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在人间/世界经典名著阅读之旅
内容
编辑推荐

  《在人间》不仅是高尔基童年时代的自传,不仅是一个少年的生活史,而且也是一个时代艺术性的史册,反映了俄国工业资本主义成长引起的小资产阶级手工业的瓦解过程。阿瘳沙的外祖父卡希林一家的破产,就是俄国十九世纪七十至八十年代的真实写照。

内容推荐

  《在人间》描写的是小阿廖沙在度过苦难的童年之后初涉社会人生的那一段生活。高尔基以纯熟的现实主义手法把社会底层的真实生活揭示给每一位读者,让压抑、沉重,包括很多鄙俗的社会现实一览无遗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他刻画出的一个个人物形象都是那样地栩栩如生;善良的外祖母神圣得像圣母再世一般,悭吝刻薄的外祖父令人可气又可怜,嫉恶如仇的轮船厨师斯穆雷粗俗中却透着本原的正直,熟知宗教古董的彼得对所有的人都是那样的狡猾奸诈,裁缝妻子为沉重压抑的生活带来了一丝温馨……

目录

I.初尝生活的艰辛

Ⅱ.快乐的夜游

Ⅲ.“善良号”上的穆斯雷

Ⅳ.两个女人和书

V.圣像作坊里的读书人

Ⅵ.用自己的脚去走一条新的路

试读章节

告别了自由自在的乡下生活,年少的阿廖沙第一次来到城里,成了“时代鞋店”的一名学徒。

鞋店老板是一个矮胖子,一看就让阿廖沙讨厌。他,粗糙的皮肤,青绿色的牙齿,潮湿的眼睛长满眼屎。望着他,阿廖沙不自觉地做了个鬼脸,老板马上用严厉的声音制止他:

“不许扮鬼脸,也不许挠手,当学徒,要学就得像雕像一样站在门口,知道吗?”

“是!”

可是阿廖沙还是禁不住挠了几下手,因为两只胳臂上的红瘢和脓疮“咬”得他实在难受。

 “你在家里做什么?”

老板一边仔细看着他的胳膊,一边问道。

“捡破烂儿,也偷东西。”

“什么?你还偷东西?”

老板瞪大了那双浑浊的眼睛,吃惊地问。接着又恶狠狠地警告道:

“假如你敢偷我铺子里的东西,我就送你进监牢!”

阿廖沙恐惧地点点头,更讨厌这个丑陋的老板了。

店里除了老板,还有阿廖沙的表兄萨沙和一个红脸大伙计。于是外祖父就把手放在阿廖沙的头上,压弯了他的脖子,请求萨沙照顾他,并告诫他要听萨沙的话。可萨沙那傲慢的神情和神气活现的样子,同样令阿廖沙感到厌恶。

第一天的工作,是令阿廖沙感到疲劳而又新奇的,他立在铺子门口,看老板用堆起甜蜜微笑和无数皱纹的脸迎接女顾客,看大伙计直起身,两肘抵住腰部,手掌恭敬地摊在空中,然后就跪在女客跟前小心翼翼地量尺寸,好像那顾客的脚是面做的生怕碰坏了,其实那女客的脚很肥,很结实。

阿廖沙偷偷挠着手,用心观察着他们做买卖的规矩,他觉得自己一辈子也学不会那样有礼貌地张开手指,灵巧地给生人穿鞋子。有时看到大伙计摸完女客的脚,又把手指捏成一撮放在嘴上“啧啧”地吻,他就禁不住哈哈大笑。老板便跺着脚,用戴着大金戒指的手砸他的头,让他明白这是讨太太们欢心,使买卖兴旺的好办法。

每天一大清早,阿廖沙要比别人早一个钟头起床,擦好所有人的皮鞋,洗好他们的衣眼,烧好茶炊,给所有的炉子预备好木柴,把午饭用的饭盒刷净。然后,再到铺子里扫地,掸灰尘,准备茶水,给买主送货,然后再回老板家拿午饭。当他做这些事时,站在铺门口的差事就由萨沙代替。

有时,顾客什么也没有买就走了,老板就立刻收起甜蜜的微笑,训斥大家,接着就会骂道:

“呸!连猪也爬进来了!蠢婆娘,在家闷得慌,跑这儿闲逛……”

