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孟子/世界名人传记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五千年灿烂悠久的中华文化曾经在人类文明史上创造过无数奇迹。随着本世纪末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中华文化所具有的博大智慧和神奇魅力正越来越引起海内外有识之士的关注和推崇。对中国优秀文化的渴求,已成为当今时代持久不衰的社会热点。孟子被尊为儒家亚圣。孟子主张人性善,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相信人的潜能无限、天性美好。“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他三大快乐之一。他提倡王道,反对霸道,也具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洒脱。这里选的书,您一辈子总要读它一遍,不管您是在十岁,或在三十岁,或在七十岁!一个最低限度的中国文化阅读书目。从浩浩古籍旧藏里,选择六十部经典,首次以轻松快读的形式,全面演绎中国五千年文化的风格面貌,带你走进“没有围墙的中国文化博物馆”。

内容推荐

孟子名轲,战国时邹人(今山东邹城市),大约生于公元前三八五年前后,卒于公元前三○○年前后。孟子是战国时期杰出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继承并发展了孔子思想,成为战国中期儒家学派最有权威的代表人物。在封建社会中,孟子被推崇为仅次于孔子的第二位圣人,号称“亚圣”。本书是为了继承我国优秀文化遗产,使文明古国的历史遗产得以发扬光大我们特推出了《世界名人传记丛书》。这套丛书本着推陈出新弘扬传统之宗旨,是为了让老年人、中年人、青年人都愿意去读,都能读懂,以便从中得到教益。

目录

一 随母三迁

二 断机观猎

三 好学悟途

四 赴鲁游学

五 兴学育才

六 人性善说

七 初度适齐

八 拥楹而叹

九 适宋走鲁

十 居滕图治

十一 诤谏惠王

十二 再适齐国

十三 胸怀万民

十四 谈勇谏君

十五 论道议政

十六 言射识剑

十七 归慰于齐

十八 辞官欲归

十九 还乡立言

二十 孔门亚圣

孟子名言录

孟子年表

试读章节

孟子姓孟名轲,战国时期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他生活的年代大约在公元前390年至前305年。孟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也是先秦儒家的代表人物,与孔子齐名,世称“孔孟”。作为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后世也尊称孟子为“亚圣”。

孟子出身于鲁国贵族,他的祖先即是鲁国晚期煊赫一时的孟孙。孟孙是庆父的后人,庆父则是鲁桓公三个有名的儿子之一,当时民间有谚语日“庆父不死,鲁难未已”,指的即是他,可以想见庆父在鲁国飞扬跋扈的程度。孟孙与庆父的两个弟弟叔牙、季友的孙子——叔孙、季孙——齐名,合称“鲁国三桓”,为鲁国晚期实际的执政者。这其中季孙实力最强,也最有名,《论语》中“季氏将伐颛(zhuan)臾”中的“季氏”,即指的是季孙。鲁国系周公旦的封地,因此从本姓上来说,孟子当与周天子同宗,姓“姬”。

但是当孟子出生时,他的家族已趋没落。春秋晚期的社会混乱,他们的家族渐趋衰败,被迫迁往邹国;再以后,诸事维艰,到孟子幼年时,全家只得“赁屋而居”了。

据记载,孟子的父亲名激,字公宜,母亲姓仉(zhang)。孟子的父母希望孩子长大后能像车子那样乘人载物,帮助人民克服困难,能够肩负社会大任,就给他取了一个学名叫“孟轲”。

小孟轲长得方面大脸,眉清目秀,真所谓“天庭饱满,地阁方圆”。小孟轲天真活泼,精力特别充沛,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无限乐趣。

在孟轲四岁的时候,父亲去世了,他和母亲相依为命。孟母是一个知书达理、贤惠能干的女子,她把孟轲辛辛苦苦拉扯大。孟母非常注重对孩子的教育,她把自己读到的诗文和故事都讲给孟轲听,比如伏羲演八卦、女娲炼石补天、神农种百草、羿射九日、嫦娥奔月、黄帝造舟车、尧舜禅让、大禹治水、武王伐纣、孔子作《春秋》之类。这些故事小孟轲听得很认真,他有时微笑,有时皱眉,有时怒容满面,有时激动得跳起来,整个屋子里荡漾着孟轲天真的笑声。

孟轲四岁的时候,已经很懂事了,他似乎早早明白了生活的艰难,常常为母亲做些小事情。可是他毕竟是个小孩子,很顽皮,有时候还有点任性。但孟母从来没有打过他,每次都是耐心地教导他。

丈夫死后,孟母的生活更加艰难了,她耕种两亩薄地糊口,纺纱织布,换来母子二人的吃穿和灯油炭火,仅能勉强维持生计。穷家度日,靠的是克勤克俭。孟母鸡未鸣而人机织。二更鼓响尚未休息,天天如此,为的是多纺一尺纱,多织一寸布。盛夏酷暑,孟母夜以继日地织布,困了,就伏在织机上打个盹儿;数九隆冬,寒彻肌骨,孟母常常是搓了搓冰冷的手,又开始织布。尽管如此,孟母从未放弃对小孟轲的教育,她有计划地给孩子讲《诗》、《论语》、《春秋》,由浅人深,由易到难,讲解之后,让孟轲背诵练习。可是,无论讲授多深,小孟轲总不以为难;不管作业多少,他总是应付裕如。

日子在孟母艰辛的劳作中悄悄流走,伴着孟轲的欢笑和顽皮,不知不觉,一晃一年过去了。

孟母住的凫村是邹、鲁交界处的一个村落,凫村西边是一片坟地,周围十里八村都将死人埋葬在这里,因而这里常年哀乐鸣奏,号哭声不绝。小孩子们最善于模仿,见大人们如何,他们就照着样子做,于是这些殡葬活动,就成了小孟轲和伙伴们游戏的主要内容。

