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做一个懂得感恩的员工(员工职业精神培训手册)
内容
编辑推荐

“感恩”是个舶来词,“感恩”二字,牛津字典给的定义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感恩”是因为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一切的一切包括一草一木都对我们有恩情!

感恩不仅仅是为了报恩,因为有些恩泽是我们无法回报的,有些恩情更不是等量回报就能一笔还清的,惟有用纯真的心灵去感动去铭刻去永记,才能真正对得起给你恩惠的人。本书从驱除抱怨心态、感恩失败、感恩公司、感恩老板、感恩同事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教你如何带着一种从容、坦然、喜悦的感恩心情工作,获取最大的成功。

内容推荐

本书针对“懂得感恩,学会感恩”这一核心理念进行了比较完美的诠释,并分别从驱除抱怨心态、感恩失败、感恩公司、感恩老板、感恩同事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相信读者阅罢本书,会得到精神的洗礼和思想的升华。

本书有新理念、新观点,文字简练通俗,又辅以生动事例,是最为完美的企业员工职业精神培训读本。笔者尤其要建议广大老板、管理者和经理人,应将此书推荐给你的员工、下属,因为懂得感恩应成为每一位员工的基本行为准则。

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给自己安装一颗感恩的心/1

 生活在感恩的空气中 /3

 感恩是一种精神/7

 心存感恩,知足惜福/10

 感恩,让我们品味命运的馈赠/14

 感激生活中每一根稻草/18

 感恩行动成就精彩人生/20

 心怀感恩上路/25

第二章 调整心态,在抱怨中学会感恩/29

 抱怨,把感恩越抛越远/31

 抱怨是失败的一个借口/33

 驱除心中抱怨的“恶魔”/36

 正确对待工作中的委屈/41

 扭转思维方向,让地狱变天堂/44

 清除消极心态,抛弃你的怨言/50

 抱怨不如改变/54

第三章 心怀感恩,快乐工作/59

 快乐源于一颗感恩的心/61

 付出比索取更令人快乐/64

 钻石就在你家后院/66

 坦然面对得失/70

第四章 感恩,让你选择责任而不是借口/75

 感恩让你担负起责任/77

 感恩,才不会找借口/83

 一盎司责任胜过一磅智慧/88

 在其位,谋其事/91

第五章 感恩公司:奉献敬业/95

 感恩是一种奉献精神/97

 怀着感恩的心工作/101

 敬业:为别人打工,更为自己工作/104

 把工作当作使命/108

 薪水,不是工作的全部/111

 热情是工作的最大动力/114

 多做一些分外的工作/117

 超越上级对你的期望/121

第六章 感恩老板:忠诚正直/123

 感谢老板知遇之恩/125

 忠诚:感恩的最高准则/129

 忠诚:行胜于言/134

 跳槽,伤害自己更深/138

 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准则 /141

 切莫贪图小利/143

第七章 感恩同事:宽容互助/147

 架起宽容的桥/149

 选择原谅/152

 懂得分享:做个出色的“搭档”/155

 团结协作就是生产力/160

 主动帮助他人/162

第八章 感恩对手与磨难:同逆境干杯/165

 学会感激你的对手/167

 感恩失败/171

 让困境成为前进的垫脚石/175

 做个“咖啡豆”型员工/178

结束语:职场生活需要感恩/182

试读章节

    感激生活中每一根稻草

感激的心情与生活的满足有很大关系。心理学研究显示,把自己感激的事物说出来和写出来能够扩大一个成年人的快乐。感激自己健康地活着,感激自己是自由的,感激自己还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感激过去他人赠予你的一切。

感恩,是用一种积极的态度来化解浮躁的思维方式。我们需要一颗宽容的心,一份博大的爱。而对于自己受到的挫折或是失败,首先想到的应该是:感谢挫折,感谢失败。这样也就意味着自己的心境在变化,这种变化会使我们离下一站的成功更近。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生活在感恩的世界里,对所有的人心存感激。

感恩犹如心灵的泉水,源源不断,它滋润心田,免于干涸;它让生命充满生机,洋溢朝气,遍洒阳光。

英国作家萨克雷说:“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你感恩生活,生活将赐予你灿烂的阳光;你不感恩,只知一味地怨天尤人,最终可能一无所有!

成功时,感恩的理由固然能找到许多;失败时,不感恩的借口却只需一个。感恩使我们在失败时看到差距,在不幸时得到慰藉、获得温暖,激发我们挑战困难的勇气,进而获取前进的动力。

在水中放进一块小小的明矾,就能沉淀所有的渣滓;如果在我们的心中培植一种感恩的思想,则可以沉淀许多的浮躁、不安,消融许多的不满与不幸。感恩会使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不知感恩,不会感恩,会令善行望而却步,社会因之更加冷漠麻木。我们无法使他人都保持感恩的心,但我们应时时提醒自己知足惜福,在人生路上永远心存感恩!

