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土地沙漠化(地球的累累伤痕)/守望家园
内容
编辑推荐

董玮编写的《土地沙漠化(地球的累累伤痕)》讲述了全世界土地沙漠化的基本概况及其成因,并对由此引发的沙尘暴天气现象作了一些介绍,最后阐述了土地沙漠化与沙尘暴的治理措施和意见。本书通过一件件真实事例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漫天黄沙的生存环境,其根本目的是让读者认识到防治土地沙漠化的重要意义,并积极地参与进来,为祖国明天的山川变得更加壮丽秀美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内容推荐

董玮编写的《土地沙漠化(地球的累累伤痕)》内容简介:长期以来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导致土地荒漠化、沙化,再加上干旱、少雨的不利气象条件,导致了沙尘暴天气现象,而沙尘暴的出现则严重威胁了人类的生产、生活。因此,在当今世界,土地沙漠化与沙尘暴己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话题。《土地沙漠化(地球的累累伤痕)》讲述了全世界土地沙漠化的基本概况及其成因,并对由此引发的沙尘暴天气现象作了一些介绍。

目录

地球的“溃疡”——沙漠

 环境破坏引起了人类的觉悟

 从沙漠到荒漠

 “人造”沙漠

 草原是如何变成沙漠的

 人类美丽的家园

 现代荒漠化的故事

干旱与水土流失

 被侵蚀的土地

 非洲大旱灾

 旱灾带给人类的思索

 环境问题与难民潮

 环境问题引发的暴力冲突

 什么是水土流失

 我国严重的水土流失

 在沙漠化中淡出的文明

 古巴比伦文明的消失

 楼兰古城的消失

 “黑城”和“白城”

 翻耕出的沙漠化土地

 大自然的报复

沙尘暴的肆虐

 沙漠与沙尘暴侵蚀着城市

 加拿大南部草原的沙尘暴

 违背自然法则

 北美黑风暴

 减缓沙尘暴天气影响,从身边小事做起

试读章节

恩格斯早在100多年前就告诫人们:“不要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每一次的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第二步和第三步都有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今天的生产方式中,对自然和社会,先注意到最初的、最为显著的结果,然后人们又感到惊奇的是,为达到上述结果而采取的行为所产生的比较远的影响,却完全是另外一回事,在大多数情况下,甚至是完全相反的。”

人们是否真正懂得了恩格斯这一预言的含义呢?

的确,人类每一次对自然的胜利,大自然都做出相应的反应。突出的问题

人类在地球上出现已经200多万年,世界人口从公元元年约2.5亿发展到1850年约10亿,1950年世界人口约为20亿,1990年为53亿,2011年已达到70亿。

当人类活动进入工业革命时期,我们的家园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些曾经是动植物生存的地方变成了人类居住的村庄、城镇和都市;一些鱼儿洄游的河流上矗立起了它们难以逾越的大坝。数以万计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进入到我们家园的天空、土壤、河流和海洋,进入到每个成员的身体里。这些化学物质完完全全是陌生的,没有谁会知道它们将给我们的家园带来怎样的命运。

正当人们为自己历经数代苦苦构筑的现代文明沾沾自喜的时候,无论如何没有想到,我们在欲望的膨胀中丧失了理性,正在亲手把自己葬送在这种文明里面:在残酷的掠夺中毁坏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茂密的森林被无情地砍去,绿色的园地成为一个千疮百孔的坟墓,留下干枯的枝干和无边的沙漠。

人为破坏环境突出表现如下:

(1)由于人类活动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特别是煤、天然气、石油等化石燃料排放的二氧化碳的增加,全球气候变化呈现变暖趋势。一些科学家预测,如果不采取措施,到2025年二氧化碳气体的浓度将在现在的基础上,再增加一倍,地球表面大气的平均温度将上升1 cC,储存在南极和北极地区的冰川将大量融化,海平面升高,对沿海地区,尤其是岛国造成重大威胁。

(2)由于环境的破坏,生物多样性正在不断损失,世界上已经有许多的物种消失。其中有许多是迄今为止我们还未曾描述过的。

(3)人类向大气排放的氯氟烃类物质和一氧化二氮正在破坏高空的臭氧层。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观测表明,高空臭氧有减少的趋势,20世纪70年代以后这种趋势更为明显,特别是在高纬度地区已经形成了臭氧层空洞。

(4)荒漠化土地不断扩大,全球有0.36亿平方千米干旱土地受到荒漠化的直接危害。且每年还在以6万平方千米以上的速度增长。

(5)森林锐减,全球每年有12万平方千米的森林消失,特别是热带雨林的减少趋势明显。

(6)工业污染严重,油轮漏油事故屡屡发生,化工污染层出不穷,垃圾包围城市。印度博帕尔农药厂发生泄露,造成2 000人死亡。数千人失明和残废。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反应堆事故,使得核尘埃遍布欧洲,其影响至今仍在。

(7)资源短缺,已使许多国家深受其害,更成为一些国家之间发生;中突的主要原因。

这些已威胁到社会的持续发展和人类的生存。国际社会的重视

环境与发展这一关系到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曾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

