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两个小洛特/凯斯特纳作品典藏
内容
编辑推荐

这里有那么多飞越尘间的想法,那么多软和和的爱念,那么多的美妙触摸,那么多的风趣叙述,那么多的诗和哲学的句子,那么多的你不会想忘记的情形、模样,那么多的无法数尽的光芒笑容和浪漫,那么多那么多的……童年!

本书是《凯斯特纳作品典藏》之一的《两个小洛特》,书中讲述了一个十分有趣而引人深思的故事。两个长得一模一样的小姑娘,从两个不同的地方来到了一起……

内容推荐

这是一个十分有趣而引人深思的故事。两个长得一模一样的小姑娘,从两个不同的地方来到了一起。她们不但长得一样,而且生日和出生地也一样,原来她们是一对双胞胎。由于父母离异,她们也被拆散了。破碎的家庭给她们的生活蒙上了一层阴影。她们多么渴望一家能够重新团聚啊!为了实现这个美好的愿望,她们想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姐姐和妹妹互相代替,回到离异的父母身边。由此发生了一连串奇特有趣的故事。经过种种曲折和磨难,她们终于成功地消除了父母之间的误会,使他们破镜重圆,一家人又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了。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试读章节

原来路易丝和这个新来的小女孩长得一模一样!只是路易丝披着一头卷曲的长发,而新来的小女孩扎着两条小辫子——这就是她俩唯一的区别!

突然,路易丝转过身去,飞快地朝花园里奔去,就好像后面有狮子老虎在追赶她似的。

“路易丝!”乌丽克小姐喊道,“路易丝!”可路易丝不理她,她只好耸了耸肩,把二十个新来的小女孩带进了屋子。那个扎辫子的小姑娘不知有多惊讶,她迟迟疑疑地走在最后面。

夏令营的领导人是穆特修丝夫人,她正坐在办公室里,和一个上了年纪、但做事利索的女厨师在商量最近几天的菜单。

 这时有人敲门。乌丽克小姐走了进来,报告说新来的孩子都到齐了,她们都健康活泼。 “我很高兴,谢谢!”

“还有一件事……”

“什么事?”正在忙着的穆特修丝夫人微微抬起了头。

“是有关路易丝·帕尔菲的事,”乌丽克小姐有点犹豫地说,“她就在门外等着……”

“叫那个调皮鬼进来嘛!”穆特修丝夫人忍不住笑着说,“她又干了什么淘气的事吗?”

“这次没干什么,”乌丽克小姐说,“只是……”

她轻轻地打开门,喊道:“你俩进来吧!用不着害怕!”

于是,两个小姑娘走进了办公室,站在那儿,互相离得远远的。

“哎呀,真叫我感到惊奇!”女厨师喃喃地说。

穆特修丝夫人也惊讶地打量着这两个小女孩,这时乌丽克小姐说:“新来的女孩叫洛特·科尔纳,从慕尼黑来。”

“你们是亲戚吗?”

两个小姑娘叫人难以觉察地、但很坚定地摇了摇头。

“她们今天才见面,以前还从来没有见过面!”乌丽克小姐说,“很奇怪,是吗?”

“有什么奇怪的?”女厨师说,“她们怎么会见过面呢?一个从慕尼黑来,另一个从维也纳来!”

穆特修丝夫人亲切地说:“你们两个小姑娘长得这么像,一定会成为好朋友的。你们不要这样拘谨,孩子们!来,你们握握手!”

“不!”路易丝叫道,把手藏到了背后。

穆特修丝夫人耸了耸肩,想了一下,最后说:“你们可以走了。”

路易丝跑过去拉开门,就冲了出去。洛特呢,先行了个屈膝礼,然后不慌不忙地朝门口走去。

“等一等,小洛特,”穆特修丝夫人说,她打开一本很厚的登记簿,“我现在就把你的姓名、出生日期、出生地点,还有你父母的姓名记下来。”

“我只有一个妈妈。”洛特低声说。

穆特修丝夫人把笔在墨水瓶里蘸了蘸,“先说说你的出生日期吧。”

洛特沿着走廊,上了楼梯,打开房门,走进储衣室里。她的箱子还没打开呢。于是,她打开箱子,把她的连衣裙、衬衣、围裙和袜子放进归她使用的衣橱里。远处孩子们的笑声,从敞开的窗子里飞了进来。

