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套书为《上海连环画精品百种》系列之九,包括《第一步》《大风暴》《不能走那条路》《三年早知道》《水流千里归大海》五个故事,这些小故事反映了农村人民的生活、爱情,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别有风味。
图书 | 中国乡村故事(9共5册)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套书为《上海连环画精品百种》系列之九,包括《第一步》《大风暴》《不能走那条路》《三年早知道》《水流千里归大海》五个故事,这些小故事反映了农村人民的生活、爱情,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别有风味。 内容推荐 《三年早知道》:中农赵满囤有点小聪明,很会理家过日子,遇事爱发表议论,一件事不论办好办坏,他总是说:“我早就知道啦!”因此大家喊他“三年早知道”。他人社是被他弟弟“逼”进的,在社内喜欢贪小便宜,经过大家一次次批评,社长一次次帮助,他终于认识到自己身上的毛病,逐渐转变,成为关心爱护集体的积极分子。 《不能走那条路》:农民张拴不肯好好种地,想买卖牲口赚钱发财,结果,碰上麦前霜灾,反而赔了老本,欠了一屁股债。他心一横,决定把那块“一杆旗”肥地卖掉还债。 老定是翻身户,很想买这块好地。可是他的大儿子东山和儿媳妇秀兰,都反对父亲这么做。东山想办法帮助张拴解决困难,并教育他努力生产,团结互助,大家富裕起来才有好日子过。张拴在东山的帮助和教育之下,认识到自己应该走的道路,决定参加互助合作社,勤劳生产,走大家富裕的道路。 《第一步》:贫农出身的刘来顺在土改时分到了好田,生产干劲大了,还参加了互助组,日子过得很舒坦。可有了好地好庄稼,生了私心的老刘就退出了互助组,和儿子单干。在农业合作化生产热潮的鼓舞下,他终于走出了个人致富的狭义圈子,投身于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生产中。 《水流千里归大海》:老张是村里的互助组长,他带领的互助组办得很兴旺。可是互助组刚成立时,一切并不是那么顺利。起先是大水淹了粮食,庄稼欠收,再是人心不齐,每人只顾自己眼前利益。张老汉任劳任怨,一心为公家和农民兄弟着想,克服困难,不计较自己吃亏、受委屈,终于盼来了夏季的丰收。大伙齐心协力,互助生产搞得越来越红火。 《大风暴》:这是一个农村故事,描写了农民走合作化道路的过程。于文采是先锋农业生产合作社的驻社干部。这个社在他的领导下,雨季获得了丰收,成为全区的一面旗帜。老于因此满足起来,认为只要保证这面旗帜不倒,便是自己的功劳,却忘记了要引导广大农民走合作化道路这一重大任务。但合作化的风暴是谁也阻挡不了的。群众看到老于总是拖延、阻碍他们入社,他们就自己办社。而这个自发社,也终于得到党的支持和帮助,被正式批准了。老于的错误思想,受到了严厉的批判。 目录 第一步 大风暴 不能走那条路 三年早知道 水流千里归大海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乡村故事(9共5册)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何永偕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张载 |
出版社 |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2244843 |
开本 | 其他 |
页数 | 48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06-01-01 |
首版时间 | 2006-01-01 |
印刷时间 | 2006-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少儿童书-启蒙益智-低幼读物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1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
丛书名 | |
印张 | 2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148 |
宽 | 106 |
高 | 2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45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