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位卓越超群的文化伟人,在文学、历史学、古文字学等广阔的学术领域里留下丰厚遗产,影响深远。与其笃实的学养一脉相通,郭沫若在书法艺术方面同样成就璀璨,在现代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本书为你揭秘大师的另面生活和大师背后的女性故事。母亲、爱人、红粉知己、朋友,她们出身不同、性格不同、文化不同、职业不同、信仰不同,但她们都与李叔同的生活、婚姻、家庭交织在一起。
她们的动人故事,不仅让你更全面的了解郭沫若,更让你为女性们不平凡的生活经历深深感叹!
图书 | 郭沫若的异国婚姻始末/长篇纪实文学系列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郭沫若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位卓越超群的文化伟人,在文学、历史学、古文字学等广阔的学术领域里留下丰厚遗产,影响深远。与其笃实的学养一脉相通,郭沫若在书法艺术方面同样成就璀璨,在现代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本书为你揭秘大师的另面生活和大师背后的女性故事。母亲、爱人、红粉知己、朋友,她们出身不同、性格不同、文化不同、职业不同、信仰不同,但她们都与李叔同的生活、婚姻、家庭交织在一起。 她们的动人故事,不仅让你更全面的了解郭沫若,更让你为女性们不平凡的生活经历深深感叹! 内容推荐 本书是“长篇纪实文学系列丛书”之一,该书系以介绍名人背后的女性故事为主。这些作品全面、系统的揭示了上述人文大师鲜为人知的另面生活,并在其中穿插了重大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以及人物生活的社会背景,以生动、真实、细腻的笔触,充分展现了名人的丰富的女性世界——母亲、爱人、红粉知己、朋友。这些女性虽然出身不同,性格不同、文化不同、职业不同、信仰不同,但她们与名人或结为夫妇,执手一生;或相爱相知,终生陌路,却爱恋一世,结下深厚情谊。这些女性,在让人们感到亲切的同时,也让人们为她们动人的故事,高尚的情操,为她们不平凡的生活经历深深感叹! 目录 引 子/1 第一章 有缘千里相会/1 第二章 异国兄妹/10 第三章 博多湾的情思/31 第四章 圣母玛利亚/47 第五章 亡民与红瓜/63 第六章 相濡以沫/80 第七章 别妇抛雏/105 第八章 含辛茹苦/124 第九章 万里寻夫/136 第十章 永恒之女性/150 附录: 郭沫若的有关自述/162 试读章节 佐藤富子明治二十八年(1895年)4月5日出生于宫城县黑川郡大衡村。她是卯右卫门与佐藤初夫妇的第一个孩子,兄弟姐妹三男五女共8人。 佐藤家是伊达家的家臣,世世代代任柳生一刀流派的武术教师,又是罗马天主教的信徒。佐藤家没生男孩子,世世代代都是以女孩招养子。卯右卫门也是养子,他应召参加了日清、日俄两次战争,心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后在横浜的神学学校学习五年并当了牧师。他虽然是一个拥有五町步田地和几十町步山林的地主,但是,却离开农耕生活而专门以布教为生,把田地出租给佃农。浸礼教的教会本部开始在仙台,后转移到盛冈、远野、福岛等地。随着父亲的任地转移,富子和大妹妹佐藤操在小学时代就经历过几次转校。父亲是一个沉着稳健的人,母亲重视作为士族姑娘的排场和体面,是一个非常严厉的人。如果孩子们讲不礼貌的话,就要被打嘴。兄弟姐妹之间如果吵架、喊叫就要被打得头昏脑胀。 姐妹俩在仙台进入浸礼教的教会学校——尚纲女子学校学习。因为要过寄宿生活,先后离开了父母的身边。大衡村是离仙台八日里(约32公里)的偏僻农村。村里有两户士族,其中之一就是姐妹俩的家。现在虽然通了公共汽车,但在明治四十年代姐妹俩游学仙台时,除徒步或骑马以外没有其它的办法。 富子去仙台的那天,伙伴们在马背上放上鞍子让“少爷”(小姐)骑上去拉住缰绳。父母习惯于把姑娘们称为“少爷”,而把男孩子称为意味着少爷的“公子”来抚养的。 牧师生活在经济上并不宽裕。但是,因为双亲是教育事业的热心人,她们又是牧师的女儿,女子学校给予她们免除学费等等的照顾。尽管如此,在明治四十年代能把两个女儿从偏僻的农村送出去接受中等教育,佐藤家的双亲确实是相当开明的家长。 姐姐和妹妹在学龄上虽然相差三年,但进女校读书时,姐姐是三年级,妹妹是一年级,相差只有两年。由于学制的改革,富子完成小学义务教育四年后进入高中学习,妹妹完成小学六年的义务教育后马上进入女子学校,因此,姐妹俩那个时期在寄宿舍住宿同处于一室。 在女子学校短暂休假的时候,姐妹俩把行李分成两份扛着回大衡村的家里去。途中要穿过七处森林,爬越七座连绵起伏的山峰。早晨6点从仙台出发,晚上5点钟才能回到家里。 尚纲女子学校戒律非常严格。据说每逢神的安息日,即使是星期天也不许上街买东西,只能呆在修道院附近打发时间。在这样的环境里,佐藤富子常常表现出反抗的言行举动,为此获得了一部分教师的喜爱,也遭到一部分教师的憎恨。富子具有义侠心,她常常在关心帮助同学们的同时,也常常以充满诙谐的口气跟老师开玩笑。即使如此,也只是一个有才气的少女表达意志的行为,而不是叛逆的举动。 例如,每当把棉被收起来放进壁橱里时,富子常常是随随便便地往里一塞,把圆枕头“啪”地一下扔到上面去。校长兼舍监的老处女是个美国人,巡视至此,刚一拉开拉门,壁橱里的东西就像雪崩一样地落下来。校长在拉门仅剩下的纸上用英文写了:“这真惊人!”句子末尾是一个大大的惊叹号。据说就因为这件事,没有任何其它原因,富子受到了一个月不许外出的处罚。 佐藤家代代是女孩,在佐藤操出生的翌年生了第一个男孩。全家人对男孩倾注了全部爱情,而两位姑娘却饱尝了被疏远的滋味。