洛特手里拿着一张年轻妇女的照片,充满柔情地看了一下,然后小心翼翼地把它放在一叠衣裙的下面。她正要关上橱门的时候,目光落在橱门内壁的镜子上面。她仔细地端详着自己的相貌,像是第一次见到自己似的。然后,她猛地把辫子往后一甩,像是突然做出决定似的,把头发梳成像路易丝·帕尔菲那样的发式。

不知什么地方一扇门“砰”的响了一下,洛特像是被人当场逮住似的,赶紧把双手放了下来。

路易丝同她的小伙伴们坐在花园的墙头上,紧紧地皱起了眉头。

“我简直不能忍受,”她的维也纳同班同学特璐德说,“她这么放肆,竞带着一张你的脸到这儿来!”

“那我该怎么办呢?”路易丝气愤地问道。

“抓破她的脸!”莫妮卡提了个建议。

“最好把她的鼻子咬下来!”克利斯蒂娜出了个主意。“这么一来你的气一下子就全消了!”她一边说,一边悠闲地晃着双腿。

“她把我整个假期的情绪全给搅坏了!”路易丝恼火地嘟哝着。

“这也不能怪她呀,”大脸蛋的施蒂菲劝解说,“要是来了一个长得和我一模一样的人……”

特璐德噗嗤一声笑了,“连你自己也不会相信,还有另一个人会有你这样一副蠢面孔。”

施蒂菲生气了。其他的小姑娘都哈哈大笑起来,连路易丝也笑歪了脸。

这时锣声响了。

“开饭了!”克利斯蒂娜嚷道。小姑娘们都从墙头上跳了下来。P6-11

序言

每一个中国孩子都知道德国在什么地方,也知道柏林是德国旧的首都和新的首都。有些孩子也许还知道柏林维尔梅斯多夫区的一伙有名的少年,他们的首领是“教授”和“带着喇叭的古斯塔夫”。他们也许记得这伙少年帮助一个从小城市来的名叫埃米尔·蒂施拜的男孩抓住一个小偷的经过。在火车上,这个小偷偷走了他准备交给住在柏林的外婆的一笔钱。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故事!但是它并非真人真事,这一点可以查对核实。这个故事最早出现在19292年,也就是整整70年前出版的一部儿童小说里。几乎每个德国孩子都知道《埃米尔擒贼记》,不是读过小说,就是听过广播剧或者看过戏剧和电影。1999年还有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假如这部大概可以称为20世纪最出名的德国儿童小说的作者仍然活着的话,1999年2月23日,他将庆祝他的100周岁的生日。对于埃里希’凯斯特纳的百年诞辰,还会有比同时将他的8部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译成中文更好的礼物吗?1999年,德国出版了难以计数的关于凯斯特纳的书籍,举办了许多展览、纪念会、讲座和学术讨论会。人们理应如此,因为每个人毕竟只有一次100周岁!然而,同时将8本新译的儿童文学作品送到中国孩子(和那些已经不再是孩子的人)的手里,这恐怕是所有纪念凯斯特纳的活动中最美好和最重要的。因此,非常感谢明天出版社慷慨赠送的这份生日礼物。

埃里希·凯斯特纳是小说家、剧作家、电影脚本和广播剧作家、儿童文学作家。他于1899年2月23日出生在德累斯顿这座当年撒克森王国的首府。他出生于普通人家,父亲是皮革工匠,当年他不得不关闭自己的作坊,去工厂做工赚钱。母亲做一些家庭手工产品,以此增加家庭收入,后来她又在家里开设了一个很小的理发店。埃里希是这个家庭唯一的孩子。母亲自然把儿子变成自己唯一的生活内容:她可以为了儿子做任何事情,因为儿子应该生活得更好,儿子应该出人头地,成名成家。埃里希.凯斯特纳一生与母亲保持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他们几乎每天都给对方写信或寄明信片。凯斯特纳上的是8年制公立学校,然后又上了一个教师培训班,1917年应征人伍。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凯斯特纳放弃了教师这个职业,选择了高级文理中学,从而1919年开始在莱比锡上大学,攻读日耳曼语言文学、历史、哲学和戏剧史。1925年,他获得了博士学位。从在高级文理中学读书时起,凯斯特纳就开始写作并且发表了一些诗歌和短篇小说。在大学里,他积极为报刊写稿,这有助于他在1925年谋得了《新莱比锡报》的一个职位。1927年,他作为剧评家来到德国首都柏林,并且在相当短的时间里,成为魏玛共和国最著名的青年知识分子之一。他最初是作为抒情诗人引起人们注意的。他的诗集有《腰上的心》(1928)、《镜子里的喧闹》(1929)、《一个男人给予答复》(1930)、《椅子之间的歌唱》(1932),此外他还写了长篇小说《法比安》(1931)。当然,在此期间,他仍然继续为报刊撰稿,尤其是写作戏剧和电影评论。

