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那时花开/新浪博客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泰戈尔说,只有经历地狱的磨练,才能拥有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我们说,只有经历生活的磨练,才懂得守护自己生命中的花朵;只有历经风雨的吹打,才能绽放出倾城的绝美。

本书选摘了诸多名人网络日志中最富于质感的文字——讲述情感故事,解读成长历程,品味尘世五味。让我们在这些关于人生镜像的字里行间,听图片轻歌,随文字曼舞,让心情如夏花般灿烂,如秋叶般静美;让我们携手各路名人,在他们的心情记录与生命感悟中重拾梦想,点亮心灯,以梦为马,捕捉那抹散落在空气中的芬芳……

花落有痕,需要我们用心灵去发现;花开有声,需要我们用心灵去倾听。

那时花开,洒落一室书香。

内容推荐

本书是从各行各业名人的网络日志中精选的性情文字,从不同的视角探讨了人生中诸多现实而永恒的话题。这些温婉朴实的文字,再现了不同名人的人生片段与成长足迹,讲述了他们和常人别无二致的真情故事,并为我们揭示一种有品质的人生,让读者分享他们的人生智慧……

脱下明星的包装,走出名人的光环,卸下智者的头衔,也许,只有在日志中,“平凡人”的角色才能得到真实的还原——至少,是相对的真实。透过名人的网络泡泡对其生活各个层面的折射,审视他们作为常人的人生镜像,倾听他们的足音,感知自己的心跳……

编者所选的文字都与人生有关——讲述情感故事,解读成长历程,品味尘世五味——这些文字温暖而富于质感,都与灵魂有关,让人体验爱,体验幸福。它是雪地的一抹阳光,给人以喜悦和力量;它是夏夜的一缕清风,给人以心灵的安顿与抚慰;它是开在记忆中不败的花朵,留下永恒的爱意与温暖……

目录

李承鹏:让我还你去看月亮

光阴手册

纯真年代

余华:医院里的童年

朱大可:祭坛上的童年

崔卫平:因为忘记,所以想起

刘书宏:赤色童年

赵波:小时候的事情

秦海璐:小大人和二多余(外一篇)

斯琴格日乐:生虱子(外一篇)

李琳:纯真岁月

青春印迹

高晓松:那时花开

孔庆东:多情最数王怜花

陈梁:回忆我的青春时光

张者:80年代的文学青年和校园爱情

成长笔记

郑渊洁:恩师赵俐

陈丹青:自我的纪念

潘石屹:有关饥饿的记忆

徐小平:我在必胜客送比萨

情感驿站

恋恋物语

周国平:碎句与短章

陈彤:假如咱不是灰姑娘

冯唐:叫我如何不想她

阿忆:美丽与年龄无关

曹荭:把你当花,养一辈子

洪晃:老不死的爱

伊能静:潘玉良和我对爱情不灰心

张弛:老婆迷

柯云路:当婚姻的航轮遭遇冰山

六六:婚姻中的实与虚

六小龄童:我的结婚纪念日

至爱亲情

崔卫平:我80岁的娘,会发手机短信

徐小平:给母亲的礼物

朱迅:一个叫爸爸的人

解玺璋:多想靠近你,希望能懂你

高远:父亲

赵赵:婆婆

吴小莉:生命的平衡

谢军:做妈妈让我成了快乐女人

有情岁月

余秋雨:关于友情

单田芳:自行车

韩美林:孰爱

林少华:那年,那狗

董路:豆豆,我真地会想念你

人生意林

感悟人生

Acosta:感恩

柴静:我只是讨厌屈服

张海迪:关于活着

池莉:不仅仅是左手

谢有顺:忘记过去,你会失掉两只眼睛

尘世走笔

袁立:那个人,那件事……

余世存:满街圣人

高晓松:点亮心灯,以梦为马

梁晓声:阿甘的零言碎语

何怀宏:对灾难的道德记忆

生活讲义

易中天:春来不是读书天

孔庆东:说出来一套一套的

李开复:失恋CPR自救手册

阿忆:人生最感人的16个片段

杨澜:写给未来的自己

李木耳:钢铁是怎样受伤的?

