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名篇词例选说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的作者——叶嘉莹教授,号迦陵。是世界知名的汉学大家,更是诗词研究的一代宗师。书中论析了韦庄、冯延巳、李煜、晏殊、欧阳修、柳永、苏轼、秦观、周邦彦、辛弃疾等十七位词人的作品各一二首,结合他们的历史背景、生平经历、性格学养、写作艺术等方面娓娓道来。

内容推荐

本书选取了17位词人的些许作品加以论述,既追寻词的演变与发展轨迹,兼顾他们纵横之间的影响及关联,又特别注意其虽相似而实不同的深微意境,清隽的言辞于含英咀华之中深探词人之用心,时时闪现的真知灼见足以启迪读者,浚发妙悟灵思。

目录

说韦庄词一首

说冯延巳词四首

说李煜词一首

说晏殊词一首

说欧阳修词二首

说柳永词一首

说苏轼词一首

说秦观词二首

说周邦彦词一首

说辛弃疾词二首

说吴文英词一首

说王沂孙词二首

说陈子龙词二首

说朱彝尊词一首

说贺双卿词四首

说王国维词五首

说陈曾寿词一首

试读章节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

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

春水向东流。

李煜,一般又被人称为李后主,因为他是五代十国时南唐的最后一个君主。他自二十五岁嗣位,三十九岁降宋,北俘至汴京,四十二岁被毒而死。这首词就是他亡国入宋以后、被毒死前不久的作品。李煜词的一个主要的特色,就在于他的纯真无伪饰。我尝以为中国历代诗人中,最能以真纯之本色与世人相见者,一个是东晋时退隐躬耕的陶潜,另一个就是五代时破国亡家的李煜。不过陶潜的“真”是具有着一种哲理之了悟的智慧性的“真”,而李煜的“真”则是全无理智与反省的纯情性的“真”。陶潜在“任真”之中,仍然有他自己的某种反省与持守;而李煜之“任真”,则是全无反省与节制的任纵,他在亡国前之耽溺于享乐,在亡国后之耽溺于悲哀,表面看来,其情感之内容虽有不同,然而其为一任真情之倾注而无所节制的李煜,则实在是始终如一的。所以王国维的《人问词话》乃称其“不失赤子之心”,又谓其“阅世愈浅”、“性情愈真”,这自然是极有见地的评语。但另一方面,则《人间词话》却又称其词为“眼界大”、“感慨深”。这几句话和前几句话,初看起来似乎颇为矛盾,但却也同样是极有见地的评语。因为李煜原来就正是以他的赤子之心,体认了人间最大的不幸,以他的阅世极浅的纯真的性情,领受了人生最深的悲慨的一位作者。在他的词作中,他的两类内容与风格似乎完全相异的作品,却原来正出于一个相同的源流,这是极有意味也极可注意的一件事。我一直以为一个人对人世的接触和认识,可以有两种不同的角度和方式:一种是外延的,一种是内人的。外延的一型,其对于人世所得的体认,则乃是出于博大周至的观照;而内入的一型,其对于人世所得的体认,则乃是出于深刻真切的感动。李煜这一位词人,当然是属于后一类的典型。他对人世的体认,全无假于外延的普遍的认识,而是只以其纯真强锐的感受,直透事物的核心,所以表现于外,乃有了一种由核心遍及于全体的趋势。这正是李煜之所以虽然“阅世浅”,而却能表现为“眼界大”,虽然“不失赤子之心”,而却能表现为“感慨深”的缘故。明白了李煜词的这种特质,现在就让我们对他的这首《虞美人》词略加赏析。

P20-21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名篇词例选说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叶嘉莹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南开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10025916
开本 16开
页数 16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38
出版时间 2006-09-01
首版时间 2006-09-01
印刷时间 2006-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25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07.23
丛书名
印张 10.875
印次 1
出版地 天津
230
155
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7:4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