1929年,他的第一本儿童书在柏林的威廉出版社出版,这部名为《埃米尔擒贼记》、由瓦尔特·特里尔画插图的儿童小说立刻轰动世界,遂使凯斯特纳一举成为名扬国内外的儿童文学作家。凯斯特纳后来多次说过,他成为儿童文学作家实际上纯属偶然:有一天,威廉出版社的女出版人问凯斯特纳是否愿意为她写一本儿童书,他当时以年轻人特有的轻率态度慨然允诺。这件轶事并不完全准确。凯斯特纳在莱比锡时曾经为许多报纸撰写过文章,自1926年起,他也为家庭杂志《拜尔大众》撰稿。这个杂志有一个独立的副刊《克劳斯和克拉拉的儿童报》,而它的唯一编辑不是别人,正是埃里希·凯斯特纳!他当时已经积累了三年为孩子们写作的经验,并且以写儿童诗和儿童故事而小有名气,甚至还收到了许多儿童读者的来信。因此,任何大师都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即使事后有很多人过于喜欢这么宣称。

凯斯特纳的第一部儿童小说立刻就被搬上了舞台并拍成了电影。凯斯特纳对当时没有让作者本人足够地参与此事感到非常恼火,因此他自己准备更多地投入剧本和电影脚本的写作。在拍摄电影《埃米尔擒贼记》时,担任导演的不是别人,而是大名鼎鼎的比尔·维尔德。人们也许可以说,凯斯特纳在德国儿童文学史、德国儿童戏剧史及德国电影史上均占据了一个相当突出的地位。凯斯特纳很快又开始写他的第二部儿童小说《小不点和安东》。鉴于世界经济危机,这部小说比他的第一部小说具有更强的社会批判效果。该书1931年出版,当年年底就由马克斯·莱因哈特的儿子戈特弗里德·莱因哈特搬上了舞台。翌年,一半幻想、一半超现实的滑稽童话小说《5月35日》出版。1933年,在纳粹党上台的前夕,《飞翔的教室》得以出版。此后,凯斯特纳在德国被禁止发表作品。他的书——只有《埃米尔擒贼记》例外——被从书店和图书馆的书架上撤了下来,烧成灰烬。人们可以想象,这对于一个刚刚34岁、正处于他的儿童文学创作第一个高峰的作家意味着什么。凯斯特纳没有流亡国外,而是继续留在柏林,并且试图作为剧作家和电影脚本作家(均以陌生的笔名)维持生计。在此期间,他的作品继续在国外出版,比如在“中立”的瑞士,其中有1935年出版的儿童小说《埃米尔和三个孪生子》。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第三帝国”土崩瓦解。此后,凯斯特纳经历了他的第二个重要时期。他曾在慕尼黑《新报》文艺版当主编。1946年至1949年,他主编出版了一份名为《企鹅》的儿童杂志。此外,他还积极为好几家小型歌舞剧场撰写剧本,如《流动舞台》和《小自由剧场》等。在儿童文学方面,1949年是他很重要的一年。在这一年里,凯斯特纳出版了两部儿童文学作品:《动物会议》和《两个小洛特》。《动物会议》是一个政治童话,各国之间应该和平相处是这个童话传达的信息。儿童小说《两个小洛特》是一个家庭故事,同时也是一出张冠李戴的喜剧,它敦促成年人遏制自己的利己主义思想,从而保证孩子们拥有幸福的童年。《两个小洛特》在出版后的第二年就被拍成了电影。1954年,《飞翔的教室》也被拍成了电影。凯斯特纳的儿童文学作品曾经在西德拥有广泛的读者,根据他的儿童小说改编的剧本和电影在儿童剧场和儿童电影院占据了统治地位。在创作方面,凯斯特纳这时开始进入他的晚期创作——他的晚期创作远远不如早期创作那么有名,那么成功。这一时期他为孩子们改编了许多经典作家的作品和“民间传说”,如《蒂尔·欧伊伦斯皮格》、《席尔德市民》等。1957年,他出版了童年自传《在我是一个小男孩的时候》。60年代他还出版了两部儿童小说:《袖珍男孩儿》和《袖珍男孩儿和袖珍小姐》。凯斯特纳是西德战后的儿童文学之父,他有几个杰出的学生,比如詹姆斯‘克吕斯,还有无数并不那么重要、或多或少对他进行盲目模仿的仿效者。凯斯特纳早已成为一位文学名人,自1951年起,他担任德国(西部)笔会主席,1957年获得德国最重要的文学奖——毕希纳奖。1960年,他被授予安徒生奖,这是授予儿童文学作家的最高国际奖。为庆祝他的65岁生日,歌德学院举办了凯斯特纳生平和创作展览。1974年7月29日,埃里希·凯斯特纳在慕尼黑去世。