要是有个阔绰的女客挑选了一双昂贵的皮鞋走了,他也会咂着嘴吹出哨声:

“母——狗……”

大伙计和萨沙也在旁边添油加醋。

阿廖沙不明白他们为什么会这样丑恶,令人生厌。尽管铺子和家里的活叫他忙得喘不过气来,可他还是感到陷入了一种百无聊赖的烦恼中。于是他就时常搞一些恶作剧,比如往老板的金表里滴醋,在大伙计皮鞋里抹点黑鞋油,盼着能让他们把自己赶走。

P1-3

序言

高尔基(一八六八年至一九三六年)原名阿列克塞·马克西姆维奇·彼什科夫。一八六八年三月二十八日他出生在俄国中部尼日尼·诺夫戈罗德的一个木工家里。他四岁丧父,从小受到艰苦生活的折磨,只读过两年小学。十岁开始为生活奔波。他当过学徒,拾过破烂,当过跑堂、看门人、搬运工等。一八八四年,他到了喀山,想进大学读书。但是他接触的社会成了他的大学,底层的生活使他亲身体会到劳动人民的悲惨、痛苦。看到了社会的冷酷、可恶。这期间,他开始接近民粹分子和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一八九二年他在《高加索报》上发表了第一篇短篇小说《马卡尔·楚德拉》。从此,高尔基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 一九三四年,高尔基主持第一次苏联作家代表大会,作了主题为“苏联的文学”的报告,并当选为苏联作家协会主席。一九三六年,高尔基与世长辞。

一八九七年发表《因为烦闷无聊》,一八九八年发表《二十六个和一个》和《福玛·高尔杰耶夫》。在《福玛-高尔杰耶夫》里,他第一次试图用“广阔和内容丰富的画面”反映俄国资产阶级的生活,在书中,他刻画了一个资产阶级浪子的形象,暗示资产阶级将会从内部瓦解。十八世纪末,高尔基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积极投身革命斗争中,二十世纪初,由于欧洲的经济危机的影响,俄国的几千家工厂倒闭,大批的工人失业,各种运动此起彼伏。高尔基和革命运动的联系也更加密切。一九O一年,他在《生活》杂志上发表短篇《春天的旋律》,由于书报检查机关的阻挠,杂志只刊出了结尾部分——《海燕》。二十世纪初,高尔基开始了剧本创作,主要作品有《小市民》(一九O一年),《底层》(一九O二年),《敌人》(一九O六年)。这些作品当中涉及的范围很广,从小偷、妓女到贵族、知识分子。一九O五年,高尔基积极参加了革命,从这时起,他的作品就倾向于共产主义了。一九O六年,布尔什维克派驻他到美国,宣传共产主义和俄国革命。他的剧本《敌人》就是这个时候写的,同时他还发表了长篇小说《母亲》。

从这个时期开始,他的作品的政治倾向就越来越浓了。并且越来越倾向于共产主义和俄国革命。他发表了大量的政论,小说和剧本。其中最有名的是他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在人间》是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二部。小说描述的是主人公阿廖沙一八七一年到一八八四年的生活。这段时期为了生活,他与外祖母摘野果出卖糊口,当过绘图师的学徒,在一艘船上当过洗碗工,当过圣像作坊徒工。在人生的道路上,他历尽坎坷,与社会底层形形色色的人们打交道,他有机会阅读大量书籍。生活阅历和大量的阅读扩展了阿廖沙的视野,他决心“要做一个坚强的人,不要为环境所屈服”。他怀着这样的坚定信念,离开家乡奔赴喀山。

在小说中,作家不只是再现了形形色色的小市民和他们的生活习俗、道德观念和精神境界,还塑造了一系列体现劳动人民智慧才能的人物形象,广泛深刻地再现了广大下层劳动者的悲惨生活和他们的思想情结,描绘了俄国社会一个时代的历史画卷。

高尔基的一生经历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兴起、发展,直到最后建立社会主义国家的时代。通过他的作品,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在文学上得到生动的反映。他对无产阶级的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袁一鸣

                       二00五年十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在人间/世界经典名著阅读之旅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苏联)高尔基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吉林文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021810
开本 32开
页数 17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6-01-01
首版时间 2006-01-01
印刷时间 200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17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512.45
丛书名
印张 5.75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184
130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7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