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唐人书写小纸人的碎片
内容
编辑推荐

28.5cm×28cm×1.5cm的体积,看上去方方正正,很厚实,加厚的精致牛皮纸,页面折合装订,摸上去特有质感。本书是一部现代小说文本与现代水墨艺术视觉的混血儿品种。小说写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一个春天,似乎是一篇成人的春天寓言。现代水墨艺术是东方涂钦的代表性作品“唐人书写”,类似于天书一般的“非汉字”系列。不同的侧面有不同的解读方式,语言学家、社会学家、心理学家、艺术评论家、文学评论家等分别从不同的侧面分析了这本书和他的作者。而通常认为小说所表达的大部分人都会经历的人生困惑和东方涂钦自己为了摆脱这种困惑,以独特的现代艺术来不断化解的方式,才是这本另类书的真正魅力!

内容推荐

“这是一部现代小说文本与现代水墨艺术视觉的混血儿品种,小说写于上世纪80年代的一个春天,似乎是一篇成人的春天寓言,里面表达了很多人都会经历的人生困惑。”现代水墨艺术是东方涂钦为了摆脱这种困惑而创造的一种独特的化解方式。封底有几位德高望重的先生对此人此书的精辟评论,“意在唯美”、异于书法的“书写”、神秘东巴文字的“异化而意化”、“西方新表现主义画派”与“米罗的抽象画”、后现代的解读———“消解传统”、“凸现视觉”、“淡化主体”……

试读章节

这种舞台安全得多,剧场是半圆形的,总能装下许多个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或黄头发蓝眼睛白皮肤或别的什么样的人。舞台是暗红色的地面,很宽阔,很光滑。至于要演什么戏,有什么人物,都不重要,也不知道。人家很少让我问话。神说,最好是个哑巴,我就经常不声不响。这时候,还不用排练,我也不用上场,我站在舞台的【角落里】,灯光暗淡。后来人家把我请出来,帮忙搬搬道具。

累出一身臭汗,终于完了。我到墙根唯唯诺诺地站好,垂下两手,吊着头,好像人家把我挂在了墙上。这时候我最好一动不动,两眼愣愣地看着舞台或者看着剧场。没正式演出的时候,似乎剧场中也有很多人,他们干吗在这种时候到来?难道这时候有更多的乐趣?——我只能在心里猜想。

红而人在舞台上来回走动,敲敲这个人的头皮,点点那个人的脑袋。他长着什么样的面孔7穿着什么样式的衣服?我一点也看不清楚。但他分明是个导演,他的嗓门很大,有时候气势汹汹,像只老虎。如果他要吞掉我,我很可能毫无办法,我想。这样的想法让我很惊恐,我的天呀,我说,对于他,我大概只有言听计从。特别是他手里那把明晃晃的剪刀,似乎十分锋利,剪钢丝大概也没问题。他手上拿着那把东西干什么?我不敢问。明晃晃的剪刀,只让我感到害怕,它对我形成威胁。P03

序言

自说自话(自序)

最高的奖赏

如果你讨厌这本书,那就把它撕了吧!

如果你喜欢这本书,那也把它撕了吧!

感谢作家出版社和东巴工作室,他们设计了一本任人撕的书。如果这本书被人撕了,那其实是对我的最高奖赏。喜欢和不喜欢都是客观存在的,如果让人喜欢到把它撕了挂在墙上,或者让人讨厌到把它撕了扔进纸篓,那岂不是一个人最大的幸福?  这些年的现实反映让我明白,我必定会占据其中一种。

从来的迷茫

对于人生,我经常感到很宿命,所以就经常困惑。

十几年前我就困惑过,那是《小纸人的碎片》产生的背景。

十几年后我仍然困惑,这是《唐人书写》产生的背景。

但我在困惑中找到了产生欢愉的方法,那就是写写画画。我们是否可以精确地主宰自己?我们是否可以准确地把握命运?谁,我想都不敢做肯定的回答。

但我们在某一刻大概是可以的,比如现在,我摊开纸,磨好墨,我知道我的快乐来了,我把握住了它。这是我唯一可以确定的。

生活的艺术

生活经常是没有诗意的,但这并不妨碍人们对诗意生活的追求。

诗意的生活,其实就是生活的艺术。

虽然艺术可以有多种存在的意义,但我所要的大概只有这一种:如果艺术不能给这个世界和我自己带来愉悦,那就请她走开吧。所以我所要的与其说是艺术本身,倒不如说是生活的艺术。我不是诗人,也不是小说家;我不是画家,也不是书法家;我只想做生活的艺术家。小纸人主宰自己的命运很难,但我们调剂当下的生活相对简单。

宣泄的途径

生活需要诗意,需要调剂,当然也就需要宣泄。

我经常说,我是属于有问题的那一类人――思想上经常有问题,所以就试图解决这些问题,于是就写了,就画了。但画什么呢?还是画“问题”吧,于是我就通过水墨――事实上也不纯粹是水墨,只是水墨更自由罢了――通常是只要我顺手的媒材,我都用来画,画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问题——只是,我把这些问题都画得很简单,甚至把这些问题深深地埋在色彩的深处了,让人不容易寻到踪迹。

自我的创作

照这么说,我就是为自己写写画画的那一类吧?

