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文化链
内容
编辑推荐

如果你想列车时速再快10公里,只需要加10马力,若想使车速增加一倍,你就必须更换铁轨。文化链就是能让企业达到“10倍速”发展的文化轨道。哪如何打造文化链呢?本书从文化链的基础——学习型组织透述,着眼于企业与员工的双赢和企业的社会责任,根植于企业生命有机体的内生本质,基于企业文化、学习型组织二大管理理论相互关系而首次提出的本土化新管理理论,作者所设计的循环系统图,给企业管理者形象地展示了文化管理的完成过程,具有极广泛的适应性。

内容推荐

《文化链》是作者基于企业文化、学习型组织二大管理理论相互关系而首次提出的本土化新管理理论,成为中外企业文化2004龙岩峰会的一大亮点,得到国内专家、学者及企业家的高度评价。

如何使学习型组织管理理论适合中国企业的水土,如何将学习型组织理论与企业文化相结合,创造出本土化的文化创新模式,目前国内有的企业在积极实践,《文化链》就是试图在解决这一问题上进行大胆尝试。

概括地讲,文化链是一个有别于传统意义的文化创新系统,它以组织学习为基石,通过文化创新对组织创新的同步跟进,系统提升组织的发展能力,以达到推动组织持续进步的目的。

目录

第一章 文化变革渊源

第一节 中国古代的变革文化/1

第二节 现代企业变革管理的演进/12

第三节 国有企业的文化诟病和文化变革诉求/16

第二章 文化链

第一节 文化链理论背景/24

第二节 文化链理论内涵及特征/33

第三节 基于组织学习的文化创新/38

第四节 文化创新与组织创新的协同/41

第五节 文化创新对发展能力的提升/45

第三章 成长基因

第一节 反馈/61

第二节 反思/81

第三节 行动/101

第四节 内化/119

第四章 激活因子

第一节 文化链运转的动力源泉/144

第二节 领导联盟力量的培育/149

第三节 人本管理与激活因子/155

第四节 发挥领导联盟作用,营造组织变革文化/162

第五章 领导的新境界

第一节 领导的新启迪——“同一个声音”/172

第二节 领导的新秩序:360。领导力/177

第三节 领导的新法则:驭变而生/185

第六章 管理新思考

第一节 文化链模式中的两大要素/200

第二节 执行链断裂的原因/202

第三节 敏捷执行的三大条件/207

第四节 执行链流程的有效联结/216

第五节 构建敏捷执行链应注意的问题/21

第七章 跨越文化

第一节 文化链下的文化管理/224

第二节 不同体制下的文化变革/227

第三节 跨文化管理/234

第八章 

第一节 超越竞争的理论基础/245

第二节 变革时代的组织竞争/247

第三节 实施适宜的竞争战略/251

后记

试读章节

文化链理论于2002年首次被提出,经过三年的探索实践,逐步发展成为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

文化链的诞生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

进入21世纪,世界已经步入经济全球化时代。组织所处环境的日益动荡和复杂,未来的不可预知性、环境的不确定性,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竞争的加剧……面对这种种变局,组织要生存,就必须具备不断寻求新的战略对策及迅速变革创新的能力。今天的组织变革与十年前相比,频率越来越快,程度越来越复杂。为了应对环境变化和满足发展需求,组织变革已呈不可逆转之势,组织变革的管理思潮已经风靡世界。

事实上,国内不少企业已然意识到危机的来临,对组织变革创新的探索,也呈现出与El俱增的特点。不少企业纷纷把目光转向新兴的管理理论,意图寻找一种最“先进”的组织变革模式,不费吹灰之力,实现“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梦想。

然而,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将这些幻想击得粉碎。许多组织的变革往往在行动初期进展顺利,经过一个阶段之后,便会停滞下来,组织不得不面临一系列棘手的新问题。这些新问题集中表现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组织变革成果往往如昙花一现,很快便被传统的惰性和积习吞噬,销声匿迹;另一种情况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变革成为人们挂在嘴边的一种口号和“信仰”,在美丽的外表掩盖下,组织内日益滋生蔓延的,仍然是传统、守旧、消极和落后的东西。反观这些组织,不仅变革成果在短时间内消失殆尽,而且原本根深蒂固的深层次矛盾,如效率低下、因循守旧等问题更加突出,组织陷入了无法自拔的恶性循环。

分析这些组织变革之所以失败的原因,可能有方方面面,但在组织变革过程中,缺乏文化创新的跟进与配合,则是其中最为主要的原因。任何一个组织都有其厚重的文化底蕴,无论这种文化是健康的,还是病态的,都真实地渗透在组织的成长环境、发展历史、价值观念、思维习惯、组织结构之中,虽然不易察觉,却时刻都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影响力。如果把文化比作土壤,那么组织变革就是一粒种子,只有在土壤适合种子生长的情况下,种子才会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土壤如果不适合种子生长,那么就要改良土壤,或者丢弃种子,不然就会遭遇上面所说的尴尬。

《粤港信息日报》曾刊登过一篇非常耐人寻味的报道,很好地印证了这一观点,现摘录如下。……P24-25

序言

文化管理的理论探索

企业文化作为管理理论、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的研究与实践,已经为众多的理论工作者和企业家所广泛认同,而且在理论研究和建设实践中已经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建设企业文化,实施文化管理,是2l世纪企业管理的一个主题,需要更多的理论成果的支持与指导。林竹盛先生的新著《文化链》就是此类成果的重要贡献。