在世界各地,提到德国儿童文学,埃里希·凯斯特纳的名字总是与格林兄弟的名字相提并论,后者出版了著名的《格林童话》(第一版出版于1812年至1815年,第二版出版于1819年)。迄今为止,除凯斯特纳外,没有任何一位20世纪的德国儿童文学作家能够赢得这样的国际声誉。在德国文化圈内部亦是如此:西德的儿童文学、西德的儿童戏剧和西德的儿童电影,至少是在50年代和60年代,完完全全置身于他的魔力之中。为摆脱这种魔力,人们花费了巨大的努力。凯斯特纳也遇到了每一座伟大的文学纪念碑所遇到的情况:人们有时试图轰轰烈烈地将他从基座上推倒。但是,对于一部分60年代末以来的“新”儿童文学,他仍然还是一位教父:他的儿童小说在1970年前后被看做是社会批判现实主义的典范,而社会批判现实主义在50年代和60年代却被人们故意视而不见,但是,人们也正需要以此为起点。失望没过多久就出现了:儿童文学作家凯斯特纳只是在一种非常有限的程度上来说是一个社会批判现实主义者,正像他的批评者们在30年代初就已经认识到的那样。他确实是一个很优秀的小说家,他知道孩子们,尤其是男孩子们的梦想,比如勇气、友谊、成功。这些梦想可以轻松地变成使人产生疑问的东西,对此,我们今天已经有了足够的认识。凯斯特纳本人则由于他对人的理智和道德的坚定不移的信任,做好了应付一切的准备。然而,唯理主义者和道德主义者凯斯特纳也陷人了一种惹起嫌疑的处境,因为在他宣传的这些价值观念的背后隐藏着一些“次要的道德”——诸如秩序、勤奋、正确等等。它们在人类自由的、现代的、解放的观点的影响下显得异常陈旧。自从70年代后期以来,有许多评论家试图把这位儿童文学作家的纪念碑一块石头一块石头地拆除。这种过激行动往往是一种巨大失望的表达方式,因为这些批评者中的许多人是由凯斯特纳的儿童书籍伴随着长大的。

纪念碑有的时候也必须推倒毁掉,这似乎已经成为文化传统的不容改变的法则之一。因此也只有一个新的时代才有可能为自己建造一座新的塑像。也许,当我们在德国纪念这位作家诞辰100周年的时候,儿童文学终于进入了一种更无忧虑、更为有利的境况。凯斯特纳的儿童文学作品对我们德国来说已经成为历史,而且从积极的意义上来说,我们终于可以自由地面对他的儿童文学作品,让我们等着它向我们揭示新的迄今末被认识的东西吧。这也适合德国的儿童读者,对于他们,凯斯特纳的儿童小说始终还是一种很有吸引力的读物。电影导演们极其引人注目地在最近拍摄的几部电影里自由地处理了凯斯特纳的儿童小说,例如《两个小洛特》和《小不点和安东》。他们以大胆的、失敬的方式把小说移植到我们当代社会,为它们重新注入了活力。