金错刀:一个CEO的10条职业之道

张晓梅:现代人离死亡还有多远

谝后记 陈彤

试读章节

用弹弓打麻雀,成功率不高,不如上房去掏,连蛋带麻雀一网打尽。掏的时候晚上掏,大的小的一窝端。多高的树也难不倒我们,哪怕喜鹊把巢建在最高的树的树梢上,我们也会攀上去,将其掏下来。用和稀了的面,我们叫面筋,沾在一根长竹竿的梢上,去粘知了,成功率比较高,能粘不少,然后烤着吃掉,或者炸着吃掉。蜂巢被我们捅下来,掏出蜂蛹烧了吃。青蛙用杆钓,然后扒皮开膛破肚,洗净后红烧,小鱼、小虾和小螃蟹之类的就去小河沟里掏。我们的兄长能耐大到敢捉蛇,大蛇小蛇,捉来吊在树上,扒皮抽筋,众人围观。

地质队前后都是山,有时候我们会在山上玩,偶尔能和野兔、野鸡遭遇,于是大家都疯了一样地追杀它们。不过,不是对手,根本就捉不到,于是我们想了很多办法,但都没能成功。

没有任何人指出我们这样做究竟对还是不对。

我的好朋友蔡大头的绝技是用一颗小石子,10米之外取鸭子的性命。他是这样练就的,用小石子猛地扔出去,日久天长,练出一身好本领,没事就砸鸭子玩。石子直击鸭头,又准、又狠,将鸭脑袋砸塌了,顿时倒地毙命。那时候地质队家家都会养点家禽贴补家用,所以蔡大头经常悄悄找靶子练。有一次干掉了姚五子家的鸭子,姚五子的爸爸提着被蔡大头击毙的鸭子找上门了,蔡大头被他爸一顿暴打,之后才不再将他的绝技轻易示人。

我的绝技是跟小九子学的,钓青蛙。每次都能钓来几十只。一个童年下来,伤害益虫无数,至今后晦不已。还有上树掏鸟蛋,也是后悔不迭。

战四子的绝技是弹弓打麻雀,不过,这小子心眼太坏,胆子也大,不光打麻雀,还打比他小的同伴的脑袋,经常惹祸。

过去了,全都过去了,直到有个叫刘海洋的孩子伤害了黑熊,这才令我们想起那样做是不对的,对动物应该有爱心,这个地球不光是我们人类的,也是动物的,哪怕是蝼蚁。

P22

序言

让我带你去看月亮

那天,第一个从树丫上下来的人类,比如说他叫“阿呆”,两眼澄明无邪地看着天上这个银盘,痴痴地想:我要去月亮,她很漂亮。月光把阿呆照耀得心情微妙激荡,而且后来纷纷从树丫上下来的人类心情也同样微妙激荡,大家就在阿呆的带领下卷起舌头感慨地发出一个单音节,那时人类对美好事物的最高形容就是肉,所以这个单音节被发成了——“肉”。然后经过千万年的语音进化,这个音节被调整成“月”,但“月”字旁仍被定义为“肉”字旁。

我愿意这样去想象历史的开端,有趣。人类的历史其实是看月亮的历史。这样一个被挂在天际的精灵守候着人类入夜后的灵魂,或安然入睡,或在光亮之下侦察到猛兽的伏袭,当然也包括男女进行两情相悦……人类想:月亮如此之好,她是天堂。

阿呆转了很多世,有的叫嫦娥,有的叫李白,有的叫苏东坡,甚至还有个叫“李莫愁”,这个美丽女子武功奇高,但每到月圆之时就会想起她的初恋情人陆展元带她去看月亮的往事,然后就心如刀割,然后就想杀人。科学家说月圆之时会让人心潮起伏,所以苏东坡写了很多极品宋词,“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而李莫愁害了很多极品人,从陆展元到公孙止,然后“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

神秘的东西就是美好的东西,中国人甚至取了很多诗情画意的名字,比如“广寒宫”,比如“蟾宫”,并且把吴刚和一只小白兔安排在那里度长假;但美国人很无趣,他们用科技破坏了我们美好的理想,1969年,当“阿呆”转世的阿姆斯特朗颤微微地踏上月球表面,说“这是我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后,我们很失落,月亮上除了沙漠就是环形山,很死寂。

理想死了,月亮从美好的传说变成了超级大国占领外太空的基地,成为稀有金属的未来矿源。有一个美国人写的科幻小说,说的是当地球垃圾已泛滥成灾时,各国开始把月亮当成垃圾处理场,最后把月光变成腥红色,每个月都有月球上吹来的风恶臭得让人必须戴面具,就像每个月来一次环境例假。

所以说真正有情调的还是中国人,真正有文化的还是中国人——没有理想,但有理由。人类必须时时找出理由让自己有趣地活着。当被科学剥夺了关于月亮的理想,但我们还有理由去奔月。当有人告诉我将有五架飞机载着“阿呆们”上天看月亮时,我觉得这意味着生活的一种转机,至少是方式的一种转机。

