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巴黎圣母院/世界经典名著阅读之旅
内容
编辑推荐

  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是法国文豪维克多·雨果第一部引起轰动效应的浪漫派小说。小说以十五世纪路易十一统治下的法国为背景,通过一个纯洁无辜的波希米亚女郎惨遭迫害的故事,揭露了教士的阴险卑鄙,宗教法庭的野蛮残忍,贵族的荒淫无耻和国王的专横残暴。作品鲜明地体现了反封建、反教会的意识和对人民群众的赞颂。

内容推荐

  本书的主人公,是一位丑陋的独眼敲钟人——卡西莫多,他深深地爱上了能歌善舞的吉普赛姑娘——爱斯美拉达,还为她将有恩于他的养父置于死地,自己则心甘情愿地躺在她的尸体旁,列情而死。在本书中,相貌美丽心地善良的吉普赛姑娘爱斯美拉达,在巴黎圣母院前面的广场上跳舞时,引起了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洛德·弗洛罗的注意,并勾起了他罪恶的畸形淫欲,便与自己的养子,丑陋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一起,劫持了爱斯美拉达,不料在途中竟被御前侍卫——腓比斯救出,爱斯美拉达从此便被他那英俊的外表所打动,并深深地爱上了他……

目录

I.丑人节狂欢1

Ⅱ.瓦罐婚约14

Ⅲ.巴黎鸟瞰30

Ⅳ.副主教和敲钟人36

V.丑人王和麻袋女49

Ⅵ.卫队长被杀69

Ⅶ.埃及姑娘受审90

Ⅷ.敲钟人的庇护106

Ⅸ.围攻圣母院115

X.真爱永恒136

试读章节

一四二八年一月六日,这一天适值双重隆重节日:既是主显节,又是丑人节。这一天,按规定要在河滩放焰火,在勃腊格小教堂种植五月树,在司法官演出圣迹剧。一大早,巴黎内城、大学城、外城三重城垣内到处大小钟声齐鸣,惊醒了全体居民,住家和店铺便锁上了大门,市民们男男女女、成群结队从四面八方拥向指定的三个地点。人人都自有决定:有的去看放焰火,有的去看种五月树,有的去看圣迹剧。不过,群众的绝大多数是去看放焰火,因为这正合时令;或者去看圣迹剧,因为是在司法官大厅里演出,既有屋顶遮蔽雨雪,又有紧闭的门遮挡寒风。于是,看热闹的人全体一致撇弃了那棵可怜的花朵、零零落落的五月树,随它独自在勃腊格小教堂里,在一月的严寒天空下颤栗。

民众主要是拥入通向司法宫的各条大街,因为他们知道,前两天到达的弗兰德尔使臣们打算来观看圣迹剧演出,观看也将在大厅里举行的丑人王选举。在从千家万户窗口向外看热闹的人看来,下面的司法宫广场好似汹涌的大海一般,通往广场的五六条街道犹如河口,不时涌出一股股人流。广场好比是形状不规则的大喷水池,其中到处伸突出来的一个个海岬就是那些房屋的墙角。而人群的洪流不断壮阔扩展、澎湃冲击着这些岬角。高大尖拱式样的司法官正面的中央台阶底下,人的波涛被劈成两股后,又以波浪翻滚之势,顺着两侧的斜坡扩散。这样,大台阶上简直是淌水一般,向广场倾注不绝,好似瀑布向湖泊不断直泻而下。喊声、笑声、无数脚步杂沓声,汇成巨大声浪,产生巨大轰鸣。不时,声浪和轰鸣更加汹汹然:那是涌向大台阶的宏大人流在回旋,在掀动,那是士兵们在狠命维持秩序。大门口,窗洞里,屋顶上,家家户户,万头攒动,一个个市民善良的面孔,安静、老实,注视着司法官,注视着人群。

司法官那宽敞无比的长方形大厅的两头都各有其摆设:一头是那著名的大理石桌子,长度、宽度、厚度都无与伦比,见所未见。另一头是那座小教堂,里面有座路易十一自己叫人塑造的石像跪在圣处女的面前,他还把查理大帝和圣路易的塑像叫人搬进小教堂。这座小教堂建筑得精致,雕塑得美妙,镂錾得细微深邃。门楣上那透亮的小小的花瓣格子圆窗尤为杰出,纤秀而优雅,有如灿烂的抽纱花边。大厅中间,正对大门,背靠墙壁,有一座金锦铺垫的看台,它是专门为弗兰德尔御使们和其他应邀观看这次圣迹剧演出的人物搭起来的。

