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把自己作为主人公的原型,但并不是自传。他说:“我这个长篇首先是一部艺术作品,在这个长篇里我使用了虚构的权利。”作者的意图是“要在作品中创造一种典型,一种在我们的时代——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青年革命者的典型”。保尔的英雄主义是早期布尔什维克的理性真诚、个人价值和集体事业在观念上处于和谐状态。小说不仅通过一个接一个的困境来塑造这位主人公,还通过激动人心的独白、发人深省的警句格言直抒这种赤诚情怀。
图书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世界经典名著阅读之旅 |
内容 | 编辑推荐 作者把自己作为主人公的原型,但并不是自传。他说:“我这个长篇首先是一部艺术作品,在这个长篇里我使用了虚构的权利。”作者的意图是“要在作品中创造一种典型,一种在我们的时代——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青年革命者的典型”。保尔的英雄主义是早期布尔什维克的理性真诚、个人价值和集体事业在观念上处于和谐状态。小说不仅通过一个接一个的困境来塑造这位主人公,还通过激动人心的独白、发人深省的警句格言直抒这种赤诚情怀。 内容推荐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描写了保尔·柯察金作为一个普通工人的儿子,经历第一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国内战争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严峻生活,把对旧生活自发的反抗改变为自觉的阶级意志。保尔的成长不是“性格的自我发展”,而是如同作者在回忆自己一生时所说:“钢是在熊熊大火和骤然冷却中炼成的……我们这一代也是在斗争和艰苦考验中锻炼出来的。” 目录 第一部 峥嵘岁月 辍学 做工 初恋 结友 历劫 同志 负伤 破裂 觉悟 第二部 锤炼成钢 误会 剿匪 筑路 青春 戍边 成熟 重逢 斗争 锤炼 钢铁 试读章节 负伤 保尔·柯察金转战在祖国大地上已经一年了。他乘着机枪车和炮车飞奔,骑着那匹缺了一只耳朵的灰马驰骋。他已经长大成人,比以前更加强壮了。他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成长。 这一年里,他经历了许多可怕的事情。他同成千上万的战士一样,虽然衣不蔽体,胸中却燃烧着永不熄灭的烈火。南征北战中,他负过伤,又大病一场过,可很快地,又可以在战场上看到这个黝黑的小伙子勇敢地冲杀,在士兵中找到他倔强的身影。 现在,他所在团正在卡扎京一乌曼支线上,据守着弗龙托夫卡车站附近的阵地,阻挡着波兰白军的进攻。 这个小车站,两年多来,隔不长时间,就要打一仗。现在,一场新的大风暴又快要酝酿成熟。 在波兰军队的压迫下,全军正在向基辅方向撤退,但是,正是在这个时候,无产阶级的共和国却在部署一项重大的军事行动,准备给被胜利冲昏头脑的波兰白军毁灭性的一击。久经战斗考验的骑兵第一集团军各师,从遥远的北高加索向乌克兰调动,这是军事史上空前的大进军。 红军最高统帅和西南战线指挥部尽最大努力,使这个正在准备中的决定性打击事先不被毕苏斯基分子察觉。共和国和各战线的司令部都小心翼翼地掩蔽着这支庞大的骑兵队的集结。故此,乌曼前线上停止了一切积极的军事行动。 篝火旁边,一群年轻的红军战士在嬉戏打趣。保尔手捧着《牛虻》动情地给大家念着。 团长普济列夫斯基同志同政委一道骑马悄悄走近篝火,看到了这一幕。 普济列夫斯基回过头,指着这群战士,对政委说: “团里的侦察兵有一半在这儿。你看那边那个念书的,叫柯察金。那个他旁边站着的、眼睛像小狼一样的青年,他叫扎尔基。他们俩既是要好的朋友,又是竞争的对手。你看,他们现在正在做政治思想工作,不露声色,却影响很大。同志们送给他们一个称号,叫‘青年近卫军’。” 他们向火堆走去,和战士们坐在了一起,加入了他们的活动,和他们谈革命斗争,听战士们诉说心里话…… 直到深夜,他们才睡去。保尔辗转难眠。一是因为《牛虻》这部书中所述之事深深感染了他。二是因为他的请求遭到了普济列夫斯基的拒绝。 P55-56 序言 奥斯特洛夫斯基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奥斯特洛夫斯基原名尼古拉·阿列克谢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一九〇四年至一九三六年),前苏联作家。出生在乌克兰一个贫困的工人家庭,十一岁便开始当童工。一九一九年加入共青团,随即参加国内战争。一九二三年到一九二四年担任乌克兰边境地区共青团的领导工作,一九二四年加入共产党。当过童工,饱尝过屈辱。十月革命后投身于捍卫苏维埃政权的斗争。一九二〇年秋在战斗中负重伤,转到劳动战线,跳进第聂伯河打捞木材,因而患上伤寒和风湿病。后来又因劳累过度,健康日益恶化,最后卧床不起,双目失明。但是他以惊人的毅力和病魔斗争,在病榻上创作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他在致友人信中写道:“只有我们这样的人,只有像我们这样发疯似的爱生活、爱斗争、爱那新的更好的新世界的建设工作的人,只有我们这样能够了解并且看到生活的全部意义的人才不会随便死去,哪怕只有一点机会,就不能放弃生活!”一九三四年冬,他开始写《暴风雨所诞生的》。小说以一九一八年末到一九一九年初国内战争为背景,反映乌克兰人民击败波兰侵略者的英勇斗争。全书原计划写三卷,作者只完成第一卷便逝世了。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描写了保尔·柯察金作为一个普通工人的儿子,经历第一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国内战争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严峻生活,把对旧生活自发的反抗改变为自觉的阶级意志。保尔的成长不是“性格的自我发展”,而是如同作者在回忆自己一生时所说:“钢是在熊熊大火和骤然冷却中炼成的……我们这一代也是在斗争和艰苦考验中锻炼出来的。” 保尔的英雄主义是早期布尔什维克的理性真诚、个人价值和集体事业在观念上处于和谐状态。小说不仅通过一个接一个的困境来塑造这位主人公,还通过激动人心的独白、发人深省的警句格言直抒这种赤诚情怀。一次,保尔来到烈士墓前悼念为革命而牺牲的战友时,曾默默地想到:“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为人卑劣、生活庸俗而愧疚。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已把自己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 作者把自己作为主人公的原型,但并不是自传。他说:“我这个长篇首先是一部艺术作品,在这个长篇里我使用了虚构的权利。”作者的意图是“要在作品中创造一种典型,一种在我们的时代——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青年革命者的典型”。 袁一鸣 二〇〇五年十月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世界经典名著阅读之旅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苏联)尼·奥斯特洛夫斯基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吉林文史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7023258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1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06-01-01 |
首版时间 | 2006-01-01 |
印刷时间 | 2006-03-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1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512.45 |
丛书名 | |
印张 | 6.875 |
印次 | 2 |
出版地 | 吉林 |
长 | 185 |
宽 | 129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7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