我的一贯观点:人性的东西就是美好的。“奔月”是人性的,所以它是美好的。有个老人请曾照顾过他的小保安去看月亮,有个帅哥要在离月亮最近的地方向女友求婚,还有人要请92岁的老母去摸一下月亮——它们代表着我们还对生活有信心有情调,还对传说的力量保持尊重,这比天天装大尾巴狼好多了。

总体说来生活变得越来越无趣了,重压之下我们也越来越不容易找到理想了,像我这样一个每年几乎要飞行三十万公里的飞行动物,却从来没有过飞行的感觉,我每次都像被装在罐头里的一枚沙丁鱼昏昏欲睡,间或被漂亮的空姐用外表狂热内心冷漠的方式惊醒,“先生需要用餐吗?”——当可以真正地飞行一次,真正可以看到没有云层挡住的皓月,真正可以像我们的史前祖先“阿呆”一样心情微妙激荡,这就是生活的一种理由。

没有理想,理由也可。去“奔月”就是在渐渐灰色的生活中去寻找一种积极和纯真的理由。躲在家里,看那无聊之极的娱乐杂烩是对人性的一次抹杀,我们的人性是什么呢?是让自己和宇宙万物尽可能地有更近的更质感的关联,因为我们属于它。不要从很高尚很哲理的角度考虑人生,“奔月”,其实就是喜欢扎堆、喜欢热闹的人们为自己的生活找的一个乐子,而且这个乐子别人从来没有玩过。  如同娱乐大师周星驰的理想:让我带你去看月亮。

后记

那天,我面对着一个300人的名单,在邮件收件人地址栏中一个个地敲入他们的邮箱地址,向他们发出到新浪写博客的邀请。

2005年9月8日,那是新浪博客正式上线的第一天。整整:300封邮件,我用了四个小时发完。这之后就有了新浪“名人博客”之说,也有了“中国博客元年”之说。

新浪博客的发展速度是我们始料未及的,它影响的广度和深度也超出我们的预料——即使是对于我这样一个在互联网浸淫了十年的老网虫而言。时至今日,“名人博客”成了新浪博客的一个代名词——而实际上新浪博客远远不止是“名人博客”。

现在,新浪博客里每天有近30万篇的博客文章上传,每天的跟帖数近20万条,浏览量过千万的博客已达10余人。最近一个千万博客ACOSTA是地道的“草根”,他开博不到100天,浏览量就突破了1000万;董路、李承鹏的博客也借着世界杯突破了千万大关;向文波那么专业的财经博客在6月也突破了百万流量……这些,都是传统媒体时代不敢想像的天文数字。

曾经作为精英文化的博客,因为新浪的强力介入而被迅速大众化。如今,博客已经成为相当一部分网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再仅仅是一个网络现象,更成为当今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博客的迅速普及与主流化,本质上是因为它真正实现了人与人的平等沟通和交流,以及它的“网上个人空间”的属性给人们带来的个人话语权的自主表达。在博客中聚集着当今中国最活跃、最敏感、最有影响力的一批人,他们分布在各个行业、各个地区。博客把他们最真实的思想、最直白的情感与网民分享,搭起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能够供所有人直接平等地沟通的平台。

另一方面,由于博客囊括了海量信息,又没有经过严格地甄别编辑,它并不便于普通读者有效阅读。传统媒体有各种文摘期刊,文选类图书,从某个特定的角度编选优秀的文章,以便于读者阅读,但目前并没有专门的网络文摘读物出版。新浪博客世界作为一个资源丰富的宝藏,许多优秀的文章湮没在浩瀚的文字中,这让我们觉得有必要对这些庞杂的信息进行深加工,沙里淘金,以飨读者。

本书在此背景下结集出版。作为一本温情的人生小品集,本书的每一篇文章都是我们从庞大的名人博客文库里精心挑选的精品佳作,作者大多数为来自文化界、娱乐界、体育界等各个领域的精英。文章再现了他们的人生片段与成长足迹,讲述了他们和常人别无二致的真情故事,以最为贴近的距离与读者分享着他们的人生智慧……这些文字温暖而富于质感,揭示出一种有品质的人生。希望借此给读者以温暖、感动和力量。

在本书付梓出版之际,我要感谢所有的新浪网友和博客用户,希望每一个新浪的博客用户都可以获得更多的掌声,在这个平凡人的舞台上感受“名人”的荣耀。

新浪网总编辑

2006年7月26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那时花开/新浪博客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新浪网博客频道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燕山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0218140
开本 16开
页数 22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0
出版时间 2006-09-01
首版时间 2006-09-01
印刷时间 2006-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5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14.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7
171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5: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