1992年6月,102位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出席了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会议讨论了工业化的温室气体排放使全球变暖及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通过了《里约宣言》、《21世纪议程》、《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和《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等重要文件,并呼吁各国政府加强国际合作,制定并实施自己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土地荒漠化是地球植被被破坏以后出现的威胁人类生存环境和影响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又一重大灾难。土地荒漠化与全球的气候变化有关。《2 1世纪议程》将防治荒漠化作为重要的问题纳入其中。

1992年环境与发展大会后,联合国通过47/188号决议,成立了《联合国关于发生严重干旱和/或荒漠化的国家特别是在非洲防治荒漠化的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政府间谈判委员会。《公约》谈判从1993年开始,历经内罗毕、日内瓦、纽约、巴黎多次会议。经过13个月的艰苦谈判,于1994年6月1 7日在巴黎通过了《公约》。

截至1995年5月,有105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公约》。《公约》于1996年12月26日生效,中国政府代表团参加了所有的政府间谈判工作,于1997年2月批准了公约,成为缔约国之一。1997年在罗马召开了第一次缔约国会议。

土地荒漠化问题早就引起了公众的注意,国际社会于1972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发表了《人类环境宣言》,定6月4日为人类环境日。

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期(1968一1974),非洲持续6年发生特大干旱,撒哈拉沙漠西南的萨赫勒地区首当其冲。尼日尔、马里、毛里塔尼亚、乍得、肯尼亚等国的耕地全部龟裂,成为不毛之地,地下水位下降,萨赫勒地区500万平方千米范围内的水井干枯,撒哈拉沙漠的南界向南推移了1 00千米。

在这期间,有20万人及数以百万计的牲畜死亡。对农业及国民经济造成极大的影响,引发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部族矛盾、政变和械斗不断,由此产生大批难民,成为全球关注的严重环境问题和政治经济问题。

为此联合国大会于1973年决定成立联合国苏丹一萨赫勒办事处。办事处的最初任务是协助西非九个最容易发生干旱的国家克服干旱和土地荒漠化造成的困难。它的活动范围后来扩大了,援助工作扩展到撒哈拉沙漠以南、赤道以北的22个国家。大约在同一时间。非洲境内设立了若干分区域组织。同样,经过另一次严重干旱之后。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于1985年设置了受干旱和荒漠化影响的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特别方案:这个方案耗资大约4亿美元,加上以共同筹资方式捐来的3.5亿美元,为2 5个国家境内4 5个项目资助了经费。P2-5

序言

我们生活的星球称作地球,并非偶然。地球上的生命大都依赖覆盖在各洲陆地的一层脆弱、松散的泥土而生存。没有它,动物就永远不会从海洋里爬上来,就不会有农作物、森林,更不会有高等动物——人类。就连海洋生物也多数依靠从陆地来的泥土和营养物质生存。这层宝贵的泥土是地球的“肌肉”,其形成过程极为缓慢,却可能毁于旦夕。2~3厘米厚的土壤可能需要千百万年的累积,但在不经意间,可能在一季之内被风吹走,被水冲掉。地球上的泥土目前正在全面迅速地消失。大家都知道,地球是我们人类生存的家园,但是,并不是地球上所有的地方都适合人类居住。比如沙漠,那里缺少水源,不适合人类生存。

长期以来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导致土地荒漠化、沙化,再加上干旱、少雨的不利气象条件,导致了沙尘暴天气现象,而沙尘暴的出现则严重威胁了人类的生产、生活。因此,在当今世界,土地沙漠化与沙尘暴己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话题。

据观察研究估计,每年各洲损失240亿吨的表土。过去20年来全球损失的表土相当于美国全国农地上所覆盖的表土,而且情况越来越严重。危机情况最严重的地方莫过于占地球土地1/3以上的干旱区域:这些地区的土壤特别脆弱,植物稀少,气候特别严酷——荒漠化就在这些地区出现。全世界用于农业的5 520万平方千米旱作农田、牧场(旱地)之中,大约70%已经退化。世界陆地总面积将近30%已经遭到荒漠化的危害。

中国也面临着严重的土地沙漠化问题。近些年来,中国的沙漠化土地面积不断增加。在中国的沙漠化土地中,已经沙漠化的土地为17.6万平方千米,有潜在沙漠化危险的土地有15.8万平方千米,在湿润地带的风沙化土地有1.9万平方千米。受沙漠化影响的人口有500余万人,有近4万平方千米的旱农田和5万平方千米的草场受其影响。之所以造成如此危机的局面,主要是因为至今土地沙化和沙漠化仍在发展,而且发展趋势愈演愈烈。

《地球的累累伤痕——土地沙漠化》一书,讲述了全世界土地沙漠化的基本概况及其成因,并对由此引发的沙尘暴天气现象作了一些介绍,最后阐述了土地沙漠化与沙尘暴的治理措施和意见。本书通过一件件真实事例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漫天黄沙的生存环境,其根本目的是让读者认识到防治土地沙漠化的重要意义,并积极地参与进来,为祖国明天的山川变得更加壮丽秀美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土地沙漠化(地球的累累伤痕)/守望家园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董玮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46382418
开本 16开
页数 15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0
出版时间 2012-05-01
首版时间 2012-05-01
印刷时间 2012-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图书小类
重量 0.20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P941.73-49
丛书名
印张 10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26
154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3:4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