当我们把鲜花送给别人时,最先闻到花香的是自己。我们可能改变不了别人,但我们完全可以改变自己。不企求他人理解自己,然而我们可以拥有一颗理解他人的心。拥有了感恩的心,一切或许就会像水到渠成般简单了,正如“吃亏是福,吃大亏是大福”那样。因为吃亏或许就是一种高尚的给予或是舍弃,其背后将会是他人无限的感激!

感恩不一定要感谢大恩大德,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善于发现美并欣赏美的道德情操。如果我们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善于发现事物的美好,感受平凡中的美丽,那我们就会以坦荡的心境、开阔的胸怀来应对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让原本平淡的生活焕发出迷人的光彩!

要习惯每天清晨起来后对着镜子默默地说:“感谢生活给予了我如此多的美好!”然后是一个幸福的微笑……

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你感恩生活,生活将赐予你灿烂的阳光;你不感恩,只知一味地怨天尤人,最终可能一无所有!

            P18-P19

序言

    企业喜欢懂得感恩的员工(前言)

一家日本大学毕业生最向往的公司,每年都会招聘员工,筛选的最后一关是由社长亲自进行面试,题目仅有一个:“请问你有没有洗过妈妈的手脚?有何感想?”有个年轻小伙子的答案是“没有”,社长建议他回去洗妈妈的手脚,3天后再来面试。

小伙子回家就端了一盆热水洗妈妈的手脚,他与母亲的距离从没有这样近过,他的内心感到无比温暖, 同时也才发现母亲的手脚相当粗糙,结满了茧,他顿时百感交集,并向母亲忏悔,他觉得自己从未真正关心过母亲,母亲每天不辞劳苦,为家人不求回报地默默付出,使家人无后顾之忧。经过这次亲身体验,他对母亲对家人的爱、无私奉献有了深入的体会。3天后他向社长一五一十地报告……故事的结局不言自明一一这个小伙子被录用了。

这位日本社长受到中华文化的熏陶,饱读诗书,其用人哲学是:会做事不如会做人,会做人不如会感恩,会感恩的人是最好用的人。其理由是:

1.对人会感恩:大家应当相互支持合作,在我的工作成果中,有你的一份支持,在你的工作成果中,也有我的一份贡献,感恩的心使人感动。

2.对事会感恩:善感恩的人会感谢公司提供一个让他学习成长的机会,多做多学习,不怕事多,不怕事烦,不拒事、不惹事,事事追求尽善尽美。

3.对物会感恩:感恩的人爱物惜物,物物都需成本,件件都需费用,当思来之不易,不奢侈、不浪费,物尽其用。

这家公司认为,会感恩的人,其为人处事是主动积极的、乐观进取的、敬业乐群的,未来前途是不可限量的。“懂得感恩”,是该公司招贤纳才的首要条件。

可在现实中,真正懂得感恩的员工并不多见。

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一个员工可以为一个陌路人的点滴帮助而心存感激,却无视朝夕相处的上司、同事的种种恩惠、帮助和支持,将一切视为理所当然,视之为纯粹的商业交换行为,这也是许多公司与员工之间关系紧张的原因之一。的确,雇佣和被雇佣是一种契约关系,但是在这种契约关系的背后,难道就没有一点儿感恩的成分吗?作为员工,公司和老板为你提供了就业机会,提供了锻炼自己成长成才、提升能力和素质的机会,难道这不值得你去感恩吗?

懂得感恩是一个员工优良品质的重要体现。这样的人方能成为优秀的员工,因为他知道感恩,知道如何去感谢一个组织,知道如何去感谢帮助过他的人,这是其做好工作的一个起码的基础。

其实不仅仅在工作中要具备感恩之心,我们对万事万物都应该心怀感恩之情。我们对父母、亲朋、老板、同事、领导、部下、政府、社会等都应始终抱有感恩之心。我们的生命、健康、财富以及我们每天享受着的空气、阳光、水,莫不应在我们的感恩之列。美国前总统罗斯福的故事就告诉我们应该如何保持一颗宽容感恩的心。

一次,罗斯福家被盗,被偷去了许多东西,一位朋友闻讯后,忙写信安慰他,劝他不必太在意。罗斯福给那个朋友写了一封回信:“亲爱的朋友,谢谢你来信安慰我,我现在很平安。感谢上帝:因为第一,贼偷去的是我的东西,而没有伤害我的生命;第二,贼只偷去我部分东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庆幸的是,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对任何人来说,被盗绝对是不幸的事,而罗斯福却找出了三条感恩的理由。

