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论语大全集(超值金版)
内容
编辑推荐

古人半部《论语》治天下,今人半部《论语》修自身。

尽管《论语》只是一些简单的对话,但包含了大量为人处世的大原则、大道理。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曾形象地把孔子创始的儒家思想比做“粮食店”。可以说,孔子在《论语》中提出的思想,很多都是我们这个民族乃至全人类的“精神食粮”,具有不可灭、不可毁的价值。

内容推荐

《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论语》首创语录之体,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们的言行,书中用简洁而又含义隽永的语言,讲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理名言。

《论语大全集》一书分为原典、注释、名家注解、译文、解读五部分,为加深现代人对《论语》的理解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书中关于《论语》原文的解读,立足于今天现实社会的需要,大到治国治民,小到修身养性,是对国学经典在现代社会的积极推广。

目录

学而篇第一

为政篇第二

八佾篇第三

里仁篇第四

公冶长篇第五

雍也篇第六

述而篇第七

泰伯篇第八

子罕篇第九

乡党篇第十

先进篇第十一

颜渊篇第十二

子路篇第十三

宪问篇第十四

卫灵公篇第十五

季氏篇第十六

阳货篇第十七

微子篇第十八

子张篇第十九

尧日篇第二十

孔子年谱

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1.1 子①曰:“学②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注释

①子:中国古时候对有德行、学识渊博的男子的敬称,后来也指男子。《论语》这本书中的“子日”的子指的就是孔子。②学:在这里主要是指学习西周时的礼、乐、诗、书等文化典籍。

译文

孔子说:“我们能够持之以恒地学习,就能把知识掌握得很牢固,这岂不是很快乐的事情吗?志气相投的好朋友从远方来了,久别重逢,难道不值得让人高兴吗?别人一时不了解自己,也不会对人产生怨恨,这样的胸怀坦荡的人难道不是君子吗?”

名家注解

程颐、程颢注:习,重习也。时复思绎,浃洽于中,则说也。学者,将以行之也。时习之,则所学者在我,故说。以善及人,而信从者众,故可乐。说在心。乐主发散在外。虽乐于及人,不见是而无闷,乃所谓君子。乐由说而后得,非乐不足以语君子。

朱熹注:人性皆善,而觉有先后,后觉者必效先觉之所为,乃可以明善而复其初也。及人而乐者顺而易,不知而不愠者逆而难,故惟成德者能之。然德之所以成,亦曰学之正、习之熟、说之深而不已焉耳。

解读

“学而时习之”,这不仅是学习的方法,也是对学习的基本要求。学习永无止境,讲究持之以恒,只有不断地学习,人的知识才能丰富起来,人的能力才能提高。现代是知识大爆炸的时期,知识门类多,更新速度很快,不学习或者放松学习就跟不上时代的脚步,难以在人生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但正确对待学习也非常重要,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学习给人带来的是一种把握幸福的能力。通过学习,可以塑造一个最好的自己,让我们成为一个有知识、有教养、有品德的公民。可以求得自己内心的完善和平和。在人生历程中,我们就会从容不迫地应对人生的起伏,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进步,在人生的舞台上展现出亮丽的风采。

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不能脱离社会而单独存在,他需要友情和亲情,需要沟通和交流。“独学无友”,非常不利于人的进步。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一起,互相督促,互相交流,互相砥砺,学问才能大进。曾国藩曾说“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足见交好友对自己的影响有多么大。好朋友在一起,共同学习,商讨学问,是多么令人高兴的事儿。

君子志向远大,胸怀坦荡,不会为一时被人误解而患得患失。每天专心在学习进步上,专心于提高自己的修养和道德水平。自然不会在意于外界人的看法和评论。如果别人对自己有误会,不要逃避,也不要生气,而要心平气和地与人沟通,反躬自省。胸怀博大,能容万物,才能始终以宽容仁义之心对待万物苍生。当今时代,人们为着自己的生存发展而奔波,所要承受的物质压力和精神压力远远超越了过去那个时代。生活琐事、职场上的纠纷、生意的得失成败、仕途的顺逆无不在扰乱着我们的身心。我们该怎么办?只有把心胸放宽,自己多反省,多与人沟通,才能避免身心为诸种琐事所困,扰乱自己的生活。才能达到“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的境界。

1.2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i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译文

孔子的弟子有若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有修养的人要在为人的根本上下功夫,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而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就是仁的根本。”  名家注解

程颐、程颢注:“孝悌,顺德也,故不好犯上,岂复有逆理乱常之事?德有本,本立则其道充大。孝悌行于家,而后仁爱及于物,所谓亲亲而仁民也。故为仁以孝悌为本。论性,则以仁为孝悌之本。”或问:“孝悌为仁之本,此是由孝悌可以至仁否?”曰:“非也。谓行仁自孝悌始,孝悌是仁之一事。谓之行仁之本则可,谓是仁之本则不可。盖仁是性也,孝悌是用也,性中只有个仁、义、礼、智四者而已,曷尝有孝悌来?然仁主于爱,爱莫大于爱亲,故曰:‘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朱熹注:“君子凡事专用力于根本,根本既立,则其道自生。所谓孝悌,乃是为仁之本,学者务此,则仁道自此而生也。”“善事父母为孝,善事兄长为悌。”