小伙伴们将木巢里边随便放一块石头,算作死人,用树叶封上,在巢上系了绳子,由四个人抬着,这便是“灵柩(jiu)”。灵柩前是引幡的,举旗的,奏哀乐的。那奏哀乐的孩子们折一根树枝做乐器,用口模仿出各种乐器的声音,摇头晃脑,好不热闹。灵柩的后边则是假扮送葬人的顽童,他们一路哭哭喊喊。这支丧葬队伍,由孟轲发号施令,孟轲说吹则吹,说打则打;孟轲下令“放悲声”,则悲声阵阵。待来到墓地,孟轲一声“落杠”,灵柩便徐徐坠于事先挖好的坑内,吹鼓手奏“下葬曲”,一群孩子们便倒地磕头,抓三把新土抛在坑内,然后又堆成一个馒头似的小坟丘。到此,一场丧葬游戏活动方告结束,孩子们就在坟场周围高高兴兴地追逐、打闹。

孟母虽然忙于操持家务,但也非常注意孟轲的日常学习。有好几次,孟母在村西的荒坟旁寻到了小孟轲同他的小伙伴们在玩耍,他们模仿送葬的情形,弄得孟母哭笑不得。教育不好轲儿,她将愧对孟氏的列祖列宗啊!但这能怨孩子们吗?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成长,肯定会受环境的影响。孔子说,居住的地方,要有仁德才好;选择的住处缺乏仁德,怎么能算是聪明呢?孟母想:“应该换一个新的环境,让轲儿健康成长,发愤读书。”为了轲儿的成才,她萌发了迁居的念头。然而,孤儿寡母,迁居谈何容易!

在乡人颜崇义的支持下,孟母迁居十分顺利,母子二人从凫村迁到了庙户营(今山东邹城西北三华里处)居住。庙户营是一座比较大的集镇,镇上铺子、作坊、茶馆临街而设。每逢赶集的日子,邻乡的百姓从四面八方来到这里,行商坐贾,吆三喝四,悍男秀女,讲买讲卖,一派繁华景象。孟母的居处在街市的中心,左有屠宰场,右有丝绸店,对门是铁匠铺。

一天早晨,小孟轲翻开《论语》,刚开始诵读“学而时习之……”突然,东院传来了肥猪的嚎叫声,尖而厉,凄而惨,孟轲连忙用双手掩住耳朵。过了一会儿,猪不叫了。孟轲振作精神,重又诵读《论语》,可是一阵阵“丁丁当,丁丁当,丁当丁当,丁丁当当”的声音传来,吵得他心烦意乱,那是对面铁匠铺子里的打铁声。孟轲索性把书推开,打算到门外去散散心,可是想起娘的谆谆叮嘱,怕伤娘的心,便耐着性子重又坐定,硬着头皮翻开书,再次读了起来:“学而时习之……”“漂亮的丝绸呵,价钱便宜哪!”“来看看新到的布料哟……”门外接着又响起了丝绸店洪亮的叫卖声。

在这样热闹的环境里,小孟轲在家里读书,哪里能够专心致志?于是他常常趁母亲不备溜出门去。在前街跑,到后街串,模仿店家们的叫卖声,并学着买卖人的样子讨价还价,时常逗得人们大笑。

一天中午,孟母正在忙碌地织布,小孟轲突然走过来对孟母说:“妈妈,外面有很多热闹好玩的事情呢。”‘有些什么呢,轲儿,说给妈妈听听。”小孟轲想了想说道:“这样吧,我给您模仿一下面馆里的店小二的模样吧。”接着,他惟妙惟肖地大声嚷起来:“来喽,馒头两个,咸汤一碗。”边叫边满脸堆笑地躬着身,然后故作小跑的样子。

孟母看着儿子的表演,再也坐不住了,她双眉紧锁,满面愁容,怔怔地坐在那儿出神。小孟轲表演完毕转过身来看母亲的时候,母亲严肃的眼神让他很吃惊。孟母没有责备儿子什么,她伸出双臂,将儿子揽人怀中,泪水像断了丝的珠子,扑簌簌地落到了儿子的身上……身居闹市,有碍于孩子的读书学习,孟母早已意识到了目前环境的危害,但鉴于迁居之难,她不敢轻易萌发再迁居的念头。今日之事,很使她伤心,更令她忧虑,长此下去,皎皎之缟,岂不就要污染得斑驳狼藉!

有一次,孟母正在认真地织布,孟轲提着一大块肉走进屋子,孟母很吃惊,儿子从哪儿弄来买肉的钱呢?经询问,孟轲毫不掩饰地告诉母亲,是自己做生意,低价买高价卖赚来的,本钱则是跟一个小伙伴的父亲借来的。这一次孟母极力克制着自己,没有过分责备儿子。她先是苦口婆心地给他讲了许多“义”与“利”的道理,以及做人应该诚实无欺,光明磊落,然后问清了卖主和差价,牵着小孟轲的手把赚得的钱逐一归还人家。经过这件事,孟母下了决心:再次迁居。势在必行。

由于着手早,时间长,这第二次迁居不似第一次那样匆忙。周安王十九年秋,孟母携子迁至因利渠畔(今邹城南关),在一所学宫的侧旁定居下来,小孟轲在新房子里度过了第七个生日。

两千多年来,人们习惯上都称“孟母三迁”,并有《三迁志》一书,但实际上孟母却是三居而两迁。P1-6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孟子/世界名人传记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家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4238048
开本 32开
页数 17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9500
出版时间 2006-01-01
首版时间 2006-01-01
印刷时间 200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4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222.5
丛书名
印张 5.75
印次 1
出版地 浙江
204
141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22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22: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