我没有那些故意的表现,只有自己率性的表达。

所以我通常只需要一个简单的画面、简单的色彩,表达简单的愉悦或是诉说,这就够了。――起码对于我来说,就够了。也许别人想找到更多的意味,但画面上没了,真的没了,想找到更多,就会头痛,所以还是算了吧――那样更没有意义。特别是最近我称之为“唐人书写”的那一批东西,比之原来连画的感觉都没了,就更是如此。似字非字,似书非书,全无章法,只有情绪的表达和渲泻,当别人试图当作书法或汉字来解读的时候,那经常是要上大当的,读到头痛也搞不出个所以然来。

“低尚”的追求

在艺术上我缺少有“意义”的“高尚追求”。

我只有自己的欢悦或诉说,所以只能说是“低尚的追求”吧。

在日常工作中,我经常告诫自己要把更本份的追求留给人们,那是一种真正要为人们服务的行当。所以在水墨当中,我就没有必要再过多地追求所谓的“意义”了。也许这是一种补充?所以我说,我的艺术是“无艺无术”的,是玩票性质的,大家完全可以不必当真。虽然有些朋友当真了,也有些方家当真了,认为这是在无拘无束的状态下创作出来的好活,但我自己并不敢当真,权当是他们对我的鼓励吧。感谢他们,感谢喜欢我作品的所有的朋友们!如果这些东西能成为你们家的墙纸,那是我的荣幸!

书评(媒体评论)

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东方涂钦于书画二道,由好之,而乐之,而知之。东方本诗人,本书家,其画由东巴文字异化而意化,诗心开其道,书法赋其质,技进乎道,乃成今日之格也。东方“为艺术而艺术”,意在“唯美”。有一生倡导形式美者,尚不彻底,或为商业、俗情所累乎?而东方于艺,全在“唯美”,其画在自发与自觉之间,依乎天机,见“几”而作,其色与色、墨与墨、色与墨、墨与色融洽而自然,任运而成象,文采而神化。纯真于艺道者,吾今独知有东方涂钦也。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画家 艺术评论家 陈传席

东方涂钦这部《唐人书写》,看后想了很多。我希望他能对自己书写的问题做些阐释,提供书写某些情绪语境。在他看来,一是注重从重大事件后的心灵变异中对书法重新体验,喜欢写些个人独特的环境时空中的多维心绪表达;二是用传统的书法形式来表现当下独特精神氛围,因而不称为“书法”而称为“书写”。我以为,书法艺术或多或少使得人们在悲愤、郁闷、清朗、达观等各种意绪下找到一种表达的突破。而在全球化语境中,东方涂钦的书写带有明显的后现代主义特征:消解传统、非汉字书写、凸现视觉、淡化主体、强调多材质拼贴意识。换言之,东方涂钦的唐人书写中,充满了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在形式变形的书写框架中对书写的墨象做了自己的阐释,使其“书写”正在走出“书法”的范围,而成为一种中国类后现代性的表达。这无疑对中国传统书法的书写形式构成了挑战,并将诸多问题提到了当代文化艺术论坛。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博士生导师 书法研究所副所长 王岳川

未入“圈子”,“圈子”的规则便对他无效。随心所欲而不患得患失,也就无须去揣摩“专家”的口味、打听流行什么风,什么派,因而东方涂钦画画非常放松,手中的笔是随着思想自由走动,各种方式都拿来试验,各种符号都拿来使用。东方涂钦虽然不是美术专业出身,但他比一些缺少情感和思考的画家的创作状态不知要强多少倍。他下笔没有框框,随感而发,不受清规戒律的束缚,率意为之。<<红与黑的对话>>系列及<<心爱的女人>><<被太阳灼伤的龙凤合鸣>>等用笔均一气呵成,从笔墨急徐浓淡的自然转化可以看到作者创作时达到了“解衣般礴”的境界。或许由于东方涂钦骨子里的文人情怀,他的画与古代文人画的“逸笔草草,不求形似”及借作品象征寓意的传统有着渊源关系,其作品的书写性又直接来源于他曾经练习过的书法。当然,东方涂钦的可贵之处是创造了具有个性特点的现代水墨,从传统书法、米罗的抽象画和东巴文字中悟出了自己的图式。标题具有诗意和叙事的成份增加了作品的神秘性,既区别于传统的文人画,又与西方的新表现主义绘画有着质的区别。

——中国艺术研究院书法室主任 《美术观察》副主编 书法家 李一

徐冰、东方涂钦、张强等人本质上都是以汉字艺术的名义做游戏,实际上不是书法的范畴,而是现代艺术范畴。涂钦最近实验的写字,也可以说是一种真正意义的写“字”。我觉得涂钦试图在剥离写字和书法的二元一体性方面,获得一种书写真正意义的自由性。他似乎只记得那些历代书法的形相,而忘了这些形相在表意语言上对于笔划形体和结构的规定性。因此,他在书写过程中顺着记忆的形相游走,在到达比划规定形态和规定位置时,他的书法行为开始进入无意识的癫狂状态,这使他在霎那之间越出了规定界限,随意添加了笔划,随意延伸,或者改变形相的线路。他使自己成为了一个写作的表象练习者,并且进而成为一个对表象进行自由变体的恣意妄为者。这使他开始从书法的内在主体性开始走出传统书写者的界限,并且接近现代艺术的基本追求,即现代艺术的基本追求和价值不在于审美,而在于自由。

——艺术评论家 独立策展人 朱其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唐人书写小纸人的碎片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东方涂钦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331838
开本 其他
页数 8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
出版时间 2005-01-01
首版时间 2005-01-01
印刷时间 2005-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艺术概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90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J121
丛书名
印张 7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91
281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2:1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