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孝义皮影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是作者收藏和创作的六千余件皮影作品的一次集中展示,也是作者对三十多年艺术心路的一次反观和总结。从书中可清晰地看到一种“身在艺术之中”的真诚与朴素,看到一种“负担艺术”的责任与气质。“中国皮影戏流变”和“孝义皮影探源”两篇视角宏阔并且充满沉思的文章充分地显现作者的艺术底蕴,作者并介绍了皮影的制作和色彩的应用、皮腔音乐、碗碗腔音乐、皮影雕刻艺人师承世系、孝义皮影木偶艺术博物馆馆藏精品的登场,摆脱了只呈现实物的单调与片面。该书给我们提供一个很好的范本,一个完全的参照系。这是一次富有建设性和突破性的迈步,一次面对逆境用艺术者身份表态的性情,一次绽现“痛并快乐着”的文化内涵的生动之美。

内容推荐

这是作者收藏和创作的六千余件皮影作品的一次集中展示,也是作者对三十多年艺术心路的一次反观和总结。从书中可清晰地看到一种“身在艺术之中”的真诚与朴素,看到一种“负担艺术”的责任与气质。“中国皮影戏流变”和“孝义皮影探源”两篇视角宏阔并且充满沉思的文章充分地显现作者的艺术底蕴,作者并介绍了皮影的制作和色彩的应用、皮腔音乐、碗碗腔音乐、皮影雕刻艺人师承世系、孝义皮影木偶艺术博物馆馆藏精品的登场,摆脱了只呈现实物的单调与片面。该书给我们提供一个很好的范本,一个完全的参照系。

目录

中国皮影戏的流变

孝义皮影戏探源

纸窗影人

头饰脸谱

身段服饰

纱窗影人

头饰脸谱

身段服饰

景物道具

地狱图

影戏故事

皮影的制作和色彩的应用

皮腔音乐

碗碗腔音乐

皮影雕刻艺人师承世系

孝义皮影木偶艺术博物馆馆藏精品

后记

试读章节

皮影的造型艺术同中国其他传统的造型艺术形式一样,有着特殊的表现力和形式美感,在艺苑中有着特殊的存在价值。

在影戏的发展过程中,皮影形成了可独立存在的造型艺术形式,以二度空间观念作为造型基础,用坚硬锋利的钢刃在兽皮上雕镂运行,留下了别致的、具有自身韵律节奏感的件件艺术品,使我们看到或粗犷奔放、或质朴古拙、或精巧秀丽的各具个性特征的画面。它们反映着民情风俗,饱含着民族的感情、愿望和审美取向。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经历着外来文化强烈的冲击,我们必须寻求自己在艺术天地中应该站立的位置。近年来,众多艺术家发现民间艺术凝聚着中华民族宽厚、不屈、向上的气质,蕴涵着雄强、博大、刚毅的民族魂魄,是中华民族艺术的根。伴随着世界文化的寻根热,发掘、整理和研究山西皮影艺术可以从一个侧面展现民间艺术在人类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使我们认识和学习民族、民间艺术的本源精神,从而开拓民族艺术的崭新明天。

当今多数专家学者著书立说说明影戏始于汉朝时,都会引用《汉书·外戚传》的一段记述:“李夫人少而蚤(早)卒。……上(武帝)思念李夫人不已,方士齐人少翁言能致其神,乃夜张灯烛,设帷帐,陈酒肉,而令上届他帐,遥望见好女如李夫人之貌,还幄坐而步。又不得就视,上愈益相思悲感,为作诗日:‘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令乐府诸音家弦歌之……”设帐幕、夜张灯烛,让汉武帝另坐他帐观看影子,已构成影戏雏形。我国著名历史学家、社会学家颐颉刚先生早在60多年前已对此故事作了分析:“其所致者,自非鬼,亦非人,猜想之,乃即影戏之设备大同。而武帝所见之影,则更与影戏无异,如不能就视,如坐而步。最明显者,为其诗之所表现:‘是邪,非邪?’已有不全似李夫人形貌之感觉,正与影戏不合真像处相同。”

宋人高承《事物纪原》中也引用汉武帝和李夫人的故事,认为“由是后有影戏。……汉武帝以下无闻”。清人魏崧《壹是纪始》,亦根据这些记载认为影戏始于汉朝。

近年来,有多家报刊载文分析齐人术士少翁在幕后耍的是什么把戏,有人说是让宫中侍女装扮,有人说是用纸或皮剪成李夫人像,众说纷纭,不一而足。如要分析此问题,还得从戏曲的形成说起。王静安先生在《宋元戏曲史》中认为,歌舞始于古代巫术。实际上在春秋时期就有“优人”,如优孟。虽说巫与优并不能同现代戏剧比同,但视为戏剧之前身当无异议。

影戏是模仿人的戏剧,古时还有一种傀儡戏,也是模仿真人,与影戏“借灯亮影”的特点接近,多被后人混为一谈。傀儡,后人亦叫“宫戏”、“木偶戏”。唐人段安节《乐府杂录》日:“汉高祖被冒顿围于平城,陈平探知冒顿之妻阙氏奇妒,乃造木偶人作伎女状舞于城埠间,阙氏见之以为真人,恐城下冒顿必纳伎女,乃解围去。”木偶人在汉初能有退兵的效用,一方面说明木偶人制作已到酷似真人的程度,另一方面说明木偶人不是陈平一时想到,仓促即可制成,必然已有甚久的历史。顾颉刚先生推测傀儡“周代已有,亦属可能之事”,那么汉武帝刘彻时的齐人术士少翁很可能是拿傀儡在幕后利用灯光所为。……

P2-3

后记

《中国孝义皮影》终于和大家见面了。

我从小受孝义皮影戏的熏陶,以雕刻皮影为娱,和皮影结下了不解之缘,自认为孝义皮影单就造型艺术来看,也是不该被抛弃的民族民间艺术瑰宝,很早就开始了收藏、研究和创作的艰难历程,为此几乎倾注了我毕生的心志。30多年来,我走南闯北,访影求艺,采风问俗,寻根问影,一头钻进了皮影的“牛角尖”里,无论险阻艰难,都义无反顾,孜孜以求,今天终于能把这部分收藏的“瑰宝”奉献给读者了。

借此图书出版之际,首先感谢山西省委宣传部、吕梁市委宣传部,特别是省委宣传部申维辰部长、吕梁市委宣传部朱锦平部长,感谢他们在百忙之中亲自过问、策划、审阅,为此书高质量出版奠定了重要基础。在本书的编撰、出版过程中,孝义市委、市政府和市委宣传部有关领导以及山西教育出版社社长王宇鸿同志给予了鼎力支持,在此一并致谢。

再是感谢李谙、侯建川、武海棠、梁全民、田潮、范玉莲等道友贤达,没有他们的鼎力相助,此书难与读者见面,在此深表谢忱,书此以备不忘。

令人振奋的是,中国政府积极响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号召,中国文化部启动了“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启动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并积极准备把“中国皮影”申报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皮影必将复兴,可以堂堂正正地走进大雅之堂,民族民间艺术必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它应有的贡献。

作者

二00五年五月三十日于孝义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孝义皮影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侯丕烈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山西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4029353
开本 16开
页数 25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50
出版时间 2005-09-01
首版时间 2005-09-01
印刷时间 2005-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8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J528.3
丛书名
印张 16.5
印次 1
出版地 山西
270
212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9:4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