我们可能毕竟不能像中国的凯斯特纳儿童书籍的读者(儿童和成年人)那么自由,对他们来说,从来就没有过一座压得人们喘不过气来的纪念碑,而只有一种异国文化的见证:陌生,但却充满了魅力。愿中国的读者——无论年长年幼——教会我们这些德国读者再一次用全新的目光看一看凯斯特纳的儿童文学作品。永远都可以用新的完全不同的目光来看待凯斯特纳,这一点已经为以往的历史所证明,这也正是这位德国儿童文学作家之伟大的一个标志。

1999年写于德国

后记

埃里希·凯斯特纳是我经常说的名字。说的时候有很多的炫耀。说起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儿童文学作家时,我都会有炫耀的神情。这其实好像不是在炫耀那个我不认识的作家吧,而是在炫耀我们的儿童文学。这的确是一种特别容易让人炫耀的好文学。它有那么多飞越尘间的想法,那么多软和和的爱念,那么多的美妙触摸都是在天真孩童的眼睛里和手指间;那么多的风趣叙述,那么多的诗和哲学的句子,那么多的你不会想忘记的情形、模样,那么多的无法数尽的光芒笑容和浪漫,那么多那么多的……童年,就这样被这个好文学点亮了后来的方向,有了像样的人的姿态,有了世界的责任,有了被敬重,有了非常非常幸福的心情,有了那么多。

我有凯斯特纳的几乎所有的书。我有别的很多书,别的值得炫耀的作家们的书。可是我仍旧会说:“我有凯斯特纳的几乎所有的书!”

我一直是把它们放在我可以最容易就看清楚的那个位置上的。我喜欢看见这样的作家的书,看见他的那匹戴帽子的黑马,看见那个立在走廊里的老式衣柜,吱咯,柜门打开了,噌一下,就到南太平洋去了。我要看见那个小男孩。看见他独自上火车,到柏林去。他又下了火车,跟踪上了那个戴硬边帽的小偷。接着是呼啦而采的机智和灵感,是呼啦而来的儿童和力量,是浩浩荡荡的天真,浩浩荡荡的正义,浩浩荡荡的英勇,浩浩荡荡的脚步,浩浩荡荡的胜利!在世界的儿童文学里,这兴许是唯一的一个浩浩荡荡。

对一个作家来说,作品的浩浩荡荡数量可能很重要,但是作品的令人惊异的喜悦和感动一定越发重要。因为后面的这个是根更加高的竿子,是值得立耸的,一下子就把真正的绚烂颜色和童话美丽飘扬起来,放进了文学的天空、眼睛的天空。那是比旗帜更特别的布条儿,是一件分外合乎了珍贵生命、珍贵童年的理应等候的事情。生命和童年都需要这飘扬,需要这看见,所以他们就会用一个所有眼睛都瞧不见的升降机,把这些创造了高耸飘扬的写作也送向很高的位置。凯斯特纳就在这很高的位置上,德国的位置上,欧洲的位置上,t%REA~@位置上。所以,他为儿童写的书籍根本不能算浩浩荡荡。可是从他的高耸的飘扬下走过的童年却是浩浩荡荡的。童年长大了,成为成年人,成为男人和女人,非常成熟,却仍旧喜欢从他的飘扬下走过,这样的浩浩荡荡就是不朽。

我们现在看见的速朽太多,它们装腔作势,招摇市面,所以我们多么需要凯斯特纳,需要他的黑马男孩,需要他的小不点和安东,需要他的飞翔教室和动物故事,需要他的孪生子和袖珍小孩,需要他的并不浩浩荡荡的全部。我们需要!

所以我们感谢。

我们感谢这样的出版。感谢这样的立耸。感谢这样的良知和责任。感谢这样的敬重童年。感谢这样的对我们成年人自己的身份的敬重。

最后还是首先要感谢安息在慕尼黑一个公墓里的凯斯特纳。

如果活着,他今年19岁。 

他的作品仍旧活着,而且不知道会活几个109岁。

那骑着黑马走过来的男孩是谁呢?就是不朽的凯斯特纳自己。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两个小洛特/凯斯特纳作品典藏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德)埃里希·凯斯特纳
译者 赵燮生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明天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3256357
开本 32开
页数 163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78
出版时间 2008-04-01
首版时间 2008-04-01
印刷时间 2014-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2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516.84
丛书名
印张 5.625
印次 2
出版地 山东
189
152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22:2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