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49万养大一个孩子
内容
编辑推荐

“一切为了孩子”。在时下已经从一句口号成为了一个现实——49万养大一个孩子,你准备好了吗?

49万,对于绝大多数家庭来说,不是一个小数日,对于每一位父母来说,却又必须承担。学费,生活费,营养费,择校费,补习费……日益飙升的子女消费正在使越来越多家庭的财务计划向孩子倾斜。上海社科院2005年的社会调查中显示:把一个孩子从出生培养成人的平均成本为49万。

你知道怎样综合利用保险,基金,贷款,政策为孩子准备安全稳妥的教育基金吗?

你知道如何调整家庭投资结构,轻松应对孩子升留学所需要的几万乃至几十万教育基金吗?

你知道为什么在同样的收入情况下,有的家庭轻松惬意左右逢源,有的却是疲于招架前支后遮吗?

在本书中,我们将为你详细解读49万究竟花在了哪里,多少是必须的,多少是浪费的;

在本书中,理财专家将为20个情况各不相同的家庭度身定做理财计划,明示如何能让孩子的成长不为金钱所扰,让每一位父母从中受益;

在本书中,49个育儿/教育理财方面的焦点问题将由专家逐一解答,如何省钱,如何理财,如何规避风险,如何借钱生钱……这不单单是为了孩子,也是为了整个家庭的未来。

内容推荐

“从直接经济成本看,0-16岁孩子的总成本将达25万元左右……如估算到子女上高等院校的家庭支出则高达48万,倘若将未婚不在读的子女都计入的话,则将上升到49万元。”

此次调查范围仅限于上海市徐汇区,调查数据并不能代表全国水平,但是在时下中国,抚养孩子的经济成本呈现几何级数增长却已是不争的事实。“49万”或许是一个夸大的数字,但是报告中所提到的很多情况足以昭示出中国父母们所面临的现实困境。

目录

第一章 学前:游戏开始

 一、49万的预言

 二、预支爸爸妈妈的钱

 三、奶粉风波

 四、为末来打算

 五、神童狂想曲

 个案理财规划分析(学前部分

 疑难解答(学前部分)

第二章 小学:抢占起跑线

 一、欢迎来到诺亚方舟小学

 二、贝贝的记事本

 三、做中国的莫扎特

 四、天塌了

 五、妈妈是个提款机

 个案理财规划分析(小学部分)

 疑难解答(小学部分)

第三章 中学:选择的代价

 一、老鼠爱大米

 二、东山再起

 三、铁人训练营

 四、名牌时代

 五、高考“七宗罪”

 个案理财规划分析(中学部分)

 疑难解答(中学部分)

第四章 大学:贝贝“精彩”大学生涯

 一、谁为贝贝的末业基金买单

 二、脱胎换骨

 三、孤注一掷

 四、小试牛刀

 个案理财规划分析(大学部分)

 疑难解答(大学部分)

第五章 毕业后:20年后的结算

 一、第一份工作

 二、月光宝典

 三、谁动了我的基金

 四、贝贝叔叔的小屋

 五、新的开始

 个案理财规划分析(毕业后部分)

 疑难解答(毕业后部分)

第六章 用今天的我们,换孩子的明天?

 一、父母的苦恼

 二、什么是理财规划

 三、怎样为育儿教育理财进行规划

 四、育儿教育理财工具概述

 五、关于家庭理财规划和育儿教育理财的建议

附 孩子的经济成本:转型期的结构变化和优化

试读章节

“欧太太,欧太太,欧太太……”

护士小姐快要喊破了喉咙,妈妈才不慌不忙地从座椅上站起身来。“哦哦”,她拍拍鼓囊囊的肚子,迷迷糊糊地应着,显然还没有从刚才的梦境神游中醒过来。她一定又是梦到自己生了个大胖儿子,打瞌睡时嘴边一直挂着微笑。

医生过来告诉妈妈,肚子里的胎儿一切正常,而且恭喜恭喜,B超显示,真的是个男婴。

男孩!要不是顾及肚子里的宝宝,妈妈简直要兴奋得跳起舞来。

“王太太,医生说,我的宝宝是个男孩!”

“赵太太,我就说嘛,一定是个男孩!你看你看!”

“李太太,我替宝宝认你的孩子做姐姐了!”

候诊的产妇们都说:“恭喜恭喜,欧太太!”

一旁的护士小姐也笑盈盈地望着妈妈,像是在说:“恭喜恭喜,欧太太!

就连肚子里的宝宝也轻轻地踢了一下妈妈的肚皮,像是在说:“恭喜恭喜,欧太太!”

妈妈幸福地环顾四周,她觉得好像整个世界都在对她说:“恭喜恭喜,欧太太!”

“恭喜恭喜”,妈妈忍不住自言自语。这时,医院墙上一幅花花绿绿的海报吸引了她的注意,托托厚厚的眼镜,妈妈凑了上去:一个戴学士帽的小男孩站在用金币搭成的金字塔顶端,正得意地朝自己微笑,下面写着几行大字:从出生到大学毕业,把我养大的直接成本将高达49万,爸爸妈妈,你为我做好准备了吗?

