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杰出是培养出来的
内容
编辑推荐

名人,无疑是社会中有杰出贡献、成功人生、受人尊敬和景仰的伟大人物,他们是人类的精英,是推动社会前进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对人类社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那么,是什么原因造就了这些与众不同的伟人?他们所受的教育与常人有什么不同吗?难道他们的父母有什么深藏不露的教育法宝吗?本书萃取了中国古往今来最为精彩的历史名人故事,他们在治家、成业、修身、教子等方面有许多深刻的思想、精辟的论断和生动的实践,无数个名人的成长故事便构成了一部中国最伟大的教子故事集,由教育专家隆重推荐,是父母与孩子共享的读本!

内容推荐

生动的教育故事是父母们最好的教育模式及灵感的源泉,用培养名人的方法去教育子女,孩子们一定会成为佼佼者,拥有成功的人生。名人之所以成为名人,拥有成功的人生,与他们特殊的家庭教育有关。杰出一定是培养出来的。

每个人生下来都差不多,都具有成为天才的可能。如果孩子们长大以后没有获得成功,那么肯定是父母们的失职。“子不教,父之过”。这是一本父母与孩子可以共享的绝佳读物,父母们能从中获得教育子女的精炒方法,孩子们能从中获得以名人为榜样、努力上进、不懈追求的动力。

如果你渴望拥有成功,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更希望你的子女成功、幸福,那么,请认真地阅读此书,它会让你的心灵震撼,告诉你成就辉煌人生的奥秘。

很多父母驰骋商场、投资股票及各种实业、努力工作、含辛茹苦,只是为了让子女过上健康快乐富有的生活。其实,投资孩子的教育也是一种卓有成效、一本万利的投资。而且是让孩子受益终身的“授人以渔”式的投资。

目录

1.从“三迁”到“断织”

——孟子所受的家庭教育/001

2.种田?织布?当木匠?

——鲁班教子故事/004

3.伟大的目标产生伟大的动力

——司马迁的成长历程/006

4.“勤以修身,俭以养德”

——诸葛亮教子之道/010

5.十八口水缸的故事

——王羲之教子习书法/015

6.“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教子/018

7.博览万卷书,探寻天地间

——祖冲之所受的家庭教育/021

8.爱而有教,严而有慈

——颜之推的家教经验/024

9.“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唐太宗李世民教子/028

10.“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范仲淹教子的故事/032

11.正人必先正己

——包拯教子故事/035

12.画荻教子

——郑氏夫人对欧阳修的教导/037

13.言传身教,不喜华靡

——司马光一家两代的教子之道/040

14.“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苏轼教子法/044

15.精忠报国

——岳母刺字教子/046

16.“学贵身行道,字字微言要力行”

——陆游教子/049

17.谨勤

——朱熹教子之道/053

18.“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受教于父亲的故事/056

19.修德,正心

——朱元璋教子/061

20.小故事里的大乾坤

——吴承恩受教于父母的故事/063

21.“志在四方,男子事也”

——徐霞客母亲劝子远游/065

22.“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李时珍受教于父亲的故事/067

23.学会平等地对待孩子

——徐光启与他的父亲/071

24.严教与立志

——威继光所受的家庭教育/073

25.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受之于嗣母的爱国情操/076

26.立志之始,在脱习气

——王夫之教子的故事/078

27.爱,也是需要方法的

——郑板桥的教子之道/081

28.字字入心间

——戴震族叔的教育方法/084

29.人品学问,需自幼奠基

——林则徐父亲教子方法/086

30.一个家族兴盛不衰的秘密

——曾国藩的家教家风/089

31.两代人的留学故事

——詹天佑的家庭教育/094

32.慈母爱子心

——谭嗣同述说母亲的教子情/098

33.“教家立范,品行为先”

——梁启超和他的儿女们/101

34.“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鲁迅教子/104

35.“毋为瓦全宁玉碎,须知拼死即求生”

——冯玉祥教子的故事/109

36.“别在夕阳西下的时候去幻想什么”

