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可以清楚地反映作者从中国法律制度史、中国法律思想史到西方法律思想史、法理学,从法律到经济,从法律经济学到比较法学的知识积累轨迹。本书可作为哲学、政治学、法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教师、研究人员和实践部门人士的参考读物。
图书 | 治道的选择--从德治到法治的必然逻辑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可以清楚地反映作者从中国法律制度史、中国法律思想史到西方法律思想史、法理学,从法律到经济,从法律经济学到比较法学的知识积累轨迹。本书可作为哲学、政治学、法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教师、研究人员和实践部门人士的参考读物。 内容推荐 治道的选择是政治和法律实践的一个根本问题。治道的选择引起政治学、法学领域长期的争论不休。治道的选择存在着种种困惑。 本书从政治学、法学、经济学、历史学等多角度对德治思想的起源、成型、转折、衰落,德治到法治的转变,法治和有限政府的经济逻辑,民主和宪政的前途等重大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探讨。本书作者认为,中国治道选择是一条从德治到法治的路线。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从德治到法治,从专制到民主,从集权到分权,从全能政府走向有限政府,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规律和趋势。 本书可作为哲学、政治学、法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教师、研究人员和实践部门人士的参考读物。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专制的逻辑:德治的说教 一、德治思想起源 二、德治思想成型 三、德治思想转折 四、德治思想修正 第二章 迟来的觉醒:德治的批判 一、批理学反专制和思想启蒙 二、借鉴异己意识形态和德治思想的嬗变 三、推翻帝制和德治思想的瓦解扬弃 四、扫去帝王圣贤脸上的脂粉 五、原来是一个主子和奴隶的世界 第三章 必然的选择:法律的统治 一、法治是舶来品 二、法治是崇高的理想 三、法治是市场经济的必然逻辑 四、法治要求民主政治取代专制政治 第四章 危险的信号:道德的堕落 一、道德堕落已对人类命运构成威胁 二、信仰危机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深层因素 三、反腐败急需道德重建 四、民主政治必须讲道德 五、现代法治和道德建设不能偏废 第五章 治道的真谛:权力的限制 一、公共选择理论的启示 二、法治的困难 三、宪政的使命 四、民主的前途 附一文以载道道以载人 ——《中国法学何处去》述评 叶晓川 附二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简评钱弘道先生的《英美法讲座》 郭凯 后记山居是福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治道的选择--从德治到法治的必然逻辑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钱弘道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2122487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0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89 |
出版时间 | 2006-02-01 |
首版时间 | 2006-02-01 |
印刷时间 | 2006-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35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D648.3 |
丛书名 | |
印张 | 6.625 |
印次 | 2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09 |
宽 | 147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3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