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身体政治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是一次关于身体与文学关系问题的思考与探讨。从中国思想的原初立场,“五四”新文化革命中的“身体”观念,革命时代的身体意识形态,到身体写作,性政治,身的在世状态以及身体的后现代处境,著者们对身体、文化、政治三者的关系作了深刻的探索。进入本书,感受一次身体“大写作”。

内容推荐

以“身”来指认“人”是始原期汉语思想的重要特征,这个特征进一步发展为“贵身”说,使“身”在中国思想中成为一个本体论概念,并构成3世纪前始原期中国思想的原初立场。贵身论中的“身”在先秦思维中处于从实体论的“身体”向虚体论的“自身”动态转化之中,但以实体涵义为主。中国先秦思想中的身体哲学观念非常丰富,“以身为天下贵”、“推己及人”是贵身论哲学的一体两翼,贵身说、赤子说、修身说、舍身说等则构成了其完备的概念系统。重温公元3世纪前中国思想中的“身体”观念对建构中国现代思想文化体系具有重大意义。

目录

第一章 身:中国思想的原初立场

一 汉语思想:奠基于贵身论

二 贵身论是不是汉语思想的一个根本信念

三 “身”:汉语言始原思想的核心命义及现代价值

四 身:一个被遗忘的命题

第二章 政治的身体:在古代希腊及现代西方世界

一 实在论身体观、虚在论身体观:产生、消解及其动机

二 身心二分法:一个主流身体观念的产生

三 论生成:解释身和世界的一个方法

四 尼采的超越

五 福柯:身体的“现代性”

第三章 “五四”新文化革命中的“身体”观念

一 作为近代政治场域的“身体”

二 头发:辛亥政治的身体标记物

三 身体解放:“人性论”作为一个身体政治概念

四 病重的中国:文化诊断中的身体隐喻

第四章 阶级的身体——革命时代的身体意识形态

一 革命叙事中的衣着

二 知识分子的身体

三 劳动者的体质

第五章 身体写作——启蒙叙事、革命叙事之后:身体的后现代处境

一 解欲望化及其所指

二 大写的身体:表述什么,怎样表述

三 “下半身”

第六章 饥饿的文化政治学

一 饥饿、饥饿感、永恒饥饿

二 饥饿感与政治革命:从“反饥饿”到“反压迫”

三 饥饿政治学的完型:翻身乐

四 饥饿政治学:“饥饿”的控制

第七章 性政治

一 男性书写中的性逻辑

二 征用、奴役

三 授受政治

四 婚姻:性政治的人类学图谱

第八章 病中的身体

一 医学专制与罪恶隐喻

二 疼痛中的身体

三 死亡隐喻

第九章 身的在世状态——论穷愁、悔恨、陶醉、孤独

一 穷愁

二 悔恨

三 陶醉

四 孤独

第十章 身体伦理学——伦理奠基于身体之上是否可能?

一 未来的伦理学

二 身的伦理学意义

三 身体伦理学:一个信念

后 记

试读章节

一 汉语思想:奠基于贵身论

甲骨文中的“人”字标画的是人身体侧站的形状,也就是说,汉语中的“人”字原初意义乃是指“人的身体”:身体的动作(侧站)和身体的状态(形状)。此原初涵义,后世代有沿用,《史记·樊郦滕灌列传》中有“荒侯市人不能为人”之句,此处“人”是指“性行为”,这种用法在现代汉语中也有遗存,例如,“他人在这里,心不在这里”,这里的“人”就是指“人的身体”。

“人”由简单的字源意义向“汉语思想概念”转化的过程极其复杂。不过,我们可稍稍简化一下这个过程。孔子是最有代表性的始原期汉语思想家,而孔子以“仁”为中介来界定“人”,他把“仁”赋予“人”为汉语思想关于“人”的原初立场奠基。“仁”的原初意义是什么呢?“仁”在汉语中的较早构形是上“身”下“心”,讹变为上“千”下“心”,省变为“仁”,“仁”从“心”、从“身”,“身”亦声,其本义当是“心中想着人的身体”,与从“心”从“人”表示“心中思人”的“爱”字造字本义差不多,孔子以“爱人”来释人是不错的。①杨伯峻在《论语译注》中说,“也有人说,这‘仁’字就是‘人’字,古书‘仁’、‘人’两字本有许多写混了的。“仁”、“人”同义的说法宋人陈善较早提出,后世赞同者甚众。笔者也颇认同,因为这个字源的考释可以和我们对“人”的考释相印证,都发端于人的“身体”,表示着汉语思想对人的原初指认:“人”就是他的“身体”——古人是通过人的“身体”把人从大自然中区分出来,指认出来的。

孔子大多是在比较本原的意义上使用“人”这个概念,孔子道德思想的核心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个“人”就是和“欲”联系在一起的,在孔子那里“人”是实体(肉身实体、情感实体和精神实体),是实体实践者,而不是精神虚体(情感体、精神体),不是虚体虚践者,他讲“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换言之,孔子是把实体实践——“立人”摆在第一位,把虚践——“求知”摆在第二位,所谓“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是说,“人”实践实体地位高于道德思考等精神虚践的地位。杨伯峻先生说:“论语没有一个‘理’字,而朱熹的集注处处都是‘天理’、‘理’诸字;孔子已经认识到人类社会的物质生活的重要意义,才有‘先富后教’的主张,可是朱熹的集注到处是斥责人欲的词句。”④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P1-2

后记

这本小书凝聚着我们关于身体与文学关系问题的思考和探讨。2003年9月,我们以《身体政治》为题申请了南洋理工大学中华语言文化中心的合作研究项目,并获得新加坡教育部的研究经费。此后,经历了一年多的合作研究,终于有了今天的初步成果。本书是我们在学术上共同探讨的成果,也是我们不断加深的友谊的结晶。撰述写作作为寻求思想蜕变升华的过程是艰难的,但一年中你来我往的思想交锋却每每是让人开心的,值得反复回味而不能忘记的。

本书写作过程中,得到了南洋理工大学中华语言文化中心、中文系以及国立教育学院中文系诸多前辈、同仁的关心、支持,在此一并深表感谢。周清海教授批准并支持了我们的研究项目。在葛红兵到新加坡任研究员的七个月时间里,得到了南大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郭振羽院长以及中文系李元瑾教授、郭淑云教授等同仁的关心和帮助。我们也就中国古代的身体观等问题多次请教了严寿澄教授等前辈。我们还要特别感谢林桂华女士、陈美莲女士、卓月莲小姐等中心工作人员以及王一敏同学等研究生,是他们让中心成了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本书是一本学术著作,但是,在我们的内心它更是一段生活的见证,它负载着友谊、回忆、想念和感激。

葛红兵 宋耕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身体政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葛红兵//宋耕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商品编码(ISBN) 9787542620330
开本 32开
页数 19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05-11-01
首版时间 2005-11-01
印刷时间 2005-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政治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2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0
丛书名
印张 6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0
148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2:1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