——谢觉哉教子法/113

37.石榴花里孕育的大道理

——董必武受教于父母的故事/116

38.持之以恒的力量

——竺可桢受教于父亲的故事/120

39.母爱滋养学术大师

——胡适之母教子成才/122

40.“积金不如积德,善虽小,不可不为”

——郭沫若所受的家庭教育/126

41.要培养孩子诗人的浪漫、劳动者的朴实

——李大钊的家教故事/134

42.“我要造一艘最快的战船”

——李四光父亲教子故事/138

43.观察、提问与音乐

——陈鹤琴的教育理论/141

44.“不计毁誉,务必为先”

——宋庆龄的父母教育孩子的方法/144

45.让孩子在实际中锻炼

——毛泽东教子之道/149

46.道法自然,循循善诱

——叶圣陶的教子艺术/152

47.饭前一课

——徐悲鸿教育女儿的故事/157

48.严而有格,严而有度

——茅盾母亲的教子方法/160

49.大鸾高飞

——周恩来的成长经历/164

50.爱心浇灌田野之花

——田汉教子的故事/167

51.诚实与谦让

——彭德怀教育子女的故事/169

52.人如其画

——李苦禅教子故事/172

53. “爱”与“立”

——吴青回忆母亲冰心对她的教育/175

54.一定要读书

——徐向前家教故事/178

55.以诗言志,以文传情

——陈毅与孩子交流的方法/182

56.油灯下的启蒙

——苏步青与父亲/185

57.抚女入学,教女有方

——邓颖超之母教女之道/187

58.永不沉沦的心

——傅抱石教子的故事/190

59.母爱孕育希望

——洗星海的母亲教子成才/193

60.用心发现孩子的长处

——傅雷教子艺术/197

61.古典文化熏陶出的现代科学家

——钱伟长的成才之路/200

62.两代人的教子传奇

——钱三强父子的家教故事/204

63.玉不琢·不成器

——王永庆教子之道/207

64.好演员与艺术家的区别

——侯宝林教子二三事/213

65.什么是可以永远继承的

——霍英东教子/217

66.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李嘉诚教子/220

67.望子成“农”

——袁隆平父母对他的教育/226

68.“一生要做有意义和有用的事”

——董建华受教于父亲的故事/229

69.从玩弹弓到得奥运金牌

——许海峰父亲教子故事/232

附录一:中国名人论家庭教育/235

附录二:中国名人家信/255

附录三:中外经典教育名著推荐/277

试读章节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孟母对道德品质教育极为重视。她教育孟子要正直、诚实,对自己无意中说出一句失实的话而后悔不已,她认为这会欺骗孩子,让他也学会撒谎,于是便买来猪肉煮给孟子吃,以纠正自己的过失。这种以身作则、严于律己的精神,实在令人感动。正是由于孟母重视对孟子为人处世方面的教育,才造就了一位品德、学问都非常出色的儒学大师。

孟子小时候,他家最初靠近一块墓地,墓地周围每天都很热闹,送葬的人来来往往、敲敲打打。幼小的孟子觉得新鲜好奇,每天游戏于坟墓之间,摹仿人们如何掘地筑坟,扫墓烧纸,嘴里还念念有词,孟母一心想使孟子成为有学问的人,认为孟子在墓地学做的游戏对其成长十分不利,于是决定搬家。孟母将家搬到靠近市镇的地方,她认为市镇人多事多。可以开阔孟子的视野。可是,市镇上来来往往的都是做买卖的小贩,幼小的孟子经不住闹市的影响,又开始摹仿着商人玩起做买卖的游戏来。孟母感叹道:“这也不是我儿子应住的地方啊!”于是孟母又决定再搬一次家。这次的新家位于一所学宫(即学校)旁边。琅琅的读书声和老师教学生如何进行祭祀及揖让进退的礼仪,吸引了幼小的孟子,他开始学习起这些读书人做的事情来了。看到这些,孟母满意地说:“这才是我们居住的好地方。”从此,孟家便在那里安居下来。

孟母为了让孟子能在一个安宁而健康的环境中学习成长,三迁其家。此精神令人感动和钦佩。今天我们学习“孟母三迁”的故事的意义在于:应该为孩子的成长营造一个健康的环境。我们有的父亲整天沉溺于麻将中,让孩子从小生活在麻将世界里,这对孩子的成长有百害而无一利。同孟母相比,这些父母该做何感想?

