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特别代理--民告官手记(Ⅲ)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为知名律师的办案手记,所选案例典型,在每一个案例中,你不单能读到理论的分析和探索,更能感受到作者所体验的酸甜苦辣。本书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它是一本很好的传播行政法知识的通俗读物,是一本教给读者如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教科书”。

内容推荐

律师行业的深入发展,对于律师的专业化,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律师走上了专业化的道路。但是,在我国专门承办行政案件的律师仍然屈指可数,本书作者袁裕来律师就是这样一位专门承办行政案件的律师。自2003年以来,他还将自己的办案经历写成心得,每年出版一册办案手记。这实在是难能可贵的。他的《特别代理:民告官手记》(I、II)的出版,被《法治的脚步声:中国行政法大事记(1978—2004)》一书,列为我国行政法治进程中的“大事”之一。

目录

杭甬高速公路连接线上的征地纠纷案

“谁敢拆我的房子,我就与他同归于尽”

三份征地协议书

为了要回承包地

蓝印户口与宅基地

“非典”时期,销售假药?

叫板国土资源部

浪潮、大红鹰、霸王花

七位部门经理离开公司之后

虚假广告

小明星之死

警车发生的交通事故

袁德康诉宁波市交警支队

“110”不作为

价值800元的违章建筑

烟草专卖许可证

与英国石油公司的较量

老陶家的行政官司

对《行政许可法》若干条款的质疑

对行政诉讼法司法解释若干条款的质疑

试读章节

几年来,我承办了大量的土地案件,但本案是我承办的第一起征地纠纷案。我在承办本案过程中学到了许多知识。本案涉及的许多法律问题,是立法者在制定《土地管理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时不曾想到的,其中不少问题是法律研究也不曾涉及的。

镇政府的征地协议

这个案件的前半部分,在我第一本办案手记中曾经有所描述。不过,后来事情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从头到尾再记录一遍,是完全值得的。

2002年2月6日,慈溪市新浦镇五塘南村冯某某(以下称老冯)等69户农民,从浙江法制报上看到了关于我办案的一篇报道,拿着报纸找到了我。老冯们你一言我一语、七嘴八舌地终于把事情的经过讲完了。言语之间充满对当地政府的不满,其强烈程度远远超过了我的想像。我心里想:如果整个国家的老百姓对政府的不满都达到了这种程度,那实在是十分危险的。其实,事情并不复杂,2001年1 1月30日,新浦镇人民政府和五塘南村经济合作社签订了一份征地协议:

新浦镇土地征用协议书征用单位:新浦镇人民政府(以下简称甲方)被征用单位:五塘南村经济合作社(以下简称乙方)

甲方为了城镇规划以及城镇建设用地需要,向乙方征用土地。为了明确双方的职责和有偿征用的原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慈溪市人民政府[1999]98号文件的有关规定,经双方协调达成协议如下:

1.乙方同意甲方征用土地278.418亩,东西150米,南北1350米。土地坐落在五塘南村。东至高速(公路)连接线东界,南至五塘江,西至高速(公路)连接线西界,北至文塘江后。

2.土地征用价格:包括土地补偿费、劳力安置费、青苗补助费,共计每亩9600元,合计267.2813元(多年生作物和地上附着物补助除外)。

3.甲方征用乙方土地协议达成之日起,负担所征用土地面积的农业税,直至摘除计划面积时停止负担。

4.付款办法:甲方同村结算,村分到各承包户。协议签订后十日内一次性结清土地征用款。

5.此协议生效后的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归属于甲方。乙方应及时让出被征用的土地,并处理好土地交接的有关事项,保证甲方各项工程的顺利开展。

协议中出现的高速公路连接线,是指杭甬高速公路慈溪段连接线,是慈溪市重点工程。老冯他们认为镇政府所给的补偿价格太低,与他们相邻的胜山镇征地补偿费是每亩12300元。他们实际上并不知道法律规定的补偿标准到底是多少。没有想到的是,没过几天,胜山镇的187户农户也委托我与镇政府打起了官司。因为与他们接壤的浒山镇的征地补偿费是每亩23000元。当然,这是题外话。

农户们接着说,在征用他们土地的过程中,不论是镇政府和村经济合作社,都没有与他们就补偿标准和安置问题进行过商量,甚至根本就没有通知过他们。总之,自己的承包地被征用了,他们对有关情况却一无所知,直到村里通知他们领取补偿费。

听完69农户的陈述,我认为这实在不是一个很复杂的案件。由于此前尚没有接触过征地方面的案件,我还不知道类似这样征用农民土地的,在全国实际上已经是遍地开花,而且维权异常艰难。农民们还交给我一份给慈溪市领导的人民来信,说此前他们曾经找到慈溪市的领导,但没有能够解决。还有一份《中国国土资源报》,该报头版头条介绍了国土资源部发出的《关于切实维护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的通知》。《通知》的内容是,对征地经依法批准,没有妥善安置被征地农民生产和生活的,将停止受理该地区的建设用地申报。因此,农民们认为,对于他们这样的问题,“上面”是十分重视的。