富子从小时候就萌生了对于权威反抗的情绪;另一方面,基督教的气质已经深入她的骨髓,使她养成了哪怕把自己的事情放下不管、也要帮助困难的人的性格。 每逢女子学校考试的那一天,同学们清晨很早就来到学校,随着一声“阿富!你教教我!”的叫声,姐姐的身姿马上就出现了。这些事情直到今天仍鲜明地留在妹妹佐藤操的记忆里,还像刚刚发生的一样。 要说富子的顽皮,曾有过这样一件事:一位独身的男教师来上课时,富子让什么也不知道的同学问老师:“衣”字旁加一个“军”字怎么读。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大大的“裤”字,这个字的意思是男人的兜裆布。老师不好启齿,只好解释说:“同学们,这个字就是雷公打雷的时候,人们穿上用虎皮做的这个东西去擂大鼓。”教室中“哇”地一声哄堂大笑了。富子就是这样的顽皮,但有的老师把她开的小小玩笑看作是危险思想来憎恨。 富子是喜欢文学、爱读书的少女,尤其耽读克鲁泡特金的著作,因而具有某些无政府主义的思想倾向。同时,她还是圣歌队中的一员。 她于大正3年(1914年)春天毕业,既没有升学,也没有回家,而是作为布教活动的助手留在了尚纲女子学校。继续升学需要去东京,费用多,因此作为多子女家庭的长女,年轻的富子升学希望就这样破灭了。 在探索人生前途的这个时期,母亲不同女儿商量就给她提亲。富子知道了这件事,没有同任何人商量就去了东京。那是大正5年的事情,东京的圣路加病院从全国教会学校系统的女校毕业生中招募志愿当看护的人,佐藤富子前去应考并被录取。“病院”是当时的叫法,现在则统称医院。 医院的制度是学生全部住校,作为练习生开始实习生活,而且要接受检验考试,才能取得看护妇的资格。实习的内容,从照料病人到打扫卫生(包括擦亮上水道的水龙头)等等。病人大多数是欧美人。 医院的场地内有教会,有院长为首的外籍医师住的洋房和网球场,还有作为看护妇宿舍的日本式的二层建筑。 医院里的预告板上没有日本文字,只有英语,一周公布两次内容。医院内有美国看护妇主办的英语学习会。毕业于教会学校、通晓基督教,又有语言学基础的姑娘们,很适合这个医院的条件。医院提供实习生的食宿和制服,每月还给二日元五十钱的零用钱。尽管假日外出看电影、吃好吃的饭莱差不多把零用钱都花光了,但富子的“自立”能力是很强的。一个人来到东京以后,富子一次也没有回过宫城县的父母家。 那个时候,远离双亲、竭尽全力靠自己生活的佐藤富子,没有想到有一位青年人正在向她走来…… 这个青年,就是郭沫若! P1-3 序言 编缉出版名人的女性世界是我多年的愿望,不仅仅是因为自己是女性,也不仅仅是因为编过诸多本名人的传记。而是每每看到有关名人背后的女性(母亲、妻子、伴侣、知己、朋友)的故事时,总是不胜唏嘘。 固然成长为一名名人有着与常人异别之处,但做为名人背后的女性,在社会、家庭、道德、伦理诸多方面所需承受的压力亦不比名人小,做名人难,做名人的女人更难! 因为有了女性,名人的情感生活增添了绚丽多彩的光环;因为有了女性,名人也饱尝了人世间悲欢离合,喜怒哀乐。女性在名人的生活中交织着复杂的亲情、爱情、恋情和友情,女性成为名人生活中、工作中的重要部分,女性也成为影响名人一生甚或他们事业有成、受人尊崇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本套长篇纪实文学系列丛书,从2004年开始策划、组稿,至今陆续出版了有关金庸、柏扬、李敖、徐志摩、郁达夫、胡适、李叔同、梁实秋、郭沫若等诸历史文化名人的女性世界纪实文学作品。这些作品全面、系统的揭示了上述人文大师鲜为人知的另面生活,并在其中穿插了重大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以及人物生活的社会背景,以生动、真实、细腻的笔触,充分展现了名人的丰富的女性世界——母亲、爱人、红粉知己、朋友。这些女性虽然出身不同,性格不同、文化不同、职业不同、信仰不同,但她们与名人或结为夫妇,执手一生;或相爱相知,终生陌路,却爱恋一世,结下深厚情谊。这些女性,在让人们感到亲切的同时,也让人们为她们动人的故事,高尚的情操,为她们不平凡的生活经历深深感叹! 浩瀚人生,多少风流人物,随着时代风云变幻,一去不返。记录名人的女性世界在今天会是一个更感人、更精彩的世界,也是对人生对生命的另一种感悟。 吕 莺 2006年1月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郭沫若的异国婚姻始末/长篇纪实文学系列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鲁雄飞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台海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141453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6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50 |
出版时间 | 2006-01-01 |
首版时间 | 2006-01-01 |
印刷时间 | 2006-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6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825.6 |
丛书名 | |
印张 | 17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63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6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