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亲子共读精选唐诗(附光盘)/新e代家长教育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俗语道:"熟读唐诗300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本书针对儿童心理特点,精选了多首脍炙人口的诗篇,并配有注音及通俗注释,适于儿童诵读,同时选取与诗歌相关、反映作者个性的小故事,让孩子在轻松愉悦中了解诗人。书后"给孩子的话"引导孩子进行更深刻的思考,加深对诗歌的理解。随书附赠精美双CD,标准普通话诵读唐诗,提高孩子诵读技巧。

序言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从最早的诗经到汉乐府到唐诗、宋词、元曲,这些多姿多彩的诗歌样式像一串串明艳美丽的珍珠,极大地充实、丰富了中国文化并深深渗入其中,形成了含蓄丰美的中国诗性文化与圆融通达的中国诗性智慧。而唐诗更以其气象恢弘、圆润流美而成为其中最为璀璨夺目的一串。

整个唐代是中国诗歌的黄金时代,上至帝王将相、后宫嫔妃,下至村夫樵子、名媛僧道,写诗吟诗蔚然成风,诞生了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等独具艺术风格且成就卓著的诗坛大家,留下了许多家喻户晓、妇幼皆知的名篇佳句,使唐诗在漫长的诗歌发展史上独领风骚。本书精选唐诗六十四首,时间上注意涵盖初、盛、中、晚唐各个时期,体材上包括五绝、七绝、五律、七律等主要唐代诗歌样式。诗歌内容着眼于儿童实际,题材力求贴近生活,语言力求通俗易懂。亲子诵读部分在将唐诗向现代语言转换的过程中,力求简单易懂,适于诵读。作者链接(相关链接)部分力求选取与诗歌内容相关并能突出作者个性的小故事,让孩子在轻松愉悦中了解诗人,亲其人,爱其诗,以加深对诗歌的感悟与理解。

诵读唐诗,追忆唐人风采,浸染在唐风诗韵中,不仅可以让孩子在诵读中得到美的享受,极大地提高孩子的素养,而且积淀于唐诗中的优秀文化将潜移默化影响到孩子的气质、性情与品格,并最终有益于塑造出孩子的理想人格,这也是本书冀以达到的目的。

本书在选编中虽多方查证,力求资料准确翔实,对个别诗作的不同版本及不同理解也根据择善而从的原则予以取舍,但限于水平,仍不可避免有疏漏之处,敬请读者朋友指正。另外,在选编过程中,参考了许多先哲及时贤的著作,限于篇幅,不再一一说明,特此表示感谢。

诗歌的诵读是把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创作活动,它不是简单地把文字变成声音,而是要赋予文字所应该承载的信息和情感。古语说得好“腹有诗书气自华”,通过诵读唐诗,可以加深对作品的深入体味,可以切身感受丰富情感在心灵中的撞击,可以加强语言表达的感染力,可以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在这个过程中,诵读者的气质、风度、涵养,及对待人生的态度都会发生积极的变化。

近年来,唐诗宋词朗诵之风蔚然兴起,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也随着诵读艺术的魅力而再次闪耀出夺目的光辉。而这些诵读是需要注意一些问题的。在今天,我们已经无法确知一千多年前的唐朝人是如何诵读自己的作品的,但先于诵读之前的对作品的理解在任何时候都是第一位的。因而诵读的第一步是要确定诗歌的基调,是欢快,是忧伤,是低沉,还是高亢?这些就需要大致了解一下诗人的经历和写作背景。无论是诗人一生的经历,还是他写作诗歌时的具体处境,都会投射在作品中并得到直接或间接的反映。而这些又为准确理解作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诗歌的诵读同唱歌一样,有自己的音步、重音及韵脚,因而在确定了基调之后就得注意这些问题。音步是指一句诗中运用停顿等方法划分出来的段落。由于音步的存在,诵读中的抑扬顿挫的效果就更为明显,并有助于节奏的产生。从朗诵的角度看,五言诗的音步常用的处理方法大致划分为“二三”,如“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七言诗一般划分为“二二三”,如“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注意不要太长,这些停顿应小于逗号的停顿并在停顿时语停而气连,似断而未断,这样才能传出诗歌的韵味。重音指诗歌中应该重读的音节,一般而言,每个音步的第一个字应重读,如:“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些音的重读也得注意分寸,重音不是顿音,更不要读得咬牙切齿,只须稍加重语气即可。押韵是格律最主要的标志之一。一般来说,格律诗都是在偶数句上押韵,首句可以入韵,也可以不入韵。韵脚就是指诗句中的最后一个字,它们的韵母相同或者相近,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首句入韵,那么“光,霜,乡”就是韵脚了。对于诗歌的韵脚,一定要予以强调,不能轻易淹没在诗句之中,否则诗歌的节奏感及规整和谐感都会受到影响。强调韵脚的办法主要是延长韵脚的时值和加强韵脚的响亮度。除此之外,还有平仄及语势等问题,不易为儿童理解,因而不再赘述。

古人读书因沉浸其中,忘乎所以而常常喜欢摇头晃脑,今天当然不能要求孩子们都摇头晃脑地去读诗,但沉浸于诗境中却是必须的。诗歌诵读是口耳之学,要求能自如地运用声音表达作品的魅力。诗歌诵读又不仅是口耳之学,只有在对诗歌文本的全面把握和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做到以声达意,因声传情。入境,达意,传情才能恰切地诵读好诗。

要很好地诵读唐诗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不断地练习、实践、体验与感受。但这也绝不是一件很难办到的事情,在平时的诵读中注意上述所说的几点,并多听听一些优秀的播音。读的多了,听的多了,自然而然就会品出诗歌的味道来,不仅会更好地理解作品,而且会内化为自己的基本素质而终生受益。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亲子共读精选唐诗(附光盘)/新e代家长教育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孙慧玲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273602
开本 24开
页数 12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30
出版时间 2005-05-01
首版时间 2005-05-01
印刷时间 2005-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22.742
丛书名
印张 6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9
184
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21: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