解读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最亲近的人首先莫过于我们的父母和兄弟姐妹。作为一个有道德有修养的人,最根本也最起码的就是要做到“百事孝为先”。自古以来,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友爱姊妹的人,没有不受到人们敬重的。《三字经》里就有“香九龄,能温席”的典故,讲的是东汉人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寒冬用体温为父亲温暖被窝的事迹。小黄香的孝心感动了左邻右舍,人们都说,能孝敬父母的人也一定懂得爱百姓爱自己的国家。事实正是如此,黄香后来做了地方官,为当地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他孝敬父母的故事,更是千古流传。

当今时代,我们承受各种各样的压力,每日都为事业为生计奔波,很少有时间陪伴父母左右。这样的我们该如何表达孝心呢?尽量减少那些可有可无的应酬,多抽点时间回家看看吧!跟父母聊聊天,陪父母散散步,及时了解他们的生活所需和精神所需。手足之间,也是血浓于水。“兄弟同心,其力断金”,兄弟姐妹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扶持,一家遇到困难大家都伸出援手。共同分享温暖与亲情,拥有一个幸福祥和的大家庭是多么令人开心的事儿啊!

孟子有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德行高尚的人不仅以孝道侍奉自己的父母,还会同样尊重爱戴别人的父母。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孝悌”显得尤为重要。可以说,一个人对父母是否孝顺,对兄长是否尊敬绝不是一个个人问题,也不仅仅是一个家庭问题,而是关系到社会是否安定,天下是否太平的大问题。祖国的大好河山是养育我们的母亲,没有大家何来小家,“孝悌”的最高境界应该是以一颗赤子之心热爱自己的祖国。在这个激烈竞争的国际环境中,作为公民又该如何维护好国家利益呢?学习上积极进取,工作时踏实奉献,生活中遵纪守法……做好这些点滴小事便是在为祖国母亲“尽孝”了。

P2-4

序言

《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是一部关于伦理言论的著作。也是研究孔子的主要资料。《论语》善于通过人物的神情语态,展示人物的不同性格。书中不仅有关于孔子仪态举止的静态描写,而且还有关于他个性气质的传神刻画。并且,围绕孔子这一中心,《论语》还成功地刻画了诸多孔门弟子的生动形象。如子路的鲁莽率直,颜回的仁厚贤良,子贡的聪颖善辩,曾皙的潇洒脱俗等等。都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论语》作为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内容涉及人类生活诸多方面。不仅谈到了做人、学习、教育。还谈到了为政、塑造君子人格、治国与安邦等重要问题。所以,北宋政治家赵普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论语》蕴含的哲学思想可谓博大精深。对我们现代人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如何做人。孔子教导我们做人要正直磊落,重视“仁德”,并且还要重视自身素质的全面发展。在孔子看来,“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雍也》),只有正直的人才能光明磊落。孔子将“仁德”看作是做人的根本,认为只有在仁德的基础上做学问、学礼乐才有意义:认为只有仁德的人才能无私地对待别人。才能得到人们的称颂。那么,怎样才能做到仁德呢?仁德的外在标准是:“刚、毅、木、讷”(《子路》);而实践仁德的五项标准是:“恭、宽、信、敏、惠”(《阳货》)。按照仁德的标准,做到“修身”、“克己”就可以达到“仁”的境界了。

如何学习。孔子认为人要有好学精神,学习过程中要讲究学习方法。其中孔子提倡的学习方法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等。在学习内容方面。孔子主张学习的范围要广博,不能单一,不能偏颇d他还强调学习要先确立明确的目的,表明学习的重点在于“学以致用”。

如何施教。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其教育内容极其广泛,提倡启发式的教育方式。在孔子看来,教育的目的除了用仁义礼净化人们的灵魂,协调人们的社会行为之外,其最重要的目的在于培养具有仁义之心的“仕”和“君子”,这也就是其著名的“学而优则仕”的教育思想。

如何为政。孔子认为一切正直懂礼、并且具备一定为政能力的人都可以从政。但是要求从政者必须勤勉忠诚,言行一致,有处理事情的远见卓识。

如何塑造君子人格。儒家所谓的“君子”重在强调对人格的追求,要求君子处处严于律己。重视自我修养,重义避利,追求道义。认为君子应当重视提高自己,在有生之年对社会多做贡献。

如何治国安邦。孔子认为治国的根本在于人伦纲常;治国的前提在于君主要重视仁德、以身作则;治国的基本方法就是“选才、富国、育人、立法”。

本书的编撰体例包括原典、注释、名家注解、译文、解读五部分。旨在方便读者对照原文加深对《论语》的理解,并能联系实际,透彻领悟《论语》的精神内涵,切实达到提高自身修养的目的。《论语》的经典之处就在常读常新,任何人任何时候。只要开卷就会受益。

书评(媒体评论)

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司马迁

《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

——于丹

中华文明不中断地延续数千年,是全人类唯一的奇迹。这个奇迹中最值得称道的,是一种美德的延续。美德的最高文本,是孔子的《论语》。

——余秋雨

身为华人,一生之中仔细读一遍《论语》或听一遍《论语》,才不愧身为此一语文及此一文化的后裔。

——傅佩荣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论语大全集(超值金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春秋)孔丘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0411786
开本 16开
页数 43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50
出版时间 2010-10-01
首版时间 2010-10-01
印刷时间 2010-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76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222.2
丛书名
印张 28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59
185
2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3:2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