多年来,林竹盛先生在管理工作实践中,注重理论钻研,取得了令人关注的成绩。林竹盛先生在担任齐鲁石化物流分公司经理期间,将企业文化和学习型组织结合起来研究,积极地付诸实践。我与林竹盛先生交往甚笃,他对事业孜孜以求一往直前的人生态度,他对工作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韧性毅力,他对学问穷追不舍敢于挑战的顽强精神,一直在激励着我。像林竹盛先生这样既重实践又注重理论的企业家,代表现代企业家成长的未来。

“文化链”概念的提出和论证,给人耳目一新,文化而成为“链”,在企业管理中起到系统协调之功用。这无论对理论工作者还是实践工作者,都具有极大的启示作用。

林竹盛先生所论“文化链”,是指在“组织学习”的基础上展开的、与组织发展变革同步的文化创新系统。它以基于组织学习的文化创新、文化创新与组织创新的协同和文化创新对发展能力的提升为理论支柱,以构建学习型文化为基础,以学习型文化创建基模为操作思路,完成了一个严谨的架构体系,实现了企业文化建设与学习型组织创建的有机的结合,学理上站得住,实践上行得通,具有企业文化理论研究的填白意义。

《文化链》核心部分和主要贡献在于提炼了一个“学习型文化创建基模”,它由反思、行动、共享、固化四个因素和领导联盟激活因子组成,这四个因素一个激活因子形成了两个完整的学习循环系统。全书都是围绕这一核心内容展开论述的。作者所设计的循环系统图,给企业管理者形象地展示了文化管理的完成过程,具有极广泛的适应性。

作者对如何打造文化链,如何实施跨文化管理等相关理论,也做了充分的阐述,其观点也很独到。

管理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其中的艺术即文化职能,它不可能如自然科学那样周密量化。在本书中作者努力总结提炼文化管理的规律和方式,是很见功力的探索。

21世纪是智慧集约化时代,文化管理是适应这一时代特征的历史必然,企业文化建设也必然成为企业管理的题中之意。如果有众多的企业家都能够行动起来,像林竹盛先生一样积极地以实践为基础,进行理论探索,那么我国企业将迅速克服先天不足之问题,跟上经济全球化的步伐。

是为序

孟凡驰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

2005年7月于北京

后记

组织变革的理论探索,已经发展到文化变革阶段。为了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当今的企业变革应该是全方位的。学习型组织管理理论作为世界上最先进的组织管理理论,如何在组织变革中实践,企业文化理论在组织变革实践中如何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很多组织和企业孜孜不倦地探讨而最终没有得到答案。齐鲁物流公司作为较早同时开展学习型组织创建和企业文化建设的企业,围绕企业物流变革,吸收传统地域文化的精髓,借鉴学习型组织理论和企业文化理论在企业变革实践中的优势,探索建立了企业变革的文化链理论。

文化链理论是在齐鲁物流企业改革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凝聚了齐鲁物流广大员工的智慧和不懈实践,在此对他们的付出给予诚挚的感谢。在文化链理论探索过程中,国内许多知名专家学者给予指导,使文化链管理理论日趋完善,特别要感谢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的专家、上海明德学习型组织研究所和山东明德学习型组织研究所等专家的鼎力支持。在文化链理论提炼过程中,邓振伟先生、邢雷翰先生、陆继森先生、罗可杰先生等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积极协助工作,使书稿得以在半年的时间内成稿,对此表示衷心感谢。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参阅了大量的管理理论书籍和网上的理论文章、资料,在此一并致谢。

文化链理论借鉴了当代世界最新的组织管理理论,吸收了国内企业变革的最新成果,在吸收先进的地域文化的基础上,根植于齐鲁物流变革的具体实践,成一家之言,是世界管理理论丛林中一株璀璨的奇葩。由于时间仓促,认识有限,错误和不足在所难免。变革管理理论与企业变革管理的有机融合,需要做大量工作,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本书在融合学习型组织理论和企业文化理论、吸收传统文化、借鉴先进管理理论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希望有更多的变革组织更好地实践,使文化链理论得到更好的发展。

作 者

2005年6月

书评(媒体评论)

当我向国际组织学会(SOL)创始人一彼得-圣吉推荐文化链(变革提速与第四系统)理论时,他非常惊讶并表现出浓厚兴趣,认为该理论是行动学习在中国的卓有成效的实践、创新和发展。

——吴兆颐(国际组织学会中国区协作者、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教育学博士)

学习型文化(学习链)不是搬来的,不是移植来的,不是套来的,而是结合企业实际创造了中国本土化的学习型文化特色模式,具有原创性。特别是四个要素一个激活因子的提出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贾春峰(中宣部理论局原局长、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副理事长)

学习型文化(学习链)的成果在于探索建立了“四个要素,一个激活因子”的学习型文化模式,并且成功实践了(反思+行动+共享+固化)×领导联盟=学习型文化的这种文化模式,能有力推动企业发展。

——赵春福(北京行政学院副院长、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副主任)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文化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林竹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企业管理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972897
开本 16开
页数 25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0
出版时间 2005-10-01
首版时间 2005-10-01
印刷时间 2005-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40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270
丛书名
印张 16.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69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21:0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