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青草地上落满花瓣(精)/读者杂志经典珍藏书系
内容
试读章节

丰子恺

使人生圆滑进行的微妙的要素,莫如“渐”;造物主骗人的手段,也莫如“渐”。在不知不觉中,天真烂漫的孩子“渐渐”变成野心勃勃的青年;慷慨豪侠的青年“渐渐”变成冷酷的成人;血气旺盛的成人“渐渐”变成顽固的老头子。因为其变更是渐进的,一年一年地,一月一月地,一日一日地,一时一时地,一分一分地,一秒一秒地渐进,犹如从斜度极缓的长远的山坡上走下来,使人不察其递降的痕迹,不见其各阶段的境界,而似乎觉得常在同样的地位,恒久不变,又无时不有生的意趣与价值,于是人生就被确实肯定,而圆滑进行了。假使人生的进行不像山坡而像风琴的键板,由do忽然移到re,即如昨夜的孩子今朝忽然变成青年;或者像旋律的“接离进行”,由do忽然跳到mi,即如朝为青年而暮忽成老人,人一定要惊讶,感慨,悲伤,或痛感人生的无常,而不乐为人了。故可知人生是由“渐”维持的。这在女人恐怕尤为必要:歌剧中,舞台上的如花的少女,就是将来火炉旁边的老婆子,这句话骤听使人不能相信,少女也不肯承认,实则现在的老婆子都是由如花的少女“渐渐”变成的。

人之能堪受境遇的变衰,也全靠这“渐”的助力。巨富的纨袴子弟因屡次破产而“渐渐”荡尽其家产,变为贫者;贫者只得做雇工,雇工往往变为奴隶,奴隶容易变为无赖,无赖与乞丐相去甚近,乞丐不妨做偷儿??这样的例子,在小说中,在实际上,均多得很。因为其变衰是延长为十年二十年而一步一步地“渐渐”地达到的,在本人不感到甚么强烈的刺激。故虽到了饥寒病苦刑笞交迫的地步,仍是熙熙然贪恋着目前的生的欢喜。假如一位千金之子忽然变了乞丐或偷儿,这人一定愤不欲生了。

这真是大自然的神秘的原则,造物主的微妙的功夫!阴阳潜移,春秋代序,以及物类的衰荣生杀,无不暗合于这法则。由萌芽的春“渐渐”变成绿荫的夏;由凋零的秋“渐渐”变成枯寂的冬。我们虽已经历数十寒暑,但在围炉拥衾的冬夜仍是难以想象饮冰挥扇的夏日的心情;反之亦然。然而由冬一天一天地,一时一时地,一分一分地,一秒一秒地移向夏,由夏一天一天地,一时一时地,一分一分地,一秒一秒地移向冬,其间实在没有显著的痕迹可寻。昼夜也是如此:傍晚坐在窗下看书,书页上“渐渐”地黑起来,倘不断地看下去,(目力能因了光的渐弱而渐渐加强)几乎永远可以认识书页上的字迹,即不觉昼之已变为夜。黎明凭窗,不瞬目地注视东天,也不辨自夜向昼的推移的痕迹。儿女渐渐长大起来,在朝夕相见的父母全不觉得,难得见面的远亲就相见不相识了。往年除夕,我们曾在红蜡烛底下守候水仙花的开放,真是痴态!倘水仙花果真当面开放给我们看,便是大自然的原则的破坏,宇宙的根本的摇动,人类的末日临到了!

“渐”的作用,就是用每步相差极微缓的方法来隐蔽时间的过去与事物的变迁的痕迹,使人误认其为恒久不变。这真是造物主骗人的一大诡计!这有一个比喻的故事:某农夫每天朝晨抱了犊而跳过一沟,到田里去工作,夕暮又抱了它跳过沟回家。每日如此,未尝间断。过了一年,犊已渐大,渐重,差不多变成大牛,但农夫全不觉得,仍是抱了它跳沟。有一天他因事停止工作,次日再就不能抱了这牛而跳沟了。造物的骗人,使人留连于其每日每时的生的欢喜而不觉其变迁与辛苦,就是用这个方法的,人们每日在抱了日重一日的牛而跳沟,不准停止。自己误以为是不变的,其实每日在增加其苦劳!

