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私营企业家的政治参与
内容
编辑推荐

一船一船的印有“中国制造”的织物、鞋类、电器等越过太平洋、印度洋抵达美洲、拉丁美洲、非洲,一列列满载货物的火车呼啸地穿过欧亚大陆桥进入欧洲广袤的原野;是何人在默默无闻地组织着世界工厂的生产,是何人20余年来筚路蓝缕、披荆斩棘改变世界经济的格局;他们在中国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中处在何种的地位,内心里涌动着何种诉求……

内容推荐

公民政治参与是现代民主政治最主要的特征之一,是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与政治生活,影响政治体系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当今世界各国都把实现和扩大公民政治参与作为政治发展的重要目标和手段。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开始注重建设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提出扩大公民有序参与的政治发展目标,从客观上反映了执政理念的重大进步。就目前的情形而言,我国在实现宪政的道路上尚有漫长的发展历程,但是公民政治参与的理念已进入到中国人的政治生活中,越来越多的公民主动地参与社会政治生活中去。私营企业家阶层参与政治是近十年来中国政治发展的大事,是对传统的政治参与结构的重大突破,其代表了新的利益主体进入体制内的政治过程。本书运用政治学、政治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对私营企业家阶层政治参与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分析,主要的观点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私营企业家阶层以其不容置疑的物质性力量,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改革路径的选择。

本书运用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理论,分析中国改革初期的政治经济形势,阐明中国私营企业家阶层的产生不是政治设计的结果,而是中国普通公民行动的结果,指出市场取向的改革催生了民间自发性市场主体——私营企业及私营企业家阶层。

中国改革的最初设计是为了增加社会财富,改变短缺经济的状况。政府主导的体制内的改革,其结果是体制内改革的政策资源枯竭;官商的做大不仅扰乱市场,且一度造成政府合法性的危机。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仅限于对计划经济体制(其致命的弱点在于窒息个人的创新精神及社会自组织能力)的修正,经济没有进入合乎市场发展规律的自然增长的阶段,在繁荣的背后潜伏着重大的制度性矛盾和危机。处于改革边缘的私营经济在社会需要和民间力量的推动下快速地发展。正是由于民间自发性私营经济的发展,使中国没有重蹈苏联社会转型的覆辙——由政府官员出面,金融寡头、工业寡头主导社会转型,普遍民众承担所有改革成本及负面效益的市场化道路——从而使中国的改革路径选择是由大多数人的意愿所决定的。

二、私营经济及私营企业家阶层的发展前途——只能是壮大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从而构成私营企业家阶层政治参与的基本前提。

私营企业家是私营经济的人格化代表,同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中国社会阶层结构中的劳动者。私营企业固然是私有制经济的表现,其内在发展机制有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属性。但中国的私营经济是与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经济制度相联系,与强大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相伴而生。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总体格局决定了中国私营经济、私营企业家阶层的发展前途只能是壮大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

三、私营企业家阶层经济上的发展产生了政治参与的要求,通过多种途径实现政治参与。促使政治体制内政治资源重新配置。

私营企业家被选为各级人大代表,被各派政治力量协商为政协委员,是该阶层政治参与的主要形式之一,表现这一阶层积极回应了政治系统对他们的安排,扩大了中国民主政治的基础,增强了政治系统的合法性。

私营企业家与政府及官员政治接触的直接目的是创造私营企业成长的具体政治生态环境,这就在不同程度上占有、分享中央及地方的部分政治资源,直接把自己的经济需求导入地方乃至中央的政治决策之中。同时在政治接触过程中,又增进企业家与政府的相互了解,解决共同面临的发展问题。政府高层领导人与私营企业家的政治接触,在某些时刻影响中国的政治发展的过程。少数私营企业家通过政治接触,获得了丰富的政治经济资源。

吸纳政府官员到私营企业工作,是私营企业家低成本政治运作、政治参与的方式之一。通过吸纳政府官员加盟,从而影响地方政治,分享体制内的资源,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和风险。

部分私营企业家在乡村自治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中国自发性的乡村工业化进程是部分私营企业家主导自治组织的基本背景。私营企业家是社会转型时期农村新的生产方式的代表。他们在农村中发挥实质性的经济作用和一定的政治作用。他们所创造的财富大大地高于传统农业的收益,在经济上的权威性大大地高于传统道德的、革命的权威,在村民中的声望由于经济上的成功而迅速地攀升,成为一种新兴政治力量登上乡村自治的舞台。

四、私营企业家阶层政治参与的务实性及政治上的“不成熟”性。

私营企业家阶层对中国目前的政治体系及政治权威表现出较高的忠诚度和支持度。部分私营企业家在发展企业的过程中用实际行动响应政府的号召,支持政府的相关政策的落实。

私营企业家阶层是一个正在成长着的阶层,在政治上尚未成熟。私营企业家阶层政治参与中表现出务实性。一部分私营企业家在政治参与过程中显现出强烈的追求本阶层经济利益的倾向。私营经济尚未形成一个以平均利润率形成机制为基础的利益共同体。私营企业家阶层没有独立的组织网络及舆论工具对他们的政治要求进行过滤及综合;他们尚未与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建立一种良性、平等、规范化的互动、互助关系。

少数私营企业家利用经济上的优势,用金钱运作政治,在政治参与过程中时有越轨行为发生。部分私人企业家恶性介入地方政治,获得经济发展的资源和相应的政治保护,为了自己的私利而肆意侵犯公共利益。“问题富豪”利用制度上空隙、舆论中的声势;官员们的贪欲加上企业家的超级精明与胆识,挑战现行政治、经济制度。

