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常说:“不管我怎么说,孩子就是不听!”其实完全错了,不是孩子不听,而是父母还没有掌握与孩子有效沟通的语言。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做一个称职父母的第一课就是——学会对孩子说话!本书提供了80句父母最该说与最不该说的话,全方位打造父母与孩子沟通的桥梁。从小就送给孩子们最佳的语言,将胜过我们在其他方面所能给予孩子的许多许多!
图书 | 学会对孩子说话(80句父母最该说与最不该说的话) |
内容 | 编辑推荐 父母常说:“不管我怎么说,孩子就是不听!”其实完全错了,不是孩子不听,而是父母还没有掌握与孩子有效沟通的语言。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做一个称职父母的第一课就是——学会对孩子说话!本书提供了80句父母最该说与最不该说的话,全方位打造父母与孩子沟通的桥梁。从小就送给孩子们最佳的语言,将胜过我们在其他方面所能给予孩子的许多许多!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 第二章 赞美的效力 第三章 在呵护中成长 第四章 责备的分寸 第五章 管教的原则 第六章 训诫的艺术 第七章 情感交流的秘方 第八章 沉默无声的熏陶 第九章 理性态度的引导 第十章 真实自我的塑造 试读章节 解读孩子的内心秘密是一种艺术,这种艺术的"创作"与其他艺术一样,有着独特的规则和方法。在这些规则和方法中,父母跟孩子说话的态度和技巧是最为关键的。 如何才能掌握跟孩子说话的恰当的态度和技巧呢?在态度方面,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做到让孩子完全自愿、自主地去体会自己的感情,并把它明确地说出来;而在技巧方面,则要采取孩子所能接受的方式,并具备说服孩子克制自己的情感的能力。否则,即使是面对最亲近的父母,孩子也是不愿将他内心的秘密向你袒露出来的。 只不过,要同时做到这两点,非常难,甚至可以说是难到了极点。原因是我们做父母的,在对付自己的"情感"的时候,也没有所谓适当的办法,何况是面对孩子的时候。我们不知道该如何克服强烈的情感,当面对孩子的暴躁情绪时,我们总是习惯于像我们的父辈对我们所采用的方式那样,对孩子采取否决、压制、躲避或讨好的态度。 比如,面对孜孜的"失态"时,大多数妈妈所能采取的态度是: 否决的表达:"你并不是真心要这么说。我知道你是喜欢阿姨的。" 躲避的表达:"你怎么会是这种人?这么没礼貌。这不是你。" 压制的表达:"如果你敢这样再说一次,我就要好好地揍你一顿。" 讨好的表达:"你不是真的恨阿姨,可能你只是暂时不喜欢她。" 这一类的表达方式忽略了一个事实,就是情感如同洪流,不能阻止,只能疏浚。强烈的情感有如黄河泛滥,你不能否认它的存在,也不能跟它理论或拖延不决。如果打算不去理它,那就等于招惹大祸--它可能会使孩子长期不敢面对自己的真实情感,而且还可能导致孩子性格扭曲。P6 序言 记得几年前的一个上午、,我照例在办公室看稿。宁静的阳光穿过窗户,空气中飘来忽隐忽现的音乐,好像有一种慵懒的芬芳袭来似的。在这样的氛围中,我不由得想放下手中的活儿,到室外走走。这时,有一篇稿子突然映人我的眼帘,一下子就扫去了我的疲乏,让我沉思良久: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聪明的男孩汤姆给妈妈写下了一张账单: 为了汤姆帮妈妈到超级市场买食品,妈妈应付5美元: 为了汤姆自己起床叠被,妈妈应付2美元; 为了汤姆擦地板,妈妈应付3美元;为了汤姆是一个听话的好孩子,妈妈应付10美元;合计:20美元。 汤姆写完后,把纸条压在餐桌上,便上床睡大觉去了。忙得满头大汗的妈妈看到了这张纸条后,只是宽容地笑了笑,随后在上面添了几行字,放回了汤姆枕边。 醒来的汤姆,看到了这样的一张账单: 为了妈妈含辛茹苦地抚养汤姆,汤姆应付0美元; 为了妈妈教汤姆走路说话,汤姆应付0美元; 为了妈妈每天为汤姆做好吃的食物,汤姆应付0美元; 为了妈妈以后还将继续为汤姆奉献,汤姆应付0美元; 为了妈妈拥有一个天使般可爱的小男孩,汤姆应付0美元; 合计:0美元。 母爱就是这样无价!除了汤姆的懵懂让人莞尔一笑之外,我清楚地记得,妈妈的宽容强烈地震撼了我! 然而,事隔几年,当我自己也成了一个母亲之后,再来重读这个故事,我才发现,当初我的感受是那么平常,那么浅薄。 每一个母亲给予孩子的爱都是无价的!但与大多数妈不同的是,汤姆的妈妈充分地领会到了"传达"这一爱的方式与艺术。这一方式是如此的具有力量,以至于它在毫无声息中,便把自己对于孩子的爱淋漓尽致地传达了出来,并给了孩子最好的熏陶和教育。 可惜的是,大多数妈妈都没有领会并掌握这一点,尤其是她们想对孩子表达自己的爱,或在孩子犯了不大不小的错误,必须对孩子予以责备或管教的时候,她们更是"直抒胸臆",不大来得及顾及责备或管教的方式与艺术。大多数妈妈都没有充分地认识到,事实上,在呵护宝宝成长的过程中,语言或"媒介"本身的力量也是巨大的,甚至是无穷的。在对宝宝实施管教或与孩子交流的过程中,就算是要表达同样的意思,你选择什么样的表达方式和什么样的词语,都将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即便你认为他们有时候根本没听到你在说什么。在与孩子交往的过程中,无论你是提出要求,给出答案,还是与他谈谈条件,达成妥协,你所使用的语句可能让孩子更加乐于合作,更加自信,但也可能令他们感到挫败和失去信心,难于形成健全的自我。 因此,无论是说话的内容还是说话的方式,对于孩子们的成长来说都是极其重要的。从小就送给孩子们最佳的语言,将胜过我们在其他方面所能给予孩子的许多许多! 当我体会到这些的时候,在呵护宝宝成长的过程中,我便开始有意识地收集、研究相关资料,并自觉地实践这样的一种艺术。看着宝宝越来越健康、快乐地成长,我也有了不小的喜悦和收获。这种喜悦使我萌发了一种冲动:为什么不把我的经验写出来,与众多妈妈交流心得呢?这就是我创作本书的初衷。 在本书中,我将我的经验分别整理成"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赞美的效力、在呵护中成长、责备的分寸、管教的原则、训诫的艺术、情感交流的秘方、沉默无声的熏陶、理性态度的引导、真实自我的塑造"等十个方面,在每方面列举几句最典型的父母在与孩子交流的过程中常说的最不好的话,并推荐几句最好的话,加以分析、解说。希望有机会读到这本书的朋友们,能与我一起探讨如何与孩子说话的艺术,来分享教育孩子的快乐。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学会对孩子说话(80句父母最该说与最不该说的话)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黄莉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哈尔滨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6994306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5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50 |
出版时间 | 2005-04-01 |
首版时间 | 2005-04-01 |
印刷时间 | 2005-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G78 |
丛书名 | |
印张 | 8.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黑龙江 |
长 | 210 |
宽 | 145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