孟子上学之后,进步很快,几年的功夫下来,他自觉学有所成。一天他高兴地回家告诉母亲,准备停止学习了。孟母正在织布,闻之,极为震怒,立即拿起剪刀,一下子就把正在织着的布剪断了。孟子见状大吃一惊,问母亲好好的布为什么要把它剪断。孟母说:“你想要停止学习,就好比我把这幅正织着的布剪断了。学习是增长知识的事情,能使人懂得如何判断正确与错误,成长为一个有用的人,怎么可以中途停止呢?这正像我织布一样,一寸一寸地把布织成了,才能缝制成衣服,中途把正织着的布剪断。那就做不成衣服了。”

P2

序言

当一个新的生命诞生时,迎接这个幼小生命的第一个世界就是家,在家的呵护下,孩子学会了说话,学会了行走,生命成长的第一步从家开始了……

人类自从有了家的存在形态,家庭就一直担负着培养和教育下一代的义务和责任,而家庭教育对一个人在成长中所起到的作用往往是最根本、最持久的,甚至能够决定一个人一生的成长轨迹。

中国历来重视家庭教育,《易经·蒙卦》有这样一句话:“蒙养以正,圣功也。”《大学》有云:“所谓治国必先治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教育家黄宗羲也曾说过:“爱其子而不教,犹为不爱也;教而不以善,犹为不教也。”这些都在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同时也强调家庭教育要有正确的方法。

同样,在国外的教育思想中,家庭教育也起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便认为“对子女教育是社会的基础”;托尔斯泰曾说过:“家庭教育是社会肌体的一个细胞,孩子降生以后,第一个学校便是家庭,作为这个学校的第一任教师,便是他的父母。”著名教育家马卡连科则进一步提出:“没有父母的爱培养出来的人,往往是缺陷的人。”这些也都无一例外地说明了家庭教育对于人成长的重要性。

在当今的中国社会里,对子女的教育几乎是所有家长关注的重心,家长们带着种种美好的愿望在努力培养和教育孩子,但让人遗憾的是,有些家庭教育方法却收效甚微,甚至起到了相反的作用,因此,一朵朵本该绽放的花蕾却因为错误的培育方法而枯萎了。

傅雷说:“世界上最有力的论证莫如实际行动,最有效的教育莫如以身作则。”

池田大作说:“能否正确地教育引导孩子,归根结底,并不是教给孩子什么东西之类的教育技术问题,而是父母本身作为一个人,能否正确履行职责的生活方式问题。”

托尔斯泰曾说:“教育孩子的实质在于教育自己,而自我教育则是父母影响孩子的最有力的方法。”

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启蒙老师,自身有着什么样的价值观念,什么样的生活方式,甚至包括一些细小的生活习惯,都会在孩子身上烙下深深的印记,家庭教育中对孩子影响最深入、最全面的,并不是一些空洞的说教,而是父母以身作则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如果希望孩子成为道德高尚的人,父母首先就应该努力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在家庭教育的目的上,父母应该以让孩子自由地发展自我、完善自己的人格和提升自己的道德为目标,而不是单纯地要求孩子习得某种知识或技能,人真正的幸福从来不是建立在这些外在目的之上。

清代思想家龚自珍有句名言:“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古今中外,有许多优秀的历史名人,他们在治家、成业、修身、教子等方面有许多深刻的思想、精辟的论断和生动的实践,无数个名入的成长故事便构成了一部人类家庭教育史,我们从这段浩瀚的历史中萃取了最为精彩的篇章,将之编撰成册,希望您能从中发现一些可资借鉴的方法,为您的家庭教育提供一点帮助。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杰出是培养出来的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孙利强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档案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667083
开本 16开
页数 27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0
出版时间 2006-07-01
首版时间 2006-07-01
印刷时间 2006-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5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78
丛书名
印张 18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1
164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7:36:12