我觉得时辰钟是人生的最好的象征了。时辰钟的针,平常一看总觉得是“不动”的,其实人造物中最常动的无过于时辰钟的针了。日常生活中的人生也如此,刻刻觉得我是我,似乎是“我”永远不变,实则与时辰钟的针一样地无常!一息尚存,总觉我仍是我,我没有变,还是留连着我的生,可怜受尽“渐”的欺骗。

“渐”的本质是“时间”。时间我觉得比空间更为不可思议,犹之时间艺术的音乐比空间艺术的绘画更为神秘。因为空间姑且不追究它如何广大或无限,我们总可以把握其一端,认定其一点。时间则全然无从把握,不可挽留,只有过去与未来在渺茫之中不绝地相追逐而已。性质上既已渺茫不可思议,分量上在人生也似乎太多。因为一般人对于时间的悟性,似乎只够支配搭船、乘车的短时间;对于百年的长期间的寿命,他们不能胜任,往往迷于局部而不能顾及全体。试看乘火车的旅客中,常有明达的人,有的宁牺牲暂时的安乐而让其座位于弱者,以求心的太平(或博暂时的美誉);有的见众人争先下车,而退在后面,或高呼:“勿要轧,总有得下去的!”“大家都要下去的!”然而在乘“社会”或“世界”的大火车的“人生”的长期的旅客中,就少有这样的明达之人。所以我觉得百年的寿命,定得太长。像现在的世界上的人,倘定他们搭船乘车的期间的寿命,也许在人类社会上可减少许多凶险残惨的争斗。而与火车中一样地谦让,和平,也未可知。

然人类中也有几个能胜任百年的或千古的寿命的人。那是“大人格”,“大人生”。他们能不为“渐”所迷,不为造物所欺,而收缩无限的时间并空间于方寸的心中。试听Blake的歌:

一粒沙里看出世界,

一朵野花里见天国,

在你掌里盛住无限,

一时间里便是永劫。

1997年第7期

P56-60

目录

许地山:蝉

东山魁夷:听泉

张洁:我的四季

于·列那尔:一个树木的家庭

亚历山大·基兰:大海

纪伯伦:内心的告诫

李乐薇:我的空中楼阁

席慕蓉:独白

张爱玲:天才梦

王芳·编译:这片土地是宝贵的

梁实秋:送行

简媜:美丽的茧

冰心:往事

赫尔曼·黑塞:树之赞

余光中:假如我有九条命

米哈依勒·努埃曼:你是人

丰子恺:渐

尤今:鱼来雁往情长在

张晓风:不朽的失眠

苇岸:大地上的事情

扬之水:阳关月

索尔仁尼琴:索尔仁尼琴散文四章

巴罗哈-内西:牧笛散唱

沈从文:西山的月

歌德:自然——断片

老舍:无题

张曼娟:人间情分

叶广芩:拾取逝去生命的碎片

丰子恺:静观人生

孙犁:亡人逸事

林清玄:月光下的喇叭手

简媜:一竿冷

Kevin Cope:追忆似水年华

德富芦花:断崖

周伟:看见的日子

普贾·贝蒂:请不要打扰她的灵魂上路

别卡宁:遥远的岛

贝聿铭:把每个睡醒后的早晨都当成一件礼物

永井龙男:十年如昔

阿拉旦·淖尔:母羊的眼泪

罗兰:写给秋天

厄纳斯特·海明威:克拉克河谷怀旧

史铁生:轻轻地走与轻轻地来

余光中:四月,在古战场

琦君:下雨天,真好

朱成玉:诗意的火光

于比克·舒比格: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

村上春树:动物听笛

普里什文:林中小溪

杨绛:走到人生边上

刘静峰:一块地的怀念

汪曾祺:冬天

王鼎钧:臣心如水

史铁生:我的轮椅

熊芬兰:诗意栖居的影子

简媜:相忘于江湖

张丽钧:今夜你不必盛装

朱成玉:祖母是一片不知愁的落叶

李翔:麦黄黄杏黄黄

安徒生:花与赞美诗

简默:穿过生命的眼睛

刘梅花:本草·莱菔子

吉田兼好:徒然草

林清玄:季节十二帖

周国平:宝贝,宝贝

茨威格:发光的罗丹

张晓风:念你们的名字

张曼娟:我想念你

林海音:冬阳·童年·骆驼队

张小娴:天涯的天涯

吉姆·韦利士:猫禅

周洁薇:一个人的梅塘

David Osborne:爱的信笺

王小波:灵魂深处

柯灵:巷

王鼎钧:中国在我墙上

张晓风:你真好,你就像我少年伊辰

村上春树:如果你爱我

普里什文:时间之主

蒋勋:最初最美的书写

余光中: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顾城:树枝的疏忽

沈从文:梦里来赶我吧

东山魁夷:自然与色彩

清少纳言:感人的事

隐地:身体是一艘船

茨威格:向书致谢

刘亮程:一片叶子下生活

宗璞:柳信

胡兰成:我身在忘川

李晓:那些生活已然消逝

权蓉:北堂种萱草,花开不见还

林海音:母亲的秘密

苏童:八百米故乡

李娟:深处的那些地方

黄裳:惊梦

李娟:荒野漫步

古清生:一个乞丐的心灵

Chelsea Fagan:那些人,那些爱

德富芦花:初春的雨

奥尔罕·帕慕克:我的父亲

老愚:青草和少年

龙应台:寒色

董桥:云姑

杨绛:忆孩时

韩寒:一次告别

爱丽丝·门罗:亲爱的生活

序言

诗人荷尔德林说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怎样才能诗意地栖居?阅读是必不可少的,着意于人生养成的阅读更是重中之重。

阅读分大小,若《战争与和平》的宏大叙事、《判断力批判》的逻辑思辨等,是大阅读;若长风明月的唐诗、杏花秋月的宋词及怡情悦性的明人小品,是小阅读。《读者》杂志即属后者。对大多数人来说,斜倚床头,一杯清茶,一册小书,闲适惬意,小故事蕴含大道理,小情感产生大共鸣,似乎是更常见的阅读状态。

《读者》杂志自一九八一年创办至今,已有三十四个年头,刊发了数以万计的好文章。杂志秉持“从读者中来,到读者中去”的理念,充分发挥了集合和分享的功能,让美文佳作得到最大范围的传播,赢得了广泛好评。许多醇厚之作,历久弥新,时读时新。

为满足热心读者的收藏及阅读需求,编辑部同仁精心挑选,奉上这套五卷本的《(读者)经典珍藏书系》,应该说囊括了杂志创刊以来最值得珍视的佳作,但愿能不负众望。

“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阅读是一场孤独而愉快的精神旅行,它提升了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质量。希望这套书能常伴亲爱的读者,让我们一起成为幸福的终身阅读者。

任何选本都会有遗珠之憾,但我们努力了。愿您喜欢。

富康年(《读者》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

甲午年春于兰州

内容推荐

《读者》杂志多年以来始终以弘扬人类优秀文化为己任,坚持“博采中外、荟萃精华、启迪思想、开阔眼界”的办刊宗旨,在刊物内容及形式方面与时俱进,追求高品位、高质量,力求精品,并以其形式和内容的丰富性及多样性,赢得了各个年龄段和不同阶层读者的喜爱与拥护。《青草地上落满花瓣》收录了《读者》创刊三十三年以来散文中的精粹之作。《青草地上落满花瓣》由读者杂志社编选。

编辑推荐

有人的地方,就有《读者》!

《读者》杂志创刊三十三年之精华结集【1981—2013】,佳作一网打尽!

读者杂志社编选的《青草地上落满花瓣》是《读者》杂志经典珍藏书系之散文集:林语堂、张爱玲、王鼎钧、杨绛、龙应台、胡兰成、汪曾祺、林海音、史铁生、刘亮程、东山魁夷、帕慕克、门罗、韩寒、刘瑜、李娟……诚恳、曼妙,汇聚中外散文妙品,如沐春风如饮甘露。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青草地上落满花瓣(精)/读者杂志经典珍藏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读者杂志社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3314930
开本 32开
页数 434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70
出版时间 2014-05-01
首版时间 2014-05-01
印刷时间 2014-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562
CIP核字 2014062747
中图分类号 I16
丛书名
印张 14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193
141
3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9:5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