如果一个人心存感恩,那么他所收获的不仅仅是心灵的宁静,生活也将赋予他最大的回报。一个心中不知感恩的人,是永远不会满足的人,也是一个不懂得珍惜现在所有的人。怨天尤人是他们的习惯,嫉妒是他们内心的火焰,在这样的人心中,别人的收获与成功都是靠运气得来的。他们整天被怨恨的情绪所吞噬,自己也痛苦不堪。如果一个员工连起码的感恩都不知道,又怎么能珍惜工作、热爱生活、心怀爱心呢?  学会感恩,我们就会变得宽容,不再抱怨,不再计较;学会感恩,我们便能以一种更积极的心态去回报我们感恩的对象;学会感恩,我们会怀抱一颗感恩之心,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学会感恩,我们会摒弃那些阴暗自私的欲望,使心灵变得澄澈明净……

因此,我们要懂得感恩,不要将拥有的一切都视之为理所当然。作为一名员工,我们要感谢我们的工作,它不仅给了我们生存的物质,还为我们提供了展现人生价值的舞台,让我们的人生阅历得以丰富,让我们的人格得以锤炼,让我们的聪明才智找到萌芽的乐土;对领导,我们要心怀感恩,没有领导的信任支持,我们的努力最终都可能空空如也,领导为我们提供了机会和空间,使我们得以施展自己的能力和才华;对同事,我们要心怀感恩,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还得依靠团队的力量,凝聚产生力量,团结诞生兴旺,有了大家的共同奋斗,才能创造辉煌的业绩……

本书针对“懂得感恩,学会感恩”这一核心理念进行了比较完美的诠释,并分别从驱除抱怨心态、感恩失败、感恩公司、感恩老板、感恩同事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相信读者阅罢本书,会得到精神的洗礼和思想的升华。

本书有新理念、新观点,文字简练通俗,又辅以生动事例,是最为完美的企业员工职业精神培训读本。笔者尤其要建议广大老板、管理者和经理人,应将此书推荐给你的员工、下属,因为懂得感恩应成为每一位员工的基本行为准则。

开卷必有益,对此我们深信不疑。

正如一个人的杰出并不需要一个完美的人生,一本书的优秀并不因为它所表达的一切皆为真理,而是因为它的某些部分表达了可能被忽视的真理。因此,本书的目的就是“抛砖引玉”,引导读者更深入地思考,以便更进一步地提升自己的思想,丰富自己的知识。读者如遇fq题,欢迎来函咨询,作者乐于协助或讨论。E-mail:xwwwh@vip.sina.com

                谢文辉

                2006年夏谨识于北京

后记

    结束语:职场生活需要感恩

这是一个老故事:

在一次学术报告结束之际,一位年轻的女记者不无悲悯地问:“霍金先生(英国杰出科学家,患有ALS运动神经细胞病,全身只有三根手指能动),卢伽雷病已将你永远固定在轮椅上,你不认为命运让你失去太多了吗?”面对这个突兀甚至有些尖锐的提问,霍金显得很平静,他的脸依然带着微笑。他用那根还能活动的手指,艰难地敲击键盘。于是,随着合成器发出的标准伦敦音,宽大的投影屏上缓慢但却醒目地显示出如下一段文字:“我的手指还能活动,我的大脑还能思维;我有终生追求的理想,我有我爱的和爱我的亲人和朋友;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

感恩,不仅是一种感情,更是人之为人的本质特征之一。忘却感恩,人的存在就是不真实的。感恩是一种回报,是对他人帮助的回馈,但感恩更是一种存在的勇气,一种积极面对生活的态度,能体现人自身的价值和意义。它让我们跳出个人悲喜得失的圈子,跃上一个深层审视人生意义的平台,从而具有一种开阔的视野和宽广的胸襟。

在职场生活中,感恩既是一种良好的心态又是一种奉献精神,当你以一种感恩图报的心情工作时,你会工作得更愉快,工作也会更出色。

一位成功的职业人士曾说:“是一种感恩的心情改变了我的人生。当我清楚地意识到我无任何权利要求别人时,我对周围的点滴关怀都怀抱强烈的感恩之情。我竭力要回报他们,我竭力要让他们快乐。结果,我不仅工作得更加愉快,所获帮助也更多,工作更出色。我很快获得了公司加薪升职的机会。”

感恩,不一定要用惊天动地的行为来表达,它其实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能发现生命中的感动并为之感激的情怀!实际上,每个人都有这种情怀,只是他在为工作和生活奔波时,忘了停下来想一想,而我们在本书中将这种情怀组织起来,为自然、为生命、为灵魂,找到一个可以沉思的港湾!

在职场中不管做任何事,都要把自己的心态归零:把自己放空,抱着学习的态度,将每一次都视为一个新的开始,一次新的经验,不计较一时的境遇得失。一旦做好心理构建,拥有健康的心态后,不论做任何事都能心甘情愿、全力以赴,当机会来临时才能把握住。带着一种从容、坦然、喜悦的感恩心情工作吧,你会获得最大的成功。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做一个懂得感恩的员工(员工职业精神培训手册)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谢文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211308
开本 16开
页数 18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7
出版时间 2006-08-01
首版时间 2006-08-01
印刷时间 2009-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32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272.92
丛书名
印张 12.5
印次 7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8:2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