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红山玉器图鉴
内容
编辑推荐

数千年来,红山文化玉器以其奇特的器形、绚丽的色彩、精致的工艺和神秘的气息吸引了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的爱好者……本书作者经过大量的调查,分析,对红山文化玉器的种类、形状、材质、文饰、工艺、物理现象及相关艺术特征,向广大读者及收藏爱好者作了生动的解读。

内容推荐

本书作者经过大量的调查,分析,对红山文化玉器的种类、形状、材质、文饰、工艺、物理现象及相关艺术特征,向广大读者及收藏爱好者作了生动的解读。

目录

红山玉器概况

第一章 红山典型玉器的解读

1 玉勾云形佩

(1)晶莹的深绿色玉质

(2)难以品味的浮光掠影

(3)沁色和瑕斑

(4)镂孔中的奥秘

(5)瓦沟纹和凸弦纹

(6)齿端间的加工痕迹

(7)边缘的沁色

(8)铊具的痕迹

2 玉龙形器

(1)块形龙

(2)“C”字龙

(3)弧形龙

3 玉鸟形器

(1)玉鸟形

(2)小玉鸟形

(3)玉鹰形

(4)玉猪龙形

4 玉蛹形器

(1)玉蛹文化

(2)红山玉蛹

5 玉马蹄形器

(1)马蹄形

(2)马蹄形坯

6 玉人形器

(1)玉人形

(2)太阳神形

(3)玉牛人形

7 其他玉器

(1)玉龟形

(2)玉鱼形

(3)玉凤形

(4)玉蜜蜂形

(5)玉螳螂形

(6)玉狩首蛹身坠形

(7)玉象形

(8)玉马形

(9)玉璇玑形

第二章 红山玉器的鉴定

1 材质

(1)软玉

(2)玉髓(玛瑙)

(3)蛇纹石(岫玉)

(4)独山玉

(5)阳起石

(6)绿松石

(7)贝壳

(8)煤精

2 皮壳

(1)沁色

(2)土沁

(3)绺裂

(4)沁点和沁片

(5)沁纹和沁脉

(6)金属沁

(7)凹坑

(8)玉皮和橘皮纹

(9)包浆

3 形制

(1)动物类

(2)礼器类

(3)工具类

(4)神人类

(5)首饰类

4 纹饰

(1)红山文化玉器的凸弦纹

(2)红山文化玉器的瓦沟纹

(3)红山文化玉器的眼部纹饰

(4)红山文化玉器的网格纹

(5)红山文化玉器的线切割纹

5 工艺

(1)琢纹

(2)切割

(3)阴线、凹槽、瓦沟纹

(4)镂空

(5)钻孔

(6)红山文化的片状玉器

6 其他物理现象

(1)盘磨

(2)气味

(3)吸水现象

(4)长毛现象

(5)手感

7 神韵

第三章 黑皮玉器的鉴定

第四章 珍品鉴赏

附录:红山玉器近年拍卖记录

主要参考资料

后记

试读章节

玉勾云形佩究竟象征着什么?它在远古时代起着什么重要的作用?自从玉勾云形佩出土以后,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专家学者的心头,至今尚未有一个得到统一认可的解释。我们在《红山玉器的收藏和鉴赏》一书中也试图做出解答,我们认为“是否动物锋利的牙齿使红山文化的原始先民在创作这种兽面纹佩饰时得到启示,以期获得动物牙齿一样锐利的功能。在原始先民的思维中,拥有动物的形象就能占有形象所表示的实体,也就拥有实体所具备的功能。在狩猎工具比较简单的红山文化时期,人兽搏斗时人类被猛兽的牙齿所伤,是经常发生的事情,人类因此对动物的牙齿产生畏惧,进而崇拜它,神化它,把它雕塑在自己的玉器上,以图获得它的功能。而带齿兽面纹佩饰作为祭祀用品是比较一致的意见,在这种祭祀用品上出现神化了的动物牙齿,就能使执法祭祀的巫师或者氏族首领拥有猛兽牙齿的神奇能力,这样,在勾云形器上出现牙齿就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事情了。”

