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提琴的制作与修复(精)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作者与时俱进,在我国业已成为世界制琴大国之时而未有本国专业制琴书籍,特别推出此书以提升我国的制琴质量。

本书从提琴历史到制作、修理、修复的基本原理都作了详细的论述,特别介绍世界各顶尖制琴家族的制琴方法并作了具体比较,新老兼易。本书运用了图片、表格全面详尽的列出了有关的资料和数据,相信你会从中受益的。

序言

高兴地看到由陈元光先生编著的《提琴的制作和修复》得以成 书并出版。  小提琴制作在我国的历史并不长久。20世纪30年代,以谭抒真先生为代表的我国第一代小提琴制作家开始制作小提琴。到50年代后, 逐渐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行业。其间制作、生产了大批符合标准的小 提琴,使小提琴成为我国人民普遍喜爱并乐于演奏的一种乐器。正是 因为有了琴--这一从事音乐演奏最基本的前提条件,才使我国的音 乐事业得以发展,满足了人民对于文化的需求,并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 小提琴家,驰誉世界。现在,我国已成为产量世界第一的小提琴制造大 国。我国生产的小提琴大量出口,成为全世界人民喜爱的乐器。尽管 如此,我们却非常缺乏小提琴制作方面的书籍资料。虽然有许多外文 书籍、资料,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还是更乐于见到中文的书籍。陈元 光先生的37-作,正好适应了人们的这个需求。

陈元光先生是个资深的科技工作者。1998年,到我们班上进修,学习小提琴制作。在这本书中,他运用学习到的小提琴制作的知识,并参 照国外小提琴制作的专著,把小提琴制作、修理、修复的基本原理都作 了详细的论述。相信凡是认真阅读此书的读者,都会从中受益。

小提琴诞生至今大约五百年。作为一件完全的人工制品,五百年 来,基本保持原样,很少有根本的变化。当然在这期间,数不清有多少 人做了多少试验,希望能改变小提琴。但是,人们还是普遍喜爱传统的 小提琴。这种情况,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看来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这同时也表明,小提琴制作作为一种专门的技艺,有其长期的传统和严 格的规范,不经过长期的学习和严格而规范的训练,很难得其要领。这 就更需要从事这项工作的人认真学习和研究,需要更多这方面的书籍 资料。当然书籍不能代替鲜活的手工技艺,通读文字不等于学会了实 际制作。但是如果一个制作者满足于手工操作,不去了解小提琴的历 史文化知识,不研究古今制作大师的作品,也很难达到很高的制作水 平。把实际的制琴技艺转为文字,以及把文字描述转为实际的制琴技 艺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都是我们需要做的事。忽视任一方面,都 是不明智的。

目前我国是小提琴制造的大国,但并不是小提琴制造的强国。我 们希望能提高我国小提琴制作的水平,期盼能制出更多高质量的小提 琴。在这个过程中,陈元光先生的这本书,无疑是起了一个重要的促进 作用。我们期盼有更多这样的书籍问世。

华天礽

2004.4.28干上海音乐学院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提琴的制作与修复(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元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4400817
开本 16开
页数 287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360
出版时间 2005-04-01
首版时间 2005-04-01
印刷时间 2005-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工业科技-轻工业
图书小类
重量 0.77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TS953.33
丛书名
印张 19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68
178
2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6: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