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充闾先生是中国当代著名散文作家,他的作品文笔优雅从容,意蕴精深幽远,体现出特有的诗性之美和丰厚的学术功力。他尤以历史文化散文见长,将历史与传统引向现代,引向人性深处,以现代意识进行文化与人性的双重观照,从中获取超越性的感悟。
图书 | 天凉好个秋/王充闾作品系列 |
内容 | 编辑推荐 王充闾先生是中国当代著名散文作家,他的作品文笔优雅从容,意蕴精深幽远,体现出特有的诗性之美和丰厚的学术功力。他尤以历史文化散文见长,将历史与传统引向现代,引向人性深处,以现代意识进行文化与人性的双重观照,从中获取超越性的感悟。 目录 神话·情话·诗话/006 捕蟹者说/015 车上文化/019 闲话酒令/024 追求/0299 妙境同臻/033 五岳还留一岳思/037 “清谈”辨/042 公道,等在时间老人的门口/047 古今智囊/051 楚材晋用/056 天凉好个秋/060 饮茶,圆桌旁/065 换个角度看问题/068 镜子上面有文章/071 轻着力,转身时/074 陆放翁为海棠鸣不平/077 意足不求颜色似/080 为“好好先生”题照/083 白云·青鸟/086 顿悟/09D 自荐/097 爱尔默的心事/103 马太效应/109 私谒/111 青蝇诗话/115 皮格马利翁的期望/120 茶余漫话/123 肝胆相照/126 逝者如斯/129 废物——放错了位置的有用之材/133 闲话南郭先生/136 法布尔的忠告/138 “错认颜标”的笑话/140 “荡荡”与“戚戚”/145 流俗多误/148 谈龙录/151 老树春深更着花/155 说说“门下”/158 辨伪/161 两首题画诗的启示/164 嫩笋。小松·细柳/167 钟馗遭贬/169 托物寄兴/173 说项/176 说“格”/179 未必人间无好汉/183 功夫在诗外/186 城市的“三忘”境界/190 世界的眼光/194 您说的“什么”究竟是什么?/199 “老处女”的自嘲/202 切忌随人脚后行/206 拿“金色护照”的人才/210 关于友谊的对话/213 一言为宝/217 蛟龙不能失水/221 扼住命运的咽喉/224 一首《放言》诗的解读/228 唐人笔下的小松/232 三种境界/235 让马儿跑起来/238 官应老病休/241 且与时人话短长/244 诗人的牢骚/248 逢遇/251 古代歌谣中的材论/254 材大难为用/258 《诗经》一解/261 曾将泪眼望山河/265 文化赋值/271 地域文化纵横谈/278 题记两篇/285 附录: 关于散文写作 一一答《中华散文》记者问/288 |
标签 | |
缩略图 | |
书名 | 天凉好个秋/王充闾作品系列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王充闾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辽宁教育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8273687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9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24 |
出版时间 | 2004-12-01 |
首版时间 | 2004-12-01 |
印刷时间 | 2004-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4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67 |
丛书名 | |
印张 | 9.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辽宁 |
长 | 210 |
宽 | 138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6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