五、私营企业家阶层政治参与对传统政治体制的结构、功能及政治目标的冲击。

形成多元利益主体共享体制内资源政治格局。体制内同一性减少,异质性增加。工农基本阶级与私营企业家阶层在经济利益方面既合作又矛盾的关系必将反映到政治系统中去,使这种矛盾与合作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以往体制外的竞争与矛盾,将纳入到体制内进行。

传统的政治体制运行规则和目标发生变化。政治体制中利益主体的多元化,改变传统体制中所有成员意志高度一致的局面。人大、政协逐渐成为各阶级阶层表达自己政治诉求的讲坛,进行阶级阶层合法竞争的场所,成为各阶级阶层利益冲突和综合的政治舞台。

私营企业家阶层政治上、经济上的相对独立的地位,改变社会政治权力结构模式,改变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全能政府的运行模式,从而在转型期的中国社会中开始形成一个经济、政治生活的弹性区域或者可称为相对自治的市民社会。

六、构建各阶级、阶层平等参与的政治体系,促进中国政治现代化的进程。

在中国未来的政治发展中,要完善私营企业家阶层政治参与的相关规则。私营企业家可以平等参加政府公职的竞争,使私营企业家逐步获得与国有企业的管理者同等的政治发展空间。培植和发展私营企业家阶层自组织能力,探索建立一套抑制私营企业家越轨政治行为的制度,创造各阶级阶层平等参与的政治系统,坚持工人阶级在中国政治发展中的领导责任,构建私营企业家阶层与劳动阶级之间的新型政治伙伴关系。

本书的不足之处以及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其一,对于私营企业家阶层政治参与的实证材料搜集的尚不全面系统,特别是全国性的统计材料搜集的不全。其二,由于政治学基础理论的功力不足,对于中国私营企业家阶层政治参与的学理分析尚不透彻。其三,对于中国私营企业家阶层与国外企业家政治参与的异同问题,未作系统的比较分析。这些问题都有待在日后的研究中进一步深入研究。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导论

私营企业家政治参与研究的现状

出发点及视角

概念:私营企业家阶层、政治参与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政治参与在社会进步中的地位

民主宪政下的公民政治参与

政治参与是人类进入政治生活的基本方式

雅典人创造公民政治参与的基本范式

政治参与实践的发展和参与理论的丰富

公民政治参与是政治现代化的标尺

第三章  改革路径的选择与新阶层的产生

政府主导的体制内改革中的制度性缺失

官办公司造成的政府合法性危机

市场取向的改革:社会经济关系的重构

中国私营企业家顺应改革大势而产生

第四章  中国私营企业家阶层的基本特征

私营经济的人格化代表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可或缺的发展因素

第五章  私营企业家阶层政治参与的经济条件

为国民经济发展、国民就业做出重大贡献

成为混合经济的重要成分

在多领域的发展,尽显其经营方式的活力

第六章 私营企业家阶层政治参与的政治生态环境

执政党对私营经济及私营企业家地位的肯定

阶层的壮大与社会的认同

私营企业家政治参与的合法性

第七章 私营企业家阶层政治参与的目标

向政治系统输入本阶层的利益诉求

获得、占有部分的体制内的政治资源

争取、保障企业经营及经营者的相对安全

第八章 私营企业家阶层与执政党关系的变化及发展

接收符合条件的私营企业家参与共产党组勿

建立基层党组织回应执政党的制度创新

参加党代会,实现更高层次的政治参与

第九章  私营企业家阶层回应人大政协的政治安排

当选为各级人代会的代表

综合表达选民的意愿

注重表达私营经济发展的要求

积极参与人民政协的各项活动

在参政议政中积累政治经验

第十章  私营企业家与政府官员的政治接触

与政府建立体制上、经济上的联系

与各级官员保持广泛的政治接触

与地方政府合作互动

第十一章 部分私营企业家主导乡村自治

农村中新兴的政治力量

在乡村自治中的政治作为

参与村治,推动乡村治理的制度创新

第十二章  私营企业家与各级各类商会

通过商会实现政治表达及参与

私营企业家阶层与商会的自组织功能

通过基层商会维护自身的权益

第十三章 私营企业家政治参与的务实性及发展的不平衡性

与现存政治体制认同

政治参与的务实性

尚未达到“政治成熟”

政治参与发展的不平衡性

政治参与过程中的越轨行为

第十四章 私营企业家政治参与对政治体制结构及功能的影响

多元利益主体共享体制内资源的格局

改变传统政治体制运行的规则和功能

影响部分政治组织的目标取向

第十五章 私营企业家阶层政治参与的制度化进程

构建以私营企业家为主体之一的市民社会

巩固政府与私营企业之间的理性契约关系

完善私营企业家阶层政治参与的相关规则

第十六章 构建平等参与的政治系统,推进政治现代化进程

发挥工人阶级在中国政治发展中的领导作用

创造各阶级阶层平等参与的政治系统

创造各阶层之间的新型伙伴关系

参考文献

后记及鸣谢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私营企业家的政治参与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赵丽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经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1717057
开本 32开
页数 29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0
出版时间 2006-01-01
首版时间 2006-01-01
印刷时间 200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图书小类
重量 0.31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663.9
丛书名
印张 9.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8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6:2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