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幼学琼林/中华国学百部
内容
编辑推荐

《幼学琼林》初为明人登吉编著,本名《幼学须知》,又称《成语考》、《故事寻源》,清人邹圣脉作了增补,改名为《幼学琼林》,也叫《幼学故事琼林》。本书对从该名著中精选出来的部分予以译注,译文力求准确、畅通,免去了读者面对纷繁复杂,文字艰深的古书之苦,适应快节奏的时代,使读者能够直面中国古代文化之精华,一边学习,一边就可以运用。

内容推荐

《幼学琼林》和《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增广贤文》等一样,在中国古代都被列为儿童启蒙读物。

《幼学琼林》原名《幼学须知》,明末程登吉(字允升)编。从书中内容看,本书实则是对成语典故渊源出处做的简明精当的注解。《幼学琼林》形式上是骈体文,全书都用对偶句子写成,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内容上举凡天文地理、科举职官、饮食起居、婚丧嫁娶、花鸟虫鱼、名物制度乃至处世为人,无不包容,犹如一部小百科全书。相传“读了《增广》会说话,读了《幼学》走天下”,可见此书影响之大。

目录

天文

地舆

岁时

朝廷

文臣

武职

祖孙父子

兄弟

夫妇

叔侄

师生

朋友宾主

婚姻

妇女

外戚

老幼寿诞

身体

衣服

人事

饮食

官室

器用

珍宝

贫富

疾病死丧

文事

科第

制作

技艺

讼狱

释道鬼神

鸟兽

花木

试读章节

【原文】竹称君子,松号大夫。萱草可忘忧,屈轶能指佞。■竹之别号,木犀桂之别名。

【译文】竹子的根牢固,身直,心空,有节,被称为“君子”;秦始皇登泰山,在五棵松树下避雨。于是封这五棵松树为“五大夫”,此后“五大夫”蒯成了松树的别名。萱草又名忘忧草,据说可以让人忘记忧伤;“屈轶”又名指佞草,据说太平时代生于庭前,能指向奸佞之人。■■是竹子的另名,木犀是桂花的别名。

【原文】明日黄花,过时之物;岁寒松柏,有节之称。樗栎乃无用之散材,■楠胜大任之良木。

【译文】“明日黄花”,这里比喻过时的事物;“岁寒松柏”,是对有气节的人的赞美。樗栎:樗,即椿树,栎,即柞栎树。本句是说这两种树木是没有用的材料(即指散材),后世往往用来比喻人的平庸无用。搬楠:搬,即黄搬木。楠,楠木。二者都是能作栋梁的优良木材。

【原文】玉版,笋之异号;蹲鸱,芋之别名。瓜田李下,事避嫌疑;秋菊春桃,时来迟早。

【译文】玉版:干笋。生长在南方,南方人喜欢食用;蹲鸱(chT):大芋头,因其形状像蹲伏的鸱鸟而得名,可以食用。古人瓜田里不提鞋子,李树下面不整帽子,为的是避免有偷摘的嫌疑;秋天菊花在九月开,春天桃花在三月开,这些时节的迟早标志着季节的变化。

【原文】南枝先,北枝后,庾岭之梅;朔而生,望而落,尧阶莫荚。■背阴向阳,比僧人之有德;木槿朝开暮落,比荣华之不长。

【译文】南面的枝先开花,北面的枝后开花,说的是庾岭的梅花;月初生,月中旬落,是说尧阶荬荚的特性。■茎是梵语,一种植物。或说即“比丘”的异译,也是僧人的总称。据说这种植物有五种德性,其中第五种“背阴向阳”,比喻一心向佛。因此,僧人称为■茎(比丘);木槿系落叶灌木,其花早晨开,到了傍晚就落了。常用来比喻好景不长,人心反复。

【原文】芒刺在背,言恐惧不安;熏莸异气,犹贤否有别。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道旁苦李,为人所弃。

【译文】芒草刺在背上,比喻心情的恐惧不安;香草臭草不能同藏在一个器皿里,好比贤人和坏人是应该有区别的。桃李不说话,下面自会形成一条小道;道边的苦李子,是人们不爱吃的。

