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百名教师谈家教/家庭教育时报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从上千份优秀教师写的家庭教育案例中精选出来的,成功的案例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借鉴,失败的案例给大家多一份思考,教师们的这些家庭教育故事是他们智慧的结晶。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会有不同的个性特质,不同的成长经历,不同的家教环境,如果用同样的方法去教育不一定适合。我们家长应该选择科学合理的、适合每个孩子个性特点的教育方式,与学校、社会同步,让孩子成长得轻松、愉快、成功。

内容推荐

本书是林玉芳老师通过开设“学校教师的家庭教育指导”这门职务培训课程,把自己与老师们学习的心得体会以小故事的形式汇编而成的,书中列举了教育工作者在开展家庭教育方面的成功例子,体现出许多符合时代发展趋势的先进理念,给我们带来了启示,值得一读。

目录

总序

写在前面的话

一 兴趣篇

女儿学画

妮妮的暑期班

学琴的故事

练琴之外的收获

“诱惑”儿子学电脑

和儿子玩家家

他一年内二创世界基尼斯纪录

孩子眼中的“几何世界”

我的儿子整天也在“工作”

为孩子设计玩的方案

二 沟通篇

只做妈妈,不做家庭教师

“不管不问”化纠纷

女儿咬了小伙伴之后

情景教育的奇效

沟通也是一种美丽

只要孩子尽力了就行

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庭氛围

电话铃声响过之后

沟通是一门艺术

家中谁最“大”?

三 情感篇

举轻若重和举重若轻

女儿收到情书后

学会合群

家教中的早期性教育

教育孩子要注意方法

正常异性交往有利于成长

父母的理解是最大的安慰

信赖,令儿子插上成长的翅膀

对孩子说“不”的艺术

暑假里,孩子选择了自学!

让孩子学会关心人

四 方法篇

国际金牌背后的家庭教育

侄儿患有多动症

我不再做“陪读”妈妈

教书育人两步走

谈“因材施教”

给女儿戴“高帽子”

怎样让孩子集中注意力

巧治“磨蹭” 

这份家教要不要请

陪伴儿子进入朋友圈

帮女儿记“口述日记”

孩子怕作文,家长怎么办? 

宝宝的早期阅读

背古诗,训练孩子的记忆力

我与孩子同作文

五 习惯篇

女儿会读书了

从小培养好的学习习惯

在玩中学会阅读

我和儿子定协议

抓住教育契机指导学习方法

家校合一,让孩子健康成长

大手大脚与精打细算

忍着心疼做规矩

六 品格篇

“苦乐”学琴路

拖女儿“下海”

学游泳的启示

给孩子做规矩

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

从弹钢琴说起

画技和意志共长

一颗平常心

先做人后做事

他收获的不仅仅是小提琴十级

让孩子常做“不简单的事” 

改写儿歌

敢于揭孩子的“短”

七 自立篇

深夜十点半我打110

打牌的收获

给孩子算一笔家庭经济账

父母不要管得太“宽”

教女儿的求“渔”之路

爸爸,请放开你的手! 

一把钥匙

寒风中的卖琴姑娘

让孩子学会理物品

放手,让女儿自己来

八 心理篇

害羞的小老鼠

候补小队长

当孩子面临挫折时

重树信心

找回自信

小草鲜花共生长

孩子爱告状怎么办?

家庭教育需要心理学

让孩子去内省

学会欣赏优点

如何消除孩子胆怯心理

她有强迫症,怎么办? 

多动症”能治疗吗? 

九 探讨篇

他当上了梦寐以求的CEO以后

网络游戏让他迷失了自己

孩子乎?读书机器乎?

高三选科的教训

岂能如此望女成凤

今天的教育拿什么献给我们的孩子?

女孩给儿子来信了

对女儿讲自己的故事

家长,你为孩子树立了什么榜样? 

高三,为女儿流泪

家庭教育的艺术(代后记)

试读章节

女儿学画

  女儿三岁就学画,在绘画班里是个最小的“小不点儿”,由于她小,老师、同学都另眼相看她。去学画的路上因路远走不动要我抱;刚开始她既不知道怎样捏蜡笔,也不知道如何勾画轮廓,更不知道如何着色、配色,半节课下来就倦态百出,连声嚷嚷要回家,叫声比老师讲课声还响,班级所有的人都显出一副无奈的表情,只有她自己自我感觉良好。

随着时间的推移,女儿的画技开始有些长进,从托儿所一回家就趴在桌上面画啊画,桌上、手上、脸上、衣服上沾满了蜡笔屑。有时画面上是一群大头小身体的小朋友在游戏,有时是一些在嬉戏的缺胳膊少腿的动物,还有一张是她自己过生日的画,我们全家第一次在她的画上认识了自己的“狰容”。尽管这样,她还是经常找借口不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日积月累,装她玩具的“垃圾包”内也有了几十幅作品,为了鼓励女儿学画,我和女儿商量,准备在居室过道的墙壁上出一期画展。这下女儿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画纸、浆糊、剪刀、蜡笔、彩纸……摆满一桌。女儿噘着嘴,歪着头,又是画、又是剪、又是粘,我也随着她的思路设计、发挥,当她遇到困难时稍作指点。“琦琦画展”几个字描得像她的小脸一样稚气可爱。经过三个多小时的艰苦努力,女儿的第一期画展终于诞生了。  