没有更多的思考,我便接受了农户们的委托。农民们告诉我,他们实在咽不下这口气,镇里不但违法征用了他们的承包地,每次他们去交涉,还总是会受到奚落:“你们不服,你们可以去告!告诉你们,就是告到中央,事情还是得由我们来解决!”来找我之前,他们已经找过好几个律师,都不敢接案。P1-3

序言

《特别代理 民告官手记》是一部阐述法律精义,而又饶有兴趣的著作。

近年来,律师界出版的办案手记之类的著作,已不少见,但本书记录的全部都是行政案件。据我所知,这即使不是第一本,似也不会很多。原因是否与行政官司“难打”有关,至少律师不太愿意接行政官司,把行政诉讼作为业务发展方向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本书作者袁裕来却乐此不疲,全力以赴,并将办案心得集结成书探索行政诉讼规律。作者这份执著和追求令人感动和钦佩。

办案过程,实际上是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与互动过程。就行政诉讼而言,则是行政法理论与诉讼实践的结合与互动。用理论指导、判断和解决行政争议;同时,诉讼过程也是对理论的检验和促进。人们都爱看案例分析,就因为枯燥的法学理论和法律条文通过具体案情传达和表现出来,易于领会,乐于接受。但本书与案例分析又不同。案例分析毕竟是客观的评述,办案手记却常常充满着作者的主观感觉。不单能读到理论的分析和探索,更能感受到在每一个案例中作者所体验的甜酸苦辣。这使本书具有更强的可读性,它是一本很好的传播行政法知识的读物,是一本教给读者如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教科书”。

但显然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这一角度,我个人也有参与某些行政案例的体验,在这些为数不少的实践中,我体会到,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立法设计,常受到实践提出的问题的冲击和考验,实践推动着理论的进步和立法的充实。但这显然无法与作者丰富的实践相比。本书收集了数十则案件,作者对每一个案件都付出了心血,记录了作者为推动我国法治行政在实践和理论探索上所付出的努力。也许我们不会完全同意其中的某些观点,但是追求社会公正的信念,对理论和制度完善的探索,一定会给广大的理论和实践工作者提供更高的思考。感谢作者为推进我国行政法治所作的努力,也企盼能有更多的律师来献身这一伟大的事业。是为序。

应松年

2003年夏

后记

其实,当我第一次承办行政案件的时候,我就深深地意识到,自己下半辈子将与行政诉讼结下不解之缘。

《特别代理:民告官手记》(I、II)的出版,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少反响。反应最大的是老百姓,尤其是正在进行行政诉讼的当事人。办案手记出版后,我接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电话,收到了很多的材料,不少当事人甚至千里迢迢来到宁波。除了表示钦佩之外,更多的是希望得到我的帮助。不过,我是一个普通、平凡的律师,我不仅没有能力解决他们中的大多数问题,有时甚至没有足够的精力来接待他们。很多人以为我是一个“超凡脱俗”的人。可实际上,我是一个与大家没有多大区别的律师,我必须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于维护我的当事人的利益。我无意成为人人欢迎的“正面典型”。

专家学者对于办案手记的评价也很不错,应松年老师、张树义教授、章剑生教授、熊文钊教授……我接触的专家学者不多,但都给予了不错的评价。何海波编著的《法治的脚步声:中国行政法大事记(1978—2004)》将两本办案手记的出版,评价为中国行政法二十五年中的大事之一,这出乎了我的意料,是一种极高的评价。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意味着,我的事业在中国行政法治史上被记上了一笔。

但我深切地认识到,在承办的这些案件中,自己虽然是主角,却不是最重要的。从小的方面而言,行政诉讼中承办法官在个案付出的劳动往往比我多,对法律问题是分析,以及案外的协调,都是极其辛苦的。有时,案件最终还是无法解决。读者看完办案手记后,如果觉得某个地区法院的行政诉讼环境不错,那么,在这些位置上的人是功不可没的。当然,一些征地拆迁案件等重大案件的解决,也考验了政府解决重大复杂社会问题的能力。这些问题的解决,对于一个地方的长治久安是有好处的。矛盾的回避和累积,终究是十分危险的。

办案手记结束时,想说的依然是一些感激的话。作为一个专门承办行政案件的律师,中国行政法研究会会长和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长能为我的书作序,对我来说实在是极高的荣誉。因此,特别感谢应松年老师和于宁会长。我希望自己能够作出更大的贡献,不辜负他们的殷切期望。此外,还要感谢朋友谢惠定,他在国务院整整工作了12年,参与了很多法律的起草,在与他的交往过程中,受益颇多。最后,由于平时办案实在很忙,办案手记写得实在过分粗糙,加上我又是一个不喜欢重复阅读自己记录的文字的人,因此让办案手记的编辑苏晓红主任特别受累了。

袁裕来

2005年11月9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特别代理--民告官手记(Ⅲ)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袁裕来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检察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855299
开本 32开
页数 49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39
出版时间 2006-01-01
首版时间 2006-01-01
印刷时间 200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法律-中国法律
图书小类
重量 0.49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922.105
丛书名
印张 15.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1
148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22:2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