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佛教
内容
编辑推荐

中国是佛教第二故乡,也是佛教诸多宗派的祖庭。佛教在中国流传二千年,不仅使浩如烟海的佛教典籍得到翻译与弘传,而且形成了世界三大语系佛教中的汉语系佛教和藏语系佛教。历代佛教雕塑、绘画、音乐、戏曲、金石、书法、建筑也是佛教瑰宝,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在中国不仅得到了很好地继承,而且得到了新的发扬。它们与中国本土文化融合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佛教文化不仅影响到中国文化的各个领域,而且深入到民俗生活之中。如今,中国佛教界与世界佛教大家庭一道,遵循佛陀慈悲精神,为促进世界和平、人类进步不断做出新贡献。

内容推荐

中国佛教的主体是大乘佛教,主张“度人”、“觉他”,核心便是慈悲。在中国佛教的历史上,从来没有过宗教专制、宗教战争和宗教极端主义。相反,在中国佛教历史上却有着无数促进社会安定、维护世界和平的事例。佛教重视因缘,并以“因缘和合”为世界万事万物形成的理论依据。因此佛教不仅随顺诸缘,而且广结善缘。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圆融”成为佛教人世的重要原则。佛教认识到,只有“圆融”才能“无碍”。佛教之所以能流传二千五百年,并在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社会中传布,皆由佛教“圆融”精神护佑。近几十年来,佛教在中国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几乎所有佛寺都得到翻修,或彻底重建,而且还建了很多新寺。新寺的共同特点是规模宏伟,建筑精良。敦化正觉寺、深圳弘法寺、湖北四祖寺、无锡祥符寺、三亚南山寺、博鳌禅寺、峨眉山大佛禅寺等都是其中的代表。

目录

一、佛教东传来华

二、汉语系佛教

三、藏语系佛教

四、巴利语系佛教

五、中国佛教协会及其活动

六、佛教的国际交往

七、港澳台佛教

八、佛教文化

试读章节

    二 汉语系佛教

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与当地文化相融合,形成汉语系佛教、藏语系佛教和巴利语系佛教三大体系。

汉语系佛教又称汉传佛教,以汉文为传播语言,经典译自梵文。公元1世纪开始传播。

南北朝时期(420—589),佛教在中国逐渐形成学派,称“师”或“家”,影响较大的有涅槃师、三论师、摄论师、毗昙师、俱舍师等。隋唐(581—907)时期,佛教思想空前活跃,佛教理论的发展促成了各宗派的创立。

当时的学派较多,各学派依据某部佛经或某种学说发展成自家的理论。各家互相研讨、互相辩论,佛教学术活动空前繁荣。从南北朝(420—589)时期出现的宗派雏型到隋唐(581—907)时期正式形成宗派,在教义、教规、寺院组织及传承等方面都有了明确的规定。佛教学说为数不少,主要有八大宗派:天台宗、三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密宗、净土宗、禅宗。其中净土宗和禅宗,仍是今天汉传佛教的主流。

汉传佛教的寺院除西藏自治区、内蒙自治区等信仰藏传佛教的地区和云南省南部西双版纳、德宏等信仰南传佛教的地区外,几乎遍布全国各地。据统计,中国大陆现有汉传佛教寺院8400余座,僧尼50000余人,信徒亿众以上。汉语系佛教由于历史悠久,典籍丰富,分布地域广阔,寺院信徒众多,在中国佛教中影响较大。朝鲜佛教、韩国佛教、日本佛教都源自中国,使用汉文佛经,亦同属汉语系佛教。中国汉语系佛教僧尼除独身、僧装、落发外,另一特点是素食。

汉语系佛教著名圣地有五台山、普陀山、峨眉山、九华山、鸡足山等。香港佛教、澳门佛教、台湾佛教同属汉语系佛教。

P015

序言

中国是佛教第二故乡,也是佛教诸多宗派的祖庭。佛教在中国流传二千年,不仅使浩如烟海的佛教典籍得到翻译与弘传,而且形成了世界三大语系佛教中的汉语系佛教和藏语系佛教。汉语系佛教衍生出天台宗、三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密宗、净土宗、禅宗等派别;藏语系佛教衍生出宁玛派、噶当派、噶举派、萨迦派、格鲁派等派别。这些教派的形成,极大推动了佛教的发展。中国佛教除对佛教经籍翻译与教义研究做出重大贡献外,在佛教道场兴建上也做出了重大贡献。今天香火旺盛的近万座佛寺和历史上生灭相续的数万座佛寺是任何佛教国家中少见的。特别是汉传佛教名山——五台山、普陀山、峨眉山、九华山、鸡足山,西藏、内蒙、青海、四川、甘肃、云南等省区的藏传佛教名寺名山,以及云南省西双版纳、德宏傣族聚居地竹林村寨间的佛寺佛塔,这些道场都是中国乃至世界佛教中的瑰宝。历代佛教雕塑、绘画、音乐、戏曲、金石、书法、建筑也是佛教瑰宝,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在中国不仅得到了很好地继承,而且得到了新的发扬。《大藏经》是中国为这一思想宝库的存世所做的又一重大贡献。佛教源自古印度,随着佛教的东传,佛教的哲学、文学、音乐、舞蹈、雕塑、绘画、建筑等多种文化也陆续传入中国,与中国本土文化融合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佛教文化不仅影响到中国文化的各个领域,而且深入到民俗生活之中。

中国佛教的主体是大乘佛教,主张“度人”、“觉他”,核心便是慈悲。在中国佛教的历史上,从来没有过宗教专制、宗教战争和宗教极端主义。相反,在中国佛教历史上却有着无数促进社会安定、维护世界和平的事例。佛教重视因缘,并以“因缘和合”为世界万事万物形成的理论依据。因此佛教不仅随顺诸缘,而且广结善缘。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圆融”成为佛教人世的重要原则。佛教认识到,只有“圆融”才能“无碍”。佛教之所以能流传二千五百年,并在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社会中传布,皆由佛教“圆融”精神护佑。近几十年来,佛教在中国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几乎所有佛寺都得到翻修,或彻底重建,而且还建了很多新寺。新寺的共同特点是规模宏伟,建筑精良。敦化正觉寺、深圳弘法寺、湖北四祖寺、无锡祥符寺、三亚南山寺、博鳌禅寺、峨眉山大佛禅寺等都是其中的代表。

三大语系佛教几乎遍布全世界。以佛教为纽带,各国佛教界成立了联合组织“世界宗教者和平会议”、“亚洲宗教者和平会议”、“世界佛教徒联谊会”等。如今,中国佛教界与世界佛教大家庭一道,遵循佛陀慈悲精神,为促进世界和平、人类进步不断做出新贡献。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佛教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凌海成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五洲传播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508122
开本 16开
页数 14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5-10-01
首版时间 2005-10-01
印刷时间 2005-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图书小类
重量 0.42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949.2
丛书名
印张 9.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210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1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2:3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