬兰拒绝接受莫斯科的控制。结果,1939年12月,苏联开始进攻芬兰,从而拉开了所谓"冬季战争"的序幕。至1940年3月,苏联迫使芬兰接受和平条款,但红军也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大约4万人阵亡。在芬兰人的英勇抵抗下.素有英勇善战美誉的红军也颜面扫地。在整个苏芬冲突l过程中.德国尽管曾为芬兰和其他国家向苏联求过情,却还是保持了严格的中立。 在1939~1940年间,苏德条约很好地满足了希特勒的需求。继1939年9月征服波兰后,德国又于1940年春季入侵挪威、丹麦、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和法国。1940年6月法国的沦陷使德国在欧洲大陆建立了优势,同时也预示着德国将在1940-1941年间进行新一轮扩张.其目标将是东欧和巴尔干半岛。 序言 本书具有双重目的:第一,为读者提供一个斯大林格勒战役及其历史意义的全面评述;第二,对有关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大量文学作品进行概括、总结与鉴评。迄今为止,没有任何一场战役能像斯大林格勒战役那样受到世人的广泛瞩目,有关斯大林格勒战役的作品比其他任何战役的相关作品都多。本书使用的主要资料来源都在正文以及书尾阅读指南中用引文作了说明。同时,我自己的专业知识、对战时外交政策的了解和在外交方面的专长对本书的撰写也不无裨益。 我对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兴趣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在伦敦度过的孩童时期。我是在伦敦东南部的德特福特长大的,此处是英国遭到轰炸最严重的地方,战后,那里遗留了许多被炸的废墟、废弃的防空掩体和混凝土水池,使人们睹物思旧,常常想起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有关战役。此外还有大量的家庭故事激发着人们的想像力。我家居住的公寓区在1944年6月被一枚VI型导弹击毁,直到战后才得到重建,我就是在这里出生和长大的。这场战争似乎没有那么久远,我如饥似渴地阅读了所有能找到的关于它的书籍。一开始阅读的是一些关于战斗场面的连环画册,后来则逐渐阅读了大量的重要资料。保卢斯在斯大林格勒投降的一幅图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记得是从小学课本里看到的。这幅照片与斯大林格勒巷战和苏联红军战士在大草原上行军的几幅照片并排在一起,标题是:斯大林格勒的胜利。 撰写本书的起因来自皮尔森教育出版集团人文学科主编希瑟·麦卡勒姆的提议,她认为我应该尝试着仿效理查德·奥弗里,用简洁的文笔写一本关于二战重要事件的当代权威性"故事书"。理查德因其《战争》 (2000年出版)一书而声誉鹊起。对我来说,二战中没有任何事件能像斯大林格勒战役那样重要,那样迷人!随着本书调研和写作的深入,我对此更加深信不移。 在写作过程中,许多读过全部或部分手稿的人都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使我受益匪浅。他们是:爱德华·阿克顿、艾伯特·阿克塞尔、迈克尔·卡利、迈克尔·科斯格雷夫、马克·哈里森、罗伯特·瑟维斯和克里斯·沃德。除了提出宝贵意见外,丹尼斯·奥格登始终如一地鼓励我、支持我,还借给我一些非常珍贵的原始资料。大卫·格兰茨热情地为我提供了一些重要的苏联文献资料,对此我深表谢意。同时,我还要特别感谢斯维特拉娜·弗萝洛娃,她对我在附录中翻译的两份俄文文件进行了认真的校对和审慎的修改。当然,两份文件和本书其他章节中遗留的不当之处都应由我来负责。出于文字上的考虑,有时我故意把"苏联"和"苏联人"写成"俄罗斯"和"俄罗斯人"。占苏联人口大多数的俄罗斯人在斯大林格勒战役和赢得东线战场的胜利中发挥了最重要的作用。但是,乌克兰人、白俄罗斯人、亚美尼亚人、阿塞拜疆人、波罗的海(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人、格鲁吉亚人以及所有其他参加对德战争的不同民族、不同种族的苏联人团体对取得战争的胜利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这是我与西莉亚·韦斯顿合作的第6本书,对她的智慧和编辑才华我简直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可以这么说,这次我对她的要求近乎苛刻,而她为此做出的贡献比通常情况下更加突出。 如果没有科克大学内部图书馆借书部的帮助,这本书也难以写成。他们为我从英国、爱尔兰和美国图书馆订购了大量的书籍。此外,在写作过程中,在我与迈克尔·科斯格雷夫共同负责的科克大学历史系大学生二战研讨会上,我可以自由发表我的观点,这种特权对本书的创作也同等重要。 , 谨以本书献给我已故的岳父杰弗里·韦斯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杰弗里拒服兵役并因其信仰遭到监禁。我敢肯定,他会因我献给他这样一本"善于战争的史书"而感到欣慰。 最后谈一下本书引用的有关数字。我的原则是尽量使其准确,便于阅读。但是由于非常准确的统计数字很难获得,甚至有时获得的数字还互相矛盾,因此,我的侧重点是尽量描述战争的场面和规模以及双方付出的代价和伤亡等情况。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斯大林格勒的胜利--一场改写历史的战役(附光盘)/第二次世界大战重大战役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英)杰弗里·罗伯茨 |
译者 | 隋俊杰//金连柱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006370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2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40 |
出版时间 | 2005-05-01 |
首版时间 | 2005-05-01 |
印刷时间 | 2005-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军事理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3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E195.2 |
丛书名 | |
印张 | 16.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50 |
宽 | 180 |
高 | 1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