按照惯例,圣迹剧得在那张大理石桌子上面演出。一大早就为此把大桌子布置好了。司法宫的四名士兵,这时正分立在大理石桌子四角,他们凡是节日或行刑之日都负责维持秩序。

演出预定要到司法宫的大时钟敲响正午十二点才开始。而这些观众从早晨起就在这儿等着。这些老实巴交的爱看热闹的人中间,有许多天刚蒙蒙亮就在司法宫前大台阶上等候,冻得直哆嗦。还有些人甚至于自称已经在门前歪斜着身子靠了一夜,为的是等着抢在头一批进去。人越挤越多,像水流满溢一般,开始沿着墙壁上涨,向柱子周围膨胀,漫上了柱顶、檐板、窗沿。建筑物的一切突出部位上全都是人。此时,群众早已厌烦,加之今天一整天都可以恣意玩世不恭,随便发疯耍赖,只听见埋怨声、咒骂声充斥着整个大厅。散布在人群中的三五成堆的学生和仆役听了大为开心,他们不断恶作剧,不怕捉弄人,在不满的人们中间瞎搅和,简直是火上加油,更增添了普遍的乖戾情绪。

人群中尤其有那么一帮促狭鬼,他们打破一扇玻璃窗,勇敢非凡地坐在柱顶盘上,从上面东张西望,大胆嘲弄。忽而对着里面大厅里的群众,忽而对着外面广‘场上的群众。他们丑化别人的动作,哈哈大笑,在大厅里东呼西应,彼此喊叫取笑。这些年轻的大学生并不像其他观众那样觉得厌烦疲倦,他们为自己取乐,非常善于从视线之下种种趣事中觅取场景,借以安心等待即将上演的节目。  P1-3

序言

维克多·雨果(Viotor Hugo,一八O二年至一八八五年)是属于在国外与在法国同样著名的作家之一。雨果出生于贝桑松。早年,随其母在意大利生活,后来又去西班牙游历。雨果同他的弟弟们一起,因其所见所闻而感动。由于其父是拿破仑军队的一位将军,他们全家大部分时间是在欧洲各国如科西嘉、西班牙、意大利等地度过的。三兄弟全都开始写作。雨果的笔记本写满了诗歌,除此以外,他也开始记一份详细的日记。从日记里,我们知道他如何开始了一段严肃的初恋,但他母亲认为此恋情会影响雨果的未来,因此终止了他的浪漫史。母亲去世后,他又回到了初恋的女友那里,他们于一八二二年结婚。

在雨果文学生涯开始取得重大进步时,他家成了许多新作家聚会之地。雨果在尝试了各种文体后专心于戏剧创作。一八二六年,他的第一个剧本《克伦威尔》问世,它的完成是法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标志着雨果与古典主义决裂,成为一名年轻的叛逆领袖和以浪漫主义闻名的新文学派的领军人物。一八二九年,他的戏剧《玛丽蓉·德·洛尔姆》受到了法国剧院的欢迎。不久后,雨果开始创作《艾那尼》。一八三O年该剧开始排演,自此开始雨果与剧院管理机构发生了分歧。然而该戏剧受到了热烈欢迎,雨果被证明是正确的。《艾那尼》的诞生被认为是法国浪漫主义运动的顶峰之作,从此浪漫主义占据了法国剧院舞台。这部戏剧公演不久,雨果开始转向小说,一八三一年他完成了《巴黎圣母院》的创低

《巴黎圣母院》的创作可以追溯到年轻时沉迷于哥特式艺术风格的雨果。当他认真审视过巴黎圣母院大教堂时,他逐渐产生了创作一部以教堂为主题的杰出的小说的想法。除了着迷于中世纪建筑,他也醉心于研究中世纪基督教、圣人、殉道者、教会及其信仰等。这样,他酱不被理解的基督教时代的知识融入了他的作品,与古典主义者把古希腊罗马作为他们故事的主题相对比,他却以中世纪为其主题,通过这一转变,雨果创作了法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伟大的历史小说。小说故事情节相当简单,副主教弗罗洛迷上了吉卜赛少女爱斯美腊达,他派他的仆人卡席莫多——巴黎圣母院的驼背敲钟人去劫持爱斯美腊达。阴谋被挫败后卡席莫多被捕。当爱斯美腊达被控犯有谋杀罪被判处死刑时,故事又回到原处。成为爱斯美腊达朋友的卡席莫多自由后全力营救她,在大教堂的钟楼,卡席莫多进行自卫并保护爱斯美腊达,最后两人一同死去。纵贯全书,雨果描绘出了中世纪的巴黎,画面丰富多彩,内容详细,人物众多,从中世纪的贵族到盗贼,无不包括在内。矗立着的大教堂作为那个时代专横的象征;卡席莫多以他那扭曲的:身体和痛苦,成为艺术方面巨大成就的一个肖像。

这是一部真善美的颂歌,雨果以浪漫主义的巨椽之笔,愤怒揭露了封建专制的暴虐、宗教的虚伪以及普通人人性的光芒。这部杰作直到今天一直为人们所喜爱,并早已将之搬上了银幕,我们不能不惊叹这部作品的影响和作者惊人的小说写作艺术的巨大成就。

                          沈占春

                        二O0五年十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巴黎圣母院/世界经典名著阅读之旅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法国)维克多·雨果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吉林文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021742
开本 32开
页数 15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6-01-01
首版时间 2006-01-01
印刷时间 200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16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565.44
丛书名
印张 5.25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184
131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7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0:2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