【原文】老人娶少妇,日枯杨生梯;国家进多贤,日拔茅连茹。蒲柳之姿,未秋先槁;姜桂之性,愈老愈辣。

【译文】旧时把老年人娶少妻,叫做枯萎的杨树又长出了新芽;把同一志向的人相互引进,叫做“拔茅连茹”。蒲(即水杨)和柳,落叶都早,用来比喻人早衰,晋顾悦因自己头发比同龄人先白,曾说:“蒲柳之姿,望秋而落。”南宋秦桧曾派人要晏敦复顺从自己,晏回答说:“我不能因为自己而误了国家,何况我是姜桂之性。”姜、桂是两种调味品,非常老辣。

【原文】王者之兵,势如破竹;七国之雄,地若瓜分。苻坚望阵,疑草木皆是晋兵;索靖知亡,叹铜驼会在荆棘。

【译文】代表正义的军队,攻击敌人如同砍竹子一样,节节胜利;战国时代,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争雄,天下的土地,像瓜一样地被分割开来。东晋时,前秦主苻坚率兵进攻晋国,谢安、谢玄率兵在淝水迎击,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战,苻坚登城观阵,见晋兵部阵整齐,八公山上,草木之间都像有人影在晃动,不觉面上出现恐惧,这就是“八公山上,草木皆兵”的由来;西晋尚书索靖有远见,知道西晋将要灭亡,指着洛阳宫门前的铜驼说:“不久就会看见你落在荆棘之中。”

【原文】王祜知子必贵,手植三槐;窦钧五子齐荣,人称五桂。

【译文】宋朝王裙有贡献,没有被任命为丞相,对人说:“我不是丞相,我的儿子今后一定能做丞相。”于是亲手栽了三棵槐树,后来,他的儿子王旦做了宰相。传说宋代窦禹钧已经三十岁了还没有儿子,因拾金不昧而保全了人命,阴间的神赐给他五个儿子,后来都榜上有名做了大官,当时人们称他的五个儿子为“燕山五桂”。

【原文】钮鹿触槐,不忍贼民之主;越王尝蓼,必欲复吴之仇。

【译文】春秋时晋灵公荒淫无道,赵盾多次劝谏,他不但不听,还派力士钮麈行刺赵盾,钮麂见赵盾是为_老百姓办事的好官,不忍心行刺,就撞在槐树上自杀了;春秋时吴国打败了越国,越王勾践冬天抱冰,夏天抱火,睡在木柴上,吃着苦蓼,表示不忘亡国的耻辱,激励自己时刻不忘国仇。

【原文】修母画荻以教子,谁不称贤;廉颇负荆以请罪,善能悔过。

【译文】宋代欧阳修四岁没有了父亲,他的母亲亲自教他读书认字,没有纸,就用获茎(芦苇)在地上画字学习,终于把他培养成大政治家、大文学家,大家都称赞他的母亲贤良;战国时赵国蔺相如本是个小官吏,因在外交上拒秦有功,居相位而在老将廉颇之上。廉颇不服气,总想侮辱蔺相如,而蔺相如为了顾全大局,总是躲着他并说:“我是先为国家然后再了结个人的恩仇。”廉颇知道事情原委后很惭愧,就背负荆条前去请罪,此后二人结为生死之交,传为美谈。

【原文】弥子瑕常恃宠,将余桃以啖君;秦商鞅欲行令,使徙木以立信。

【译文】弥子瑕是春秋时卫灵公的幸臣,他曾把自己吃剩的桃子给卫灵公吃,当时卫灵公很高兴,后来又反过来怪罪他,并对他进行了处罚;秦国的商鞅想推行法令,悬赏让人把木头从南门搬移到北门,以建立他的威信。

【原文】王戎卖李钻核,不胜鄙吝;成王剪桐封弟,因无戏言。

【译文】晋王戎本性吝啬,家里种了许多优良的李子树,他怕别人得到好的种子,所以在出卖前,把李子的核都挖出来;周朝初年,周成王年幼,他的叔叔周公代管国家大事,有一次,成王在游戏时摘桐叶并剪成当时帝王诸侯手执的长形玉版,对他的弟弟叔虞说:“我用这个封你为诸侯。”周公便说:“请你选择一个好日子再正式封,帝王出口,一言为定,决无戏言。”就这样,叔虞被封为唐侯。