什么什么?49万!揉揉眼睛再看,通红加粗的“49万”像是正在挺胸抬头地示威着。

妈妈发了下呆,转身表情平静地走出了诊厅,但其实在心里已经被这个从天而降的数字推了个趔趄,刚刚的狂喜一时间被从心底抽空了大半。她怏怏地走在回家的路上,肚子里的宝宝也像是犯了错误一样没有了动静。“49万”就像个挥之不去的影子,带起了满肚子的怀疑、恐慌和压力,在妈妈的脑袋中不住盘旋。她像是看到了海报上的那座金字塔,而自己正背着无数袋金币,步履蹒跚地朝上面攀爬。怀孕之后她头一次对即将诞生的小生命有了一丝恐惧,可是已经没有时间再给她考虑了,肚子里的宝宝早就卯足力气,正在准备破茧而出。

“这也太夸张了吧。”听完妈妈回到家的唠叨,爸爸丝毫不为所动,甚至还觉得有点荒唐。“49万?我一辈子才能挣多少钱?真要是49万的话,有多少人能养得起孩子?再说要是真要这么多,咱们也没办法,该花的也省不了,顺其自然就好啦!”他哈哈地笑了几声,继续低头看报纸了。

“顺其自然吧”,爸爸总是这样说。

妈妈的心还是不能踏实。

“那么,养活一个孩子究竟要花多少钱呢?”她心里一遍遍地想。

就在这天晚上,妈妈做了一个决定,她要拿帐簿记录下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每一笔支出。她倒是要看看,从出生到大学毕业,把一个孩子抚养成人,究竟要花多少钱,这个“49万养大一个孩子”的预言,是否会真的实现。

于是,一个看似简单却要持续二十余年的数字游戏就这样开始了。谁也无法知道,答案最终将会怎样。P3-4

序言

还记得我的小公主出世的那天,护士叫我过去:“生了,女孩,3800克,50cm长,顺产,母女平安。”一块石头总算落了地。进入产房,看见正在含着母亲乳头睡觉的孩子,皱巴巴的皮肤,浮肿的眼睛闭着,安静地偎依在母亲怀里。本来我是不大喜欢小孩子的,但是第一眼看到我的女儿时,我就发现已经爱上了她,还是老人说的对,自己的孩子没有不喜欢的。

那是20年前的事情了,现在女儿已经上了大学,逐渐开始了她的独立生活。有时候和亲戚朋友聊起各自家里的孩子,听到了很多抱怨和牢骚,学费越收越高,家教越请越多,各种课外兴趣培养了无数,零花钱发放的数目与日俱增,可是父母的操心却一点都不见少,考试,升学,毕业,工作……他们明显比孩子自己还要为这些事情操心,很多费用的名目我听都没听说过。听抱怨听得多了,自己不免有时会暗自庆幸,亏得女儿早生了几年,否则烦恼也许要比这些亲戚朋友们更多。

2005年年初,上海社科院著名社会学家徐安琪教授的一篇名为《孩子的经济成本:转型期的结构变化和优化》的调研报告,报告内容和调查所得的多组数据引起了社会上的轩然大波:

“不同阶段孩子的费用在家庭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在39-52%左右……其中四分之一家庭的子女经济成本占夫妻总收入的50%以上,最高的甚至是夫妻总收入的近7倍。”

“在子女各阶段的年抚养成本都在13000-19000元,高等教育阶段的人均经济成本更达27000元。”

“从直接经济成本看,0-16岁孩子的总成本将达25万元左右……如估算到子女上高等院校的家庭支出则高达48万,倘若将未婚不在读的子女都计入的话,则将上升到49万元。”

“即使不在读的未婚子女,85%仍需要父母支出部分乃至全部生活费。其中除了租房/购房费外,最高的费用是在家吃饭(年均4 000元),加上服装、手机/上网以及零用钱等,每年人均仍要父母支出14000多元,可见父母经济负担之重。”

当然,此次调查范围仅限于上海市徐汇区,调查数据并不能代表全国水平,但是在时下中国,抚养孩子的经济成本呈现几何级数增长却已是不争的事实。“49万”或许是一个夸大的数字,但是报告中所提到的很多情况足以昭示出中国父母们所面临的现实困境。

最近十年中,教育市场和家庭消费观的变化,子女在家庭中地位的上升,从80年代开始的“小太阳”,到目前的精英子女心态,城镇家庭老中青三代人“421”的标准框架,使得众多家庭都倾向于将有限的资源投资在子女的教育培养上。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象已经从大学过渡到了高中,初中,小学,甚至是幼儿园,父母们心甘情愿地掏出大笔真金白银,将孩子送入质量好点的学校里念书,而所谓培养综合素质,也有异化成为考试加分或者保送升学而为的投资项目的趋势。

这样的社会现实使得中国家庭抚养子女成本以数倍乃至数十倍的数量级别增长,同时挤占了过多的家庭资源。在时下家庭消费中,子女抚养成本,再加上房屋贷款、车辆贷款和消费信贷的出现和盛行,使得家庭的收支比例日益绷紧,严重时甚至会造成现金断流,很多家庭的日常生活陷于窘境。

本书试图对当代家庭在子女抚养方面的种种表现做出尽可能详尽而全面的呈现,同时邀请国内多位知名理财专家为读者提供专业而全面的理财咨询与指导。

我们希望看到,中国家庭对子女教育培养的认识和态度能在不断的修正中寻找到真正理性而积极的取向,因为这关乎于一个家庭乃至一个国家的未来。

编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49万养大一个孩子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徐浩//楚沛强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安徽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9627168
开本 32开
页数 25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06-04-01
首版时间 2006-04-01
印刷时间 2006-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27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TS976.15
丛书名
印张 8.25
印次 1
出版地 安徽
211
148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4:1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