女儿又是唱又是跳,在沙发上倒竖蜻蜓,从背后一把抱住我将小嘴凑到我脸上进行“啄木鸟表演”。

家里人下班回来看到画展上猪身牛尾的大象,笑容可掬的熊猫,活蹦乱跳的小熊,自由自在的小鸟,都忍不住哈哈大笑,大家都竖起了大拇指来表扬她想像奇特,作品生动。

又过了几个月,女儿开了第二期画展,她俨然成了一位“小画家”。

家里逢年过节亲戚朋友来了都少不了夸奖几旬画展,女儿的自尊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有时对熟人会剪下一方小纸当作“优惠券”,欢迎下次再来参观,让客人不知所措。

画展时间长了,我们建议拆下画展“收藏起来”。女儿坚决反对别人“破坏”她的成果,与她商量了半天才同意先拍下照片,然后评出一、二、三等奖的作品,收藏一二三等奖作品,其余的悉数弃之。一堆“极品”占去了我书橱的一角。

许多时候我们面对孩子的“不服从”、“不听话”,真的很无奈,不知道用什么方法去教育。教育孩子的方法人人都有,关键是你用了什么方法,这种方法对培养孩子的兴趣是否真的起到了作用。(林玉芳)P3-4

序言

十分欣喜地读完了《百名教师谈家庭教育》一书。这是林玉芳老师通过开设“学校教师的家庭教育指导”这门职务培训课程,把自己与老师们学习的心得体会以小故事的形式汇编而成的,书中列举了教育工作者在开展家庭教育方面的成功例子,体现出许多符合时代发展趋势的先进理念,给我们带来了启示,值得一读。

怎样完成育人的任务,怎样把每一个学生培养成合格的建设者与接班人,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回答的问题。要解决好这个问题,我们必须确立大教育观,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格局,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从更宽广的视野来审视教育。

第一,我们必须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意义。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的各种因素会对孩子的成长与发展打上深深的烙印。如何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整合家庭教育的目标,努力优化家庭教育资源,这是大教育观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第二,关注家庭教育,指导家长开展科学、合理、有效的家庭教育也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职责。太多的实例证明:当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目标一致,方法恰当时,孩子的成长就健康、就迅速。反之,则影响育人目标的达成。社会正处在转型期,种种变化都深刻地反映在每一个社会的细胞——家庭里。我们老师面对着几十个、上百个学生,实际上是面对着这么多的家庭,面对着一个小社会!每个家庭的情况是那样的不同,对学生成长的影响又是那样各异。教师们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方面绕不过家庭教育这个“坎”。只有确立关注家庭教育、指导家庭教育的观念,把它当作自己的工作内容与职责,了解家长的需求,为家长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我们的工作效果才会更好。

第三,积极开展家庭教育,向家长学习也是促进教育工作者自身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根据国际上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每一位教师的成熟除了在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专业道德等方面的持续发展之外还包括了一个重要方面,这就是构建专业发展的共同体。教师要在与家庭教育专业机构、与家长的合作中优势互补,共同探究,不断促进自身的提高。家长们丰富的社会经历,成功的教育经验、有效的教育方法既是我们的优质教育资源,也是我们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榜样与动力。向家长学习,向我们的教育对象——学生学习,这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

朱耀庭

2005年11月

后记

 家庭教育的艺术(代后记)

——一本献给教师、家长和孩子的书

2001年暑假,因自己对家庭教育专题的偏爱,所以尝试着开设了一门家庭教育课程,课程名为《家庭教育的艺术》,旨在让教师们了解家庭教育也是一门学科,是以一定的教育理论为支撑,有着独特的教育内容,有着深层的内涵和宽广的外延,有着独立的不可替代的教育人、培养人、塑造人的方法的。良好的家庭教育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良好的家庭教育令孩子更成功。

当报名的通知在网上一公布,报名参加培训的教师竟近千人。因为报名人数太多,以至于找不到可以容纳这么多人培训场地,只好对教师们分批进行培训。为什么教师会如此重视家庭教育呢?这让我有了深刻的思考。

思考一:教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重视家庭教育。他们懂得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懂得一些人际沟通的技巧和方法,懂得因材施教。同时又明白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他们中许多教师又是优秀的家长,他们已经通过家庭教育培养出了自己的孩子,他们重视家庭教育这门课程。

思考二:中小学教师每天要遇到各类家庭教育问题,通过培训使家校更好沟通。教师每天要面对许许多多的家长和学生,每天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家庭教育难题。了解了家庭教育的有关内容,掌握了家庭教育的相关知识,他们在面对学生时,就能够更加得心应手地处理学生的问题;在面对家长时,就能够用更加科学规范的方法指导家长。

书中的文章是从上千份优秀教师写的家庭教育案例中精选出来的,成功的案例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借鉴,失败的案例给大家多一份思考,教师们的这些家庭教育故事是他们智慧的结晶。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会有不同的个性特质,不同的成长经历,不同的家教环境,如果用同样的方法去教育不一定适合。我们家长应该选择科学合理的、适合每个孩子个性特点的教育方式,与学校、社会同步,让孩子成长得轻松、愉快、成功。

徜徉在教师们精彩纷呈的家教故事中,内心无法平静,将这些案例汇编成书奉献给大家,是希望我们教师的家庭教育故事能给您带来启迪和收获。

在此我要感谢所有来参加这门课程培训的教师,特别是纷纷赐稿、将教子一得奉献出来的教师,由于本书篇幅有限,很多质量较高的稿子不能选登,在此也向那些老师表示歉意。

在本书的成书过程中,《家庭教育时报》的赵晓军老师给予了大力支持,在此也一并表示谢意。

林玉芳

2005年11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百名教师谈家教/家庭教育时报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林玉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格致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3212053
开本 32开
页数 26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2
出版时间 2005-12-01
首版时间 2005-12-01
印刷时间 2005-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24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78
丛书名
印张 8.62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03
141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1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3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