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新老观念对对碰
内容
编辑推荐

婚前财产公证,有情还是无情?网恋,一朵带刺的玫瑰?保险,买还是不买?……

本书正是要和大家一起来面对这些问题,并在共同的探讨中试图在新与旧之间寻找一个恰当的立足点。选取的都是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比如关于大众经济、关于婚恋、关于亲子教育、关于健康等。除了列举了现代人对这些问题的新看法外,还对一些处在社会前沿的时尚问题作了一定程度的探索、剖析。本书所倡导的只是这样一种理念——世界上没有绝对的真理,但人们却可以在不同观念的碰撞中找到选择的理由。

本书献给那些对生活、对事业勤于思索、乐此不疲的芸芸众生。

内容推荐

无论是从物质层面上讲,还是从精神层面上讲,今天的社会都是在激烈地变革中。各种新思潮、新观念层出不穷、风起云涌。新观念与老观念,时尚做法与传统做法同时并存,于是随时随地有可能引发出碰碰撞撞。本书只是摆出40多对新老观念、不同做法的客观存在,究竟谁是谁非,谁赢谁输,还是让实践、让历史去评说吧。

目录

第一章 大众经济话题/1

 第一节 保守消费与提前消费,孰优孰劣?/2

 第二节 买房,在城市与在乡村/8

 第三节 怀旧与时尚,哪个是经典?/13

 第四节 婚前财产公证,有情还是无情?/19

 第五节 保险,买还是不买?/25

 第六节 电视报,该不该花钱买?/31

第二章 健康新观念/38

 第一节 健康饮食,注重“绿色”/39

 第二节 健康消费,送礼要送健身卡/44

 第三节 保健品,从“雾里看花”到理性消费/50

 第四节 从“有病才治”到“没病防病”/56

 第五节 亚健康,距离我们有多远?/61

 第六节 心理健康,学会正视/67

第三章 婚恋话题/74

 第一节 爱情,要传统还是要前卫?/74

 第二节 处女情结,孰是孰非?/80

 第三节 婚姻,真的不在乎“门当户对”吗?/88

 第四节 同性恋,你可以赞同,也可以反对,或者采取中立/93

 第五节 初恋情人,要不要寻找?/100

 第六节 是“丁克”,还是“不丁”?/106

 第七节 嫁给一个有孝心的老公,幸抑或不幸/112

 第八节 是是非非一夜情/118

第四章 亲子教育话题/125

 第一节 奖惩艺术:孩子是打出来的还是夸出来的?/126

 第二节 生男好还是生女好?/132

 第三节 家长应该如何看待孩子的分数?/138

 第四节 孩子的性教育,敢问路在何方?/144

 第五节 中学生留学热利弊几何?/150

 第六节 过去与现在孩子们玩什么?/157

 第七节 亲子幼儿园的兴起,是引还是堵?/165

 第八节 怎样看待孩子的成长?/171

第五章 时尚生活点击/177

 第一节 单身生活,尴尬与精彩/178

 第二节 短信生活,拇指运动带来的新文化/185

 第三节 网游生活,在现实与梦幻之间/191

 第四节 减肥生活,我为瘦狂/197

 第五节 SOHO一族,你现在还好吗?/203

 第六节 旅行者,生活的此处与彼处/208

 第七节 网恋,一朵带刺的玫瑰/214

 第八节 吃什么,谁说了算?/221

第六章 社会看点/229

 第一节 男人和女人真的平等了吗?/229

 第二节 美女经济,孰是孰非?/235

 第三节 择业,你准备好了吗?/244

 第四节 民工现象的冷思考/250

 第五节 我们还追求神圣吗?/256

 第六节 直面大学生群体危机/262

 第七节 是社会在堕落,还是我们在堕落?/268

插图:北京开元世纪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试读章节

关注:无奈的选择

“男人总是渴望成为他所爱的女人的第一个男人,而女人则是希望能够成为她所爱的男人的最后一个女人。”

先来看一个网友的自述:

我已结婚两年,我的妻子在与我之前已经不是处女而我绝对是处男,不过在婚前她已如实对我说了,为了一份本不属于她的爱隋,她献出了一切,可还是没有留住那个人。

当我知道她以前的经历后心里很难受,可我还是接受了她,婚舌她对我相当好,一开始我也觉得很幸福,随着时间的推移,激情过后,只要一想到她以前的事,心里总觉得很不是滋味。后来,我想两个人有个孩子也许会好些。去年她怀孕了,当时两人都很高兴,可是好景不常,在几个月后体检时发现胎儿已死掉,具体原因不详,但我首先想到的是可能她以前打胎所造成的不良反应。我头一次想到了离婚,她哭着求我不要抛弃她,看着她满脸的泪痕,想到双方年迈的父母,我的心又一次软了。但打那以后心理就像变态一样总是莫名其妙地对她发火,或是不理她,她总是默默承受着。

我承认妻子是个好女人,对我对家对父母都很好,我也不想对她这样,可是面对一阵阵根本控制不了自己的情感,我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请大家告诉我好吗?

最后我在这里奉劝年轻的女孩子珍惜自己的第一次,这样是对自己负责,也对你未来的老公负责,我想大部分男人并不在意什么膜不膜的,而是在意女人的心理生理的变化,你们知道吗?