因此,我们认为红山文化玉勾云形佩是部落首领或者巫师沟通天地和鬼神的神器。对于这个在学术界至今还没有定论的一个课题,有兴趣的读者不妨自己作一番研究。

正是因为勾云形佩的神秘,它引起了收藏者极大的兴趣。每一个红山玉器的收藏者,无不以拥有一件勾云形佩而自豪!也正是这种近乎狂热的追求,使得玉勾云形佩的市场价格高得出奇,中央电视台《鉴宝》节目曾经为一个玉勾云形佩开出160万的高价。实际上,如果这件玉勾云形佩的确是真品的话,其实际价格绝对不止这个数。

正是因为喜欢的人如此之多,因为市场上可以有这样的高价,受供求关系的影响,玉勾云形佩的仿品就越来越多,仿制的技术也越来越好,收藏仿品的人也越来越多,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们就首先来讨论红山文化玉勾云形佩的真假问题。

最好的鉴定,当然应该是从鉴赏实物着手,如果能把出土的红山玉勾云形佩,尤其是牛河梁出土的那件,目前为止被学术界公认的最大的红山玉器——勾云形佩放在手中观赏,那绝对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情。很可惜,很少有人能得到这样的机遇,即使博物馆的从业人员,也不一定能上手观赏这件国宝。所以,我们只能从观赏图片着手,研究它的鉴别方法。

就牛河梁出土的那件玉勾云形佩而言,它被孙首道和郭大顺两位先生称之:“为迄今所知红山玉器中最大的一件。”我们现在就来对这件玉勾云形佩进行全面的切实的研究,并以此为参照物,去识别什么样的勾云形佩是真正的红山文化遗物。

下面,我们就从图7着手,来了解红山文化玉勾云形佩究竟有哪些特征?这些特征会告诉我们什么秘密?我们又是如何来鉴定这种最具魅力的红山玉器?P18-19

后记

一年内,完成两本关于红山文化的小书,实在是耗费了我们不少心血,但是,看到读者强烈的反响,我们感到十分的欣慰,没有比读者的来信、来电和来访更使我们受到鼓舞的了。应该说,这种对红山文化的热爱,说明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是不乏群众基础的,我们有信心把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在我们这一代手中发扬光大。

特别要说明的是,日本、美国的读者也来电来信和我们讨论了红山文化的问题。可见红山文化的研究和探索已经受到世界范围的关注了。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是我们这个星球上优秀文明传承时间最长的国家之一。其源头在何处?从我国文字记载的历史来看,它详细记载了五千年左右的中华文明,而更久的文明需要借助地下考古资料的发掘和研究。红山文化作为其最充实最详尽最丰富最可靠的资料之一,它的村落,它的祭坛,它的庙宇,它的岩画,它的陶器,它的石器,它的玉器,特别是由陶器、石器和玉器所组成的红山文化雕塑,是人类无与伦比的艺术珍品。它所承载的人类文明信息,它所隐含的我国文明起源的信息值得我们花一辈子的精力去研究去探索。

这种研究和探索,应该是开放的,在此,我们特别要感谢邵国田先生、刘国祥先生、乌兰女士,感谢张明华先生、丁叙均先生,博物馆的研究学者具有他们一样的开放心态和对民间人士的热诚帮助,这对红山文化的研究有百利而无一害。我们也要特别感谢陈莺的导师樊力先生,他的鼓励也是促使我们加紧完成这本小书的动力。我们还要感谢孙首道先生、郭大顺先生、邓淑萍女士、周南泉先生,他们对红山文化玉器的开拓性研究,使我们得到不少启发,没有他们的扎实功夫,我们的研究与探索将会艰难百倍。

随着中央电视台关于红山文化的名为《五千年以前的文明》节目的播出,一定会在国内甚至世界范围内掀起一股红山文化热。同时,这本小书的出版也许会起些推波助澜的作用。

我们期待着专家学者的批评和帮助。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红山玉器图鉴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逸民//陈莺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文化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6469170
开本 32开
页数 20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6-02-01
首版时间 2006-02-01
印刷时间 2006-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图书小类
重量 0.34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76.82
丛书名
印张 6.75
印次 2
出版地 上海
214
149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7:3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