【原文】齐景公以二桃杀三士,杨再思谓莲花似六郎。

【译文】春秋齐景公时,有三个勇士名叫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都居功自傲,晏婴劝景公将三人除掉,于是便派人给他们送了两个桃子,说谁功大谁吃桃,三人互相摆功争桃,最后均自杀身亡。唐朝杨再思惯会溜须拍马,为逢迎武后宠幸张昌宗(小字六郎),他便说:“别人说六郎像莲花,我看莲花像六郎。”

【原文】倒啖蔗,渐入佳境;蒸哀梨,大失本真。煮豆燃萁,比兄残弟;破竹遮苟,弃旧怜新。

【译文】据说顾恺之吃甘蔗先吃尾后吃根,他说:“这样吃越吃越甜,逐渐进入佳境”;晋时金陵哀仲家的梨,味道很美,入口便化解了,如果蒸一下就会变了味道,大将军桓温每对人不满,便说:“你得到哀家的梨,能不能不再蒸了。”意思是指这个人真愚蠢。“煮豆燃萁”,用来比喻兄长残害弟弟;“破竹遮荀”,用来比喻喜新厌旧。

【原文】元素致江陵之柑,吴刚伐月中之桂。

【译文】唐宣宗时,方士董元素自南方来,宣宗问:“江南柑桔正熟,能弄来一些吗?”董元素取来一个盒子,过了一会儿打开盒子,只见柑桔蛊满盒子,并说:“这是扬州的柑桔。”传说月宫中有棵高五百丈的桂树,吴刚学仙有过被罚,令其砍伐桂树,但创口随砍随合,永远也砍不断。

【原文】捐资济贫,当效尧夫之助麦.以物申敬,聊效野人之献芹。

【译文】传说宋范仲淹的儿子范尧夫奉他父亲的命令到苏州收取五百斛麦子,船行到丹阳遇见石延年,得知他三个亲人亡故都未下葬,便把麦子全部赠给了他以助葬,范仲淹得知此事非常高兴;古时有一乡人喜欢吃野水芹菜,对乡中的豪富夸野水芹菜好吃,这个豪富取来品尝,觉得蜇口,肚子也不舒服,乡人遭到富豪们的嘲笑,以后的人们常用“献芹”表示礼物微薄。P134-137

序言

《幼学琼林》和《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增广贤文》《朱子家训》等一样,在中国古代被列为儿童启蒙读物。

《幼学琼林》原名《幼学须知》,明末程登吉(字允升)原编。从书中内容看,本书实则是对成语典故渊源出处作的简明精当的注解。《幼学琼林》在形式上是骈体文,全书都用对偶句子写成,读起来琅琅上口,便于记忆。在内容上包罗广泛,举凡天文地理、科举职官、饮食起居、婚丧嫁娶、花鸟虫鱼、名物制度乃至处世为人,此书无不包容,犹如一部小百科全书。相传“读了《增广》会说话,读了《幼学》走天下”,可见此书影响之大。

《幼学琼林》之所以大受欢迎,是与其编排有方分不开的。此书的第一个特点是内容全面。第二个特点是语言简洁明快。全书不过三万字左右,每一典故,少者只用四五字,多者也不过十余字,便介绍清楚。特点之三是通俗实用。书中所选成语典故多是读书学习及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的,学了就能用,而且可以举一反三。除此外,对于今天的读者还具有积极意义,且其中不少格言警句,时值今日,仍发人深省,催人奋进。

读者通过此书,除可掌握不少成语典故外,还可对中国古代的典章制度、风俗礼仪等会有一个较深层次的了解。毋庸讳言,由于本书毕竟是封建社会的产物,书中不乏宣扬封建伦理道德的内容,希望读者在阅读时批判继承,做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幼学琼林》取材广泛,内容丰富,考虑到普及的需要,我们选取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篇章,以供读者阅读,希望本书能对您的学习和生活有所裨益。

编者

2008年8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幼学琼林/中华国学百部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明)程登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三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6283097
开本 16开
页数 13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6
出版时间 2008-08-01
首版时间 2008-08-01
印刷时间 2008-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图书小类
重量 0.20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H194.1
丛书名
印张 9
印次 1
出版地 陕西
240
157
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5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