这样的故事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并不少见,甚至有人认为男人说自己能接受非处女的老婆都是自欺欺人,因为没有谁能够真正的做到不在乎,挂在脸上的笑容往往只有自己明白有多艰难,而独自一个人的时候,也许连你自己都有些不敢面对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有人会说,哪个男人不在乎自己的妻子是不是“第一次”呢?就算他嘴上不说,接受了这样的女孩子,心里也会隐隐约约有想法的。那种新婚之夜落红的感觉,一定会让我感觉到她的冰清玉洁,更加珍惜她。

其实,在内心深处,男人一直所渴望的就是做他的女人的第一个男人,可以想像一下在正式的婚礼上,新娘的服装往往是洁白无瑕的婚纱,而正是通过白色来彰显一种圣洁——包括灵魂和肉体上的。一辈子只住在一个地方,一生只睡在一个人身旁——这确乎是很多人理想的爱情和婚姻。但现实的多变性和选择性常会让我们不得不扭转既定的轨道,感情更是如此,所以很多的时候也就有了一种隐隐的无奈。诚然,在性观念日益开放的今天,有越来越多的男人跳出来声称处女情结这种落后的思想不合时宜了,也有人果然就原谅了身边女友的过去,但是一旦要去欣然接受自己的老婆不是处女的现实,问题似乎就复杂起来了。

如果深究下去,就会发现对于“非处”女友或老婆的确认,男人们其实并不是无条件的。在更深的心理层面上,即使是试图去克服“处女情结”的男人也有着种种的思索和层层的考虑,而且事实上也并不一定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这里说服男人骨子里“处女情结”的理由也是各有不同,总体上无外乎以下几种:

“己所无有,何求于人”——这种男人一般是经历比较丰富的,尤其是他的第一次遇到应该是处女,如此大概能给其一种起码的心理上的平衡。而在后来的婚恋中就不会过于计较对方是否是处女,至少不会在爱上一个自己欣赏的女人之后,还为非处女的问题纠缠不休。

也就是说,这种情况之下的男人认为反正自己业已经历过,一方面觉得没有权利再苛求别人,另一方面作为过来人,他们往往也更看重一个女人的美丽、人品、才华。婚姻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人生最重要的决定,一个有过经历的女人也许更懂得经营,懂得珍惜。这种男人的理性当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来自于他们切身的体会和领悟。

如果说上述的情形有些现实主义味道的话,那么生活确实有着浪漫主义色彩的理由——为了爱!为了自己真正所爱的对象,从而将“处女情结”弃之不顾。俗话说,“情人眼里出西施”,当真爱来临的时候同样是不可阻挡的——在他眼中,对方什么都好,哪怕不是处女。事实上,他的这种爱是因为执著和宽容,更是因为他懂得,这个世界没有什么是完美的,爱就意味着要忽略那些如烟的往事,并能体谅对方的心情。

P85-87

序言

——选择,在观念的碰撞中进行

“不是我不明白,而是这世界变得太快。”曾几何时,人们还对周围的瞬息万变感到迷惘和不适应,而今天对于层出不穷的新潮与另类,却仿佛已经见怪不怪了。其实,变化了的不仅是人们的社会地位、生活习惯等,更重要的是中国人不断变化着的思想观念。

从固守贫困到要吃好、穿好、挣钱、发财,从拼命存钱到超前消费;从关系网到因特网;从精神支出到精神补偿,从爱一个职业到爱一个人;从劳动时间决定价值到技术创新决定价值;从造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进而到练摊的不如动脑的……可以说,这些变化自中国有文字以来的3500年中,任何一个时代都不曾有过。

社会发展所带来的观念更新确实让人无法抗拒,一方面是全球化时代外来文化观念对中国传统思想的冲击,另一方面是与中国经济发展相伴而来的思想观念更新问题。于是,在惊喜于中国人思想观念进步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楚地意识到,追求物质上的极度满足,向往感官上的完全享受;言行举止的荒诞不经,衣着服饰的光怪陆离……这些过度开放的观念正在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麻烦和苦恼。比如,时下许多人好像对婚姻和承诺有着莫名的惶恐,爱无能成为一种流行病,“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幸福和安详已经远离了吗?

于是,有人说“不如怀旧吧”。不得不承认,传统观念的“忠”、“孝”、“勤俭”、“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等,至今仍对整个社会观念产生着重大影响。然而,时代的车轮总是在步步向前,真理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检验。先前形成的观念毕竟有着时代的局限性,也就需要进行重新解读和梳理。

当然,重新审视、探索、剖析老观念,并非是对传统的彻底颠覆。求新也好,怀旧也好,也许都是在观念中表达一种生存的态度吧。

本书正是要和大家一起来面对一些问题,并在共同的探讨中试图在新与旧之间寻找一个恰当的立足点。因此选取的都是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比如关于大众经济、关于婚恋、关于亲子教育、关于健康等。除了列举了现代人对这些问题的新看法外,还对一些处在社会前沿的时尚问题作了一定程度的探索、剖析。当然,我们知道对于观念这样抽象的东西,很多时候根本无法截然界定出所谓的新与老、对与错,甚至它们是彼此映射、相互渗透的:并且,关于一种观念的新或老、对与错,也应该不是一个人就能断定的;再者,谁又能保证,今天还称得上新的观念到明天就不会过时呢?某些人认为正确的东西,是否会得到社会和大多数人认可呢?本书虽名为《新老观念对对碰》,却更愿意把判定观念新旧、对错的权利交给读者。本书所倡导的只是这样一种理念——世界上没有绝对的真理,但人们却可以在不同观念的碰撞中找到选择的理由。

谨以此书献给那些对生活、对事业勤于思索、乐此不疲的芸芸众生,并感谢那些爱我们、支持我们的亲人和朋友,是他们教会了我们热爱生活、思考人生、健康成长的点点滴滴。

作 者

2005年12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新老观念对对碰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范静泊//朱太锐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金盾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240473
开本 32开
页数 27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8
出版时间 2006-05-01
首版时间 2006-05-01
印刷时间 2006-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哲学总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25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036
丛书名
印张 8.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3
141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1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2:5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