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红衣
内容
编辑推荐

20世纪70年代初,主人公同许多热血青年一道来到了茫茫的盐碱滩,以青春和生命为赌注,释放着狂躁的“激情”。特殊的家庭出身和相似的境遇,使两个同病相怜的青年人悄然相恋。然而,他们却受到非人的劫难,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正直与虚伪、善良与丑恶、自尊与放纵、执著与逃避……展开了空前的大对决,芦苇荡中的血色浪漫,变成了骇人听闻的历史悲剧。作品以朴实生动的语言,鲜明的人物形象,迭宕起伏的情节,真实再现了那段令人刻骨铭心的历史,以及众多人物的形态和心路历程,给人以强烈的心灵震撼。为人们了解和研究那段历史提供了鲜活的史料。

内容推荐

浙江女作家朱十一取出两件“红衣”披在了读者身上。这是她眼睛里的那件衣裳,以及衣裳上的那种色彩。这些色彩在江南水乡漂染得很细腻。读者会接受或者拒绝这样的衣裳,但是不管如何,作者已经以她的细腻的叙说,确立了读者与这两件“红衣”之间的密切关系。这种关系并不过时,是值得当代回味的。

试读章节

我在那间小楼的沙发上麻木而虚脱般靠了很久,身体的知觉才缓缓复苏了些,我努力站起来,从空调前的绳子上拉下依然湿漉漉的衣服,机械地穿上。不知是情绪之故,还是酒精的原因,我的手脚显然还是有些不听使唤,力不从心,脚底仿佛踩着轻飘飘的浮云,身子难以控制,摇摇晃晃的感觉。

不知道过了多久了,时间在我混沌的意识里已经成了固体。我无法再待下去了,小楼里的任何东西都会更加刺激我的悲痛。我缓缓地环顾了一下四周,我不晓得我还有没有机会、有没有勇气再次踏进来,所以,我想记住那酒红色的灯光,那散发着金属机械和河水味道的空气,那延绵不绝的独特雨声,那窗前悠闲晃动着的渔船和零星的船灯。我扶着楼梯把手,轻悄缓慢地下楼,鞋子还是在楼板上敲出熟悉的声响,打开被雨水浸泡的老木门,它潮湿得已发不出吱嘎作响之声了,但我仿佛依然听到了。我轻轻地关上它,像是关上了一段凄美的老电影,然后,浑浑噩噩地又一次踏进了清冷的瓢泼大雨里。我没有往幸福街去,因为我知道,那儿正有一对历经生离死别的恋人重逢了。

大约是红酒的后劲逐渐体现出来,回家的路上,我意识已经相当模糊了,我甚至不清楚我是如何能够回到家中,好端端地躺在床上的?但是,那晚,我做了一个温馨绵长而疲惫的梦。

我和闻屿不知为何在群山峻岭间长途跋涉,翻越白雪皑皑的山峰,渡过绿油油的草原,然后,在无边无际的丛林里摸索。我们好像在赶时间,每次我精疲力竭地想坐下歇会儿,闻屿总是兴奋而迫不及待地催促我继续走,甚至背起我前行,我趴在他宽阔的背脊上,像幸福地睡卧在一张柔软的大床里。

我说:“我们去哪里呀?”

他气喘吁吁地说:“去一个神秘的地方。”

夜色渐渐将我们笼起来,森林里高大怪异的树木变成一个个张牙舞爪的狰狞影子,我紧紧牵着闻屿的手,跟随他在一片原始的自然世界里寻找出路。慢慢地,抑或是突然间,有一束温暖的光亮划破了夜幕进入我的视线,那是一间普通的小木屋里射出的极为平常的灯光,可此时此地,我觉得那么耀眼而神奇。

我们走进那幢简朴的木屋子,里面传来悦耳的欢笑和音乐声诱惑着我疲劳的神经,我急切地用手拍了拍那门,屋子里突然变得静悄悄了。我正失望着,闻屿却冲我笑了笑,从口袋里摸出一串丁当作响的东西,打开了木屋的门。

“你有钥匙?”我惊讶万分。

“这里就是我想带你来的新家。”闻屿爽朗地说。

“新家?谁的新家?”

“我们的。”他贴着我的耳边,轻声地逗弄似的说。

“你的老房子呢?那幢小楼?”我问。

“拆了。”他轻松地说。

屋子里陈设简单又精致,桌子上堆满了各式佳肴,壁炉里燃着劈劈啪啪的柴火,一股浓浓的温情和幽幽的木头清香弥漫在空气里。更让我意外的是墙上挂着一幅大照片,画面中笑盈盈的女人正是我,穿着一件大红的旗袍,西装革履的男士亲昵地从身后搂着我的腰身,那人竟然是闻屿。

“我们什么时候拍过合影?”我心悦又不解地问。

“你睡着的时候。”他回答,“记得吗?我说过会给你一个惊喜!”

“慢点慢点,我有点弄糊涂了。”尽管我心中欢喜,嘴上还是这么说,“这一切怎么回事?我们到底来这儿做什么?”

“不用弄明白。”闻屿说着,脸上露出难以琢磨的笑容。

屋里显得这么暖融融的,我脱去一路奔波染满风尘的外套,坐到壁炉边松弛一下。可当我解开外衣纽扣,利索地退去外套时,一件惹眼的红旗袍好端端地穿在我身上,不是别的,正是那件让我又爱又恨的东西。仿佛它是我过去恋爱的耻辱休止符,但那一刻,对它除了久别重逢的惊喜,一点也恨不起来了。

我正试图再次验证这种新鲜奇怪的感受,忽然间,整个屋子里炸开锅,无数人从沙发背后、床底下、柜子里钻出来,对着我和闻屿喷洒五颜六色的黏糊糊的彩带,并发疯似的叫喊着:“新婚快乐!”在这快乐而混乱的气氛里,我看见了梅玲、贝明俊、于晓婕,甚至林祖希和老主编都在场,冲我们咧开嘴笑着。

我蒙了,费了很大的劲儿才缓过神来,然后,激动得难以自抑,顺理成章地接受了这个盼望已久的新娘角色。P267-269

书评(媒体评论)

浙江女作家朱十一取出两件“红衣”披在了读者身上。这是她眼睛里的那件衣裳,以及衣裳上的那种色彩。这些色彩在江南水乡漂染得很细腻。读者会接受或者拒绝这样的衣裳,但是不管如何,作者已经以她的细腻的叙说,确立了读者与这两件“红衣”之间的密切关系。这种关系并不过时,是值得当代回味的。——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黄亚洲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红衣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朱十一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春风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1330455
开本 32开
页数 28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8
出版时间 2006-03-01
首版时间 2006-03-01
印刷时间 2006-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9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8.875
印次 1
出版地 辽宁
210
147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10:4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